❶ 三大改造是哪三大
即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又叫農業合作化運動。從1951年12月開始,黨中央頒發了一系列的決議,規定了我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到1956年底,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在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三階段後基本完成,全國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96.3%。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3年11月開始至1956年底結束,全國90%以上的手工業者加入了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進行。黨對之採取了「和平贖買」的政策,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形式,逐步將其改造成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而且將所有制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努力使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❷ 三大改造是指對哪三個行業的改造
法律分析:三大改造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於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對農業、手工業實行合作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國社會逐步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完成,人剝削人的制度已經消滅,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即無產階級專政,得到鞏固和發展。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侵略、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和安全,增強了國防。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已經基本形成,農業生產顯著提高。教育、科學、文化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廣大人民的生活有了較大的改善。
❸ 我國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主要是對哪3大經濟領域
我國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主要是對: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❹ 三大改造是指農業手工業什麼的社會主義改造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辟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簡介
:三大改造,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國在1953年春天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8月毛澤東同志在一個批示中指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基本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應該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
也就是說在整個過渡時期要實現"一化三改"。"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化,就是要發展生產力。"三改"就是要改變生產關系:即對農業、手工業實行合作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當時毛澤東同志估計這個過渡時期,大約需要十八年,即三年恢復時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3年),加上三個五年計劃。他認為中國"大約在五十年到七十年的時間內,就是十個五年計劃到十五個五年計劃的時期內,可以建成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