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國經濟對國際的影響有哪些

中國經濟對國際的影響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25 15:49:29

Ⅰ 中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

在如今全球化的時代,一個國家的經濟問題,絕對不僅限於這個國家。
此次疫情世界其他國家已經意識到對中國是多麼依賴。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佔全球貿易份額的12%。微小的震動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都不容小覷。
對華貿易比例為22%的日本以及15%的美國影響最大。若中國製造業減少100億美元,世界其他地區的產出將因此減少67億美元。若考慮對周邊產業的連鎖反應,將有約650億美元的生產受到沖擊。
中國的國際地位逐步攀升,未來會更好。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發展,中國會出現世界上價格最高的片區和單價,發展會超乎我們的想像。現在的價格其實很低,早點買,別猶豫。

Ⅱ 中國政府採取措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對國際社會有哪些影響

在我國經濟社會體系需要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改革需要進一步推進的情況下,改革卻存在不少重大缺陷。第一,從經濟領域說,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如大型國有企業的股份化改革,壟斷行業的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基本經濟資源的市場化配置等由於障礙重重而進展緩慢。第二,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轉所必須的法治環境遲遲未能建立。第三,政府必須提供的教育基本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不但沒有加強相反有削弱的趨勢。最後,與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社會體制相適應的粗放增長方式也難於向集約增長方式轉變。由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擴大、行政腐敗擴散等造成的社會矛盾日益加劇,並引起了部分群眾對現實生活中消極現象的強烈不滿。

制度與宏觀經濟的關系—不和諧現象之根源在於制度,經濟落後的根源也在於制度。
勞動力生產資料、勞動對象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特定製度背景下的存在,並且只有通過一定製度組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其最大放用。畢竟生產力中的主導因素:人。也是一定製度背景下的存在。生產要素與制度的密切捆綁使得制度的地位舉足輕重,不可忽視.
大量事實證明:先進的科學技術只是生產力發展的潛在和必要條件,制度才能保證行進技術充分發揮放用。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不幸地處在一個落後消沉的封建制度中,最終化做那個王朝幾聲催命的號炮,而西方國家卻學會用它開礦山、造槍炮、修隧道,發展國力。這就是制度滯後導致先進生產力無用武之地。
另外,即使在同一生產力水平下,制度通過其自身的優化組合能力同樣能夠催生出巨大的潛能。福特的T型車由於流水線型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使得生產效率提高,成本迅速降低;現代工業中的供應鏈管理、ERP信息處理系統都是絕佳的佐證。另外,在公共福利項目上,如我校的OA行政管理系統、數字化迎新系統等,以其獨特的整合能力,使得學校的服務質量有了相當大的改觀。
從制度經濟學角度而言,所有不和諧現象產生的原因可 結為兩個:
1、「效率的制度供給」;
2、「制度自身缺位」。打水買飯插隊現象是制度文化建高的缺位導致系統穩定值降低,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公社效率低下是因為當時制度缺乏自身的活力和對經濟體的有效支撐,難以為經濟體提供應有的效率。

希望以上對您有幫助

Ⅲ 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經濟重新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之中,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益增長。由此也引發了新一輪的中國經濟崛起「威脅論」,中國經濟崛起到底給世界帶來了什麼,通過對中國經濟實際運行情況做深入的了解和認真的分析研究,我們不難得出真實客觀的結論: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不僅對中國有利,而且對世界經濟也具有積極影響,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之一。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繁榮,突出表現在中國經濟和中國現行的政治經濟政策這兩個方面對世界經濟具有積極的影響。

Ⅳ 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中國的發展不僅對中國有好處,而且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正面影響。

如今全球經濟一體化,各國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很重要的環節。最典型的例子(兩次金融危機)就是明證。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中國採取了人民幣不貶值的政策,為亞洲經濟穩定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在本區域的國際責任就是從這次金融危機開始提升的,它讓世界知道,中國有能力承擔國際責任了。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又是全球經濟復甦最主要的貢獻者。中國的發展給周邊國家和世界帶來了好處。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對中國的崛起抱以「憂心忡忡」,視中國為「潛在戰略威脅」的論調,仍不時見諸於西方社會的報端。這種觀察世界的方法和觀點,顯然是落後於時代、不符合時代潮流的,是同世界共同發展的大趨勢背道而馳的。

事實上,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時代主題,離開時代主題觀察國際問題,不會得出正確的判斷。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這不僅是中國基於對當今世界主要矛盾、根本任務和發展大勢的科學分析所作出的判斷,而且也為國際社會所廣泛認同,2000年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探討的主題就是和平與發展。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條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得人心,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走向和平共處、促進共同發展,已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這就決定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已不再是觀察國際問題的主要尺碼和判斷是非的主要依據,各國應當摒棄不合時宜的「霸權爭奪論」和冷戰思維方式,增強互利共贏的理念,把共同發展問題提到人類首要目標的高度來認識。進而言之,判斷一國的發展壯大對於他國乃至世界有利還是有害,應當首先著眼於其是否有助於推動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的解決,而不應去計較歷史恩怨、計較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別。從這個角度、也就是從世界全局的角度來深入分析,「中國威脅論」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2013年,在世界經濟復甦緩慢、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7.7%的增長水平,經濟總量躍上新的台階,佔全球的比重預計超過12%,比1980年提高10個百分點。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大國的地位得到持續提升,製造業的崛起發揮了重要作用。199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僅相當於全球製造業的2.6%;2011年上升到20.7%,展示了全球製造大國的實力,為持續擴大的對外貿易提供了重要支撐。2013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以4.16萬億美元的規模再上新台階,首次超過美國上升為全球第一的貿易大國。同期,中國還以1176億美元外資流入和902億美元的對外投資規模,扮演著全球直接投資大國的重要角色,並憑借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逐步上升,開始躋身於全球金融大國的行列。

經濟發展提升了中國的全球地位,也為世界各國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 1980—2012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0%,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3.4%。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幾年中,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迅速上升,對帶動世界經濟走向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中國的經濟發展,改變了世界經濟的「南北」格局,促使全球經濟重心東向移動,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全球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提升,加速了全球產業轉移,促進了全球分工深化,提高了全球資源的配置效率。中國發展形成的巨大廉價商品、服務供給和保持持續增長的能力,對全球控制通脹和減緩全球經濟波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不斷壯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正在促使中國成為全球商品和服務的越來越重要的消費市場,快速增長的中國對外投資為全球跨境投資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有賴於和平力量、制約戰爭力量的增長。中國就是這樣一支和平力量、制約戰爭的力量,中國發展得越強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原因在於: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總體上還沒有改變,擺在第一位的任務始終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為此,中國制定了一條百年不變的基本路線。進入新世紀後,在確定發展目標上,在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基礎。歷史的任務決定了,為了解決好中國的發展問題,必須致力於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周邊環境。同時,中國的發展方式也是和平的,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對內以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對外實行全方位開放,以負責任的大國建設性地參與國際事務,主張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所以,正如鄧小平同志曾經反復強調過的:「我們提出維護世界和平,不是在講空話,是基於我們自己的需要,當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別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等到中國發展起來了,制約戰爭的和平力量將會大大增強,那時中國對世界和平和國際局勢的穩定肯定會起比較顯著的作用。

中國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發展與繁榮。中國的發展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在立足於國內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目前,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三大進口市場和亞洲第一大進口市場,並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貿易的依存度已由1978年的10%上升到現在的60%左右。一些發達國家總是擔心,如果中國發展起來了,貨物出口不斷增多,會不會影響其產品的輸出?這確實存在一個競爭的問題。但有競爭不可怕,關鍵是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世界市場的擴大,如果只在發達國家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從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一國經濟發展壯大,不僅取決於本國擁有的財富和力量的多寡,而且還取決於他國特別是同一區域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像中國這樣擁有廣闊市場的大國,經濟得到持續發展,必將為世界經濟尤其是周邊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相反,經濟不發展,才會對國際社會帶來問題。因為,中國擁有世界1/5的人口,13億人的中國如果經濟長期不發展,甚至發展太慢,對世界來說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很大的政治問題。所以,對於中國的發展並與一些發達國家形成某種新型的競爭關系,也要放開眼量、積極看待。

中國還把堅持和平與堅持社會主義統一起來,強調「真正的社會主義者必須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損害別國主權,搞霸權主義,那就既損害社會主義在世界上的形象,又損害本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對此,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就曾明確指出:「十億人的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十億人的中國堅持和平政策,做到這兩條,我們的路就走對了,就可能對人類有比較大的貢獻。」既不當第三世界的頭頭,也不稱王稱霸,這不是客氣話,而是一種真實的政治考慮。當今的中國,正在沿著用和平的方式發展自己、將發展起來的力量用於維護世界和平的軌道堅定地向前邁進。中國已參加了300個國際條約,其中大多是改革開放以來加入的,依據這些條約中國享有廣泛的權利,同時也承擔了廣泛的義務。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而且已成為遵守和執行世貿組織規則的忠實成員。正是中國的一系列正確的外交政策和實踐,使中國在世界上贏得了普遍的尊重和贊譽。

總之,中國的發展,已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對國際的影響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2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