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鹿邑和睢縣哪個發展好
鹿邑。
1、睢縣,隸屬河南省商丘市。位於河南省中東部,商丘市西部。鹿邑縣,河南省直管縣,行政區劃隸屬於周口市。鹿邑是連接中原經濟區和皖江經濟帶、長三角的樞紐。鹿邑的地理位置好,屬於是河南周口四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2、2020年,睢縣地區生產總值234.40億元,比上年增長2.0%。2022年鹿邑縣的生產總值259.5億元。
B. 鹿邑是貧困縣嗎(周口鹿邑縣經濟怎麼樣)
柘城接壤、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直管縣前列。綜合實力持續增強。
郵編477200鹿,處黃淮平原,是老子故里。北與商丘市柘城縣相連,北與商丘市柘城縣相連,也不是很窮。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3°43′,比起河南的什麼溝溝,。
渦河中游,屬河南周口市。山區里的還是好多啦,本縣太清宮鎮乃老子誕生地,鹿邑縣是周口市的一個經濟大縣。屬河南周口市。
增長11,增長37,鹿邑縣鹿邑縣位於豫皖交界的河南省東部,北與商丘。耕地面,南與鄲城毗鄰,周口市有兩個國家級貧困縣是沈丘縣。
目前不是國家和省定的貧困縣,東監安微省亳州市,鹿邑那裡的經濟發展水平怎麼樣可以具體比較說明下么,是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大縣之,歡迎來玩呀,我覺得是項城,呵。
C. 鹿邑縣將如何發展
法律分析:圍繞資源優勢,立足「農」字做文章,大力發展工業和鄉鎮企業。其中以國家大型一類企業宋河酒廠為龍頭的白酒釀造業,已成為我縣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宋河酒廠是國軍用十七大名酒生產廠家之一。其主導產品是宋河浪液89年被評為「中國名酒」,該廠產品有三大系列60多個品種,曾躋身全國工業企業500強,全國同行業最佳效益,全省工業企業10強行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D. 鹿邑和鄲城哪個發展比較好
摘要
E. 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故里,如今發展如何呢
老子的故里在河南省鹿邑縣,現歸河南省直接管理,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省區縣中居於中上位置,在2011年末被命名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並建立了"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目前該縣正在組織開展全縣“十四五”規劃。
“老子故里“等痕跡讓鹿邑縣披上了歷史的厚重,現代發展動力讓它變得與時俱進。它有獨特的自然美景與風土人情,也有淡然自若的發展態度與灑脫積極。
F. 鹿邑縣生活水平還可以嗎不是貧困縣吧那邊生活水平怎麼樣
鹿邑縣是周口市的一個經濟大縣,是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大縣之一,2007年度受到省委省政府嘉獎。目前不是國家和省定的貧困縣,但是總體上和全省發展水平還有不小差距。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大多數能夠在溫飽之上、小康之間,真正達到小康水平之上的不是很多。
G. 鹿邑縣的經濟
鹿邑縣201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5.47億元,比上年增長9.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3.4億元,增長14.3%;工業用電量3.82億千瓦時,增長24.41%;固定資產投資134.82億元,增長19.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7億元,增長3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5億元,增長1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4元,增長10.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670元,增長11.8%。榮獲「全省平安建設工作先進縣」、「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全省對外開放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繼續保持了「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省級文明城」和省「紅旗渠精神杯」榮譽稱號。 鹿邑是一個典型的內陸農業大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棉花、煙葉等。
2014年糧食總產92.04萬噸,實現「十一連增」。積極爭取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扶持資金4000多萬元,對我縣農業產業化將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8家企業被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輔仁葯業集團被評為省級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2013年,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糧食總產18.4億斤,增長1.6%,再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建設22個高標准糧田「百千萬」工程示範方,培育27家產值過千萬元的農業龍頭企業,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676個,新發展種養大戶500多戶,保持「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榮譽,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植樹造林1.3萬畝,植樹182萬株,均超額完成責任目標,順利通過省級林業生態縣驗收;治理重點溝河10條,新挖溝渠12條,新建維修橋涵392座,新打機井95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連續九年奪得省「紅旗渠精神杯」。 2014年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4.75億元,增長3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億元,增長22%;規模以上從業人員2.7萬人,增長31%;實現稅收3.3億元,增長12.6%,被省政府評定為一星級產業集聚區。上市公司輔仁集團總部順利入駐鹿邑;兩家企業入選2014年度全省百強企業。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5個,合同金額314.7億元。在承接產業整體轉移上取得新突破,實現了鹿邑招商從「招企業」到「招產業」的轉變。展翠食品、華泰實業、鈴木電梯、供銷物流、豪瑞斯木業、中原戶外等一批項目順利實施。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500萬美元、增長44.2%。加快推進項目建設,3·10工程進展順利,基本完成年度計劃。強化要素保障,加強征地報批,出讓國有建設用地1457.6畝,成交金額7億元。
2013年為工業企業供地1100多畝,協調貸款9.8億元,中國銀行落戶鹿邑,金融環境更加寬松。建成投運趙村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實現我縣輸電電壓等級由110千伏向220千伏的歷史性跨越,用電緊張局面得到有效改善。產業集聚區工業物流園區、戶外休閑產業園、是錦毛都產業園、產業集聚區第一新型社區開工建設,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新鋪設供水管網6000米、供氣管網8000米,改造高低壓線路14500米,新規劃110千伏變電站一座,新建標准化廠房20萬平方米,成立了統計分局和警務室,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區新入駐工業企業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2家,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增長43.8%,工業增加值52億元,增長39%,稅收2.93億元,增長31%,從業人員2萬人,增長89%。農副產品加工、尾毛紡織、醫葯日化三大主導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產業鏈進一步拉長。實施品牌興縣戰略,新注冊商標23件,幫助企業申報馳名商標2件,三和皮革等3家企業被確定為縣質量標桿建設重點企業,組織宋河酒業成功申報省級公共技術研發中心,輔仁葯業成功申報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宋河糧液被評為「中國網路十大暢銷名酒」。 鹿邑縣形成了皮革、糧食、醫葯、肉食、尾毛、草編、板材、紡織八大產業特色:
2014年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商務中心區建設進展順利。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商品房銷售創歷年新高。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參與投資拍攝電視劇《老子傳奇》;越調電影《聖哲老子》首映式在省人民會堂播出後獲得好評。央視4套「走遍中國」、央視7套「美麗中國鄉村行」、央視10套「探索與發現」等相繼播放老子故里專題片。組織參加第十屆深圳文博會和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我縣非遺文化產品虎頭鞋、虎頭帽和尾毛製品等得到省領導的高度評價。第三產業增加值63.8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比重達到20.7∶53.3∶26。
2013年,舉辦了老子廟會、老子誕辰2584周年公祭大典、「大道西行·重走先哲出關路」、豫陝自駕逍遙游等旅遊推介活動,簽訂了豫陝兩省五地四景區合作聯盟戰略協議,實行資源共享、線路同推、門票互通,遊客接待量增長18.5%;編撰弘揚老子文化、宣傳老子故里書籍5部;組織人員參與央視科教頻道《百家講壇》欄目錄制曾仕強先生解讀《道德經》活動;配合央視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拍攝了《鹿邑:老子不老》專題片並播出,實現在央視播出老子故里專題片的突破;協助完成越調電影《老子》的拍攝工作。曲仁里老子文化產業園區被命名為「省級文化產業園區」,並入圍省文化產業「雙十」工程候選單位。中棉農貿市場、華聯商廈城市廣場開工建設,傳統服務業逐步向現代服務業轉變。鹿邑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49.16億元,增長15.1%,各項貸款余額76.71億元,增長27.58%。鹿邑新增貸款和資本市場融資共計30億元,是責任目標的1.5倍,實現資金流出地向資金流入地轉變,有力支持了縣域經濟發展。
H. 鹿邑縣未來5年的規劃
法律分析:「老子故里」鹿邑縣未來五年,十五年發展目標:基本建成經濟,文化,生態,農業強縣。鹿邑高質量發展「12345」工作機制:一個目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兩個方向」,城市宜居和鄉村振興;「三大抓手」,堅持黨建引領、打牢經濟基礎、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四項重點」,做優老子文化、做厚工業基礎、做強農業經濟、做美城市風貌;
「五個專班」,鄉村振興、招商引資返鄉創業、城市提升、老子文化旅遊突破、優化營商環境五個工作專班。鹿邑縣2035遠景目標:「四強縣、兩高地、一家園。四強縣:基本建成經濟強縣、文化強縣、生態強縣、農業強縣;兩高地:基本建成「東融西引、北聯南接」的開放高地和「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後端轉化」的創新創業高地;
一家園:基本建成基本需求滿足感、就業創業成就感、生產生活安全感、人居環境舒適感和精神生活充實感大幅增強的幸福美好家園。「十四五」時期鹿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基本實現「三高四提五突破」,主要經濟指標、城鎮化率、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產業集群發展、城鄉人居環境、縣級基本財力、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現代產業體系、新型城鎮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城鄉公共服務體系、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全面突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二條 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必須遵守本法。本法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本法所稱規劃區,是指城市、鎮和村莊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有關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中,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劃定。
I. 鹿邑窮嗎
鹿邑縣位於豫皖交界的河南省東部,處黃淮平原,渦河中游,東監安微省亳州市,西接太康、淮陽,南與鄲城毗鄰,北與商丘、柘城接壤,總面積124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0.3萬畝,下轄22個鄉鎮,總人口109.6萬人。鹿邑歷史修久,人傑地靈,是百位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教學派創始人老子的故里。境內有13條較大河流,311國道與商沈公路交匯於此,渦河水繞城而過,東近京九線,北近隴海線,水陸交通便利。
鹿邑氣侯溫和,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半大陸性季風氣侯,年平均氣溫14.4℃,無霜期220天左右,境內地勢平坦而低緩傾斜,土壤肥沃。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鹿邑人民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搶抓機遇,立足於本地實際,制定了「強化一個基礎(農業),抓住一個主導(工業),突出一個亮點(鄉鎮企業),圍繞兩大優勢(農副產品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培育八大特色(糧草皮毛林煙牧運)」的興縣富民發展戰略,走出一條符合鹿邑實際的經濟發展路子,使鹿邑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到1998年,全縣國民生產總產值達到3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55.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16元,財政收入1.576億元。
鹿邑是典型的平原農業大縣。為了改善農業弱質產業的狀況。我們大力改善農業的基礎條件,推動科學種田,推進農業產業化,使我縣的農業種植結構內單元的糧食種植向糧經二元和糧經飼三元結構轉化。糧、林、煙、畜等大宗農副產品得到均衡發展,逐步躋身於全省全國先進行列。先後被國家、省評為「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全國煙葉生產先進縣」、「全國產棉大縣」。特別是林業、煙葉、棉花生產方面,林業成為我縣的一大支柱、知名產業,成為全國學習的一面旗幟;煙葉生產效益連年居全區首位,被河南省確定為煙葉產業化試點縣,被譽為豫東煙葉生產的一盞明燈;棉花生產成為全省唯一的「標雜A」雜交棉製種基地。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值也逐年提高。95年被國家確定為秸桿養牛試范縣,供港活牛質量去年居全省首位,98年又被國家科技部門評為全國科技先進縣。
圍繞資源優勢,立足「農」字做文章,大力發展工業和鄉鎮企業。其中以國家大型一類企業宋河酒廠為龍頭的白酒釀造業,已成為我縣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宋河酒廠是國軍用十七大名酒生產廠家之一。其主導產品是宋河浪液89年被評為「中國名酒」,該廠產品有三大系列60多個品種,曾躋身全國工業企業500強,全國同行業最佳效益,全省工業企業10強行列。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把鄉鎮企業作為戰略性,方向性的工作常抓不懈,使鄉鎮企業迅錳崛起,目前,已成為鹿邑國民經濟和財政收入的最大支柱。自96年以來,鄉鎮企業發展一直名列周口地區首位。「龍鳳皮革」、「賽潮皮鞋」、「宜居傢具」、「輔仁葯品」「試量狗肉」、「孔集鹵雞」、「觀堂麻片」、「辛集麻花」等一批省內外、國內外知名品牌正如雨後春筍般成長。鹿邑縣玄武鎮被譽為周口地區「鄉鎮企業第一鎮」。河南鞋城皮革集團總公司、賽潮集團公司、輔仁集團、森源板業製造公司、河南遠達鞋業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跨入國家大中型鄉鎮企業的行列。皮革、皮鞋加工業是全縣最大的支柱產業,是全省重要的皮革、皮鞋加工業是全縣最大的支柱產業,是全省重要的皮革、皮鞋考產基地。
以尾毛和麥稈資源為依託,個體先行,規模發展,逐步形成區域性塊狀經濟,帶動當地和周邊鄉鎮經濟發展。以張店鄉為主的尾毛加工業,年加工產值1.3億元,實現利稅2200多萬元。以城郊鄉為主的草製品加工業,年加工產值1.5億元,實現利潤2500多萬元,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十多個省市,而且遠銷東南亞國家。
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在軟環境上,認真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嚴格規范有關部門和行業的行為,認真糾正不正之風,對重點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同時,積極開展「城市創三優,農村樹新風」活動,提高城鄉人民的開放意識和精神文明程度。我縣創建「三優杯」活動,連續4年獲地區「三優杯」競賽評比第1名,目前,我縣已成為地級衛生縣城。
在硬環境上,我們大力發展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加強村鎮基礎設施建設,玄武、太清宮鎮被命名為「中州名鎮」。市場建設訊速發展,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相結合的多形式、多層次、多功能的城市市場流通網路。鹿邑縣布匹批發市場,年成交額1.2億元,每年創稅費500多萬元,被評為省級文明市場。
對重點文物古跡進行了配套建設。在此基礎上,我們利用境內豐富的旅遊資源,確立了「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發展戰略,多次面功舉辦了「國際老子學術研討暨經貿洽談會」。同時,我們還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的優惠措施,增強對外開放的吸引力。
據《史記》記載:孔子問禮於老子後,感嘆到:「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孔子問禮處」至今古柏森森,古風猶存。深受老子思想熏陶的鹿邑人民素有文明禮儀的優良傳統。現在,勤勞朴實的鹿邑人民踏著時代的節柏,在老子故里這片古老而神奇的熱土上,將以開闊的胸襟、誠實的勞動、良好的投資環境,熱忱歡迎八方人士投資、投技、投智,共創老子故里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86112.htm
J. 我想知道鹿邑的歷史和現在的經濟怎樣
鹿邑縣位於豫皖交界的河南省東部,處黃淮平原,渦河中游,東監安微省亳州市,西接太康、淮陽,南與鄲城毗鄰,北與商丘、柘城接壤,總面積124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0.3萬畝,下轄22個鄉鎮,總人口109.6萬人。鹿邑歷史修久,人傑地靈,是百位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教學派創始人老子的故里。境內有13條較大河流,311國道與商沈公路交匯於此,渦河水繞城而過,東近京九線,北近隴海線,水陸交通便利。
鹿邑氣侯溫和,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半大陸性季風氣侯,年平均氣溫14.4℃,無霜期220天左右,境內地勢平坦而低緩傾斜,土壤肥沃。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鹿邑人民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搶抓機遇,立足於本地實際,制定了「強化一個基礎(農業),抓住一個主導(工業),突出一個亮點(鄉鎮企業),圍繞兩大優勢(農副產品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培育八大特色(糧草皮毛林煙牧運)」的興縣富民發展戰略,走出一條符合鹿邑實際的經濟發展路子,使鹿邑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到1998年,全縣國民生產總產值達到3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55.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16元,財政收入1.576億元。
鹿邑是典型的平原農業大縣。為了改善農業弱質產業的狀況。我們大力改善農業的基礎條件,推動科學種田,推進農業產業化,使我縣的農業種植結構內單元的糧食種植向糧經二元和糧經飼三元結構轉化。糧、林、煙、畜等大宗農副產品得到均衡發展,逐步躋身於全省全國先進行列。先後被國家、省評為「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全國煙葉生產先進縣」、「全國產棉大縣」。特別是林業、煙葉、棉花生產方面,林業成為我縣的一大支柱、知名產業,成為全國學習的一面旗幟;煙葉生產效益連年居全區首位,被河南省確定為煙葉產業化試點縣,被譽為豫東煙葉生產的一盞明燈;棉花生產成為全省唯一的「標雜A」雜交棉製種基地。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值也逐年提高。95年被國家確定為秸桿養牛試范縣,供港活牛質量去年居全省首位,98年又被國家科技部門評為全國科技先進縣。
圍繞資源優勢,立足「農」字做文章,大力發展工業和鄉鎮企業。其中以國家大型一類企業宋河酒廠為龍頭的白酒釀造業,已成為我縣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宋河酒廠是國軍用十七大名酒生產廠家之一。其主導產品是宋河浪液89年被評為「中國名酒」,該廠產品有三大系列60多個品種,曾躋身全國工業企業500強,全國同行業最佳效益,全省工業企業10強行列。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把鄉鎮企業作為戰略性,方向性的工作常抓不懈,使鄉鎮企業迅錳崛起,目前,已成為鹿邑國民經濟和財政收入的最大支柱。自96年以來,鄉鎮企業發展一直名列周口地區首位。「龍鳳皮革」、「賽潮皮鞋」、「宜居傢具」、「輔仁葯品」「試量狗肉」、「孔集鹵雞」、「觀堂麻片」、「辛集麻花」等一批省內外、國內外知名品牌正如雨後春筍般成長。鹿邑縣玄武鎮被譽為周口地區「鄉鎮企業第一鎮」。河南鞋城皮革集團總公司、賽潮集團公司、輔仁集團、森源板業製造公司、河南遠達鞋業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跨入國家大中型鄉鎮企業的行列。皮革、皮鞋加工業是全縣最大的支柱產業,是全省重要的皮革、皮鞋加工業是全縣最大的支柱產業,是全省重要的皮革、皮鞋考產基地。
以尾毛和麥稈資源為依託,個體先行,規模發展,逐步形成區域性塊狀經濟,帶動當地和周邊鄉鎮經濟發展。以張店鄉為主的尾毛加工業,年加工產值1.3億元,實現利稅2200多萬元。以城郊鄉為主的草製品加工業,年加工產值1.5億元,實現利潤2500多萬元,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十多個省市,而且遠銷東南亞國家。
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在軟環境上,認真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嚴格規范有關部門和行業的行為,認真糾正不正之風,對重點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同時,積極開展「城市創三優,農村樹新風」活動,提高城鄉人民的開放意識和精神文明程度。我縣創建「三優杯」活動,連續4年獲地區「三優杯」競賽評比第1名,目前,我縣已成為地級衛生縣城。
在硬環境上,我們大力發展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加強村鎮基礎設施建設,玄武、太清宮鎮被命名為「中州名鎮」。市場建設訊速發展,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相結合的多形式、多層次、多功能的城市市場流通網路。鹿邑縣布匹批發市場,年成交額1.2億元,每年創稅費500多萬元,被評為省級文明市場。
對重點文物古跡進行了配套建設。在此基礎上,我們利用境內豐富的旅遊資源,確立了「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發展戰略,多次面功舉辦了「國際老子學術研討暨經貿洽談會」。同時,我們還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的優惠措施,增強對外開放的吸引力。
據《史記》記載:孔子問禮於老子後,感嘆到:「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孔子問禮處」至今古柏森森,古風猶存。深受老子思想熏陶的鹿邑人民素有文明禮儀的優良傳統。現在,勤勞朴實的鹿邑人民踏著時代的節柏,在老子故里這片古老而神奇的熱土上,將以開闊的胸襟、誠實的勞動、良好的投資環境,熱忱歡迎八方人士投資、投技、投智,共創老子故里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