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林地的分類有哪些
林地分為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跡地和苗圃6個二級地類。
一、林地:林地是指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㈡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是什麼
農村取得林權證的林地不可以買賣,只可以按照林地期限進行流轉!
林地如何進行轉讓?
林權證是證明林地權屬的維一合法依據,林地可以流轉,要有林地流轉合同,再到林業主管部門辦理林權證登記,注意一定要到林地所轄鄉鎮填寫《非國有林林權申請審批表》,還有相應的文檔資料備齊,方可審辦林權轉讓手續。
農村林地可以申請建房嗎
需要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
如:
根據《湖北省林地管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農村、城鎮居民使用林地建住宅,應分別經鄉鎮林業工作站、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初審,並依法辦理審批手續。第二十一條規定:農村居民利用其享有使用權的林地建自用住宅,在規定面積內免繳森林植被恢復費。所以,農村居民佔用林地建房,首先應到當地林業部門辦理林地佔用手續,然後再到土地部門辦理土地審批手續。如果是在享有使用權的林地上建自用住宅,在規定面積內(《湖北省土地管理條例》規定農民興建、改建房屋宅基地(含附屬設施)總面積,使用未利用土地(建設用地)的每戶不得超過200平方米),可以免繳森林植被恢復費。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1、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
林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佔用的土地。
2、有林地指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林地。
林地中的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天然、人工林地稱為有林地。林地中樹木的郁閉度是林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整個林地面積之比。
佔用林地需辦理什麼手續?
1、需要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當地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的書面用地申請;
2、項目批准文件
(1)審批制的建設項目,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和初步設計批復;核准制、備案制的建設項目,提交核准、備案的確認文件。城市規劃區內為實施城市規劃的建設項目徵用、佔用林地的,提交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2)其他建設項目,提交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
3、佔用徵用林地的建設單位或個人身份證明;
4、建設單位與被佔用徵用林地的林權所有單位簽訂的林地、林木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協議;
5、有資質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作出的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
6、填寫《使用林地申請表》;
7、被佔用徵用林地的權屬證明材料。
8、其它證明材料:
(1)佔用、徵用自然保護區、世界遺產地、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林地的,提交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的意見;
(2)采礦、採石、采砂、取土的項目,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准文件;
(3)補辦佔用、徵用林地手續的,提供案件處理法律文書復印件和罰款(金)如數繳納的單據復印件。
㈢ 林地分類與林種分類有什麼區別
林地分類與林種分類的區別:意思不同,分類不同,側重點不同。
1、意思不同
(1)林地分類:種樹的土地的分類。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佔用的土地。
(2)林種分類:按照森林的經營目標和用途而劃分的一種森林經營管理類型。根據森林的不同培育目的而區分的森林種類。
2、用法不同
(1)林地分類:劃分為林地和非林地2個一級地類。其中,林地劃分為8個二級地類,13個三級地類。
(2)林種分類:防護林,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特種用途林等等。
3、側重點不同
(1)林地分類:側重點在地。確定一塊林地可不可以做光伏,要看的是林地的種類,而不是林種的種類。
(2)林種分類::側重點在種。要查林地的種類必須到當地林業局去查詢的。
(3)山地經濟林林地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林地概況:
(1)主要用於林業生產的地區或天然林區統稱為林地。
(2)世界的天然林區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以及中、低緯度的山區。
(3)據1992年統計,世界森林面積為38.6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約為30%。
(4)我國宜林地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5%以上。1994年底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3.9%。
參考資料:網路-林地
㈣ 有林地和其他林地區別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1、林地。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林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佔用的土地。
2、有林地。有林地指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林地。林地中的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天然、人工林地稱為有林地。林地中樹木的郁閉度是林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整個林地面積之比。
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中,對林地所作的解釋是:「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4、按土地利用類型劃分,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綠化用地,以及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的護路、護草林。
5、按二級地類劃分,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跡地和苗圃等6個二級地類。有林地是林地中的一個類型。
㈤ 生態林和經濟林有什麼區別
生態林與經濟林的區別,主要在於目的、經營措施、造林樹種三個方面:
1、目的不同:生態林是為了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經濟林是用於生產果品、食用油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的;
2、經營措施不同:生態林經營主要是利用自然地力形成和恢復林分植被,經濟林採用嫁接苗、大苗、名特優苗等;
3、造林樹種不同:生態林主要樹種為松樹、落葉松、金縷梅等,經濟林主要樹種為銀杏林、香榧林、棗樹林等。
(5)山地經濟林林地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青海省林業部門加快生態經濟林建設,增加農牧民收入。
青海省林業廳按照生態立省戰略培育生態林業經濟的要求,堅持林業產業發展生態化、基地建設工程化的理念,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集中力量,加大生態經濟林建設投資力度,全年計劃完成經濟林建設任務36.48萬畝,其中枸杞林21.76萬畝、沙棘林7.66萬畝、核桃林5.37萬畝、
大果櫻桃1.3萬畝、黃果林0.18萬畝和葡萄等經濟林0.2萬畝,計劃投入資金2.256億元。投資1000萬元建設枸杞、核桃育苗基地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枸杞林8.83萬畝,沙棘林0.15萬畝,核桃、大果櫻桃、黃果和葡萄等經濟林已栽植完成。
通過集中連片、規模種植,項目區農民建設經濟林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如尖扎縣農民栽植核桃林熱情高,群眾爭項目,積極流轉土地,多方籌措資金,現已完成8697畝的核桃栽植任務。
縣鄉級人民政府充分發揮政府在區域產業結構優化中的宏觀調控作用,積極宣傳核桃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和脫貧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確保核桃基地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加快林業生態經濟林的建設,將對改善生態環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㈥ 林地分類與林種分類的區別有哪些
一、側重點不同
林地:側重點在地,是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佔用的土地。
林種:側重點在種,也就是森林的種類;是按照森林的經營目標和用途而劃分的一種森林經營管理類型。
二、分類不同
1、林地:土地類型劃分為林地和非林地2個一級地類。其中,林地劃分為8個二級地類,13個三級地類。
2、林種:
(1)防護林: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護岸林,護路林;
(2)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
(6)山地經濟林林地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根據LY/T 1556-2000 《公益林與商品林分類技術指標》,經營實質上是按照森林主導功能的差異將森林分為生態公益林與商品林。
根據森林發揮的主導功能不同,將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兩大類。
生態公益林是以發揮生態、社會效益為主導功能的森林。主要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防護林、護路護岸林等防護林和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林、自然保護區森林等特用林。
商品林是指以生產木材、薪材、干鮮品和其他工業原料等為主要經營目的的森林、林木,包括用材、經濟林和薪炭林。
其中公益林又分為重點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商品林分為重點商品林和一般商品林。
㈦ 生態林和經濟林有什麼區別
摘要 朋友,生態林是指為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體功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主要包括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生態林是一般是不允許砍伐的。經濟林是以生產除木材以外的果品、食用油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林產品為主要目的的森林。經濟林和生態林的最大區別是經濟林能產生經濟效益,其增加和減少對生態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明白了嗎?請採納,謝謝支持!
㈧ 「山地」與「林地」有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了,,山地是指超過一定海拔高度的土地,而林地是指在土地上大范圍的生長著大面積的森林,這也可以在丘陵上,平原上
㈨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1、林地。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林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佔用的土地。
2、有林地。有林地指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林地。林地中的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天然、人工林地稱為有林地。林地中樹木的郁閉度是林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整個林地面積之比。
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中,對林地所作的解釋是:「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4、按土地利用類型劃分,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綠化用地,以及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的護路、護草林。
5、按二級地類劃分,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跡地和苗圃等6個二級地類。有林地是林地中的一個類型。
㈩ 土地和林地的區別
林地和有林地的區別:
1、林地。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林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佔用的土地。
2、有林地。有林地指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林地。林地中的樹木郁閉度大於等於20%的天然、人工林地稱為有林地。林地中樹木的郁閉度是林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整個林地面積之比。
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中,對林地所作的解釋是:「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4、按土地利用類型劃分,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綠化用地,以及鐵路、公路、河流溝渠的護路、護草林。
5、按二級地類劃分,林地又分出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跡地和苗圃等6個二級地類。有林地是林地中的一個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