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4萬人口的縣排名第幾在全國
74萬人口的縣在全國排名在150名左右,全國100萬人以上的縣有110個。
縣名 所在省 排名 人口數 08GDP 人均GDP 編者計算 2009人口 GDP 人均
歸泉縣 安徽1 1 213.45 79 3691 3701 217.35 75 3466
沭陽縣 江蘇1 2 176.80 182 11343 10294 179.26 234 15017
太和縣 安徽2 3 167.54 81 4863 4835 169.37 94 5588
博白縣 廣西1 4 167.20 102 7491 6100 170.2 115 8365
潁上縣 安徽3 5 165.95 92 5523 5544 167.17 106 6348
阜南縣 安徽4 6 162.58 63 3874 3875 164.28 70 4308
霍丘縣 安徽5 7 162.50 102 6258 6274 180.37 114 6993
開縣 重慶市1 8 159.72 111 9610 6950 161.57 123 10668
固始縣 河南1 9 159.58 140 10888 8773 160.41 152 11690
安岳縣 四川1 10 158.00 109 9057 6899 159.5 124 9057
仁壽縣 四川2 11 157.80 139 10431 8809 158.4 154 11696
利辛縣 安徽6 12 153.97 76 4927 4936 157.33 81 5225
鄱陽縣 江西1 13 152.20 60 4610 3942 155.7 67 5184
曹縣 山東1 14 151.70 101 6646 6658 154.37 114 7465
渦陽縣 安徽7 15 148.20 97 6556 6545 148.99 106 7124
三台縣 四川3 16 147.40 105 9232 7123 147.8 113 9944
靈山縣 廣西2 17 147.25 106 9108 7199 149.89 101 8648
渠縣 四川4 18 145.70 94 7700 6452 147.1 109 8866
中江縣 四川5 19 142.70 126 10703 8830 142.9 140 11781
監利縣 湖北1 20 142.07 95 7420 6687 142.43 109 8438
無為縣 安徽8 21 141.97 157 11076 11059 142.43 179 12605
上蔡縣 河南2 22 139.89 97 7554 6934 140.59 102 7975
蕭縣 安徽9 23 139.12 91 6517 6541 141.31 96 6971
平南縣 廣西3 24 138.61 89 7919 6421 141.63 102 9132
電白縣 廣東1 25 138.29 170 13674 12293 1·40.94 179 14198
太康縣 河南3 26 138.28 93 7415 6725 138.85 100 7893
鎮雄縣 雲南1 27 136.95 32 2348 2337 146.28 42 3024
寧鄉縣 湖南1 28 136.10 282 22659 20720 137.02 368 29326
壽縣 安徽10 29 135.50 84 6166 6199 136.45 93 6843
淮陽縣 河南4 30 134.64 95 7808 7056 134.58 111 9284
雲陽縣 重慶市2 31 133.58 66 6579 4941 134.21 75 7370
達縣 四川6 32 133.20 116 10231 8709 134.5 130 11453
睢寧縣 江蘇2 33 132.51 108 9391 8150 132.91 151 13328
唐河縣 河南5 34 132.50 158 13991 11925 133.23 167 14734
新化縣 湖南2 35 132.33 68 5622 5139 132.70 84 7037
懷遠縣 安徽11 36 131.97 106 8069 8032 133.63 112 8428
鄲城縣 河南6 37 131.36 101 8469 7689 131.89 116 9781
資中縣 四川7 38 131.40 98 8164 7458 131.3 112 9347
蒙城縣 安徽12 39 131.15 88 6747 6710 131.08 96 7307
南部縣 四川8 40 129.00 107 11464 8295 130.3 122 13117
五華縣 廣東2 41 127.58 96 5472 7525 128.32 59 5788
惠來縣 廣東3 42 127.52 92 8759 7215 130.4 103 9732
蒼南縣 浙江1 43 126.53 206 16338 16281 127.59 217 17096
滑縣 河南7 44 126.42 117 10321 9255 127.12 123 10805
威寧縣 貴州1 45 126.39 44 3934 3481 112.29 53 4677
宣漢縣 四川9 46 126.10 93 8884 7375 128.5 103 9853
揭東縣 廣東4 47 125.93 166 14744 13182 127.19 184 16257
沛縣 江蘇3 48 123.80 208 18432 16801 125.81 250 22322
沈丘縣 河南8 49 123.12 97 8675 7878 124.45 103 9209
銅山縣 江蘇4 50 122.11 251 22933 20555 124.21 338 31289
潮安縣 廣東5 51 121.26 247 19953 20369 122.08 271 21741
蒼山縣 山東2 52 120.70 168 14020 13919 122.26 183 15086
邵東縣 湖南3 53 120.64 107 11413 8869 118.63 122 13348
單縣 山東3 54 120.30 98 8191 8146 121.41 113 9375
靈璧縣 安徽13 55 119.65 70 5891 5850 121.22 78 6561
岳池縣 四川10 56 118.70 77 9278 6487 119.9 85 10256
遵義縣 貴州2 57 118.32 106 9044 8959 107.21 116 10775
鄆城縣 山東4 58 117.50 103 8809 8766 119.21 116 9805
鹿邑縣 河南9 59 117.33 125 11676 10654 117.8 136 12609
廬江縣 安徽14 60 117.13 75 6433 6403 117.37 89 7577
盤縣 貴州3 61 117.08 154 13496 13153 114.1 176 15394
橫縣 廣西4 62 116.56 98 10052 8408 117.7 113 9657
濱海縣 江蘇5 63 115.72 131 13446 11320 116.15 160 16542
商水縣 河南10 64 115.22 84 8045 7290 115.7 89 8484
夏邑縣 河南11 65 114.34 95 8947 8309 114.83 103 9849
豐縣 江蘇6 66 114.09 100 9985 8765 114.58 120 12130
隆回縣 湖南4 67 113.10 57 5336 5040 116.88 63 5888
沂水縣 山東5 68 111.90 194 17410 17337 112.44 208 18591
東海縣 江蘇7 69 111.79 125 12583 11182 113.16 163 16542
衡陽縣 湖南5 70 111.52 117 11057 10491 112.84 129 12198
莒縣 山東6 71 111.10 159 14394 14311 111.83 182 16305
肥東縣 安徽15 72 110.89 151 13607 13617 109.27 187 17091
大竹縣 四川11 73 110.70 118 12667 10659 111.4 131 13974
灌雲縣 江蘇8 74 110.35 97 10174 8790 101.52 119 13153
儀隴縣 四川12 75 110.10 58 6514 5268 110.7 67 7446
贛榆縣 江蘇9 76 109.95 141 14278 12824 110.8 182 18718
虞城縣 河南12 77 109.37 105 10396 9600 109.86 116 11450
農安縣 吉林1 78 109.13 177 15411 16219 110.03 207 17725
阜寧縣 江蘇10 79 109.13 139 14504 12737 109.4 166 17519
漣水縣 江蘇11 80 107.93 110 12604 10192 108.55 134 15612
濮陽縣 河南13 81 107.86 144 13850 13351 108.46 165 15824
濉溪縣 安徽16 82 107.41 77 7155 7169 108.72 92 8485
安溪縣 福建1 83 107.21 239 22474 22293 107.77 249 23137
瀘縣 四川13 84 107.00 97 11279 9065 107.7 110 12635
富順縣 四川14 85 106.60 96 11560 9006 108.4 103 12466
仙游縣 福建2 86 105.72 110 12476 10405 106.64 119 13413
杞縣 河南14 87 105.69 111 11097 10502 106.16 127 12658
如東縣 江蘇12 88 105.67 263 26670 24889 105.3 298 30198
新蔡縣 河南15 89 105.19 71 7715 6750 105.73 82 8806
奉節縣 重慶市3 90 104.76 75 8849 7159 106.15 86 10036
平江縣 湖南6 91 104.56 89 9746 8512 105.08 98 10617
昌圖縣 遼寧1 92 103.90 117 14583 11261 104.0 152 14583
浠水縣 湖北2 93 103.80 78 8257 7514 103.59 90 10235
賓陽縣 廣西5 94 103.71 83 9124 8003 103.25 91 8749
大方縣 貴州4 95 103.23 54 4736 5231 95.58 61 6326
平昌縣 四川15 96 103.20 49 6272 4748 104.4 56 7126
方城縣 河南16 97 102.84 90 9764 8751 103.32 96 10280
遂溪縣 廣東6 98 102.60 99 10667 9621 103.96 117 12395
鄰水縣 四川16 99 102.40 76 9084 7422 103.0 89 10648
衡南縣 湖南7 100 102.35 117 12351 11431 103.57 127 13334
B. 靈山縣在全國排第幾
靈山縣全國排名幾乎可以忽略,大概幾百名這樣子。欽州全國排名200多名左右,全國城市約300個左右。當然,縣排名一般不計入區。
C. 廣西的經濟在全國排名多少
截至2020年末,廣西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156億元,排名全國18名。
2020年廣西區經濟持續保持恢復態勢,穩就業保民生取得積極成效。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全區生產總值(GDP)22156.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555.82億元,比上年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7108.49億元,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11492.38億元,增長4.2%。
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主要經濟作物收成良好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0%,比前三季度加快1.3個百分點。全年糧食總產量1370萬噸,比上年增長2.9%。蔬菜及食用菌產量3830.77萬噸,增長5.4%;園林水果產量2461.43萬噸,增長15.0%。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71.3萬噸,比上年增長0.1%。其中,禽肉、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為179.9萬噸、13.6萬噸和3.6萬噸,分別增長10.5%、9.8%和5.3%,豬肉產量174.1萬噸,下降9.4%。禽蛋產量26.7萬噸,增長6.4%。牛奶產量11.2萬噸,增長28.4%。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年末生豬存欄1828.3萬頭,比上年末增長14.3%;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11.5萬頭,增長16.8%。水產品產量343.96萬噸,比上年增長1.1%。
二、工業生產明顯加快,主要產品產量較快增長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比前三季度加快2.3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長7.3%,創年內新高。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2%,股份制企業增長3.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5.8%。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5%,重工業增長3.0%。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4%,製造業增長0.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5%。從主要行業看,39個行業大類中,有15個實現增長,十大重點行業中,六大行業實現增長。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4.8%,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1.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0.6%,煙草製品業增長6.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6%,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增長5.4%。從主要產品看,重點監測的25種產品中,有18種產品產量實現正增長。其中,鋁材產量比上年增長24.7%,鋼材增長24.4%,化學葯品原葯增長13.7%,十種有色金屬增長12.9%,氧化鋁增長11.3%,發動機增長9.8%。1-11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46.6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比1-10月加快3.4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平穩增長,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
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2%,比前三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增加值增長6.8%,批發和零售業增長3.1%,其他服務業增長7.6%。全區鐵路客貨周轉量比上年下降14.4%,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3個百分點;公路客貨周轉量增長0.5%,增速年內首次轉負為正;水路客貨周轉量增長8.6%,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8個百分點。1-11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2%,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18.7_%,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75.8%,租賃業增長56.8%,專業技術服務業增長43.2%,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增長19.5%。
四、市場銷售持續恢復,民生類消費增勢穩定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4.5%,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6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比上年下降4.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下降3.8%。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比上年下降6.4%,商品零售下降4.2%。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4.7%,書報雜志類增長14.7%,煙酒類增長4.6%,傢具類增長1.8%,中西葯品類增長1.3%,汽車類下降4.8%,石油及製品類下降16.1%。
五、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回升,高技術產業投資較快增長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4.2%,比前三季度加快2.1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9%,製造業投資增長4.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0.8%。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6729.0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3%;商品房銷售額4251.47億元,下降2.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9.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9.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6%。民間投資下降6.1%。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4%,快於全部投資增速8.2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0.4%和4.4%。
六、財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金融信貸保持平穩運行
全年財政收入2800.61億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16.94億元,下降5.2%。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55.42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全區民生支出4943.95億元,比上年增長5.4%,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80.3%。其中住房保障、農林水、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等領域支出分別增長35.6%、19.1%、12.1%和10.9%,均明顯高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平均水平。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_34515.5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6%;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4738.99億元,增長15.8%。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4750.47億元,比上年多增1022.95億元。
七、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小幅下降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8%,漲幅比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2.5%,農村上漲3.5%。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比上年上漲9.2%,醫療保健價格上漲5.5%,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2.7%,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0.5%;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4.0%,居住價格下降1.1%,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3%,衣著價格下降0.1%。12月份,全區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3%,環比上漲0.6%。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0.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5%。1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5%,環比上漲1.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6%。
八、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全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2_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0.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5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42:1,比上年縮小0.12。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982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9%。
全年全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357元,比上年名義下降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907元,名義下降3.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431元,名義增長3.2%。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6.5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0.24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6.3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人數84.1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77%,低於年度控制目標2.73個百分點。
D. 廣西的經濟在全國排名多少
1、廣西壯族自治區在2016全年的全國GDP增長排名是第23名,在2017第一季度GDP增長排名是26名;
2、廣西壯族自治區2017第一季度經濟以3909.53億元排名全國第19名;
3、全國GDP排名共31個單位,今年廣西排名在20以內,不算落後,屬於中等水平;
E. 廣西人均GDP十強縣分別是
廣西人均GDP十強縣 縣域經濟單位 西部排名 全國排名/競爭力動態/競爭力等級/居民收入水平/科學發展環境 1廣西平果縣 33 235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2廣西北流市 59 384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3廣西靈山縣 66 422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4廣西柳江縣 70 444 上升 C級 A級 A級 5廣西臨桂縣 77 46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6廣西合浦縣 80 472 注意 C級 B級 A級 7廣西武鳴縣 82 47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8廣西桂平市 85 48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9廣西鹿寨縣 94 510 注意 C級 B級 A級 10廣西扶綏縣 97 520 上升 C級 A級 A級
F. 廣西經濟十強縣
廣西十強縣 % O% P+ y$ z9 D, l5 s
縣域經濟單位/西部排名/全國排名/競爭力動態/競爭力等級/居民收入水平/科學發展環境
1廣西平果縣 33 235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 A9 k$ U# _7 u0 f! z. |
2廣西北流市 59 384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8 b# s& L! |! O- v
3廣西靈山縣 66 422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1 {* k: D4 F& O' I: l6 D) @
4廣西柳江縣 70 444 上升 C級 A-級 A級 . ^4 }9 c" W* c% f1 |6 R
5廣西臨桂縣 77 46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6廣西合浦縣 80 472 注意 C級 B級 A級
7廣西武鳴縣 82 47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 A7 }5 O: b' t7 V& L
8廣西桂平市 85 48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9廣西鹿寨縣 94 510 注意 C級 B級 A級
10廣西扶綏縣 97 520 上升 C級 A級 A級 1 _, f5 t1 @7 ^
G. 靈山十八鎮人口排名
靈山縣2019年人均GDP全市中排名墊底
根據2019年欽州市地方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靈山縣2019年累計實現GDP為274.7億元,按2018年末常住總人口121.96萬人計算(參考2017年常住人口數據),人均GDP僅2.25萬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利率計算約合0.33萬美元,更是遠遠低於全國人均GDP(約合1.03萬美元),因此在全市區排名中墊底。
H. 廣西那個縣城經濟強
廣西十強縣縣域經濟單位/西部排名/全國排名/競爭力動態/競爭力等級/居民收入水平/科學發展環境 1廣西平果縣 33 235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2廣西北流市 59 384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3廣西靈山縣 66 422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4廣西柳江縣 70 444 上升 C級 A-級 A級 5廣西臨桂縣 77 46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6廣西合浦縣 80 472 注意 C級 B級 A級 7廣西武鳴縣 82 47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8廣西桂平市 85 48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9廣西鹿寨縣 94 510 注意 C級 B級 A級 10廣西扶綏縣 97 520 上升 C級 A級 A級
I. 廣西各縣經濟排名
廣西十強縣縣域經濟單位/西部排名/全國排名/競爭力動態/競爭力等級/居民收入水平/科學發展環境
1廣西平果縣 33 235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2廣西北流市 59 384 相對穩定 B級 B級 A級 3廣西靈山縣 66 422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4廣西柳江縣 70 444 上升 C級 A-級 A級 5廣西臨桂縣 77 46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6廣西合浦縣 80 472 注意 C級 B級 A級
7廣西武鳴縣 82 47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8廣西桂平市 85 487 相對穩定 C級 B級 A級
9廣西鹿寨縣 94 510 注意 C級 B級 A級
10廣西扶綏縣 97 520 上升 C級 A級 A級
J. 全國百強縣排名2021最新排名
全國百強縣排名2021最新排名: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江蘇省崑山市、江蘇省江陰市、江蘇省張家港市、江蘇省常熟市、福建省晉江市、浙江省慈溪市、江蘇省太倉市、江蘇省宜興市、湖南省長沙縣、山東省龍口市。
百強縣東部地區佔65席,中部地區佔22席、西部地區佔10席,東北地區佔3席。百強縣前十名中,江蘇省佔六席,並包攬前三,分別是江蘇省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表現搶眼,百強縣中分別佔25席、18席和13席。
縣域經濟研究
縣域經濟研究中心從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綠色發展四大維度構建了包含24個三級指標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對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全面解析。
從區域格局看,我國縣域經濟分布失衡問題持續存在,東部地區縣域恆強,在經濟體量、財政實力、質量效益等維度領先其他區域縣域;中西部地區縣域逐步崛起;東北地區縣域整體實力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