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小農經濟確立的時間是多久

小農經濟確立的時間是多久

發布時間:2022-10-17 22:47:48

A. 小農經濟到底起源於戰國還是春秋

首先,這裡面有三個概念:起源、形成、確立。不是一個意思。其實很簡單,經濟是隨著勞動力的解放而發展的,春秋戰國之前,主要是奴隸制土地國有化,所以談不上什麼私有。在春秋戰國時期,新興的封建勢力奪取政權之後,進行變法,然後逐步向封建時代轉變,奴隸制崩潰,土地開始私有化發展,於是才出現了小農經濟。這個時候是地主和農民,而不是奴隸主和奴隸。到了商鞅變法,重視農桑,農業得以發展,而且戰國末期基本已經走向了封建時代,小農經濟成為主體,有了政策支持和生產力勞動力的解放,就被確立起來。

其實這裡面有個誤區,很多人都覺得春秋戰國已經屬於封建時代了,其實這個還存在爭議,據說春秋時代仍舊屬於奴隸時代,但是我覺得這時候其實是鐵器大規模的使用,封建勢力崛起,農民從奴隸被解放出來的過渡時期。兩者混雜。但是到了商鞅變法的時候,戰國末期基本已經是鐵器時代,走入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時代。所以你看小農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你說的三個不是一個意思。希望你好好琢磨。愛思考是個好習慣。

B. 6、小農經濟形成的時間什麼是小農經濟 它有哪些特點有何積極和消極影響作

形成時間:春秋戰國。
特點(1)以家庭為生產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基本特徵:分散性)。
(2)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3)生產目的為生活和交稅。
(4)負擔沉重,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非常有限(脆弱性)。
(5)不利於技術革新,催生容易滿足的社會心態的民族精神。
積極:(1)(地位)是我國封建社會佔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是調動農民實生產積極性,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
(3)封建王朝主要財源,古代中國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礎。
(4)在封建社會前期,基本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消極(1)分散性封閉性落後性,不利於先進技術的推廣和運用。
(2)封建社會後期,阻礙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阻礙社會進步。
(3)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4)隨著人地矛盾的加劇,惡化了人類的生存環境

C. 中國古代小農經濟出現的時間,原因,評價

1)存在時間:
①出現:春秋戰國以後
②解體:鴉片戰爭以後外國廉價商品大量湧入,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小農經濟開始。
(2)產生的條件
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犁牛耕的普及,工具的改進,生產技術的提高。
②私有土地的出現,農民不同程度地擁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
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3)小農經濟的特點:
①分散性: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
②封閉性: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除鹽鐵外,一般不外求。
③落後性:小農經濟的狹小生產規模和簡單的性別分工,很難擴大再生產。
④脆弱性:自耕農是國家賦稅徭役的主要承擔者,統治者的過分剝削和壓榨,天災戰亂都容易導致破產。
⑤保守性:相對簡單的生產工具,長期不變的生產技術和容易滿足的社會心理狀態。
(4)評價小農經濟:
(1)積極性:自耕農在沒有天災人禍的情況下,除鹽鐵外,可以自給自足,因此生活穩定,也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在封建社會形成和發展時期,基本上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2)消極性:小農經濟的分散性、封閉性、保守性等弱點,阻礙了社會分工和交換經濟的發展,造成我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發展緩慢和封建社會長期延續,成為近代以來阻礙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
求採納。。謝謝

D. 自耕農經濟和小農經濟有什麼區別,各是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結束

性質不同:小農經濟,就是指以個體家庭為生產、生活主要單位的經營方式。實行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實行「男耕女織」 。農業經營規模也不大,它是中國農村的主要經營方式。自耕農經濟,是指擁有部分土地,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經營方式。

側重點不同:小農經濟側重於生產者的經營規模的話,自耕農經濟則側重於對生產資料佔有形式。

特點不同:自耕農經濟的特點是自給自足,因此生活穩定,農民是小生產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小農經濟特點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出來的產品用來自己消費或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出現:中國小農經濟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自耕農是隨著生產工具耕作技術的進步以及私有土地的產生而出現的。

結束: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結束後,小農經濟和自耕農經濟結束,即1956年之後。

拓展資料:

小農經濟亦稱「個體農民經濟」。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資料個體所有制為基礎,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滿足自身消費為主的小規模農業經濟。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經營,有的以租入土地經營,亦有兩者兼之。

主要特點是: (1) 在小塊土地上使用落後的手工工具進行分散經營;(2) 生產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弱;(3) 經濟地位不穩定,在私有制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易於走向貧富兩極分化。

小農經濟下,農民掌握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經營規模很小。農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為我國農業的精耕細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封建地主階級的沉重壓迫與剝削下,農民承擔了沉重的徭役,小農經濟十分脆弱,每遇災荒瘟疫,多數農民家庭就會陷於貧困,失去土地或破產流亡。

特點:

一.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

二.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三.生產出來的產品用來自己消費或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基本結構:

一.主要耕作方式:鐵犁牛耕

二.主要組織方式:男耕女織 (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

三.主要生產特點:精耕細作

自耕農經濟是指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特點一是分散,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比如封建社會時期的社會經濟情況就是小農經濟佔主導,現在偏遠農村的農村,也都大量存在這種經濟現象 。而現在的這種經濟會引導成為城市主流經濟.也就是城市農業,實現城市自耕農。

E. 小農經濟起源於古代的什麼時候

小農經濟是秦朝以後在出現的(秦朝以前是奴隸社會,秦朝以後是封建社會),當時井田制瓦解,商鞅提出土地私有制,小農經濟出現.

長期存在是因為中國封建社會生產力的低下,生產活動有剩餘價值或說剩餘價值積累不夠,而且小農經濟是當時適應了生產力的需要的一種生產方式,這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

F. 小農經濟的發展形成時及特點

形成時間:春秋戰國
特點:以家庭為單位經營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農民受封建剝削嚴重;生產主要滿足生活需要,是自濟自足的自然經濟。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歷史-《歷史2-必修》)

G. 小農經濟產生於何時

小農經濟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背景下。

H. 中國古代小農經濟從哪個時期開始出現

一、時間:小農經濟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的。
二、原因:
1、生產力的提高;
2、生產工具特別是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技術的使用以及耕作技術的進步;
3、私有土地的出現。
三、特點:
1、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
2、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3、生產出來的產品用來自己消費或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四、簡介:
小農經濟,屬於是自然經濟,它的特點一是分散,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I. 小農經濟在我國何時確立

周朝後,戰國初步確立

J. 小農經濟起源於哪一時期這一經濟模式為什麼能得到眾多統治者的「青睞」

閱讀全文

與小農經濟確立的時間是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61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6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2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8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3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30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6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