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危機下我們應該做什麼
金融危機下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羅時平
一、不要輕易跳槽轉行
現今許多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這成了社會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金融危機下失業率是政府主要解決的問題。能夠有碗飯吃就不錯了,有何理由挑三撿四呢?這是大多數人的明智之舉,工廠訂單少,工資沒有原來那麼多了,有人就選擇辭職另謀高就,少數也許能找到更能吃飽的飯碗,但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的。選擇不辭職,不轉行,不請假、休假這是多人的應該走的路。
二、有錢才是硬道理,要有適當積蓄;
手裡不留幾個錢是不行的,如果一但有點什麼意外和困難發生時,沒有錢可不行,所以打工一族適當存點錢以備後患是必要的,哪怕你一個月能省出100元或200元,甚至幾元也好,反正要留一點養命錢在身邊。很多人可能會說錢本來就不夠用,哪有什麼錢省下來,你想過沒有,少上一次館子,少抽一包煙,少打一場牌,少狂商場少狂街,捂緊自己口袋省下100、200元應該作為大多數人應該不成問題的。毛澤東他老人家說得好:「家裡有糧,心裡不慌」。
三、多看少動,謹慎投資;
當下經濟形勢不好,不要輕易投資,包括股票、基金,或是其它的投資,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不要輕易投資,要不資金鏈斷裂,誰能幫上你的忙,到頭來是金融危機比預期的時間要長,你後悔都來不及了。
四、多學習知識,為自己充電;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當下沒有多少工開,你是不是應該利用這種半工半閑的時間多多加強學習,沒有一技之長,當靠賣體力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抓住時機選擇適合自己的特長進行充電。這樣,一來彌補了無所事事帶來的空虛,又充分利用空閑時間得到了自己技能得到了提升,何樂而不為呢?人生只有幾十年,光陰似箭,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等我們了。
五、注意身體,多鍛煉、少生病;
當下什麼貴,大家會說看病醫葯費貴,的確是這樣,你進一次醫院,少則幾十百把塊,多則幾百上千是常有的事,什麼都可以講價,看病可沒有價錢講,醫生說多少你就得掏多少,所以說:打工的千萬莫生病,加強鍛煉,作息有規律,飲食起居有定數。練就一身好身骨,吃飯麻麻香,身體倍幾棒最重要。
六、不要在這時候開始創業,風險很高;
對人多數人來講,自己老闆最好不過了,但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老闆的,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等問題不是人人都可以玩得開的,不要看別做老闆風光,風光的的背後是高風險的,稍有不慎,盲目投資做生意,落得人才兩空可劃不來,就是要當老闆也要看時候,這個時候當老闆是最難過的,做生意東西很難賣出去,開廠沒有訂單是眼下最現實的問題,財大氣粗的大老闆這個時候都佝著身子過日子,小老百姓就要胡思亂想了。等經濟形勢好轉了才考慮也不遲,當然有少數人逆勢而上發了財,但不是我們這些一般的農民工能那麼幸運的。
七、關心你的家人和朋友;
經濟不景氣,人都會有一種憂郁和壓抑心理,這個時候親情和友情是調和心理的良葯,多關心家人和朋友,讓每個人的生活充實起來是很必要,不要什麼什麼是錢,把每個人都嫁給了錢,成了錢的奴隸。
八、別買車,減少非必要的開支;
雖然中國的經濟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老百姓生活也逐步富裕起來,開私家車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但在這個時候,我們口袋裡的錢不多,形勢不太好就忍一忍吧,騎騎自行車或擠擠公交遭人白眼也就當鍛煉身體吧,等經濟形勢好轉再考慮。
九、慎入房市;
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是很多人一生奮斗的目標,時下房市價格雖比較低,但很多人前幾年買了房,每月為月供傷透了腦筋,成了十足的房奴,雖然國家鼓勵消費,但打工一簇擠擠公寓樓和公司安排的小房子將就將就吧。
十、長遠打算,正如你不知道金融什麼時候開始,你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結束。
經濟發展雖然有規律,但許多經濟學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要不那些所謂的經濟專家在金融危機沒有發生之前都大講特講,是什麼不買股票就享受不到中國30年來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成果,結果股民股市大跌套牢了,那些經濟專家都啞聲了。這個時候又有人出來說什麼,金融危機是暫時的,2009年見底,經濟復甦為時不遠,不要光聽專家講什麼就是什麼,世上未知的東西太多了,說不定金融危機持續的時間更久,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長期抗戰的准備
⑵ 金融危機干什麼最賺錢
我認為的經濟危機第一個賺錢行業, 就是餐飲業, 這個在1997年-1999年的內地得到過驗證, 當時很多人下崗失業, 也有很多人擺脫體制, 重新創業, 養家糊口, 靠什麼, 一沒技術, 二沒文化, 三不敢以小博大玩投資, 怎麼謀生, 只能搞這個餐飲業, 說白了, 就是開飯店賺錢, 而且是那種稍微干凈一些, 有點門面, 但消費檔次屬於工薪階層都能接受得了的飯店, 這個雖然不能發大財, 但能活命. 如果你本小利微 甚至可以到街上打游擊, 擺地攤, 不過可能辛苦一點。
第二賺錢的行業, 就是開便利店, 也就是俗稱的小賣部, 當然, 這個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是不現實的, 但在絕大多數的三四線城市, 或者農村, 是非常有市場的. 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人們都消費不起, 甚至只能買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日用品, 所以, 你辛苦一點, 把這些東西搞來, 賣給那些極其需要的人, 請放心, 你的顧客群體會越來越龐大的. 同樣, 這一條也在1997年以來的危機中得到過驗證, 是一個穩妥地行當。
第三個賺錢的行業, 是水產業, 我沒做過太多的統計, 但是, 在經濟危機中, 吃魚吃蝦吃海鮮的需求的確比平時多三倍, 這個雖然荒謬, 但卻很真實. 這一條在日本 美國和台灣得到過驗證, 記得在日本的時候, 我租房子的房東, 他們夫婦二人養三個孩子, 都失業了, 結果就去養魚, 養的也不是什麼NB的品種, 就是很像鱈魚的那個東西, 口感和鱈魚差不太多, 但價格要便宜, 賣到後期, 人家還出口東南亞呢。
第四個賺錢的行業是修理業, 大的比如汽車修理廠, 小的比如街邊的修理店, 這個在香港得到過驗證, 不過這得有一定的技術才行, 所以不適合普羅大眾, 反而很適合喜歡鑽研的人, 都知道松下幸之助吧, 他就是從電器修理工干起的. 不過在大陸, 有自己的特色, 修理業也是講究渠道的, 不光是腦力, 技術, 和勞力的比拼, 還是進貨渠道的比拼, 比如你能搞得到那些便宜的零件, 甚至是已經停產多年的汽車零件, 千萬別扔, 那都是寶。
⑶ 如果經濟危機時,什麼行業會更好生存
1、食品飲料。民以食為天,無論是經濟繁榮還是經濟危機,食品、快消品(包括飲料)的需求永遠不會因為人們手中的錢變少而消失,這是剛需。當然,如果在經濟景氣時,食品飲料的需求則會變得更強勁。比如2003年至2016年長達10幾年期間,食品飲料行業累積超額收益率和居民食品消費價格指數保持著明顯的正相關性。
因為老百姓手中的錢多了,原來出門只喝礦泉水的,現在都要喝奶茶。因此,食品飲料行業再經濟危機時能表現出明顯的防禦性,在經濟繁榮時更是一種消費升級的體現。2、紡織服裝。紡織行業在過去是剛需,現在雖然需求也不低,但已經是夕陽產業了,且隨著人們消費升級的影響,人們對於紡織品的需求不再是穿在身上的衣服那麼簡單。數據顯示,子行業看,運動與裝飾品服飾需求最高,而大眾服飾則表現一般。此外,紡織品上游也面臨著盈利壓力。截止2019年6月30日,棉花價格328指數為14189元/噸,較19年初下滑7.7%,上游成本端平穩,紡企盈利能力承壓。
3、醫葯生物。如今中國面臨著老齡化問題,而老齡化人口的增多則會帶來巨大的醫療需求,畢竟每個人都逃不過生病,一旦生病自然也逃不過葯物需求。醫葯生物在前幾年有過一段行情,行業龍頭股備受公募和私募基金經理們青睞,每當在大型投資論壇上,一定逃不過關於醫葯生物的投資機會的話題。這或許是當時的醫改政策使然,但無論怎樣,醫葯生物剛需的事實不會改變。4、機場港口基建。機場港口等基建工程受經濟景氣程度影響比較少,相反,有時還是拉動經濟穩增長的手段之一,比如通過舊改拉動增長,穩定就業。此外,機場港口建設也是城鎮化和都市圈建設的重點輔助項目,要想富,交通先行,城市交通和物流更快捷了,交易成本就下降了,自然也就有利於經濟增長。5、公共事業。公共事業屬於國家補助性行業,比如水、電、氣、網,雖然如今有民營資本進入,但定價機制、運營機制等基本還是由國家一手操辦,因此其行業盈利也就不存在什麼大幅波動,當經濟危機時,防禦性也就更強。
⑷ 如果發生了經濟危機,你會怎麼處理作為一個普通人
發生經濟危機,很多人就會失業,就算還在上班的工資也會相應的下降。然後掙錢就越來越難,消費越來越低,社會越來越亂,搶劫殺人,偷騙拐的就會越來越多,然後每個人的安全問題就會越來越大!
⑸ 一旦爆發經濟危機,沒有經濟基礎的打工者該怎樣生存
一旦爆發經濟危機沒有經濟基礎的打工者想要生存下來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只要自己有房子而且有一定的儲蓄,那麼都是可以活過來的。雖然說經濟危機聽起來很可怕,但是經濟危機基本上會影響著大公司的發展,也會影響著整個經濟增速。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自己如果說有菜地有房產的話,那麼種種菜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吃飯問題,日常情況下縮減消費,那麼也能夠保證儲蓄可以支撐自己的生活。
經濟運行是總體平穩的,所以沒有必要杞人憂天。只要能夠認認真真的生活並且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那麼就能夠讓自己更好的去應對風險,而且能夠受到到更多的機會.
⑹ 如果經濟蕭條了,普通人可以做些什麼
這個問題的話,我個人覺得經濟危機下,人的力量,特別是老百姓的力量微不足道,根本無法避免經濟危機對自身的影響。
寒冬過後,溫暖的春天就會到來。
⑺ 經濟危機下,美國人在干什麼
美國人生活受大蕭條影響最顯著的方面,莫過於閑暇時間的利用。娛樂和運動商品的銷售額從1929年的5億美元,下降到了1933年的2.5億美元。城市運動俱樂部、鄉村俱樂部、高爾夫俱樂部和網球俱樂部等各種休閑團體,在1930年~1934年間減少了一半。僅高爾夫俱樂部就損失了約100萬名成員。 另一方面,簡單的家庭游戲——拼圖、跳棋、國際象棋、擲套圈——卻大受歡迎,人們要麼是用它們消磨時間,要麼排遣焦慮。 羅斯福最有名的消遣是集郵,這跟他的政府在頭5年的時間里發行了約100個新郵票品種不無關系。美國集郵者的數量從約200萬人增加到900萬人。 聽收音機成時尚 一些不入流的時尚來來去去,此消彼長。端坐不動的消遣項目當中,最普遍的莫過於聽收音機了。 公眾對新聞分析和新聞解釋的渴望,帶給時事評論員前所未有的聲望,數百萬人收聽他們關於慕尼黑危機、德國入侵波蘭和法國陷落的觀點。1932年~1939年間,通過收音機傳送的消息量幾乎翻了一倍。 羅斯福總統那句讓人心裡暖洋洋的平民化稱呼語「我的朋友」,早在他1920年競選副總統的時候就被採用了。他總是直接而親密地面對人民,這一姿態的影響力是空前的。一天的「爐邊談話」之後,羅斯福經常能收到5萬封聽眾來信。 「米老鼠」不敵「唐老鴨」 有聲電影給很多人帶來新刺激,人們聽到那些無聲電影明星的聲音,自然十分喜悅。電影工業在大蕭條時期竟出現了一個小高潮。 1926年,迪斯尼公司從中西部地區來到好萊塢,兩年後創造了「米老鼠」。在有聲電影《汽船威利》讓米老鼠這個足智多謀的嚙齒動物成為世界性主人公之前,默片中的米老鼠並不成功。20世紀30年代快要結束時,據報告,米老鼠已逐步讓路於迪斯尼後來創造的另一個卡通形象:唐老鴨。這是不是因為唐老鴨那呱呱亂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臉皮的個人主義更接近時代精神呢? 大多數電影的內容依然是為了逃避現實而設計的,多數反映了那些疲累或倦怠的成年人的品味,他們尋求的是奢華和傳奇、性和情感的世外桃源……大蕭條初期,好萊塢顯然忘記了這場危機。 在大蕭條即將到來時,20個成年人中約有19個人是報紙的讀者。經濟危機開始後,無所事事的百萬民眾突然發現,公共圖書館簡直就是窮人的俱樂部——個可以隨便翻閱、打盹的溫暖而安靜的地方。 1933年,美國圖書館協會估計,自1929年以來新增的借書人數為200萬—300萬。顧客偶爾會對圖書管理員說:「要不是因為有圖書館,我沒准早就瘋掉了,或者自殺了。」 《讀者文摘》發行量大增 在大蕭條中,雜志的發行量略有增長,周刊比月刊更有優勢。紀實故事和愛情雜志是逃避現實的「精神鴉片」,自稱在1935年的總發行量比1921年多了1/3。 在大蕭條剛開始時,月刊《讀者文摘》有25萬訂戶,而到大蕭條結束時,其發行量接近七八百萬份,包括外語版和盲文版。這是有史以來發行量最大的一份雜志。它的成功部分源自大蕭條。當時,很多家庭沒錢訂閱幾份不同的雜志,只好訂閱這份多用途合一的雜志。 戎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強大部族 堪比未來的神奇電腦 日本自衛隊為啥全球第一「摳門」什麼樣的大腦最聰明 原來國外也過「清明節」
⑻ 對於經濟蕭條,普通人可以做些什麼來未雨綢繆
先是經濟危機,再是因為經濟危機引起大蕭條的。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危機爆發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大危機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成果的私人佔有性的矛盾的惡性發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社會在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之後,生產力飛速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這就要求各個生產部門必須密切協作、步調一致,進而形成社會化大生產。但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少數壟斷資本家佔有大部分生產資料,他們為了無限制地追求利潤,尤其是在經濟繁榮時期,不斷地擴大再生產。這就勢必打破平衡,引發惡性競爭,激化社會生產各個部門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新的經濟危機爆發。
②直接原因:
根據上面的分析,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我們已經明確了,但是這里有個問題: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感受不到的,普通人能夠分析出的問題是什麼呢?或者說,經濟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呢?是市場供需出現矛盾。人們所能認識到的只是它所表現出來的生產和銷售兩個環節之間的矛盾。表面上來看,生產出的產品太多,市場需求有限,產品過剩,出現滯銷。但產品是真的過剩嗎?當然不是。那又是什麼原因使供需矛盾逐步激化了呢?
以經濟大危機的首發地美國為例,首先,美國20年代的繁榮建立在不穩定的基礎上,少數壟斷組織控制著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就造成國民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一方面,資本家攫取了高額利潤,20年代,國民收入的1/3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佔有;另一方面,廣大勞動人民日益相對貧困,1929年,約60%的美國家庭收入僅夠維持生活,他們的收入在全國總收入中尚不足24%。這就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造成市場的相對狹小。第二,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20年代後半期,美國市場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來刺激消費,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這種繁榮不是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而是一種提前消費的形式,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消費的疲軟。而資本家為眼前利潤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得生產和市場的矛盾日益尖銳。第三,無限制的股票投機活動。當時美國的股票投機活動非常猖獗,不但職業投機者,一些普通的美國人也參與股票的投機,把它作為致富的捷徑。人們不但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銀行貸款購買股票,結果造成這一時期股票價格被大幅度哄抬,發展到令人難以相信的極端,股票以其帳面價值的3倍到20倍的價格賣出,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為貨幣和信貸系統的崩潰埋下了隱患。1929年10月,以紐約股市的崩潰為開端,引發了一場空前規模的世界性經濟大危機。可見,股市投機活動掩蓋了生產和銷售之間本已尖銳的矛盾,使矛盾激化,直接引發經濟危機。
大約在01年的時候,美聯儲實行低利率的政策,存貸利率都比較低,
而當時美國的房市看好,房價一路上漲
這個時候,一些不吸收公共存款,資本充足率低的房地產金融機構,就貸款給一些欠缺還款能力保障的人,比如沒有穩定工作的或收入較低的人
因為貸款利率低,還款的風險相對較小,而且房價上漲快,即使貸款人還不起錢了,這些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收回房產作為抵押,將房產賣出去,甚至對於當初借錢買房的人,賣出去的錢還了款,都還有剩餘,所以美國人信心大增,大力發揚了這種讓人人買得起房的方式
這些金融機構把帶出去的款,作為債權,通過一些包裝,賣到了二級市場,
在二級市場,這些債權又被劃分成四個等級,優先順序,次優級,次級和股本級
這個劃分是這樣的,一旦借錢的人還款,全部用於優先順序,當優先順序還完了,再還次優級,次優級還完了再還次級等等
對於股本級,由於風險太高,資本市場(另一些金融機構)又推出一個保證,如果你收不到還款了,我就幫他還,但是你收到了,我收點手續費
這樣一來,這些債權被大大小小的投資銀行,基金,對沖機構,保險公司全部買走了
然而從05年開始,美國的利率上漲,房價下跌,這樣一來還不起錢和不願意還錢的人增加的很快,導致從最初的房貸金融機構到後來的投資銀行以及各種基金和商業銀行都陸續出現了資金短缺和流動性不足,這種問題並不是剛開始就暴露出來的,在多年的累積時候,在2008年,以本次金融危機的形勢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第一波沖擊)從最初的房地產金融機構開始(房利美和房地美等 ),
(第二波沖擊)到大量購買了這些債權的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和貝爾斯登等)
(第三波沖擊)最後購買信用評級價高的(優先順序,次優級等)的保險公司,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商業銀行等,也紛紛倒閉(因為這些機構要求安全性,不能購買評級低的債權,但籂揣焚廢蒔肚鋒莎福極是隨著資本市場惡化,本來信用評級高的債權,評級也被下調,他們只能選擇賣出 ,然而此時已經賣不出去了)
造成本次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聯儲在05年轉變實行高利率政策是貨幣政策的錯誤選擇,以及美國金融工具市場的過度發展,是主要的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