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省2021年交通事故賠償標准(最新)
法律分析:根據《2019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得出以下數據:
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00.97元/年;
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1971.57元/年;
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3.75元/年;
四、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1545.99元/年.
具體賠償項目及計算公式:
1、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傷殘系數×賠償年限
2、死亡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3、喪葬費=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4、被扶養人生活費=受訴法院所在地人均年消費性支出×撫養年限
5、住院伙食補助費=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准(元/天)×住院天數
6、醫療費賠償金=診療費+醫葯費+住院費+其他
7、誤工費=受害人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8、護理費=醫療當地護工同等級別護理勞務報酬標准×護理天數
9、殘疾輔助器具費=適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費用
10、交通費=實際發生的合理費用
11、住宿費=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住宿標准×住宿時間
12、營養費=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13、直接財產損失費=受損壞的財產的直接損失(需鑒定)
14、精神損害費=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判決(原則上以構成傷殘為基礎)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 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 本解釋所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職工平均工資」,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確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統計年度。
B. 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計算標准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主要分為人身損害賠償標准、財產損失賠償標准以及精神損害賠償標准三大類。人身損害賠償標准: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C. 經濟損失是怎麼算的
法律分析:直接經濟損失是指直接造成設施的破壞、產量或質量下降所引起的損失,一般是可以用市場價格來計算的.間接損失是指由於開采沉陷使環境資源的某些功能退化影響其他生產和消費系統造成的損失。
定義2
(一)直接經濟損失是指路產損失,不包括車損,人員傷亡之損失;
(二)其它事故類型是指車輛意外事故及司機違章駕駛。
定義3
直接經濟損失是指受災體在遭受水旱災害的損毀後,其自身價值降低或者喪失所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含任何中間環節和間接的經濟損失.一般來說,直接經濟損失是一個不變的量,是水旱災害損失評估的中心內容。
定義4
直接經濟損失是指直接發生的設備修理所需的人工或材料費,或因事故報廢的設備的價值,未構成事故的均為設備故障,發生人員傷亡的均為重大事故,有專業規定的設備按有關規定確定事故等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D. 計算經濟損失主要計算什麼經濟損失
計算經濟損失主要計算直接經濟損失。
直接經濟損失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三種:
1、人身傷亡所支出的費用。包括醫療費用(含護理費)、喪葬及撫恤費用、補助及救濟費用和誤工費等。
2、善後處理費用。包括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清理現場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
3、財產損失費用。包括固定資產損失和流動資產損失。
溫馨提示:所有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E. 河南暴雨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多少
河南暴雨已造成25死7失聯,直接經濟損失54228.72萬元。
7月21日下午,河南省防汛應急新聞發布會召開,介紹防汛救援最新情況。發布會上透露,據不完全統計,16日以來,此輪強降雨造成河南全省89個縣(市、區)560個鄉鎮1240737人受災,鄭州市因極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聯。
全省已緊急避險轉移16325人,緊急轉移安置16471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5千公頃,成災面積25.2千公頃,絕收面積4.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4228.72萬元。
有108個雨量站降水量超過50毫米
河南省氣象局於7月21日18時發布最新「逐3小時滾動雨量實況」,21日15時至21日18時:安陽、鶴壁、駐馬店、信陽局地出現大暴雨,新鄉、焦作、洛陽、平頂山、漯河、南陽局地出現暴雨,許昌局地出現大雨。
有108個雨量站降水量超過50毫米,其中大於100毫米的有36個,最大降水量出現在鶴壁市淇縣思德238.9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鶴壁市淇縣思德98.1毫米。
以上內容參考澎湃新聞-河南暴雨124萬人受災25人身亡, 農作物受災75千公頃,經濟損失54228.72萬元
F. 2020年河南省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標准及賠償項目計算方法
根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得出以下數據:
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8元/年;
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9422元/年;
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9元/年;
四、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9212元/年.
具體賠償項目及計算公式:
1、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傷殘系數×賠償年限
2、死亡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3、喪葬費=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4、被扶養人生活費=受訴法院所在地人均年消費性支出×撫養年限
5、住院伙食補助費=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准(元/天)×住院天數
6、醫療費賠償金=診療費+醫葯費+住院費+其他
7、誤工費=受害人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8、護理費=醫療當地護工同等級別護理勞務報酬標准×護理天數
9、殘疾輔助器具費=適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費用
10、交通費=實際發生的合理費用
11、住宿費=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住宿標准×住宿時間
12、營養費=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13、直接財產損失費=受損壞的財產的直接損失(需鑒定)
14、精神損害費=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判決(原則上以構成傷殘為基礎)
;G. 暴雨洪災,給河南造成了多大的經濟損失有多少人因此受災
河南的這場特大暴雨洪災,造成了10多億的直接經濟損失,這還不包括其他一些間接損失。良田被毀,房屋損壞,居民財產損失,如果全部算起來,損失更多。在這次特大暴雨災難中,有近30萬人受災。
從一張張圖片中可以看出,街道變成了河流,周邊的店鋪全部被水泡起來,街道上的車輛全部被水淹沒,只露出一個車頂,景象令人擔憂。
河南暴雨洪災
2021年7月20日,這是一個既普通又不普通的日子。河南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最大地區的降雨量達到了500到600多毫米,這是有史以來極為罕見的一次強降雨。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強降雨過程中,有300多人不幸遇難。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量,眾多的人人流離失所。國家也緊急展開了對河南的支援救災工作。
H. 河南超1481萬人遭洪災,經濟損失逾1337億元,為何會有如此大損失
根據最新統計,河南省一共有1481萬人受到了洪災的侵害,河南省因此損失了1337億元,這個數據看起來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幸運的是,洪災如今已經過去了。可能很多網友都不明白為何為造成這么大的損失,我們要知道的是,河南省的暴雨和洪澇災害,已經成為了一級災害了,多個城市在洪水中泡了幾天幾夜,所以說造成了這么大的損失,也是情有可原的。
最後,以上還僅僅是鄭州市一個城市的損失,河南省受到災害還有鶴壁市、新鄉市等,當時全國各地都派了救援部隊,而且全國人民都在給河南省捐款,雖然我們不知道國家到底是怎麼計算出具體的損失的,但是從這些現象中,我們多少能夠猜到這一次的災情,對河南省的打擊有多麼大了,也希望大家能夠伸出援手,幫助河南省的人民重建家園。
I. 計算經濟損失主要計算什麼經濟損失
計算經濟損失主要計算直接經濟損失。
J. 營業損失費賠償標准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造成公司經濟損失賠償金額按超額累進的方式計算:(1)造成的公司直接經濟損失5000元及以下部分,直接責任人按100%進行賠償;(2)超過5000-10000(含10000)元部分,直接責任人按80%進行賠償,上一、二級主管各按10%進行賠償;(3)超過10000元部分,直接責任人按50%進行賠償,上面各級主管各按5%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