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漢初採取什麼政策恢復經濟

漢初採取什麼政策恢復經濟

發布時間:2022-10-16 04:38:18

❶ 為解決西漢初年的經濟,採取了那些措施

漢高祖穩定封建秩序的措施楚漢之際四年多的戰亂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社會經濟凋敝。農民大量流亡異鄉,賣妻鬻子,城市人口減少,市場混亂。投機商囤積居奇,物價踴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價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天子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馬來駕車,將相有時只好乘牛車出門。

面對這種殘破局面,漢高祖劉邦不得不把恢復農業生產,穩定封建秩序,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為此採取了一些重要的措施:

①兵士罷歸家鄉。入關滅秦的關東人願留在關中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關東的免徭役六年。軍吏卒無爵或爵在大夫(五級爵)以下的進爵為大夫,大夫以上的加爵一級,並一律免除本人及全家的徭賦。歸農的軍吏卒,按照爵級高低,也就是軍功大小,給予田宅。他們之中除少數高爵的上升為地主外,大部分還是一般農民。這些農民在和平安定環境中獲得了土地,提高了生產積極性,是漢初穩定農村秩序、恢復農業生產的一支重要力量。

②命令在戰亂中聚保山澤的人各歸本土,恢復故爵、田宅。承認各地小吏在戰爭時期占奪的土地。這些恢復故爵、田宅或新獲得土地的人,大多數是漢初社會中的地主。原來出身於農民或貧民、以軍功獲得高爵和較多土地的人,也成為漢初的地主。按照制度,爵在七大夫(即公大夫,七級爵)、公乘(八級爵)以上的,當時算是高爵(見爵制)。對於他們除了優先獲得田宅以外,還獲得若干戶租稅的封賞,叫做食邑。這些新形成的軍功地主,是西漢王朝的主要支柱。

③以飢餓自賣為奴婢的人,一律免為庶人。

④抑制商人,不許他們衣絲、操兵器、乘車騎馬,不許他們做官,加倍徵收他們的算賦,以限制商人對農民的兼並。

⑤減輕田租,十五稅一。

漢高祖命丞相蕭何取秦法加以損益,制定《九章律》,作為鞏固統治的重要工具。

漢高祖命陸賈著書論說秦失天下的原因,陸賈在他所著《新語》一書的《無為》篇中指出:秦代事功越煩,天下越亂;法禁越多,即宄越盛;兵馬越眾,敵人越多。秦始皇並非不欲為治,但秦朝崩潰,正是由於舉措太暴,用刑太過的緣故。從陸賈所揭示的歷史教訓中,漢初統治者認識到,在當時的條件下,只有輕徭薄賦慎刑,才能緩和農民的反抗,鞏固自己的統治。這樣就形成漢初「黃老無為」的政治思想。漢高祖以及文景時期的許多措施,正是這種無為思想的體現。
文景之治

惠帝、呂後時期(前194~前180),無為思想在政治上起著顯著作用。丞相曹參沿襲蕭何輔佐漢高祖的成規,無所變更。在這十五年中,很少興動大役。惠帝時修築長安城,每次發民為期不過一月,而且都在冬閑的時候進行。惠帝四年(前191)罷省妨礙吏民的法令,廢除秦始皇焚書時頒行的「挾書律」。呂後元年(前187),又廢除夷三族罪和以過誤之語為妖言而加以重責的所謂「妖言令」。十五稅一的田租制度和邊境戍卒一歲一更的兵役徭役制度,也在這時重新確定。景帝二年(前155)把秦時十五(一作十七)歲傅籍給公家徭役改為二十歲始傅(著於漢律的傅籍年齡為二十三歲,是武、昭時事)。

文帝、景帝統治時期(前179~前141),繼續「與民休息」,社會經濟逐漸發展,史稱「文景之治」。

漢文帝劉恆重視農業,屢誡百官守令勸課農桑。文帝十三年(前167)詔免田租;景帝元年(前156)復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稅一,並成為漢朝定製。文帝時,丁男徭役減為三年征發一次,算賦也由每年百二十錢減為四十錢。長期減免田租徭賦,促進了廣泛存在的自耕農民階層的發展。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歸還田園,戶口大規模地增長,列侯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封國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得多。戶口繁息的迅速,是自耕農民階層得到發展的具體說明。

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餘錢至數十錢。商業也活躍起來了。文帝十二年一度取消過關用傳(一種由官府頒發的通過關津的憑證)的制度,有利於行旅來往和商品流通。文帝弛山澤之禁,促進了鹽鐵業的發展。農民有山澤得以漁樵,有利於生活和生產。

�隨著糧價的降落和商業的活躍,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即大商人勢力膨脹,侵蝕農民,使一部分農民破產流亡。文帝、景帝都曾重申商人不得為吏的禁令,企圖限制商人的發展。為了提高谷價,緩和谷賤傷農的現象,晁錯向文帝提出了「入粟拜爵」的建議,准許富人(主要是商人)買粟輸邊,按所輸多少授爵。輸粟達六百石者爵上造(二級爵),達四千石者爵五大夫(九級爵),達萬二千石者爵大庶長(十八級爵)。按照秦漢制度,爵級可以累計,高爵者可以得到相應的特權。晁錯又建議,入粟輸邊實行後,如果邊境積粟夠用五年,可令入粟者輸於郡縣,使郡縣也有積粟;邊境和郡縣都已充實,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入粟拜爵辦法的實行,使農民的處境有所改善。

文帝統治期間,宮室苑囿,車騎服御,都無所增益。文帝為了節省黃金百斤而罷建露台。這對地主、商人中正在興起的侈靡之風,多少會起一些制約作用。

文帝廢除了漢律中沿襲秦律而來的收孥相坐律令,縮小了農民奴隸化的范圍。文帝、景帝又相繼廢除了黥、劓等刑,減輕了笞刑。這個時期,官吏不濫用刑罰,斷獄但責大指,不求細苛;定刑可上可下者從輕處理。

但是文景時期一些看來對農民有利的措施,對地主、商人更為有利。例如減免田賦,地主獲利最大;入粟拜爵,也有助於大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這些措施歸根到底還是會助長兼並勢力,加劇階級矛盾。

削弱王國勢力漢初七十年的歷史,是社會經濟從凋敝走向恢復和發展的歷史,也是中央集權逐步戰勝地方割據的歷史。

西漢初年,六國舊貴族如齊之田氏,楚之昭、屈、景氏和懷氏以及燕、趙、韓、魏之後,仍然是強大的地方勢力。漢高祖把這些舊貴族以及其他「豪傑名家」十餘萬口,遷到長安附近。這次遷徙的規模很大,據說使得關東「邑里無營利之家,野澤無兼並之民」,六國舊貴族和豪傑的分裂活動被控制了。

西漢社會中還有另一種割據勢力,這就是漢高祖在戰爭年代為了合力擊楚而分封的諸侯王。漢五年(前202),功臣為王者七人,即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史稱異姓諸侯王。異姓諸侯王據有關東的廣大區域,大體相當於六國故地。他們擁兵自重,各據一方,是統一的隱患,是中央集權的嚴重障礙。漢高祖採取了斷然手段,來消滅異姓諸王。他首先消滅燕王臧荼,立盧綰為燕王。從六年到十二年,又接連消滅楚、韓、趙、梁、淮南和燕等六王。只有長沙王由於其封國僻遠,又處在漢與南越的中間地帶,可以起緩沖的作用,所以直到文帝時才以無後而國除。

這時,漢高祖既沒有直接控制全國的力量,又認為秦朝不分封子弟招致速亡,所以在異姓王的舊地陸續分封自己的子弟為王,用以藩屏漢室,史稱同姓諸侯王。當時同姓王國有九,封地犬牙相制,每個王國都無法獨樹旗幟,對抗朝廷,西漢統治看起來非常牢固。漢高祖還與群臣共誓,「非劉姓不王」。大的王國跨州兼郡,連城數十,如齊國轄地六郡七十三縣,代、吳兩國各三郡五十三縣,楚國三郡三十六縣。與此同時,中央直轄土地不過十五郡,大體相當於戰國後期的秦國,其中還夾雜了不少列侯封國和公主「湯沐邑」。這種局面,依舊是干弱枝強。為了控制諸侯王國,漢政府規定中央派太傅輔王,派丞相統王國眾事,並重申無皇帝虎符不得發兵。但是王國得自置御史大夫以下官吏,自征租賦,自鑄貨幣,自集軍隊,實際上仍然處於半獨立狀態。

呂後統治時期,大封諸呂為王、侯。呂後死,劉氏諸王與西漢大臣合力消滅了諸呂的勢力,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文帝。文帝時期同姓王的勢力更加發展。賈誼在《治安策》中認為當時形勢是中央弱而王國強,像腫病患者一樣,肢體和指頭不能屈伸。他說,天子的近屬有的並無封地以為藩屏,而天子的疏屬有的卻擁有足以逼迫天子的實力。他認為,要使天下治安,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諸侯國小力弱,不易產生邪心,天子也便於控制。這樣,天子治理天下,就能夠指揮如意,像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賈誼的建議,在當時沒有被採納,但是賈誼死後四年,即文帝十六年(前164),文帝分齊國之地為六國,分淮南國之地為三國,實際上就是賈誼「眾建諸侯」之議的實現。

繼賈誼之後,晁錯屢次向文帝建議削奪諸王的封土。景帝時,吳國跋扈,晁錯又上《削藩策》。他說諸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景帝三年,用晁錯之策,削趙王常山郡,削膠西王六縣,以次削奪,將及吳國。景帝三年(前154)吳王濞就聯絡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等六國,發動了波及整個東方地區的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是地方割據和中央集權之間矛盾的爆發。叛亂初起,漢景帝劉啟誅晁錯以謝吳王,但吳王並不息兵。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就被平定了。七國之亂平定以後,景帝鞏固削藩成果,損黜王國官制及其職權,降低諸侯王權力,規定諸侯王不再治民。從此諸侯王強大難制的局面大為緩和,中央集權走向鞏固,國家統一顯著加強了。

對匈奴的和親和對南越的安撫秦漢之際,匈奴越過河套,向南進入蒙恬所取「河南地」。漢初,與匈奴大體上相持於今蘭州、固原、橫山、榆林、托克托一線的邊塞。漢高祖消滅異姓諸王的過程中,其封國鄰接匈奴的諸王有的投降匈奴,有的勾結匈奴內侵。高祖於七年(前200)進擊投降匈奴的韓王信時,曾被匈奴圍困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以後,匈奴常常寇邊,擄掠人畜。婁敬向漢高祖建議與匈奴結「和親」,勸高祖以嫡長公主嫁給匈奴冒頓單於,厚備奩資,每年饋贈絮繒酒食等禮物,以緩和匈奴的侵擾。婁敬說,冒頓單於在世,是漢家的女婿;死後兒子做單於,是漢家的外孫,外孫自然不敢與外祖分庭抗禮。高祖用婁敬之議,取「家人子」為公主,與匈奴結和親,並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

文景時期,繼續與匈奴和親,厚予饋贈,但是匈奴仍然不斷侵犯邊境,每次入塞,都要搶走人畜,毀壞莊稼。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南下,游騎迫近長安。為了抵抗匈奴的侵擾,文帝用晁錯之議,募民遷徙塞下,墾田築城,加強邊防。晁錯所倡入粟邊塞者得以拜爵的辦法,正是在匈奴威脅嚴重的時候提出來的。

南越之地本是秦朝的郡縣,越、漢雜居。秦末,秦龍川令趙佗行南海尉事,占據嶺南,絕道聚兵自守,自立為南越王。趙佗依靠漢越地主貴族,採用秦和漢初的政治制度,進行統治。他治理南越很有條理,秦時由中原謫徙嶺南的居民,在戰亂中得以少受損害,而越人各部彼此攻擊的習俗,也大有改變,在一定的時期內起了保境安民的作用。

高帝十一年(前196),派陸賈出使南越,冊封趙佗為南越王,剖符通使,使他「和集百越」。趙佗接受了漢朝封號,願為藩輔。呂後統治時期,嚴邊防之禁,不許把銅、鐵、農具和母畜運往南越。趙佗反對這項政策,一度自稱南越武帝,與漢朝皇帝相抗衡。他還進攻長沙國,控制閩越、西甌,使南越成為「東西萬余里」的大國。呂後派周灶率軍出征南越,軍未逾嶺而罷。漢初漢軍使用過的兩幅帛制長沙國南部地區地圖,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地圖。

文帝為了「休養生息」,盡量避免對南越用兵。他按照趙佗的要求,罷省邊界戍軍,並為趙佗修治真定(今河北正定東南)祖墳,給趙佗在故鄉的兄弟以官職和賞賜。在這種情形下,陸賈再次出使南越,趙佗答應取消帝號,恢復藩屬關系。

閩越貴族無諸和搖,率部眾參加過反秦起義,以後又助漢滅楚。漢初,無諸受封為閩越王,都東冶(今福建福州);搖受封為東海王(又稱東甌王),都東甌(今浙江溫州)。東甌王、閩越王都參預了七國之亂,但景帝對他們沒有追究。

❷ 漢初統治者為恢復發展社會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出現了什麼局面

休養生息」的政策。 主要是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因為採用「休養生息」的政策,才有了「文景之治」。局面: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在漢高祖時期,西漢的社會經濟已經得到恢復發展,穩定和鞏固了漢朝的封建統治秩序。到文景年間,社會經濟全面回升,出現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為西漢達到鼎盛時期奠定了好的基礎。漢武帝時期,西漢的社會面貌完全煥然一新了,在世界威名遠播。司馬遷的《史記.平淮書》反映了漢朝經過休養生息政策後,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的景象:

❸ 漢高祖劉邦採用了何種統治措施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

劉邦即位後,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如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等,繼續推行秦代按軍功授田宅的制度,規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並加重租稅等,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他還剪除異姓諸侯王以加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他認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敗亡,於是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他還接受婁敬強干弱枝的建議,把關東六國的強宗大族和豪傑名家10餘萬口遷徙到關中定居。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重新占據了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地區)。漢初,匈奴不斷侵擾漢的邊郡,高祖六年(前201),韓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劉邦親自率兵前往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陳平計謀,施賄於冒頓單於的閼氏,才得脫險。此後,劉邦為了漢朝的安定不得不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系。

劉邦年輕時放盪不羈,鄙視不切實際的儒生。稱帝以後,他認為自己是馬上得天下,《詩》、《書》沒有用處。陸賈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鑒。他命蕭何重新制訂律令,即「漢律九章」。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劉如意,疏遠呂後,幾次想廢黜呂後所生的太子劉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對,只好作罷。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乃稱天命而不治,其後病重不起而逝世。

【漢朝大一統的的歷史意義】

劉邦消滅了項羽後,統一了中國,建立漢王朝,自此中華帝國在地理上再次統一,揭開了強大的漢朝的序幕. 也奠定了我們「漢」的稱謂,可謂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少年「無賴」似豪傑
劉邦性格豪爽,但不喜歡讀書和從事農業勞動,常被父親斥為「無賴」,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會經營。劉邦長大後做了亭長,由於豁達大度,放浪不羈而在當地小有名氣。他心志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陽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出巡,秦始皇坐在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劉邦羨慕得脫口而出:「大丈夫就應該這樣啊!」

·迎呂為後
漢高祖劉邦的妻子是呂公的女兒呂氏,名叫呂雉。呂公和家鄉的人結下冤讎後來到了沛縣定居,因為沛縣縣令和他是好友。剛到沛縣時,很多人登門拜訪。劉邦也去了,主持接待的是縣吏蕭何,他規定賀禮錢不到一千的人到堂下就坐。劉邦雖然沒有一個錢,卻說:「我出賀錢一萬!」呂公聽說了,趕忙迎接。一見劉邦就非常喜歡,雖然呂公也知道劉邦並沒有那一萬錢,後來依舊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呂後,漢惠帝就是她和劉邦的兒子。

·沛公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攻佔陳(現在河南淮陽)後,建立了「張楚」政權。這時,沛縣的縣令也想響應來繼續掌握沛縣的政權,百姓對平時就不太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殺了縣令後開城門迎進劉邦,又推舉他為沛公,領導大家起事。這一年劉邦已經四十八歲。

·秦的滅亡
秦末農民戰爭中還有一支強大的力量,這就是原來楚國貴族的後代項羽和叔叔項梁,他們在吳中(現在江蘇的吳縣)起兵,兵力很快達到了近萬人。
在陳勝被車夫庄賈殺死後,項梁便擁立了楚懷王的孫子做了楚王,號義帝。定都盱眙(現在江蘇盱眙),後來在和章邯的秦軍激戰時,項梁兵敗被殺。楚王和眾將約定:誰先入定關中誰就做天下之王。項羽為了給叔叔報仇,要求和劉邦一起西進關中,但遭到大家尤其是范曾的一致反對,大家覺得項羽做事比劉邦要殘忍得多,而且又年輕沒有經驗,處事太過魯莽,恐有被秦軍顛覆之禍。由於這個時候劉邦軍隊已經小有規模。所以,最後決定只讓劉邦領兵西進關中冒這個險,卻大有使其打前站試探敵人做炮灰之意。
開始時,劉邦也不太順利,最後終於兵臨城下,到達咸陽東邊的灞上(現在西安東),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只得向劉邦獻城投降,秦王朝至此被劉邦滅亡。

·立足關中
漢高祖劉邦進入咸陽城,以「關中王」自居。劉邦開始頗為留戀豪華的宮殿,准備住下享受。樊噲勸他天下還沒有平定,別忘了秦的前車之鑒。劉邦聽不進去,直到張良親自來勸,他才不動秦宮分毫,將軍隊撤退到了灞上。劉邦到達灞上之後,和當地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律一律廢除,這使他得到了秦地百姓的大力支持。
項羽在打敗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後,領兵到了函谷關,見劉邦平定關中,把守函谷關,不由大怒,攻下函谷關後直奔咸陽,駐扎在了戲下(現在的陝西臨潼東北的戲水西岸)。劉邦的屬下曹無傷對劉邦很不滿,暗地裡派人向項羽挑撥說:「劉邦想在關中做王,將秦的財物都納入私囊。」
項羽聽了火冒三丈,其手下謀士范增也勸他趁機除掉已經成為威脅劉邦。項羽准備在第二天進攻。這時的劉邦在兵力上無法和項羽抗衡,他只有十萬軍隊,項羽則有四十萬精兵。最後是項羽的叔叔項伯「救」了劉邦:項伯和劉邦的謀士張良很要好,見項羽要進攻了,便連夜找到張良,讓他快走。張良卻說不能丟下劉邦,背棄主公,就將消息透露給了劉邦。驚慌之下,劉邦趕忙向張良要計策,張良讓劉邦趕緊去見項伯,說明自己沒有和項羽爭奪天下的野心。
於是,劉邦設盛宴招待項伯,還和他約定為親家,請他向項羽解釋,消除誤會。項伯回去後對項羽說:「沛公先進關中,為我們掃除障礙,我們才能順利通過函谷關,沛公是有功勞的人,我們不應該猜疑他,應該以誠相待。」項羽聽了,便決定不再進攻劉邦。 但項羽的謀士范曾卻執意殺掉劉邦以除後患,項羽也含糊不清。
第二天,劉邦來到項羽的軍營,向項羽賠禮道歉。項羽請劉邦入內赴宴,在酒宴上,雙方你來我往,項羽明裡暗裡殺機不斷。項庄在席間借舞劍為名,想趁機刺殺劉邦,因為項伯阻攔沒有成功。這就是成語「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的由來。後來劉邦借故離開,逃回了大營。
鴻門宴後,項羽在咸陽城大肆屠殺,阿房宮被項羽放火焚燒。此後,項羽分封各路將軍為王,共封了十九個諸侯王。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現在的陝西南鄭)。項羽自封西楚霸王,楚王被尊為義帝。
分封完後,項羽讓大家到各自的諸侯國去,劉邦也只好到偏遠地荒的南鄭。項羽只給了劉邦三萬軍隊,後來又有一些人追隨他到了南鄭,但總兵力不足十萬,根本無法和項羽抗衡,只能坐待時機。但等待換來的只是軍心渙散,人人離去,劉邦向張良討教對策,為了消除項羽對他的猜疑,也為了斷絕其他王侯從漢中襲擊,張良建議劉邦將通向漢中的棧道燒毀了。

·楚漢戰爭
最初,劉邦並沒有東進和項羽爭雄的打算,但他到了南鄭之後,惡劣的形勢變化促使他下決心東進,和項羽爭奪天下。可以說,人都是逼出來的,項羽把劉邦封到那樣一個不毛之地,不餓死早晚也得荒死在那。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將士們不服南鄭地方的水土,日夜思念家鄉,士氣大幅低落,使得本來士兵就少的漢軍更加渙散;其次是項羽封在齊國的田榮嫌項羽分封不公,起兵反叛,項羽親率大軍征討,暫時沒有時間理會劉邦,這給劉邦創造了進兵的絕好機會。正巧此時劉邦也得到了大將韓信,蕭何對劉邦說,如果要爭霸天下,非重用韓信不可。韓信被封為大將後,提議立即出兵東進。
公元前206年,劉邦讓蕭何任丞相,負責管理後方巴蜀地區,他親自和韓信領兵從陳倉(現在中國中西部陝西寶雞東)偷渡,迅速佔領了關中全部,至此,著名的楚漢戰爭正式爆發。
楚漢戰爭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劉邦處於下風,屢次被項羽殺得大敗而歸。後來,劉邦用計離間了項羽和范增,使得項羽唯一的謀士范曾也背棄了項羽。這使得項羽軍中完全是自己一個人在跟漢軍群英交鋒,因此漢軍逐漸占據上風,最後十面埋伏將項羽徹底打敗。
劉邦東進之後,曾經趁項羽和齊、趙交戰之機拿下了河南,攻克洛陽,然後揮師東進,攻下了彭城。原先項羽打算在平定齊和趙後再和劉邦決戰,現在見劉邦攻下了彭城,便領精兵三萬急行軍趕回,趁劉邦設酒宴慶功之機,在清晨發動襲擊,一天之內便將漢軍打敗,在漢軍撤退時,又被項羽追殺消滅了十幾萬人。到了靈壁(現在安徽宿縣西北)東邊的濉水又被項羽追上,又喪失十幾萬軍隊,劉邦的父親和妻子呂後被項羽抓獲。原來跟隨劉邦的其他路諸侯王見劉邦大敗,先後舍他而去。
劉邦退到滎陽之後,得到了蕭何的增援部隊,韓信也收攏被打散的軍隊會合。漢軍又重振旗鼓,在滎陽的南邊打敗了項羽的軍隊,兩軍在滎陽一帶開始對峙。後來,劉邦策反了項羽的大將英布,分化了項羽的勢力,也使項羽因為要分兵鎮壓而消弱了兵力。但項羽畢竟不是一般人物,他派兵侵擾漢軍的運糧通道,最終將滎陽的漢軍圍困起來。劉邦無奈,只好向項羽求和,提出以滎陽為分界線,滎陽以西為漢,項羽原本想答應劉邦,但范增卻不同意,說現在正是消滅漢軍的好時機,錯過這個機會,放虎歸山,就後患無窮了。項羽於是又開始攻打滎陽。劉邦見范增從中作梗,就採用了陳平的離間計,使項羽逼走了范增。
范增走後,項羽加緊進攻滎陽,劉邦也設法從滎陽突圍。大將紀信自告奮勇,替劉邦向項羽假投降,讓劉邦趁機逃脫。紀信乘坐著劉邦的車出東門詐降,劉邦則從西門出城突圍。紀信果然將項羽的大部分軍隊吸引住,結果項羽沒有抓住劉邦,一氣之下將紀信燒死了。
楚漢雙方對陣了十個多月,因為有關中和蜀地的支援,劉邦逐漸佔了上風,而項羽則因為兵源、糧草不足和劉邦講和,以鴻溝(現在河南滎陽、中牟和開封一線)為界,東西分治。然後項羽將劉邦的父親和妻子送還。

·決戰垓下
項羽領兵東返,劉邦也打算領兵回關中。張良和陳平則極力勸說劉邦趁機滅掉項羽,因為這時項羽兵不精糧不足。劉邦採納後命令大軍返回追擊,同時派人命韓信和彭越火速集結,合擊項羽。
在公元前202年的十月,劉邦追上了項羽,但到了固陵(現在河南太康西)時,韓信和彭越的軍隊還沒有到達。項羽向漢軍猛烈反擊,將漢軍擊潰。劉邦只得堅守不出,張良說如果承諾能給韓信、彭越封地,他們定會火速進兵。劉邦馬上派人許諾韓信和彭越擊敗項羽後封他們為齊王和梁王。韓信和彭越答應立即進兵,漢軍會合各路援軍共三十萬,和項羽決戰垓下。夜裡,圍困項羽的漢軍唱起了楚國蒼涼的歌,使項羽以為漢軍已佔有全部楚地,項羽的士兵思鄉落淚個個離去。項羽突圍後被漢軍追擊,落入十面埋伏的項羽最後自刎而死,楚漢戰爭由此正式結束。

·建立漢朝 史稱高帝 遷都長安
公元前202年,天下經歷了10年混戰割據後重歸一統,劉邦在眾人的推舉下正式稱帝,建立漢朝。開始劉邦欲將都城定在洛陽。劉邦在洛陽的慶功會上,和眾人總結楚漢戰爭勝敗的經驗教訓。高起和王陵說,劉邦之所以能戰勝項羽,是因為劉邦能與大家同甘苦,共患難,而項羽卻自私自利。劉邦總結自己取勝的原因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史記·高祖本紀》)(譯:「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發揮他們的才幹,這才是我們取勝的真正原因。至於項羽,他只有范增一個人可用,但又對他猜疑,這是他最後失敗的原因。」)劉邦的總結很准確,戰爭的勝敗,人的因素總是最重要的。
後來,一個叫婁敬的士卒從山東趕來見劉邦,說劉邦得天下和先前的周朝不一樣,所以不應像周朝那樣以洛陽為都城,應該到關中定都,這樣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險地,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的意見遭到很多人反對,張良則同意婁敬的建議,他說關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國」,退可守,攻可出。劉邦於是將都城遷到了長安。

·繼承秦的制度
歷史上有一種通稱,叫「漢承秦制」,即漢朝的規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繼承秦朝的。不過漢朝的統治政策中將原來秦朝的殘酷刑法和嚴厲的治國思想改變了、廢除了,改用一種清凈無為的黃老思想為治國的指導思想,體現在經濟方面就是減輕百姓賦稅的負擔。使得漢初的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回復元氣。
漢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秦朝的延續,中央是三公九卿,地方是郡縣制。(有關內容請參考「秦始皇」)除了郡縣制外,還實行分封制,即分封諸侯王到地方建立諸侯國和王國。最初,分封的是異姓王,如韓信、彭越等人,但考慮到國家安危和皇權穩定因素,到後來只剩下了長沙王吳芮,其他的異姓王不是被貶就是被殺。消滅了異姓王,劉邦又封了九個同姓王,都是劉邦的兒子、侄子和兄弟。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也沒有起到好的作用,也發生了叛亂。直至漢武帝的推恩令才多少抑制了同姓王的勢力。

·鞏固皇權的措施
為了鞏固皇權和避免異姓王叛亂,劉邦首先消滅的是各地擁兵割據的異姓王。公元前201年,有人告發韓信謀反。陳平建議劉邦以巡遊雲夢為借口,在各諸侯王到陳縣(現在河南淮陽)聚集拜見時將韓信抓獲。韓信聽聞後慌張不已,還將鍾離昧的人頭獻給劉邦以示忠心。但劉邦並沒有給韓信好果子吃,下令將韓信逮捕入京。韓信大聲喊冤:「古人說的果然不錯:『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這樣的人也早就該烹殺了。」而後劉邦因沒有證據,便釋放了他,但降為淮陰侯。這使韓信懷恨在心。
第二年,韓信謀劃讓陳 在外地反叛,使劉邦親自前去平叛,然後自己在都城襲擊太子和呂後趁機奪權。但是卻被人告發,事情敗露,呂後用了蕭何的計,將韓信誘騙入宮抓捕,最後在長樂宮斬首,留下一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成語。除了韓信,其他諸侯王如彭越等人也接連被消滅,只剩下了長沙王吳芮。對於六國的後裔,劉邦則將他們和地方的名門望族共十幾萬人全部遷到關中居住,置於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後顧之憂。
對於丞相,劉邦通過把蕭何下獄來打擊削弱相權。在劉邦平定了英布叛亂回到長安後,蕭何提議把上林苑開放,讓百姓去耕種,因為上林苑基本上已經荒蕪,並不是養獸供皇帝狩獵的地方。劉邦一聽就惱了,說蕭何拿了商人的賄賂,所以才替他們說話,借百姓之名為商人牟利。劉邦將蕭何關進了監獄,通過打擊功臣蕭何,在削弱相權的同時將皇帝的權力提高了。

·身中流矢 拒治歸天
做了皇帝,為了皇權的鞏固,劉邦費盡心機。他年齡此時已經很大了,在平定英布叛亂時又中了流矢,到了長安後還拒絕醫治,稱此乃天命所歸。遂病情日益加重。呂後問他死後人事的安排,劉邦說蕭何之後用曹參,曹參之後用陳平。讓周勃做太尉。呂後又追問以後怎麼辦,劉邦有氣無力地說:「以後的事你不會知道了。」劉邦死於公元前195年,終年62歲(虛歲),葬於長陵,謚號高皇帝,廟號高祖。

❹ 漢初劉邦採取了什麼措施和政策恢復經濟

劉邦在平定天下後,主要精力開始用到如何統治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上來。劉邦首先要做的,就是南面為君。公元前202年正月,劉邦在假意推辭後,在各諸侯王的擁戴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漢王朝的開國君主。

劉邦稱帝後,為避免自己建立的漢王朝像秦那樣二世而亡,因此,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帝位。他首先要解決的是異姓王的問題。

在建國之初,劉邦就將韓信、英布等開國元勛分封為諸侯,他們各自「擁兵據地」,擅長軍事,不少人對劉邦懷有不軌之心。這當然是劉邦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稱帝不久,劉邦就開始了「烹走狗」的削藩歷程。而其中最酷烈的要算解決韓信了。

韓信在反秦起義中,先投靠了項羽,但在項羽處得不到重用,並因違反軍紀而被抓,韓信想方設法地逃了出來。逃亡路上,韓信貧病交加,差點餓死在過河的船上,幸得一撐船婦人以一碗飯相救,方才活下來。之後韓信見劉邦勢力日盛,於是前往投靠,但在劉邦處仍不得重用,無奈之下准備隨東逃的士兵離開關中,不料途中被對他極為欣賞的蕭何追了回來。之後韓信時來運轉,被劉邦登台拜將,隨同劉邦開始了楚漢戰爭的征伐,並在戰爭中屢屢獲勝,最後將項羽逼死在江邊。韓信為漢王朝立下的赫赫戰功,使之成為漢初最大的異姓王。但韓信畢竟「功高震主」,使劉邦不得不對他有幾分忌憚,加上韓信在劉邦這個無恥小兒的手下為臣,自然會落得個「兔死狗烹」的結局。呂太後命蕭何用計,親自將韓信逼死在長樂宮中。「生死一知己(蕭何),存亡兩婦人(救他命的撐船婦人和呂太後)」,這副對聯是韓信一生的寫照。

劉邦借刀殺掉韓信後,又經過7年不懈的努力,除把長沙王吳商作為點綴外,先後消滅了其他異姓王,消除了漢王朝建國之初的一大隱患。

劉邦在消滅異姓王的同時,較為妥當地解決了安置中小將領的問題。至於對六國的殘余貴族,劉邦也同樣沒有忘記要消除他們。公元前198年,他接受婁敬的建議,把六國的殘余貴族和各地的一些名門豪族都遷到了關中。這樣一來,即便於劉邦對他們進行控制,也使他們喪失了當地的社會基礎。

為了更加穩固統治,劉邦即位後還極力強化皇權。這是因為不少人仍然保持著戰國以來那種「士無常君,國無定臣」的舊觀念。故此,必須從禮儀規制和觀念道德上加以引導、整肅。劉邦先是確立了「冬無二日,地無二王」的皇權思想,使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稱臣,不再讓劉邦拜見,然後下詔尊父親為太上皇。這樣,他既可以名正言順地拜見太上皇,又借機更加宣揚了皇帝的至高無上。後來,劉邦又殺曾在楚漢戰爭中放他一馬的項羽大將丁公而拜把他殺得狼狽而逃的李布為官,殺雞儆猴,百官無不震驚而抖擻拜服。

劉邦不只是引導、整合,也採取鐵腕手段打擊權臣,鞏固皇權。使漢王朝的統治越來越鞏固。

在鞏固政治統治的同時,劉邦還把心思放在了如何發展社會經濟的思路上。經過長達八年的戰亂,建國之初的漢朝人口銳減,經濟凋敝。劉邦雖然沿襲了秦王朝的官僚體制,卻沒有繼續沿襲秦王朝法家的統治思想,而是吸取了道家「無為而治」的精華,加以整合升華,制定了一套有利於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統治政策。

劉邦首先採取措施,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釋放囚犯,流民返鄉,軍人復員,解放奴婢,鼓勵生育。同時,調整土地,發展地主經濟。

為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秦的賦稅制度基礎上,劉邦採取了輕徭薄賦政策。除了輕徭薄賦,劉邦還通過「賜爵」、「復爵」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在重點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劉邦也對工商業的政策作了調整。主要措施就是放寬對私人工商業的限制。結果不僅振興了工商業,也促進了農業生產。

為了保證人民能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劉邦還比較妥當地解決了與匈奴的關系問題。他採用「和親」策略,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於,並送給匈奴大批財物。這樣一來,匈奴對中原的騷擾大為減少,漢、匈之間的關系暫時出現了和平,從而給中原人民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生產環境。

由於以上措施和政策的施行,漢初的農業生產大大發展,經濟很快得到了恢復。然而,漢高祖劉邦也已經心力交瘁。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病逝。

❺ 西漢初年漢高祖採用哪些措施恢復經濟發展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攻入咸陽之時,便立即廢除秦朝的苛法。與民約法三章,封存府庫,對百姓秋毫無犯,深得民心。劉邦免其徭役減輕人民的負擔,如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 ,釋放奴婢,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解放生產力,讓士兵復員,以功勞行田宅」讓士兵復員歸家,給予他們土地及住宅,使他們從事生產勞作,迅速恢復提高國民經濟。繼續推行秦代按軍功授田宅的制度,規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並加重租稅等,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 同時鼓勵生育,擴大勞動力。同時大力發展農業,抑制打擊唯利是圖的商人及殘余的奴隸主階級。劉邦還接受婁敬的強干弱枝的建議,把關東六國的強宗大族和豪傑名家10餘萬口遷徙到關中定居。劉邦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國家得以鞏固。

❻ 面對漢初,國家經濟蕭條的狀況,統治者採取了哪些積極措施 好的有50分獎勵! 十分鍾之內回復

一句話,無為而治。
漢高祖在鏟除異姓王,穩定邊疆的同時,採取了寬舒的統治政策。重點提出重農抑商的五條措施,即休養生息政策的主要內容。(1)罷兵歸農,擴大了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士卒轉向從事農業生產,有利於恢復被破壞的社會經濟。(2)復故爵田,既扶植和保護了一批地主經濟,又有利於封建社會秩序的穩定。(3)釋免奴婢,是增加農業勞動力人口,解決國家財政困難的途徑之一。(4)抑商政策,目的是防止農業勞動力流散,保護小農經濟,用來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5)減輕田租,刺激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但只是減輕「田租」,而未涉及其他。與秦相比,漢朝農民賦役負擔相對減輕。

休養生息的作用:(1)有利於建立新的統治秩序;(2)使農民得到一些土地和勞動時間,有利於社會經濟恢復;(3)增強了封建國家的經濟實力。

❼ 漢初統治者採取了什麼政策恢復、發展經濟結果如何

漢初統治者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文景之治」,不僅鞏固了西漢的統治,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為漢武帝時期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❽ 漢初恢復經濟採取的措施是什麼:黃老政治儒家政治老子

在黃老思想指導下,經過漢初五、六十年的發展,封建生產關系在一定范圍內得到調整,在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對西漢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到文景時期,西漢封建統治基本上穩定下來,所謂逗故逮文景四五世間,流民既歸,戶口亦息地出現了封建史家所謂的逗文景之治地局面。到武帝時,西漢王朝更是達到空前繁榮。

黃老政治【消極道家思想】成為漢初治國的基本方針原因有:
其一,漢初反秦之弊為黃老學說興起創造良好條件。
其建國以後,尊奉法家思想,非但沒有發展生產,與民休息,反而大興土木,濫用民力,推行酷法,超出了國家經濟和百姓承受力,激化了階級矛盾。從秦末農民戰爭中走出來的漢初布衣卿相們,要恢復經濟,穩固統治,必須了解秦亡原因,了解老百姓需要什麼。秦短暫而亡,源於它的暴虐輕民,不修文教,是其尊法統治破產的標志。漢初的統治者們處處以秦亡為戒,如劉邦大封同姓王即是一例。逗秦敗亡的歷史教訓,使漢初統治者如驚弓之鳥,時時影響著漢廷的決策7。故漢初反秦之弊,使黃老思想再次得寵。地
其二,源於陸賈、賈誼等人的政治實踐
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黃老思想,成為漢初治國方針,卻不是一步到位的。秦的滅亡對當時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廟堂之中漢的統治者。陸賈、賈誼等總結秦亡原因,認為國家要長治久安,必須實行仁義。秦思想僵化,沒認識到取與守,攻與守的不同,一旦國家有戰爭,國家的所有經濟、政治活動都要服務戰爭。陸賈提出了逗馬上得天下,安能馬上治天下乎看地又曰逗逆取順守地,逗文武並用地才是逗長久之術地。攻天下生死兩不立,而守天下是二者要並存,不能將百姓當成敵人看待,若百姓難以生存,則君主也難以生存。因此君民關系要協調,要施行仁義,讓人心服,行仁義表現在政治上就是逗無為地,這直接反映經過長期戰亂後,社會需要安定,國家需要休養生息。
成效:
在黃老思想指導下,經過漢初五、六十年的發展,封建生產關系在一定范圍內得到調整,在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對西漢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到文景時期,西漢封建統治基本上穩定下來,所謂逗故逮文景四五世間,流民既歸,戶口亦息地出現了封建史家所謂的逗文景之治地局面。到武帝時,西漢王朝更是達到空前繁榮。
至武帝之初,西漢六十年經濟有了顯著發展。漢初還是逗齊民無蓋藏地,但到漢武帝時,逗國家無事,非遇水旱,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瘐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不可姣;太倉之傑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乘孛牝者不得會聚地足見當時社會經濟的繁榮。
首先農業生產獲得發展。冶鐵歸國家壟斷,鐵器推廣更為迅速。從中原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種類也隨之增多,甚至發明了早歐洲一千年的梨壁。鐵農具的廣泛使用,促進了西漢水利事業的發展。
水利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關中繼續成為水利中心,開始發展到黃河中下游。漢初黃河屢次決堤,公元前109前(元封二年),武帝征調幾萬民工治理黃河,成效頗大。淮河流域成為另一個水利中心。前111年鄭國渠上游修了六輔渠,前95年,從仲山口(陝西涇陽西北)引涇河至櫟陽(陝西臨潼櫟陽鎮)是為白渠,這兩條渠對關中農業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正如班固在《西都賦》中所言逗鄭白之沃,衣食之源地。在水利工程中還發明了一種稱為逗井渠地的地下水道,最適於灌溉於旱土地,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水渠。在安徽的舒城劉信修了七門堰。農業耕作技術方面,搜粟都尉趙過總結西北地區坑旱斗爭經驗,推廣了逗代田法地,提高了關中的河西走廊農作物產量。趙過還發明了耬車,大大提高了播種效率,這是我國古代農業機械方面的重大發明。稍後農學家汜勝之在關中發明了逗區種地法,這種以點播為主要形式的一種精耕細作技術提高了單位面積產理。農業的發展為手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其次,手工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冶鑄製品大量出現,銅冶鑄製造一些工藝和鑄幣,鐵冶鑄製造武器和工具,同時還有鉛錫等冶鑄。絲織業比較發達,絲織技術有很大提高。當時有諺語說:逗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地有長沙和臨淄是全國絲織中心,既有官營手工業作坊,又有農民家庭手工業;絲織品種類增多,紡紀念品工具不為革新,出現了織布機、提花機,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的錦綺衣衾殘片,充分證明當時絲織工藝水平之高。另外漆器工業也取得了傑出成效。
再次,商業出現了繁榮。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文景時期逗開關梁,馳山澤之禁地,使當時的富商大賈大量增加,非常活躍,甚至逗富埒天予地,逗交通五侯地勢力很大。可見文景時期的休養生息政策,既強調以農為本,又活躍流通領域,出現了逗蓄積歲增,戶口寢食地局面。

❾ 西漢初年漢高祖採用哪些措施恢復經濟發展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攻入咸陽之時,便立即廢除秦朝的苛法。與民約法三章,封存府庫,對百姓秋毫無犯,深得民心。劉邦免其徭役減輕人民的負擔,如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
,釋放奴婢,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解放生產力,讓士兵復員,以功勞行田宅」讓士兵復員歸家,給予他們土地及住宅,使他們從事生產勞作,迅速恢復提高國民經濟。繼續推行秦代按軍功授田宅的制度,規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並加重租稅等,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
同時鼓勵生育,擴大勞動力。同時大力發展農業,抑制打擊唯利是圖的商人及殘余的奴隸主階級。劉邦還接受婁敬的強干弱枝的建議,把關東六國的強宗大族和豪傑名家10餘萬口遷徙到關中定居。劉邦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國家得以鞏固。

❿ 西漢初年經濟蕭條統治者採用什麼的寬松政治

西漢初年經濟蕭條統治者採用休養生息的寬松政治。

西漢初年,經濟蕭條,統治者採取寬松政策:休養生息。到文帝、景帝統治時期,經濟恢復發展,史稱「「文景之治」。漢武帝劉徹即位後,憑借漢初奠定的雄厚經濟基礎,施展雄才大略,進一步開拓和發展大一統事業。

西漢的「休養生息」:

西漢建立後採取「休養生息」的國策。休養生息政策自劉邦開始,歷經幾代統治者,執行了六七十年。取得「海內殷富,國力充實」的成就。班固曾言:「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於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

劉邦稱帝後採取「郡國制」,郡縣和封國並存,在中央實行與秦朝相同的三公制,地方實行分封制。皇帝分封侯國和王國,其中侯國只享有封地內的稅收而無軍事和行政權並受郡的管轄,而王國則擁有獨立的政治和軍事權力。

對內注意興修水利,減免賦稅,為恢復農業發展創造條件;對外則和親匈奴,維持邊區和平。漢初的政策對恢復經濟有顯著效果,但亦導致一些弊端,對內的輕徭薄賦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強勢力日大,形成土地兼並;對外則匈奴寇邊日頻。

閱讀全文

與漢初採取什麼政策恢復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1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61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6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6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2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8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5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30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6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