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韌性在哪裡

經濟韌性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0-15 12:37:57

A. 1.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論述題

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有把握築牢防範經濟風險的免疫屏障

轉型升級穩步推進,質量效益不斷提升,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良好。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的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引發了各界的高度關注與積極評價。總體看來,平穩的增速和物價、向好的就業和民生,充分顯示國民經濟動力轉換、效率提升與質量改善的成效,有力回擊了貿易摩擦背景下對中國經濟韌性與活力的質疑和唱衰。沿著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維度,我們不妨對中國經濟進行「望聞問切」,剖析階段特徵。

「望」宏觀,辨「進退消長」,主要經濟指標位於合理區間。前3個月GDP增速達6.8%,繼續沿著中高速增長態勢前進。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整體溫和,個別月份「凸起」亦未「破格」,還隱含消費與內需的提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左右,同比有所下降;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同比增長8.8%。貿易順差同比大幅收窄21.8%,更趨均衡。外匯儲備為31428億美元,國際收支延續基本平衡格局。「氣色好、顏值高」的數據證明,時與勢仍在我們這一邊。

「聞」微觀,探「虛實寒熱」,企業尤其是實體企業內生動力漸長。一季度,國家統計局一項對5.3萬家服務業小微企業調查顯示,83.9%的企業反映經營狀況良好和平穩;中國人民銀行問卷調查顯示,一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74.3%,比上季度提高2.5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8.9%,增速略有提升;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以及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位於景氣區間,這些數據表明實體經濟發展預期良好,「經濟細胞」健康度正處於較高水平。與此同時,1—3月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7.3%,非稅收入則下降7.5%,一增一減凸顯企業效益與營商環境的雙重改觀。

「問」韌性,察「氣血津液」,痛點有之、潛力亦大。在貿易領域,專家表示即便摩擦涉及的商品出口均下降,也不會影響到我們全年實現6.5%的預期目標。更何況,新興市場開拓潛力、替代效應非常巨大。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拉美及非洲國家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2.9%、14%和12.4%。在金融領域,3月末M2餘額同比增長8.2%,大多數中央企業負債率降低,宏觀審慎政策與金融監管協調有力,部分風險集中點被「精準拆彈」。在房地產領域,一線城市價格平穩,二三線城市有所調整,去杠桿在進一步精細化。客觀地講,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有把握築牢防範經濟風險的免疫屏障。

「切」創新,鑒「強弱深淺」,經濟體系脈象雄實,技術創新功能日盛。曾經的「脫實向虛」讓一些實業家無奈,出現了「關廠炒房」「賣房保殼」的局部亂象。如今隨著新動能培育加速,供給質量不斷邁向中高端,「獨角獸」公司活力四射,「中國創造」潛力迸發。一季度,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15.2%,新能源汽車增長139.4%,工業機器人增長29.6%;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的增速,皆快於規模以上工業。經濟結構繼續優化。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1.6%;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77.8%,「互聯網+」催生的消費產業空間剛剛打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血脈融通、氣色從容。

任何優秀經濟體的成長軌跡都是在波動中向上的,中國也不會例外。應當說,建立在改革開放40年來的物質積累、精神積淀與體制機制日臻成熟基礎上的中國經濟,正展現出強大、旺盛的生命力,有韌性更有活力,決不會因為一點風寒感冒就卧床不起。對於外部些許風險擾動,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掌控好。當下,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接下來,仍需以我為主、保持定力,保持有度、有章法的宏觀調控節奏,高質量打好三大攻堅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不斷延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B. 如何看待疫情壓力下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活力與韌性

中國經濟運行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經濟的格局,牽動著世界經濟發展的走向。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具有強大活力、極強的應風險韌性。

中國經濟強大活力和韌性表現在國家對於經濟發展的整體規劃,展示在市場本身具有的活力以及中國優秀企業家所展現出的民族精神。

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使得經濟發展更加平穩。國家在經濟發展規劃中具有重要的重要。當前面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的情況,通過繼續擴大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發展動力,推進經濟平穩發展,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使得經濟面對下行壓力時韌性十足。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由第一季度的下滑回升,第二季度增長3.2%,經濟發展態勢良好,這主要是得益於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的整體規劃。

中國市場主體活力無限。市場主體總量巨大,2019年為例市場主體約1.23億戶。各行業能夠團結一致,攻堅克難,共同應對困難。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落實了紓困措施,幫助企業共渡難關,為市場主體提供了各類幫扶政策,諸如減稅、融資等方便的政策幫扶。同時,創造良好的市場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空間。也正是這些使得中國市場主體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著無限的經濟活力。

優秀企業家展現出的民族精神。中國優秀的企業傢具有強大民族意識,展現出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與祖國同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國企業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企業代表,他們為國家富強與繁榮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阿里巴巴、華為等等優秀的企業在企業家的帶領下不斷開拓創新,讓世界記住了中國製造。在此次疫情之中,中國企業家積極捐款捐物,響應國家號召,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有著中國企業家奉獻的一份力量。

中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具有強大的經濟活力與韌性,中國的經濟發展必將會為世界經濟發展創造更多的紅利。

C. 談一談,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的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一,充滿活力的微觀基礎。全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和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構成了強大的國內市場,消費仍具有極強的潛力和空間。從生產端角度上看,還有世界上最齊全的工業體系,最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基礎設施。第二,充足的宏觀政策工具。中國的體制決定著中國具有別的國家不具備的對經濟宏觀調控的強大能力。包括靈活的貨幣政策,降准降息仍有空間。高效的財政政策。比如減稅降費,基建投資。同時還會受益於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等政策措施帶來的改革紅利。

D. 談一談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經濟發展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一是龐大的國內市場將持續釋放需求拉動力。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基礎設施、企業技術改造等領域仍需要大量投資,日益拓展的國內需求成為中國經濟抵禦外部沖擊的有力支撐。二是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將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中國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著力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目前市場主體已經超過1.1億戶,日均新登記企業仍高達1.9萬戶以上,億萬人民強烈的幹事創業熱情匯聚形成不竭的發展動力。同時,外商投資保持穩定增長。三是足夠的宏觀調控手段和能力將創造穩定的發展環境。多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而是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保持了較低的政府負債率,為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預留了政策空間。

E. 運用經濟生活說明我國經濟具有巨大韌性的原因

1、這種巨大的韌性和潛力,源於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正是因為始終在黨的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國家統一有效組織各項事業、開展各項工作,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穩步前進。

2、這種巨大的韌性和潛力,源於化危為機的能力。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其中關鍵的一個經驗,就是我們善於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契機。

3、這種巨大的韌性和潛力,源於完善和強化「六穩」的務實舉措。

確保「六穩」,對於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當前,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任務艱巨,必須緊扣「六穩」要求,採取務實舉措。

4、這種巨大的韌性和潛力,源於我國豐富的宏觀經濟政策手段。

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的宏觀政策重在逆周期調節,其節奏和力度旨在對沖疫情影響,防止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

(5)經濟韌性在哪裡擴展閱讀: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經濟制度的基礎。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經濟實現形式。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

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個體,私營,外資等各種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F. 中國經濟為什麼韌性強

韌性,韌之性,堅硬有彈性,經得起考驗,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善的經濟種類,教育科技發達,經濟體企業高效有活力,政權組織能力強,正確的經濟政策,我們要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深入擴大市場,如通過修路等將更多地方與市場聯系起來更好聯系起來,增加經濟規模,需要進一步更多的發展教育,教育培養人才。

G.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前瞻

中國是個大國,韌性強,潛力大,迴旋餘地大。這為我們正確認識中國經濟走向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實踐告訴我們,看待任何事物和任何問題都不能採取主觀和片面的態度,否則就容易陷入機械論和唯心主義。看待經濟發展這種極其復雜的社會現象,更應該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堅持客觀、全面、辯證、積極的立場方法。不可否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是比較大的。這是問題的一方面,不能迴避。但是重要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客觀條件和能力。我們更應該看到,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的基本條件並沒有發生改變,中國經濟仍然具備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的特徵。

H. 談一談,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的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張占斌表示,中國經濟具有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優勢,能夠不斷鞏固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首先,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好,主要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實現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改革開放是與時俱進、不斷取得前進動力的制勝法寶以及依靠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結構升級增強了新時期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彈性這三點關鍵原因;其次,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具有市場資源空間廣闊、內需潛力持續旺盛、新的活力更加充沛的發展潛力空間;最後,中國經濟的迴旋餘地大,主要表現是經濟發展的梯度差異明顯,經濟發展的進退空間巨大,具體表現在發展空間大、產業門類齊全、宏觀調控餘地大這三點主要層面。

摘編自《光明日報》供參考。

I. 1.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論述

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中國外貿每一次起伏波動,都牽動著全球市場的神經。本周發布的外貿數據,讓復甦乏力的世界經濟為之一振——不僅累計進出口總值實現了年內首次正增長,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這三項關鍵指標更是創下了季度歷史新高。

不妨回顧一下相關數據。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88萬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出口5萬億元,增長10.2%;進口3.88萬億元,增長4.3%。從縱向看,前三個季度的進出口規模分別為6.57萬億元、7.67萬億元、8.88萬億元,季度環比均實現了大幅增長。

這樣的增速在全球范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作為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窗口,近年來外貿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雖有所降低,但其逆勢上揚的超預期表現,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與活力,也為後疫情時代經濟全面復甦打下了基礎。

對於中國外貿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有人認為主要是由防疫物資大規模出口拉動的,未來能否持續還要打上問號;也有人認為隨著中國啟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外貿增長或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這樣的判斷有失偏頗。事實上,中國外貿的全面反彈絕非偶然,一個基本共識就是得益於中國率先實現了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率先實現了復工復產復市,是中央穩外貿精準施策與外貿企業迎難而上、合力前行的結果。當然,中國外貿積極抓住全球疫情防控帶來的機會,全方位拓展國際市場,這也正是中國外貿不斷走向成熟的表現之一。

外貿回穩向好也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支撐,特別是外貿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之錨和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紐帶,在促進經濟全面復甦方面將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47.8萬家,同比增長了6.2%;外貿吸納並帶動就業人數達1.8億人,在進口環節稅收還貢獻了全國稅收總收入的10.4%。

縱觀全局,全球經濟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在增多,但中國是最確定的因素之一,一個開放的中國本身也是最具吸引力的。這幾天,第128屆廣交會如期在「雲端」舉行,6萬個展位、2.6萬家境內外企業參展讓「中國第一展會」魅力不減;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年內屢創新高,不僅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綠色通道」,也為後疫情時代拉動全球經濟復甦注入了新動能;即將到來的第三屆進博會更是「大牌」雲集、一位難求,將成為一場特殊的、意義深遠的東方之約。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外貿未來仍將穩健前行。

總體看,中國外貿長期向好的趨勢未變,但穩外貿依然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國際市場需求萎縮疊加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逆流,給中國外貿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另一方面,新發展格局下外貿轉型之路依然漫長,可能還會遭遇更多新問題新矛盾。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做好應對更大風險挑戰的准備。

需要指出的是,進入四季度,保外貿主體、保市場份額、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仍是外貿亟需發力的關鍵環節。要繼續在房租、稅費、社保等方面實施減免幫扶,狠抓穩外貿各項政策落實,切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同時,要著力推進貿易創新發展,加快培育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內外貿走高質量融合發展之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顧 陽

J. 中國經濟韌性較強的具體表現是

經濟發展韌性持續顯現,主要表現在:

從物價看,居民消費價格保持溫和上漲。1—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6%,低於全年宏觀調控預期目標。其中,8月份上漲0.8%,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從國際收支看,保持總體改善的態勢。貨物進出口增長較快,貿易順差擴大,服務貿易逆差縮小,利用外資持續增加,國際外匯儲備保持穩定。8月末全國外匯儲備余額32321億美元,連續4個月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

閱讀全文

與經濟韌性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1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61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6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6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2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8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4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30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6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