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的五大經濟特區分別是哪幾個城市
中國的五大經濟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1)五個經濟特區哪些發展得比較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特區的相關情況
據了解,中國經濟特區的建立有以下的意義:
1、擴大本國的對外貿易。
2、引進更多的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3、增加就業機會,擴大社會就業。
4、加快特定地區經濟發展與經濟開發的速度,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對全國(地區)經濟發展形成吸納和輻射作用。
5、獲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讓和出租收益。
B. 中國的五大經濟特區是那五大特區
中國的五大經濟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其中海南是經濟特區裡面面積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級特區。
(2)五個經濟特區哪些發展得比較擴展閱讀: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參考資料:網路-經濟特區
C. 五大經濟特區排名
排在第一位的自然就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經濟特區深圳了,深圳地理位置優越,海陸空航運有體系也有規劃,特別是深圳毗鄰中國特別行政區香港,作為珠三角的軸心位置,深圳的改革開發的幾十年時間里經濟得到了跨越式發展。經濟實力在華南地區僅次於廣州,位居中國十大城市的第四位。深圳是中國最受跨國公司親眯的城市之一。
排在第二位的是廈門經濟特區,廈門位在閩南金三角,陸域面積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但是以廈門一個海區城市,200萬的人口,卻創造了1080億的GDP,廈門的生活水平很高,高新技術企業在廈門落戶的很多,國內的聯想,國外的戴爾電子在廈門都有大型生產基地,廈門是和深圳一樣經濟發展迅速的特區城市,連續6年經濟都以每年15%的速度發展。廈門最大的優勢還是這里有華東地區最重要的國際空港之一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和中國十大集裝箱港口廈門港,廈門的太古飛機維修中心是亞洲最大的飛機維修中心,2005年,廈門獲得全國十大文明城市之一。
排在第三位的是珠海經濟特區,珠海特區為在珠江三角洲,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隔江相望,境內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珠海經濟特區也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城市,高新技術企業在珠海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集群,珠海還是台灣同胞最重要的投資城市之一,2005年珠海經濟特區和廈門經濟特區雙雙被評為全國十大文明城市。排在第四位的是海南經濟特區,這里是中國面積最大經濟特區,海南島全省都被規劃為經濟特區,台灣島作為一個島嶼經濟體的崛起,刺激了海南的經濟發展,海南島作為中國南方連接東南亞各國最重要的省份,在未來的幾十年必然崛起,這里還是中國最大的熱帶島嶼。
排在最後一位的汕頭經濟特區,汕頭特區在這里20年裡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相比其他四大特區,還顯後勁不足,汕頭特區的區位優勢不是很大,有影響力的企業不多,在空港和海港上優勢不足,汕頭港的集裝箱年吞吐量還不足廈門港的2/1。
D. 我國五大經濟特區
我國的五大經濟特區全部在南方五個沿海地區,他們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深圳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最早的橋頭堡,和香港接壤。
中國還有14個開放城市,上海、廣州、北海等大中城市。
E. 五個經濟特區是什麼 五個經濟特區都是哪
1、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2、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並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3、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海外華僑及港澳台同胞500多萬人,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4、廈門於1980年10月7日,批復設立經濟特區,廈門先後獲批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即「新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已成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5、海南於1988年4月13日,從廣東省劃出,獨立建省,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正式成立。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
F. 我國五大經濟特區是哪五個
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島。
1、深圳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G. 中國五大經濟區的排名是怎樣的順序
的五大經濟特區分別是
一,深圳、
二,珠海、
三,廈門、
四,汕頭、
五,海南。
其中海南是經濟特區裡面面積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級特區。
H. 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經濟特區,是國家根據經濟開放性的需要,選定一些具有對外經濟往來條件優越的地方,配套以特殊的政策,以利於對外開放和帶動國內經濟進步的特別經濟區。在世界經濟越來越頻繁的交往中,我國順應歷史潮流,於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 1988年海南建省,開始以更優惠的政策,更大步伐,走著一條更為艱辛,也更為輝煌的特區之路。 十幾年的努力與實踐,經濟特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經濟特區從小到大,由出口特區、出口加工區到綜合型多功能形態形成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中國人不倦的探索精神和無窮的創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