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20峰會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意義
G20峰會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餘十二個重要經濟體組成。G20峰會旨在推動已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實質性問題進行開放及有建設性的討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並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的持續增長。按照以往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
二十國集團由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俄羅斯、澳大利亞、中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韓國、印度尼西亞、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共19個國家以及歐盟組成。這些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世界的85%,人口則將近世界總人口的2/3。
世人矚目的20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雖然沒有達到像會前人們所期待的那樣,產生一些「實質性」的成果。比如,從對危機的嚴峻程度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宣布聯合降息的行為,或者對IMF和世界銀行組織的風險管理模式和給新興市場國家更多話語權方面進行務實的「游戲規則」變革,或者對美元貨幣體系加強「硬性」約束以及提出可操作性的變革內容等方面都沒有「兌現」市場的期待。但是,這次峰會的意義還是為各國政府的聯合行動,抵禦危機,恢復市場信心打下了堅實的「信賴」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開始建立世界經濟未來發展及合作的戰略共識 危機當頭,一直以來對歐美過分依賴、經濟發展處於嚴重失衡的各個新興市場國家,與此次危機的源頭和重災區的歐美各國都會很自然地強調各自國家的利益,強調政府的干預作用,而這些做法用過頭,很容易產生貿易和投資的保護主義,很容易發生政府替代市場的干預行為。但是,此次參會的20國集團領導人卻一致認為,市場原則,加上開放的貿易和投資體系以及有效監管的金融市場還是能夠再次催生被當前的危機壓抑掉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活力、變革和創業精神,恰恰正是這些元素的激活,才會確保今後全球經濟的徹底復甦和更可持續的平衡發展,才會幫助我們社會當前實現就業、減貧的緊迫目標。 另一方面,通過這次峰會,美國向來會的嘉賓們確認了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的「共同合作」的盟友基礎。在此次大會的聲明中,世人可以明確看到,各國政府都認同了美國政府的這一危機管理意識,也同樣希望通過建立持續的夥伴關系,堅持合作和多邊主義,來克服當前全球所面臨的挑戰,以盡快恢復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二、正在改革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 雖然美國政府堅持的市場理念沒有動搖,它也確實在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過程中發揮了功不可沒的積極作用,但是,缺乏約束的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正在動搖,不僅在此次會議聲明中,沒有強調過去非常重視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作用,反而接受了來自亞洲和其他地區多邊主義的危機管理的架構,而且,中、日、韓三國財長就在華盛頓進行了會晤,同意擴大貨幣互換的規模,並強調區域合作的重要性。這一事件也暗示美國不得不接受美元體系在這場危機中變得十分脆弱的事實,不得不認可為擺脫美元危機所形成的區域金融合作的動向。 當然,今天替代美元的一個全新的貨幣體系並不存在,本屆歐盟的執行主席法國總統薩科齊雖然在早些時候強調了歐元應該在重建的貨幣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但是,歐洲經濟自身和現有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結算體系,以及歐洲金融市場的成熟度都無法讓全球各國自發的選擇歐元而不是受到了重創的美元。近日,美元持續上漲歐元持續下挫就是市場在危機的最嚴重時刻,也就是世人都增加了對風險的厭惡程度的時候,毅然做出的選擇。 盡管如此,我們看到,對美元貨幣體系的約束正在以各種方式加強。除了各國危機管理中出現了替代美元的新跡象以外,這次峰會聲明中,特別強調要對那些金融機構濫用美元貨幣體系所支撐的金融創新活動,進行更為嚴格的跨國層面上的監管,一定要讓今後世界的金融體系做到「透明」和「可信」,為此,峰會要求國際金融監管機構和組織不斷提高專業化監管的水平,發揮必要有效的「預警」功能,在基礎設施和貿易融資領域引入新的貸款機制。 三、「中國牌」讓世界看到了誠意和信心 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國政府一再強調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對世界經濟和全球金融穩定的最大貢獻!如果說,這一說法代表了中國政府危機管理的深遠戰略,那麼,近日公布的國務院擴大內需的十項措施和近兩年中實施4萬億人民幣的財政投入,就是具體克服這場全球金融危機的「中國牌」——這是中國帶給G20峰會最厚重的禮物,也是中國政府渴望峰會取得實質性成果的誠意表現。這些擴大內需的措施除了釋放出此次危機沖擊的凶險程度超過以往之外,也表明了中國雖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角色,但還處於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願意和周邊發達工業國家一起,共同應對危機、承擔救市責任的堅強決心和克服危機必勝的信心。
2. G20峰會會對中國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一,創新發展方式。各國要創新發展理念、政策、方式,特別是通過財稅、金融、投資、競爭、貿易、就業等領域的結構改革,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結合,讓創造財富的活力競相迸發,讓市場力量充分釋放。我們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中方在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將互聯互通作為核心議題之一。中國支持二十國集團成立全球基礎設施中心,支持世界銀行成立全球基礎設施基金,並將通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途徑,為全球基礎設施投資作出貢獻。
第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各國要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培育全球大市場,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推動多哈回合談判。
第三,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各國要致力於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
3. G20國峰會歷史意義及其重要的作用
G20杭州峰會具有深刻的意義。這次會議是在以下背景中召開的:第一,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恢復和增長乏力。比如,美國的經濟增長稍有起色,但仍然不夠穩定;歐盟的經濟增長速度仍然比較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債務危機的問題並沒有完全得到解決,難民和恐怖襲擊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日本經濟一直在恢復增長和衰退之間掙扎,雖然日本民眾對安倍經濟學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日本實際的經濟增長率卻令人失望,一直處於低位徘徊。
第二,由於各國的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一些國家企圖借用所謂公平貿易、綠色環保、保護知識產權等名目扼殺自由貿易的原則,不斷通過各種方式,保護並封閉自己的市場,打擊對方國家貿易的進展。這種情況如果不遏制,新的貿易壁壘將不斷以變種的形式出現,也會危害到整個世界貿易的局勢,導致世界貿易總量下降。
第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石油、煤炭、鋼鐵、天然氣、糧食等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普遍下滑,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新興工業國家也面臨國內經濟結構的改善和調整,對於世界經濟發展的引領能力和貢獻度正在下降,後續的增長動力嚴重不足。
在這種背景下,世界對本次G20杭州峰會充滿期待。世界經濟面臨一系列問題,需要採取對策解決,需要提振信心,而這恰恰是G20杭州峰會的優勢所在。第一,分享經驗,提振信心。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長期較快增長,中國本身的成功經驗有利於提振人們對世界經濟的信心,中國可以通過G20峰會,分享這些有益的經驗,促進全世界人民提高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
第二,制定務實、宏大的經濟發展計劃。中方正在同各方一道,力爭打造G20杭州峰會十大成果,即制定創新增長藍圖,制定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制定結構性改革優先領域、指導原則和指標體系,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制定全球投資政策指導原則,深化國際金融架構改革,創立三位一體的反腐敗合作,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制定創業行動計劃,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盡早生效。這樣的增長思路和計劃,有助於得到各國的普遍理解,更有助於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穩定發展。其中的增長藍圖,貿易增長戰略和國際金融改革,都有助於釋放現有的經濟能量,採取更開放的原則,促進世界經濟整體的增長。
第三,G20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抓住了當前世界經濟的要害,如果能夠落到實處,不僅是對世界經濟未來發展的一種指導,也是促進未來5到10年間世界經濟增長比較務實的路線圖。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亟需創新經濟的引領。這就需要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在改革創新中釋放活力。聯動是指首先要進行各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包括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海運和河流運輸、航空運輸、油氣管線、電力輸送、海底電纜和通訊系統等,並在此基礎上,實現體制和政策的互聯互通,這樣才能極大地縮減經濟的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經濟增長。包容是指讓世界經濟的增長,惠及到各種各樣的國家,惠及到各個層面的人民大眾,促進公平公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 G20峰會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舉辦G20峰會對中國的好處非常巨大,與每一個老百姓利益也密切相關。
好處一:人民幣獲得國際社會認可,減少流通損失。
在整個國際社會,雖然我們自己認為人民幣非常穩定,但是在國際金融體系中並沒有得到相應的認可。所以,這也是中國人民幣為什麼要加入SDR貨幣籃子的原因。在國際金融體系裡,如果人民幣的價值和穩定性不被認可,用人民幣到國外去消費,只能造成損失,被人低估,看不起。不是中國人被看不起,而是人民幣被看不起。
去過幾十個國家,絕大多數國家都不能直接拿人民幣消費,需要先拿人民幣換成當地的貨幣,或者即使可兌換也會吃虧,你不得不把人民幣先換成美元,然後拿美元再去兌當地貨幣。中國每年出國人口人次有1.5億左右,如果上述情況得到改善,人民幣在整個兌換過程中就減少了巨額損失,同時也會提高交易效率,這對我國的貨幣尊嚴,金融地位的尊重度都會大大提升。同理,人民幣得到國際認可對於我國的出口及整個國家的貿易都有積極影響。
好處二:協調金融政策,讓「蝴蝶效應」惠及百姓生活。
舉辦G20對於我國國內的金融安全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全球宏觀金融政策協調是一個重大的課題。美國對目前的金融體系極其具有負面作用。美國的一舉一動包括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加息等都對全世界產生影響。近年來,美國多次宣布加息,但「佯攻」了好幾次,又不加上去,其目的是要就增加全球對美國加息的預期。國際社會對美國加息預期的增加,就會對全球的金融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增加了不穩定的因素,此時,就需要在G20層面上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在G20領域對美國目前的這種不穩定的金融政策進行限制和協調等等。從這個角度講,限制一些發達國家的金融和政策權力,協調各個國家之間的財政金融政策,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當然有很大的影響。
類似能夠影響人們生活的議題非常多,包括建立全球的金融安全網,對資本流向進行高度監管,對外匯儲備減少等都對我們每一個老百姓的切身生活有很重要的影響。
杭州G20峰會是中國第一次主導全球經濟治理層面的頂層設計,可能是因為太宏觀,普通民眾不能理解其意義,這是正常的。因為它是全球層面上的頂層設計,有時候即使連國家層面上的頂層設計,大家都覺得和自身沒什麼關系,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任何頂層設計都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作為全球層面上頂層設計的G20峰會,當然也會對每個人有很大影響。
它就像「蝴蝶效應」一樣,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共同談商定的一個議題、一句話甚至一個詞,都有可能會產生「蝴蝶效應」,影響或波及到我們每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5. g20峰會帶來什麼重大的改變或好處
G20峰會將給杭州 帶來三方面效應
提升城市國際知名度美譽度 有助於招商引資與轉型升級 極大提升杭州市民幸福指數
2016年G20峰會花落杭州,讓人艷羨,讓人期待。
G20是一個大國俱樂部,其構成兼顧了全球最為重要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成員包括了發達國家中最為重要的「七國集團」,也包括了發展中國家中最為重要的「金磚五國」,涵蓋面廣,代表性強,GDP佔全球經濟的90%,貿易額佔全球的80%。
中國主辦G20峰會,源於中國貢獻
中國主辦2016年G20峰會,源於中國在G20中的重要地位和對全球的重要貢獻。自G20成立以來,中國出席了歷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和峰會。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G20會議機制升格為領導人峰會,此後,中國國家主席不僅出席了歷次峰會,而且在會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闡明了中國對全球經濟的立場,提出了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主張,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著「負責任大國」的角色。依靠G20平台,中國不僅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同時也在防範經濟危機、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領航者。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3年的5年間,中國一國貢獻了全球總GDP增長量的37.6%,起到了全球經濟火車頭的作用。2014年以來,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依然達到1/4。中國的貢獻,不僅首先源自中國自身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更是來自於增長路徑的設計和互利共贏的實際行動。
我們相信,杭州一定能夠交出一份令各方滿意的答卷
G20峰會花落杭州,將帶來三個方面的效應。
有助於提升杭州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對於中國來說,杭州無疑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但在國際上,客觀地說,杭州沒有擁有相應的知名度。筆者近年來多次外訪,所到之地,很多外國人知道上海,那是東方國際大都市;知道溫州,那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知道義烏,那是世界級的小商品集散地。但是,很少人知道杭州,這的確是個很大的遺憾。G20峰會花落杭州,給了杭州一個極好的機會。G20的領導人匯聚杭州,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媒體人、全球企業家和大量遊客。屆時,杭州必將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杭州的曝光率大為增加。G20峰會會讓全世界的人關注杭州、了解杭州,必將極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知名度,如果我們辦好了,也必將極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美譽度。
有助於杭州引進招商外資。招商引資是增加新資源、新要素、新動力的主要載體。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必須抓住招商引資這個關鍵環節。G20峰會,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和企業家蒞臨杭州,直接了解杭州,這無疑是一個最好的對接機會。不久前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開啟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開放性的政策理念和主張,體現了戰略視野和政治遠見。浙江省和杭州市要抓住G20峰會這一難得機遇,積極營造氛圍,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對接全球優質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區域統籌發展。
有助於改善杭州環境、交通,提升城市生活品質。G20峰會是重要的國際盛會,我們要努力展現杭州最好、最美的一面,必須下大力氣整治環境,期待古人所說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夠再現。為了保障大會順利召開,推進道路、機場、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非常必要的,這些設施,大會來賓使用只是一時,留下來都是杭州市民的寶貴財富,必然有助於提升杭州市民的生活品質,提升杭州市民的幸福指數。
G20盛會是對浙江省和杭州市的一次重要檢驗,對地方黨委政府的協調組織能力是一個挑戰,對杭州市民的文明素質也是一個檢驗。我們期待,我們相信,杭州一定能夠交出一份令各方滿意的答卷。
6. 中國舉辦G20峰會有什麼意義
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者和國際經濟秩序的建設者,這次峰會有望取得重要成果。G20杭州峰會將聚焦世界經濟和金融的重大突出問題,推動G20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作出新的貢獻。為杭州在世界上打出一張漂亮的名片,大大提升杭州的城市地位和影響力,提高杭州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加速杭州國際化的進程。
7. G20峰會,中國為世界注入強大信心,中國都做了哪些
為了加強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合作,中國這些年在貿易往來以及環境保護方面都和很多國家有著高度的合作關系。而且中國也在很多國際場合呼籲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應該摒棄矛盾以及摩擦,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合作關系變得更加的深入。可以說從中國所做出的這些努力就可以看出中國一直在讓世界走向團結發展的道路,而並不是互相摩擦爭斗的方向。從以下幾點就可以看出中國這些年在國際舞台上發揮出了多大的作用。
一、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過程中提供平等的貿易關系。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擁有強與弱之分,所以說在雙邊貿易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強勢一方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然而中國這些年在和一些比較弱小國家的貿易往來過程中都保持了相對平等的貿易關系。也因此在中國的幫助下,很多原本弱小的國家隨著這些年經濟貿易的發展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富裕。
在國際舞台當中,合作才能夠成為主流話題。如果搞貿易壁壘的話,必然會導致世界經濟出現嚴重衰退的情況,可以說現在的世界經濟趨勢已經承受不了這樣的嚴重衰退。
8. 如何看待g20峰會對全球治理的貢獻
g20峰會對全球治理的貢獻很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推動改革創新。
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自創新。總結中國改革創新經驗,會清晰地發現,體制機制變革釋放出的活力和創造力,科技進步造就的新產業和新產品,是中國經濟充滿活力並持續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世界發展史也同樣表明,創新是歷次重大危機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實現復甦的根本因素。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創造新的歷史性機遇,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3D列印、智能製造等新產業、新業態,蘊含著巨大商機,創造著巨大的需求。世界各國尤其是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該抓住機遇,把推動創新驅動和打造新增長源作為新的合作重點,創新增長方式,著力於供給端發力,加快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創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續的需求,激發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2、加強聯動協調。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形成政策和行動合力,是必然選擇。二十國集團成員應根據各自國情推出必要的財政貨幣政策,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國際市場穩定。主要發達經濟體要努力鞏固和擴大復甦勢頭,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則要努力克服下行風險和壓力,保持和恢復增長。在這一過程中,各方應特別注意加強彼此政策的溝通和協調,防止負面外溢效應。在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大國,則更需要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充分考慮對他國的影響,提高透明度。
3、反對貿易保護。
世界貿易擴大了,各國都受益;世界市場縮小了,對各國都沒有好處。搞保護主義和濫用貿易救濟措施,損人不利己。二十國集團應旗幟鮮明地反對保護主義,營造自由開放的全球貿易環境,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為不同國家發展提供充足空間;努力確保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對多邊貿易體制形成有益補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礙或藩籬。只有真正構建起開放型世界經濟,才能激發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力,讓世界經濟這兩大引擎重新高速轉動起來。
4、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
要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加快並切實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方案,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
5、推動包容發展。
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消除貧困,實現共同發展,使各國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為公平包容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消除貧困和飢餓,實現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發展,不僅是共同的道義責任,而且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二十國集團應該也有能力在落實方面先行一步,作出表率。
「未來難以預知,但未來可以塑造」,歷史往往取決於能否在關鍵時點作出關鍵的抉擇、邁出關鍵的步伐。二十國集團集中了當今世界大部分主要經濟體,佔全球經濟總量80%以上。能否夯實未來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的基礎、擺脫危機影響?能否把握科技進步和新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引領世界經濟邁向新一輪繁榮發展?答案取決於各成員的選擇和行動,取決於G20峰會能否結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豐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