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敘利亞多年來靠什麼錢來支撐戰爭呢
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經濟,任何國家都是以經濟建設為發展中心,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再來發展軍事力量。人們肯定會疑惑說,經濟實力再雄厚,軍事力量再強大的國家,經過戰爭以後都會削減不少,很難恢復起來,但是為什麼敘利亞打了這么多年的戰爭了,為什麼還有錢支持戰爭呢?
他們一般都是走伊朗的途徑將石油賣給伊朗朋友的,並且又再用這些錢來從俄羅斯購買軍事武器,他們能動用的花費並不高,都是一些較輕的武器,就像槍支彈葯的損耗補給之類的,但是就這些賣石油得來的錢,用來購買伊朗和俄羅斯的庫存半賣半送的槍支彈葯,倒也是基本夠用的了,這樣用石油倒賣的錢也夠敘利亞維持好久的戰爭的開銷的了。
Ⅱ 敘利亞有那麼窮嗎,我看大馬士革還挺繁華的
敘利亞不是一個發達國家,即使在戰前也不算很富有,經過9年內戰現在更是百廢待興。敘利亞雖然在中東地區,但石油儲量相對波斯灣沿岸地區而言要少得多,因此無法像海灣國家一樣靠石油出口致富,戰前敘利亞主要的產業除了石油還有農牧業、部分手工業和加工工業、礦產採掘業以及第三產業的旅遊業等,總體而言這些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附加值較低、受外部經濟環境變動的影響也較大,現在更是飽受內戰的摧殘。當然貧窮與富裕要看與什麼對象對比,如果是和真正處於赤貧狀態的南部非洲、或者同樣處於中東但自然環境更加惡劣的葉門等國相比的話,敘利亞肯定還是要富有一些的。敘利亞處在地中海東岸,對外聯系較為方便,不像那些沒有出海口的閉塞的內陸國;雖然也有很多乾旱沙漠,但敘利亞西北部、北部氣候還算適宜農牧業發展,又有幼發拉底河流經,與那些自然環境極端惡劣的地區相比還是要好不少。
敘利亞的貧富差距較大。巴沙爾政府自2000年執政以來推行的私有化改革導致貧富分化加快,一些官員、商人獲得了大量財富,底層獲得的改革紅利較少,後來因為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以及敘利亞國內的旱災,貧民的生活狀況進一步惡化了,這也是敘利亞戰爭爆發的社會根源之一——當然,戰爭發展到今天早已背離了最開始的方向。客觀來說巴沙爾政府為推動國家現代化還是做了一些努力,大馬士革、阿勒頗等大城市建設了一些規劃完善、設施齊備的新城區和工業區,城市面貌有了一定改善,但在市郊還是存在大量環境擁擠、設施老舊的貧民區,這些地區積累了對巴沙爾政府的不滿情緒,狹窄的街巷也給武裝分子提供了絕佳的掩蔽所。敘利亞戰爭中的很多巷戰都是圍繞這些舊城區展開的(大馬士革的東古塔、阿勒頗東部的老城區都曾長期被反對派占據),而在新城區的民眾卻大多支持巴沙爾政府、反對派很少能取得立足點(大馬士革的核心區反對派未能攻入、阿勒頗西部新城區也長期被敘利亞政府軍控制),這某種程度上也是敘利亞社會分化的一個縮影(當然再強調一遍,現在的敘利亞戰爭早已背離了最初的方向,現在的反對派也早已不是當初那些滿腔怨憤的來自底層的反抗者,而是被各路野心家、宗教極端派和恐怖分子取而代之)。
Ⅲ 敘利亞曾經靠什麼富裕
敘利亞這個曾經依靠石油和糧食出口的富裕國家,在西方採取石油和糧食禁售、海外資金凍結等經濟封鎖措施後,一步步被推向經濟崩潰的萬丈深淵。一篇源自CNN名為《「阿拉伯之春」以後,革命讓位於暴力》的文章中這樣寫道:「人們可以藉助數字來想像這個國家的慘狀。據聯合國統計,有22萬多的敘利亞人被殺,受傷的人數超過80萬;多於400萬的敘利亞人成為難民,流落在約旦、土耳其和黎巴嫩等國家,國內無家可歸的人口也達到了760多萬;而尚留在國內的敘利亞人中,有大約75%的人生活在貧困里。」
Ⅳ 敘利亞歷史上強大過嗎無論是在文化上、經濟上還是軍事上,敘利亞歷史上在哪方面非常強大過嗎
文化上曾經有過短暫輝煌。
敘利亞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明的國家,遠在舊石器時代早期,敘利亞就有了原始人類。公元前第2千紀末葉,敘利亞進入鐵器時代。當時居住在地中海東岸中部一帶的一支迦南人,即腓尼基人,他們發展航海貿易,促進了地中海沿岸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創造了有22個輔音字母的腓尼基文字,對世界文化作出了偉大貢獻。公元前第2千紀到前第1千紀中葉,第三支遷入敘利亞的塞姆人為阿拉米人。他們建築的哈馬和大馬士革等城市和使用的阿拉米文字,是敘利亞文化的寶貴遺產。
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潰波斯帝國的軍隊,佔領敘利亞。至塞琉西王國時代(公元前312~前64),希臘文化和塞姆人文化互相滲透,形成一種希臘化的敘利亞文化,從而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源泉。
Ⅳ 敘利亞的經濟狀況如何
敘利亞,如今可以說是地球上最苦難的國家,它的首都大馬士革曾經是地球上最輝煌的城市之一。記得有一句古老的諺語「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這句描述了繁榮時期大馬士革的諺語如今讀來令人唏噓。
以上就是本人對於這個問題的一點不成熟看法,不妥之處,還希望批評指正。
Ⅵ 敘利亞這個國家有錢嗎。
有錢。但是經過戰爭摧殘之後,基礎設施遭到極大破壞,生產能力極大下降,人民居住及生活環境極大惡化。
從本來的巴比倫夢幻之國(雖然該國是獨裁國家存在很大程度的專權及打壓異己人士及腐敗情況,但是人民的確生活水準在阿拉伯國家裡面算是比較高的,這一點無論是誰都無法否認。),淪落到今天的滿目瘡痍之地。
戰爭的確值得我們反思。
這次戰爭如果結束了,那麼敘利亞也需要最起碼十幾年才能恢復到站前的經濟生活水平。
Ⅶ 每年打仗軍費要250億,為啥打了這么多年,敘利亞還有錢打
自從二戰結束之後,各個國家都在忙於發展自己,漸漸的也很少有戰爭的發生了,可在世界上仍然有一個地方,常年都處於戰爭的風暴中心,那就是中東地區,這里的戰爭一直以來都沒有結束過。
美國為了獲取中東利益,所以在當地經常攪弄風雲,而為了能和美國對抗,俄羅斯儼然成為了那些中東國家的「救世主」,他們經常為敘利亞提供武器,甚至直接派人參戰,再加上敘利亞自己的實力,也是夠打仗的了。
近幾年來,敘利亞也一直都在重建國家,雖然戰爭還未完全結束,但他們也在積極地恢復工業、旅遊業、商業、農業等,當然一時間,也是回不到戰爭前的水平的。
Ⅷ 敘利亞是什麼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簡稱敘利亞,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國土總面積(包括戈蘭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以色列為鄰,西與塞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馬士革。
敘利亞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中心位置,經濟來源主要是農業、石油、加工業和旅遊業,石油正面臨枯竭的境況,人口增長過快,失業率在逐步增高。敘利亞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明的國家,遠在舊石器時代早期,敘利亞就有了原始人類。公元前第4千紀左右,那裡的居民開始定居,並使用銅器。公元前第3千紀,敘利亞從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出現了一些以商業城市為中心的奴隸制城邦國家。
Ⅸ 敘利亞在歷史上強大過嗎如果有的話有多強大
敘利亞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明的國.家,遠在舊石器時代早期,敘利亞就有了原始人類。公元前第4千紀左右,那裡的居民開始定居,並使用銅器。公元前第3千紀,敘利亞從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出現了一些以商業城市為中心的奴.隸制城邦國.家。
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1000年,阿.拉.伯半島游牧的塞姆人,向敘利亞及其附近地區進行了3次大遷徙。公元前第3千紀的最後幾百年,塞姆人中的阿莫雷人進入敘利亞,並建立了許多小王國,形成敘利亞的第一次塞姆人化。公元前第2千紀前後,第二支大規模移入敘利亞、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塞姆人為迦南人。他們在地中海東岸及內陸建立了一些各自為政的城邦,創造了迦南文化。
公元前第2千紀末葉,敘利亞進入鐵器時代。當時居住在地中海東岸中部一帶的一支迦南人,即腓尼基人,他們發展航海貿易,促進了地中海沿岸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創造了有22個輔音字母的腓尼基文.字,對世界文化作出了偉大貢獻。
公元前第2千紀到前第1千紀中葉,第三支遷入敘利亞的塞姆人為阿拉米人。他們建築的哈馬和大馬士革等城市和使用的阿拉米文.字,是敘利亞文化的寶貴遺產。
公元前第2千紀至前6世紀,進入和爭奪敘利亞的民.族還有喜克索人、胡里安人、埃.及人、赫梯人、亞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
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潰波斯帝.國的軍.隊,佔領敘利亞。至塞琉西王國時代(公元前312~前⑥4),希臘文化和塞姆人文化互相滲透,形成一種希臘化的敘利亞文化,從而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源泉。
公元前⑥4年,羅馬並吞敘利亞。在羅馬統.治時期,敘利亞曾出現帕爾米拉人建立的阿.拉.伯國.家。公元2世紀至公元3世紀,帕爾米拉人在東西方貿易中起了活躍的中介作用。272年,帕爾米拉為東羅馬帝.國所滅。
636年,哈里發歐麥爾一世征服了敘利亞。阿.拉.伯人對敘利亞統.治權的確立,是敘利亞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從此敘利亞開始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
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奪取政.權,稱一世,定都大馬士革,建立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661~750)。其統.治時期敘利亞的封.建生產關系進一步發展,各種文化源流開始匯合。阿拔斯王朝時期(750~1258),盡管帝.國中心已轉移到巴格達,但敘利亞在創造輝煌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方面,仍然佔有重要地位。
9世紀下半葉,阿拔斯朝衰微。此後,土倫王朝、伊赫什德王朝、哈姆丹王朝、法蒂瑪王朝、塞爾柱帝.國、十字軍、贊吉王朝、阿尤布王朝(1171~1260)、馬木留克王朝(1250~1517)和伊兒汗王朝先後侵佔或統.治敘利亞。
11世紀至13世紀,敘利亞人.民積極參加了薩拉丁遏止十字軍侵略和拜伯爾斯打退蒙古人進攻的戰爭,為使阿.拉.伯人.民免遭外族長期蹂.躪,捍衛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作出了貢獻。
1516年,敘利亞被納入曾一度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政.府對敘利亞人.民政.治上專橫壓.迫,經濟上無情掠奪,文化上實行愚.民政.策。18世紀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外國資本大量侵入敘利亞。18世紀末葉,法國資本在敘利亞各大城市佔絕對優勢。外國資本的侵入,促使敘利亞在19世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1831至1840年,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的藩屬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佔領敘利亞長達10年之久。
19世紀下半葉,敘利亞的民.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領.導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復興運.動在敘利亞和黎巴嫩蓬勃.發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文化復興運.動激發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識,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運.動鋪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義組.織相繼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協會」和「盟約社」。大馬士革成為阿.拉.伯民.族運.動的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敘利亞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災.難。奧斯曼帝.國軍事當.局強.迫敘利亞人.民充當炮灰,殘酷鎮.壓愛.國分.子。1916年6.月,麥加的謝里夫海珊舉行反土起.義,海珊的第三子費薩爾率軍由阿.拉.伯半島北上,與英軍協同作戰,大批敘利亞人參加了戰斗。1918年10月費薩爾攻佔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長達300多年的封.建軍事統.治。此後,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地帶由法國控.制,從亞喀巴到阿勒頗的敘利亞內地由費薩爾的軍.隊控.制。
1919年7月,第一次敘利亞國.民大.會在大馬士革召開。大.會要求承認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敘利亞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拒絕賽克斯-皮科協定和貝爾福宣.言,拒絕擬議中的委任統.治。巴黎和會對此置若罔聞。
1920.年3月,第2次敘利亞國.民大.會宣布敘利亞獨.立,立費薩爾為國王。4月,協約國最高委.員會召開聖雷莫會.議,決定敘利亞和黎巴嫩由法國委任統.治。7月14日,法軍司令H.-J.-E.古羅向費薩爾發出最後通牒,限期無條件接受法國的委任統.治。接著,法軍便向大馬士革推進。敘利亞軍民在麥塞隆與法軍激戰。25日法軍進入大馬士革,廢黜費薩爾,敘利亞和黎巴嫩落入法國之手。
為了分割反法.力量,法國殖民當.局把敘利亞、黎巴嫩分為幾個各自為政的獨.立區。法國高級專員主.宰一切,地方政.權完全掌握在高級專員代.表和親法分.子手裡。殖民當.局挑.起宗.教、民.族糾紛,取.締政黨,嚴厲鎮.壓愛.國者,同時強.迫敘利亞人學.法語,有些地區禁止學阿.拉.伯語。法國資本控.制敘利亞的國.民經濟命脈,榨取大量利潤,導致生產衰退,民生凋敝。敘利亞人.民與法國殖民者展開了英勇斗.爭,各地武.裝起.義不斷。特別是1925~1927年阿特拉什和阿卜杜·拉赫曼·沙赫班德爾領.導的全國大起.義,給予法國統.治者沉重打擊(見敘利亞起.義)。為了緩和敘利亞人.民的反法斗.爭,法國統.治者多次玩.弄承認敘利亞獨.立、實施憲.法、建立自.治政.府等欺.騙伎倆,如1936年簽定的「法敘條約」。
1939年法國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緊張局勢,廢除憲.法,恢復了對敘利亞的軍事統.治。1940年,法國維希政.府投降,敘利亞和黎巴嫩受德國控.制。1941年6~7月,英軍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的軍.隊進入敘利亞和黎巴嫩,趕走了德國.法.西.斯勢力。9月,法軍總司令G.卡特魯宣布敘利亞獨.立。
1943年7月,敘利亞恢復憲.法,舉行議會選.舉,成.立了自己的政.府。1946年4月17日,英、法軍.隊被.迫全部撤出敘利亞。敘利亞把這一天定為獨.立日和國慶日。
敘利亞獨.立後,面.臨復雜的國內局勢和帝.國主.義侵略的威脅,執.政的地主資產階.級政.治聯.盟民.族集.團軟弱無力。第一次中東戰爭後,國內政局更加動.盪。僅1949~1951年,敘利亞就發生了得到美、英支持的4次軍事政.變,1954年2月,靠政.變奪取政.權的施捨克利被軍.隊推.翻。接著,全國舉行議會選.舉,民.族民.主力量在選.舉中居於優勢,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取得很大勝利,並參加了以庫阿特利為總統的聯合政.府。
1958年2月,敘利亞與埃.及合並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9月28日,敘利亞宣布脫離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963年3月8日,復興社.會黨發動政.變成功,執.政至今。1967年6.月爆發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侵佔了敘利亞的戈蘭高地。1970年11月13日,哈菲茲·阿薩德發動「糾正運.動」,改組復興社.會黨的地區領.導和政.府,自任總.理。次年,當選為總統。阿薩德執.政以來,國.民經濟,尤其是作為敘利亞經濟主幹的農業有較大發展。20世紀後期,敘利亞由於國防開支擴大、農業歉收等原因,經濟發展緩慢。
2000年6.月10日阿薩德去世。阿次子巴沙爾·阿薩德於同年7月10日繼任總統。
從2011年年初開始,爆發了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曠日持久的沖.突。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於2011年1月26日開始並於3月15日升級,隨後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了武.裝沖.突。
隨後不滿總統巴沙爾的原政.府軍官兵開始攜帶輕武.器離隊,成.立「自.由軍」,調轉槍口與政.府軍作戰。隨著沖.突的愈演愈烈,大量遜尼派官兵選擇叛.變,僅2012年3月幾天時間里就有多名將軍及上校加入自.由軍並進入土耳其境內,一年內自.由軍人數已發展到約5萬.人。
極端武.裝分.子包括伊.斯.蘭國(ISIS)和基.地組.織隨後介入,教.派之間的沖.突越發明朗。2012年6.月26日,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宣布敘利亞進入戰爭狀態。2012年9月起,大量的敘利亞人.民為躲避戰爭變成了國際難.民。
2011年~2015年,敘利亞因這場血.腥沖.突而四分五裂。大約20萬敘利亞人死於這場內戰,國內近一半平民流離失所。衛星照片顯示,2011年敘利亞內戰後,敘境內夜光減少83%。
2016年12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正式向媒體宣布,敘利亞政.府軍已完全解.放敘第二大城市阿勒頗東部地區。
2017年11月8日,德國波恩舉行的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敘利亞代.表宣布將盡快簽署加入《巴黎協定》並履行承諾,同時呼.吁國際社.會對其履行承諾予以支持。
2017年12月,上合組.織秘.書長拉希德·阿利莫夫在莫斯科的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學術委.員會會.議上表示,敘利亞申請加入上合組.織。
Ⅹ 敘利亞內戰打了8年,敘利亞還有哪些經濟來源渠道,阿薩德政權依靠什麼維持
敘利亞政府主要是依靠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因為俄羅斯和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擁有著非常多的利益,所以這兩個國家才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支持敘利亞政府,打擊反對派武裝,並且俄羅斯也派出了自己國家的軍隊,幫助敘利亞政府軍打擊反對派武裝,並且現在也成功地收復了大部分的領土。當然這些國家不光是在軍事方面支持敘利亞政府,同時也在經濟方面上也支持了敘利亞政府。
當然我們也希望敘利亞能夠保持一個長期穩定的和平,這樣才能夠使得敘利亞得到一個快速的恢復以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