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島和貴州去哪裡旅遊好為什麼
青島好啊 青島市中國最美的海濱城市 而且這兩年變化非常大 既有歐洲的美還有現代的氣息
② 青島大學和貴州財經大學哪個競爭更大
青島大學
1.查看競爭力首先看發展,青島屬於新一線城市
2.專業實力,青島更強一些
3.師資
③ 貴州和青島哪個更值一游
貴州,因為貴州大山大湖多,城市化建設污染較少,更親近自然,貼近自然些,是一個忘記疲倦,修養生息,快樂的好地方
④ 九月中旬是去青島好還是貴州好呢,一個人旅行
桂林和廈門那個時候一樣的熱,去桂林比較好點,那邊晚上溫差大,好過點。去桂林就是看山水在廈門看海島
⑤ 2021全國百強縣,貴州的縣強過廣東和山東,新榜單有何特點
2021年百強縣出爐(以2020年GDP為依據), 經濟強省 廣東和山東 被 江蘇和浙江 在數量上碾壓! 福建、湖南、貴州、陝西、河南、江西 也牛起來了! 百強縣最強的當屬江蘇省,前5名占據4席,浙江和湖南強勢崛起!
前10名浙江、湖南各有2席。前20名中貴州仁懷市第12名,陝西神木市第17名,都高於山東最強的位列第20名的膠州市。且看2021百強縣前二十名榜單:
01.江蘇崑山市,02.江蘇江陰市,
03.江蘇張家港市, 04.福建晉江市,
05.江蘇常熟市, 06.浙江慈溪市,
07.江蘇宜興市, 08.湖南長沙縣,
09.湖南瀏陽市, 10.浙江義烏市,
11.江蘇太倉市, 12.貴州仁懷市,
13.浙江諸暨市, 14.福建南安市,
15.福建惠安市, 16.江蘇如皋市,
17.陝西神木市, 18.浙江樂清市,
19.福建福清市, 20.山東膠州市,
2021經濟百強縣具體排名於文章最後
2021年百強縣排行榜有三個想不到!
經濟總量全國第一的廣東省,在全國百強縣排名中, 廣東省最強的博羅縣排名全國第88名,廣東全省只有博羅縣、普寧市和惠東縣3個縣入圍全國百強, 這一數據不及湖南(5個)、湖北(7個)、河南(7個)、福建(9個)這些普通省份。
要知道2020年廣東GDP高達110760.94億,這也很大程度說明 廣東省是一個縣域經濟極為不發達的省份, 進一步說明廣東省內發展的不平衡性,廣東應該是省內貧富差距最大的省。
貴州省、湖南省、陝西省 這些欠發達省份竟然 有多個縣的縣域經濟實力躋身全國前二十。
仁懷市!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貴州省仁懷市(遵義市下轄縣級市)高居全國第12位,不僅超過山東省最強的膠州市(青島市下轄縣級市)還差點超過了發達的長三角地區的江蘇太倉市和浙江義烏市。
長沙縣、瀏陽市! 湖南省長沙市下轄的這兩個縣,躋身全國百強縣前十名,長沙縣位居第8名,瀏陽市位居第9名,湖南省成為除江蘇省之外躋身百強縣前十名最好的省份,百強縣前十名:江蘇5個,湖南2個,浙江2個,福建1個。
神木市! 位居大西北荒漠的陝西省榆林市下轄的神木市位居百強縣第17名,2020年實現GDP1294億,高於山東省最強的縣級市青島下轄的膠州市。在貧窮落後的大西北能有這樣一個經濟強縣實屬不易,希望神木在立足能源為基礎的發展上打造新型產業經濟,始終保持在全國縣域經濟中的領先地位。
以往給人們落後、貧窮印象的貴州省、湖南省、陝西省、安徽省和雲南省都有強勢崛起的縣域經濟,這也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曾經貧窮落後的省份正在快速崛起發展,部分地市和縣市具備了趕超東部發達省份地市和縣市的實力。全國正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經濟總量全國第三的山東省,曾經也是全國經濟百強縣三大核心省份之一,與江蘇和浙江同處第一陣營。
然而, 在2020年山東百強縣數量出現了大幅度減少 , 山東最強的縣青島市下轄的縣級膠州市位居全國第20名 ,除了不及江蘇、浙江和福建的縣(縣級市)之外,就連湖南、貴州、陝西最強縣(縣級市)都碾壓了山東的膠州市。
2020年GDP入圍全國百強縣的山東縣(縣級市)具體名單為:20.膠州市,29.龍口市,39.榮成市,48.鄒城市,53.壽光市,56.滕州市,63.肥城市,65.平度市,71.招遠市,72.萊州市,78.諸城市,87.廣饒縣,98.桓台縣。
山東全國百強縣大幅減少有客觀的原因,然後更重要的是主觀因素 。
客觀上縣(縣級市)改區導致百強縣數量減少,比如最近幾年 即墨市 改即墨區, 章丘市 改章丘區。
更重要的主觀因素則是過去五年山東經濟遭遇了發展的「瓶頸」,產業落後,活力不強,表現平平。像 鄒平市,新泰市、高密市、青州市 這些全國百強縣常客都未能入圍新的百強縣排行榜。
一年一度的全國百強縣排行,是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我國各省市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的一個參照因素。 每個省體現出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 像江蘇、浙江強大的縣域經濟是其經濟發展的主要特色。 江浙兩省的百強縣數量不僅多而且單個縣(縣級市)的經濟規模非常強大,比如江蘇縣級崑山市和江陰市2020年GDP總量分別為4250億和4100億,超過了全國80%的地級市的GDP。
但是經濟第一大省 廣東省縣域經濟實力不如一個欠發達省份 ,2021年入圍百強縣的廣東省內縣只有3個,而且排名第88名、91名、92名。甚至都不如貴州、湖南、安徽表現亮眼。
但是 廣東省的經濟主要是靠城市經濟來支撐 ,廣州和深圳兩大一線城市沒有縣和縣級市,而且東莞、中山等地級市還是不設區縣的城市,廣東省在全國百強縣排行中不佔優勢是有客觀因素的。
但是不得不承認,廣東除了珠三角以外,粵西北、粵東北、和粵北大量的縣和縣級市中沒有幾個能脫穎而出的,說明廣東省內經濟發展差距太大了。
2021年全國百強縣排行榜單
2021全國百強縣,上榜者無一例外,都是當地政府給力,懂得利用自身優勢,加之合適的導向,並提供政策扶持。
貴州仁懷市,支柱是白酒工業,茅台是不是很熟悉。然而,仁懷市農村並不富裕,所以政府為紅高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①實行價格保護,確定最低保護價;②生產扶持;落實種植面積;做好生產培訓。
江蘇崑山市,百強縣排第一,當地政府以國家新興產業為導向,先後出台完善 科技 創新、人才引進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等系列引導扶持政策。做到一個產業一項政策,一個行業一套措施。
出台的扶持政策,並不僅僅是個擺設,是切落實到地。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出台了「生根」計劃,每年支出不低於財政6%,設立人才 科技 專項資金.....這僅僅是一項政策,就能看出其中的「誠意」,試問:這樣的縣何愁不強。
舉得兩個例子,成功都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政府政策扶持,並且落實到位。
作為一個在貴州的湖北人,我覺得,貴州不比任何省、直轄市差。
我2013年年底來的貴州,現在定居在黔東南州凱里市。決定來貴州之前,我對貴州的印象一直不太好,一直停留在「青山惡水出刁民」的認知上,認為貴州很窮,應該是全國最窮的省份吧。來到這里生活之後,我才發現我真的錯了。
其他的縣市我去得少,暫且不論。僅僅以黔東南州的16個縣市為例,跟大家分享下。
一是縣市發展。近幾年來,貴州依託大數據,各縣市大力開發 旅遊 產業,以「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打造出了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景區景點,比如雷山縣的西江千戶苗寨,黎平肇興侗寨,鎮遠古城、從江加榜梯田……每個縣市都形成了自己特色發展之路。
二是交通。像麻江縣的交通,早在2018年就實現「戶戶通」,這早就超越了以前的村村通、組組通,而且,村裡到縣城每天都有鄉村客運班車。不過,我大湖北的黃岡市團風縣,前段時間才開通計程車運營,這里的計程車每個縣都在2013年前後開始運營了。還有發達的交通網路,高速網路,縣縣通高速早已不是夢幻,而現在,貴州提出的目標是「縣縣通高鐵、縣縣有飛機場」。
三是消費。原本以為,貴州的地方窮,消費水平應該很低。外面有的,這里也有,外面沒有的這里也有。消費水平普遍偏高,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也偏高,2015年我裝修房子的時候就做了對比,這個跟運輸成本高息息相關。
從 科技 現代化來說,貴州有其獨有的優勢,「大數據中心」「天眼」等;茅台酒姑且不說,僅僅是老乾媽也是其他縣市也難以比擬的。
盡管說來,這里的工業化水平確實比沿海地域要欠缺些,但是,貴州每年以全國前三的增長速度勇猛前進。不得不說,貴州這幾年的發展令人刮目相看。
貴州哪個縣強過山東和廣東了?
廣東和山東百強縣之所以銳減,是因為近十幾年來一直在大規模撤縣劃區。珠三角核心城市廣州、深圳、東莞、中山、佛山、珠海都已經完全城區化,早已沒有縣城,而且廣東GDP超過70%都集中在珠三角,所以非珠地區沒有百強縣也很正常。
山東同理,青島的即墨和膠南,威海的文登,濟南的章丘,這些在十年前都是百強縣位列前30的水平,但是現在全都變成了區,不再參加百強縣評選。
十年時間里,江浙粵魯四省先後撤市劃區超20個,所以中西部才會有更多縣城遞補進入百強。不可否認,中西部這幾年的進步的確很大,但是說貴州的縣強過廣東和山東,這的確是不自量力。
縱觀整個貴州省,入圍經濟百強縣只有1個,這就是位列第12位的仁懷,2020年GDP1364億。懷仁隸屬遵義,遵義2020年全年GDP3720億,一個仁懷就佔了全市36.67%,佔比超過三分之一。這個比例級別在任何經濟強市都不存在。所以仁懷能排在這個位置不是比廣東山東的縣強,而是資源過度集中。
你提到的湖南也是相似的道理,名列第8和第9的長沙縣與瀏陽市都是隸屬長沙,雖然單獨佔比沒那麼大,但卻同屬一市。
如果你對比一下整個省域范圍,你會發現江蘇、浙江、山東、福建這些沿海地區縣域均衡性是真強。就以你提到的山東來說,入圍的13個縣級市分別來自於8個不同城市,試問中西部有哪個省份有此縣域經濟實力?如果沒有東部省份撤縣劃區的那二三十個名額消失,70名之後的那十幾個中西部縣城還得排在100開外。現在因為有一兩個縣城名次靠前就認為超過某省的縣域經濟,這是純屬 搞笑 。
2021全國百強縣,貴州的縣強過廣東和山東,這也是出乎意料的,但是為什麼能強過經濟大省廣東和禮儀之省山東呢,那還得從貴州的地理位置說起,貴州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環境可謂是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有著很強的中華文化底蘊,所以這個地方發展起來了 旅遊 業,也是當地 旅遊 業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的行業!比如零售和批發、住宿、車和 美食 行業,所以貴州今天能在全國百強縣中脫穎而出,並不是一朝一夕發展起來的,那為什麼現在才脫穎而出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我覺得以下幾點可以說明:
1. 旅遊 業開始旺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基礎已經得到滿足了,開始去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去 旅遊 ,來滿足自己的精神追求。
2、貴州的 旅遊 業已經成熟。貴州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和風景優勢,在 旅遊 開發上有很大的天生優勢! 旅遊 業體繫上應該已經很成熟了,所以才能吸引大量的遊客去貴州 旅遊 !
這是我的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啦!
貴州仁懷的GDP是1363億,排名全國百強縣第十二位,確實很厲害,但是要說是強過廣東和山東,卻有點言過其實了,確實山東和廣東的排名比較靠後但是數量卻要比貴州多。
山東和廣東的百強縣之所以排名靠後是因為,很多強縣都已撤縣劃區了,自然也就不在這個名單里,佛山獅山鎮2019年的GDP就是1129億,與仁懷市差不多。
仁懷市在2016年的時候GDP還是560億,四年時間增長了2.4倍,不得不說是非常驚人的,其主要原因還是得益於白酒行業的快速發展,茅台鎮在仁懷的佔比就能達到一般以上,仁懷市高速發展的這四年,也是茅台股價高漲的四年,從200多元漲到了現今的1960元,這還是因為白酒院士造成的股價下跌,否則更高。
所以仁懷的高速發展完全是依靠茅台集團的,這1300多億的GDP大約有90%以上都是與白酒相關的,總體的質量不高,抗風險能力較差,一旦白酒行業出現問題,仁懷的經濟發展就會停滯甚至倒退,美國底特律和我國的很多資源型,單一性產業城市都是如此。
新榜單其實與去年沒有多大差別總體變化不大,江蘇依然是蘇大強,10強里佔了五個名額,前三甲都是江蘇的,福建和浙江也很強,但是仔細研究會發現,除去仙桃、濟源等幾個省直管縣,其他的百強縣也就分屬五十多座城市,有的城市高達3.4個以上,這些城市都是在全國排名靠前或者本省區排名前列,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是小馬拉大車的城市,例如山東棗庄,浙江金華等其縣域經濟真的是牛的一批。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部,全省97%以上被山地或丘陵覆蓋。由於地形限制,貴州過去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滯後,一度被稱為"窮山惡水"之地。然而,過去20年裡貴州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別是最近10年貴州強勢崛起,經濟增速連續9年位居全國前3。
貴州行省始設於明朝前期。但明朝貴州巡撫 郭子章 卻如此評價貴州:「蓋貴州乃古羅施鬼國,地皆蠻夷,山多箐穴,水不涵汀,土無貨殖,通計民屯僅十四萬石,為天下第一貧瘠之處,官戎歲給全仰於湖廣、四川二省,蓋本非都會之地,從古不入版圖。我朝但因雲南而從此借一線之路以通往來,一線之外,悉皆夷峒。」
2020年貴州貧困縣全部摘帽,人均GDP更是超過了廣西、黑龍江、甘肅,不再全國墊底。貴州 茅台 名滿 全球 , 旅遊 業 發展 迅猛 ,國家 政策 大力扶持 。 獨山縣 可以告訴你這個答案,一個30萬人的縣能靠財政補貼加貸款拿到400億,就算是換成硬幣全拿去打水漂也能做成個大壩了。希望 貴州 腳踏實地 加油干 ,國家政策 扶持 這么好 ,自己 再不 沖 ,說不過去了 !!
從榜單來看,呈現如下特點:
1、江蘇包攬前四,分別是崑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傳統的蘇南強縣。宜興、太倉也位列前十。主要原因是這些地方工商業基礎較好,地理區位優勢明顯,位於長三角中心地區,臨近上海和蘇州兩座大城市。
山東傳統強縣龍口位列第10,也是山東唯一進前十的縣市。另外,膠州、榮成分別位列12和13,均為山東半島城市,呈現出山東東西發展的差距依然明顯。
表面上看浙江優勢不明顯,主要是浙江好多強縣變成了區,不在統計范圍內,畢竟縣域經濟、民營經濟的地位,浙江是不可動搖的。
至於樓主所說貴州的縣強過廣東和山東我未發現,貴州的強縣只是個別。
貴州主要還是仁懷,那是靠白酒產業,或者說就是靠茅台支撐起來的。
不過,也不要小看仁懷,現在仁懷的白酒產業鏈已經起來了,帶動了上游的包裝、材料等等產業,而且仁懷市茅台鎮還在搞 旅遊 ,古鎮修得確實漂亮,走在街上全是酒香,未來仁懷會越來越好的。
當然,這是不可復制的,仁懷,貴州只有一個。而山東、廣東的縣,地理優勢放那了,成功是可以復制的。
最後放幾張茅台鎮的照片,前幾個月才去過一次,真的挺好玩的。
茅台鎮
茅台酒廠的工人
貴州的仁懷居然排到前面去了,一瓶茅台帶動了一個縣的GDP,還排到了百強縣的前列,真是「一醬功成」啊!如果將來的某一天茅台不香了,仁懷該怎麼辦呢。
⑥ 青島市GDP目前在中國排第幾
2011GDP總量青島北方第三,僅次於北京,天津。
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2011年1月6日發布
本排名系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2011年度兩岸社會科學合作課題成果之一,本排名系統分2011年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100強,2011年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20強,2011年中國城市文化競爭力20強,2011年中國城市社會競爭力20強,2011年中國城市生態環境競爭力20強,所參考的數據截止2011年10月13日。
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是以經濟競爭力,文化競爭力和社會競爭力為基礎,並結合生態環境競爭力後計算得出。
城市經濟競爭力涵蓋GDP總量,GDP增速,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經濟和產業結構,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金融機構存貸款總額以及經濟發展潛力等方面。
城市文化競爭力涵蓋教育實力,科技創新水平,文化及體育產業發展狀況和文化影響力,文化氛圍,公民總體素質和公民意識,城市歷史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
城市社會競爭力涵蓋人口結構,社會結構,基尼系數,社會治安狀況,居民幸福指數,民主法治建設進程,國際化程度和社會包容性以及慈善事業發展狀況等方面。
城市生態環境競爭力涵蓋空氣質量,污染物排放程度,森林覆蓋率,生態多樣性及野生動植物分布,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分布,旅遊業總收入GDP佔比以及環境承載力等方面。
2011年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100強
1北京 2上海 3香港 4深圳 5廣州
6台北 7南京 8大連 9蘇州 10青島
11無錫 12佛山 13重慶 14寧波 15杭州
16成都 17武漢 18澳門 19天津 20沈陽
21廈門 22泉州 23珠海 24東莞 25唐山
26福州 27長沙 28大慶 29常州 30西安
31煙台 32濰坊 33徐州 34中山 35濟南
36鄂爾多斯 37哈爾濱 38長春 39包頭 40呼和浩特
41紹興 42江門 43惠州 44新竹 45溫州
46高雄 47湛江 48淄博 49秦皇島 50昆明
51南通 52揚州 53洛陽 54鄭州 55烏魯木齊
56威海 57金華 58蕪湖 59南寧 60鞍山
61嘉興 62東營 63漳州 64株洲 65營口
66台州 67泰州 68台南 69鎮江 70馬鞍山
71南昌 72日照 73湘潭 74吉林 75德陽
76太原 77綿陽 78蘭州 79宜昌 80滄州
81襄陽 82邯鄲 83延安 84合肥 85榆林
86桂林 87淮安 88柳州 89岳陽 90克拉瑪依
91貴陽 92海口 93喀什 94大同 95錦州
96宜賓 87南陽 98銀川 99咸陽 100九江
2011年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20強
1上海 2香港 3深圳 4北京 5廣州
6台北 7蘇州 8青島 9寧波 10無錫
11杭州 12大連 13南京 14佛山 15重慶
16成都 17天津 18澳門 19武漢 20廈門
2011年中國城市文化競爭力20強
1北京 2南京 3上海 4台北 5香港
6西安 7杭州 8廣州 9沈陽 10蘇州
11成都 12武漢 13澳門 14大連 15青島
16重慶 17紹興 18天津 19廈門 20深圳
2011年中國城市社會競爭力20強
1北京 2南京 3香港 4上海 5蘇州
6台北 7無錫 8青島 9杭州 10威海
11揚州 12寧波 13桂林 14常州 15濟南
16濰坊 17鎮江 18煙台 19泰州 20湖州
2011年中國城市生態環境競爭力20強
1黃山 2桂林 3三亞 4張家界 5阿壩州
6伊犁 7海口 8威海 9舟山 10大理
11九江 12林芝地區13贛州 14南平 15麗江
16杭州 17台中 18黔南州 19拉薩 20宜昌
希望採納
⑦ 青島的經濟總量在山東省排名第一名嗎
是的,青島的經濟總量最近幾年都在山東省排名第一名,並且比第二名高很多。
⑧ 浙江杭州和山東青島,哪個更發達呢
1、經濟(2018年數據)
杭州市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350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949萬)
青島市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256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929萬)
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杭州市經濟都強於青島
2、交通(2018年數據)
杭州市地鐵開通運行118公里
青島市地鐵開通運行45公里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3824.2萬人次
青島流亭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453.6萬人次
杭州東站16檯面30線、預留磁懸浮;杭州南站7檯面21線;杭州西站11檯面21線(即將開建)
青島北站8檯面18線
青島港是世界十大著名港口之一、青島在鐵路民航公路方面落後杭州、但是得益於天然的海港優勢、兩者勢均力敵、各有千秋。
3、高等院校(2017年數據)
985和211大學數量對比
杭州:浙江大學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杭州市擁有本科院校27所、專科院校19所
青島市擁有本科院校13所、專科院校7所
杭州高校數量明顯要多於青島、但是985和211比青島少一個。
4、總部企業
杭州:阿里巴巴、娃哈哈、萬向集團、朝陽輪胎、蘇泊爾、吉利汽車、浙江廣廈、農夫山泉、百世快遞、海康威視、浙江大華、天堂傘、浙江綠城、傳化集團、杭州叉車、貝因美
青島:青島啤酒,海爾、海信、澳柯瑪
2018年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杭州市36家
青島市5家
總部企業和民營企業對比、經濟地位高下立判、浙江省民營經濟全國第一、而且藏富於民、老百姓比較富裕。
⑨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2020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⑩ 麗水市和青島市哪個好經濟發展
麗水市和青島市哪個城市好,個人感覺青島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要比麗水市快,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特點,不能一概而論,相對來說青島是一個沿海開放城市,應該是發展迅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