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煙台怎麼樣窮不窮
不窮。
煙台屬於山東半島中心城市之一,還是港口城市。最近這些年煙台的經濟增長速度很快,還順利進入到百強城市的行列之中,排名還是挺不錯的。同時它還是省內唯一擁有文明五連冠的城市,特色之處很明顯。擁有很多的資源,就像煙台大蘋果的知名度很高,每年都會銷售到各個不同的地方,給它的經濟總量做出很大的貢獻。
Ⅱ 河南南陽經濟水平怎麼樣
53年以前南陽綜合實力第一,54-2003年南陽綜合實力河南第二,2004年至今,南陽綜合實力被洛陽超過,次於鄭州洛陽,屈居河南第三位。
南陽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山區、丘陵、平原約各佔1/3,其總面積2.6509萬平方公里。
南陽盆地處於漢水上游、淮河源頭,北有秦嶺、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當山,東有桐柏山、大別山,三面環山,中間形成近3萬平方公里的盆地,是天然的形勝之都。其地質結構十分穩定,一千多年沒有發生大的地震。
古人曾描述「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Ⅲ 山東煙台的經濟怎麼樣
2日下午,煙台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020年全市經濟運行、重點項目建設」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2020年煙台全市經濟運行情況。2020年,煙台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816.42億元、同比增長3.6%。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7.3:40.8:51.9。
綜觀全年,多數經濟指標走出先降後升、持續向好的「√」型態勢,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各項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帶動經濟快速回穩,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好於預期,個別指標增速連創新高。
工業生產率先恢復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早於全國全省100%復工復產
1—2月,煙台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降至全年最低點-8.1%,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企業生產各項舉措落實到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早於全國全省100%復工復產,3月當月增速扭負為正,隨後連續10個月保持月度正增長,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占規上工業增加值八成左右的前10大行業全部正增長,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個百分點,其中專用設備製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幅都在10%以上。
三大門類中,製造業恢復較快、全年增加值增長8.2%,采礦業增加值增長6.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4.6%。國有企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7%和18.3%。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3%,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向好 製造業投資增長1.5%
1—2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5.5%,為對沖疫情影響,各級各部門下大力氣加快投資進度,擴大投資規模,投資強度逐步加大,到4月份投資規模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下半年逐月向好,全年增長2.9%。三大領域中,製造業投資增長1.5%,帶動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8%;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分別增長9.6%和23.2%,合計拉動投資增長6.1個百分點。
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3.1%,高於全部投資增速30.2個百分點。「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6%,佔全部投資的64.3%、比上年提高7.3個百分點。重大項目投資表現搶眼,市級重點項目以及水利、城建、交通、農業重點項目、工程建設類重點民生事項完成投資分別超出年度計劃25.9%、10.8%、0.4%、5%、167.2%和8.1%,投資發揮了穩增長的關鍵作用。
服務業穩步復甦 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7%
服務業受疫情沖擊最直接、影響最大,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下降5.9%,多數行業增速大幅下滑,隨著復商復市進度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常態,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7%。消費持續回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10個月降幅收窄,全年下降0.2%,基本恢復到2019年水平。降准、降息等政策帶動金融業快速發展,截至去年底,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661.9億元、增長14.6%,增速創近8年來新高;存款余額9997.8億元、增長9.7%。全市共有4家企業上市,1家過會,1家整體上市。
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3.99億噸、增長3.5%,集裝箱330萬標箱、增長6.4%。新興服務業態突破發展,全年舉辦會展活動107場,參展人數、達成交易額分別突破3億人次和50億元。全市網上零售額25.4億元、增長20.3%。
外貿進出口超預期增長 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3220.3億元
疫情疊加貿易摩擦影響,煙台外貿進出口1—2月下降13.4%,為近5年新低;下半年開始,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穩步恢復,國外疫情加劇、外需缺口放大,外貿進出口後程發力、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3220.3億元,增長10.8%;其中,出口1968.4億元,增長13.6%;進口1251.8億元、增長6.7%。
全市外貿企業增長面過半,新開展進出口業務企業1067家。對美國進出口472.5億元、增長31.3%,成為最大貿易夥伴,對東盟進出口392.1億元、增長36.3%,對歐盟(不含英國)進出口358.6億元、增長11.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766億元、增長17.4%。
實際使用外資超額完成預期目標 農村經濟穩中提質
實際使用外資除一季度下降3.9%外,後三個季度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全年實際到位外資22.8億美元、增長17.6%。日韓實際到位外資翻番增長,分別增長119.9%、412.2%,美國到資增長83.1%。新設千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163個、增長55.2%。引進世界500強項目11個,韓國SK、法國液化空氣、日本夏普等世界500強首次落戶。高技術產業使用外資5億美元、增長68.9%,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4.3倍。
全面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全年糧食喜獲豐收,總產量達到174.7萬噸、增長1.1%,糧食平均單產399.7公斤,為「十三五」期間最高水平。新建高標准農田26萬畝,共建成糧食核心示範區約5萬畝、輻射區約50萬畝。老齡果園更新改造47.2萬畝、超年計劃18%,蘋果總產量約575萬噸、增長3%。畜禽產品供應充足,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7.2%,截至去年底生豬存欄312.9萬頭、增長15.9%。
財稅收入企穩回升 就業民生形勢總體穩定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季度下降24%,之後降幅逐月收窄,到10月份實現正增長,全年完成610.1億元、增長2.5%。稅收收入自4月份起降幅逐月收窄,全年完成421.5億元、微降0.9%。骨幹行業、重點企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佔比六成以上的前十大納稅行業6增4降。納稅前十大企業合計繳稅67.9億元、增長11%。創新型企業創稅能力快速提升,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納稅分別增長6.9%、6.3%、30.9%、9.9%。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0.9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登記失業率2.5%,控制在預期目標內。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年民生支出完成645.8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全年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9434元和22305元、分別增長3%和5.1%,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豬肉價格上漲47.8%,比上年同期回落5.6個百分點。
Ⅳ 請問.南陽的經濟實力在中國能排第幾
53年以前南陽綜合實力第一,
54-2003年南陽綜合實力河南第二。
2004年至今,南陽綜合實力被洛陽超過,次於鄭州洛陽,屈居河南第三位。
目前在中國排名50-60名,建國以後南陽經濟實力最高時曾排全國三十多名。
Ⅳ 襄陽和煙台哪個城市更適合居住
毫無疑問,煙台更適合居住,絕大多數人都會選煙台。
經濟
是衡量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指標,所以我們來對比下2018年兩城的經濟和其他指標。
經濟
煙台:7832.58億元,常駐人口708.94萬,人均GDP110483元,增速6.66%。
襄陽:4309.79億元,常駐人口565.40萬,人均GDP76226元,增速6.02%。
煙台GDP接近於兩倍的襄陽,人均GDP也高出不少。
其次看下
地理
位置
地理
歷史文化
方面襄陽優勢明顯。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宋蒙的襄陽保衛戰,金庸武俠小說里也多次提到襄陽。
歷史文化
未來發展,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煙台當然更有優勢,環渤海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青島都市圈重要城市,港口還有中韓產業園的加持。但是襄陽也在努力發展,省內襄陽GDP僅次於武漢,襄陽作為湖北第二大城市區域優勢很明顯,交通便捷,在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沒有大城市與其競爭,未來可能發展成一座大城市,中部地區一匹黑馬。
未來發展,
(關注區域城市發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關注區域城市發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Ⅵ 中國排名前十大經濟城市
1、上海市 13698億元 增9.7% (滬)
2、北京市 10488億元 增長9% (京)
3、廣州市 8215億元 增12.3% (廣東1)
4、深圳市 7806億元 增12.1% (廣東2)
5、蘇州市 6701億元 增長13% (江蘇1)
6、天津市 6354億元 增16.5% (津)
7、重慶市 5096億元 增14.3% (渝)
8、杭州市 4781億元 增11% (浙江1)
9、青島市 4409億元 (山東1)
10、無錫市 4400億元 (江蘇2)
11、佛山市 4300億元 15.4% (廣東3)
12、寧波市 3964億元 10.1% (浙江2)
13、武漢市 3960億元 15.1% (湖北1)
14、成都市 3901億元 12.1% (四川1)
15、大連市 3858.2億元 增16.5%(遼寧1)
16、沈陽市 3855億元 (遼寧2)
17、南京市 3775億元 增12.1% (江蘇3)
18、東莞市 3710億元 (廣東4)
19、唐山市 3560億元 增13% (河北1)
20、煙台市 3460億元 (山東2)
21、濟南市 3017億元 同比增13%(山東3)
22、鄭州市 3002億 同比增12.5% (河南1)
23、長沙市 3000億元 同比增15%(湖南1)
24、哈爾濱市 2800億元 增長13.2%(黑龍江1)
25、石家莊市 2770億元 同比增11%(河北2)
26、泉州市 2700 同比增14% (福建1)
27、長春市 2588億元 (吉林1)
28、南通市 2550億元 (江蘇4)
29、濰坊市 2500億元 (山東4)
30、溫州市 2430億元 8% (浙江3)
31、淄博市 2300億元 (山東5)
32、福州市 2296億元 同比增13.1% (福建2)
33、紹興市 2223億元 (浙江4)
34、大慶市 2220億元 (黑龍江2)
35、常州市 2200億元 (江蘇5)
36、西安市 2190億元 同比增15.6% (陝西1)
37、東營市 2065億元 (山東6)
38、徐州市 2000億元 (江蘇6)
39、濟寧市 2000億元 (山東7)
40、邯鄲市 2000億元 11.5% (河北3)
41、台州市 1965.2億元 10% (浙江5)
42、臨沂市 1958億元 (山東8)
43、洛陽市 1919億元 14.4% (河南2)
44、嘉興市 1815.3億元 10.7% (浙江6)
45、威海市 1795億元 (山東9)
46、包頭市 1700億元 (內蒙古1)
47、金華市 1681.8億元 10% (浙江7)
48、滄州市 1678億元 13% (河北4)
49、南昌市1650億元14.5% (江西1)
50、合肥市 1664.84億元 增17.2% (安徽1)
51、南陽市 1620億元 12.5% (河南3)
52、鞍山市 1608億元 (遼寧3)
53、鹽城市 1600億元 (江蘇7)
54、昆明市 1600億元 12% (雲南1)
55、揚州市 1580億元 (江蘇8
56、廈門市 1560億元 (福建3)
57、鄂爾多斯 1560億元 22.5% (內蒙古2)
58、保定市 1534億元 11.7% (河北5)
59、太原市 1468億元 增8.1% (山西1)
60、鎮江市 1421億元 (江蘇9)
61、中山市 1409億元 (廣東5)
62、德州市 1400億元 (山東10)
63、泰安市 1398億元 (山東11)
64、泰州市 1394億元 (江蘇10)
65、南寧市 1345億元 同比增14.5% (廣西1)
66、吉林市 1300億元 (吉林2)
67、呼和浩特1294億元 17.5% (內蒙古3)
68、惠州市 1280億元 11.5% (廣東6)
69、江門市 1277億元 11% (廣東7)
70、濱州市 1230億元 (山東12)
71、茂名市1200億元10.1% (廣東8)
72、聊城市1200億元 (山東13)
73、岳陽市 1105.7億元 (湖南2)
74、棗庄市 1100億元 (山東14)
75、湛江市1050億元 (廣東9)
76、許昌市 1050億元 (河南4)
77、常德市 1050億元 13% (湖南3)
78、廊坊市 1050 12% (河北6)
79、平頂山 1050億元 (河南5)
80、安陽市 1036億元 13.1% (河南6)
81、湖州市 1034.9億元 (浙江8)
82、焦作市 1031億元 15% (河南7)
83、宜昌市 1026.56億元 (湖北2)
84、烏魯木齊 1020億元 增長15% (新疆1)
85、襄樊市 1020億元 (湖北3)
86、漳州市 1010.01億元 (福建4)
87、榆林市 1010億元 24% (陝西2)
88、衡陽市 1000.08億元 (湖南4)
89、珠海市 992.1億元 (廣東10)
90、邢台市 989億元 10% (河北7)
91、汕頭市 977億元 (廣東11)
92、柳州市 931億元 12% (廣西2)
93、周口市 916億元 (河南8)
94、淮安市911億元 13.5% (江蘇11)
95、株洲市910億元 12.6% (湖南5)
96、桂林市883.83億元 12% (廣西3)
97、商丘市900億元 12% (河南9)
98、新鄉市 886億元 13.9% (河南10)
99、信陽市 860億元 (河南11)
100、贛州市 831億元 13% (江西2)
101、蘭州市 830億元 12% (甘肅1)
102、菏澤市 820億元 (山東15)
103、松原市 815億元 (吉林3)
104、貴陽市 813億元 13% (貴州1)
105、駐馬店 812億元 (河南12)
106、通遼市 802億元 23% (內蒙古4)
107、秦皇島 800億元 12% (河北8)
108、日照市 780億元 (山東16)
109、咸陽市 764.6億元 16% (陝西4)
110、曲靖市 760億元 12% (雲南2)
111、清遠市757億元 18.2% (廣東12)
112、連雲港 750億元 13.3% (江蘇12)
113、臨汾市 750億元 4% (山西3)
114、綿陽市743億元 4.5%(受大地震影響嚴重)(四川2)
115、肇慶市 720億元 (廣東13)
116、蕪湖市 749億元 (安徽2)
117、赤峰市 740億元 (內蒙古5)
118、郴州市 734億元 (湖南6)
119、揭陽市725.03億元 16% (廣東14)
120、張家口 720億元 13.5% (河北9)
121、寶雞市 714億元 15.8% (陝西3)
122、營口市 703億元 20.3% (遼寧4)
123、九江市 703億元 13.5% (江西3)
124、安慶市 702.7億元 (安徽3)
125、延安市 700億元 15% (陝西4)
126、德陽市 695.04億元 1%(受大地震影響嚴重)(四川3)
127、開封市 695億元 13% (河南14)
128、錦州市 691億元 16% (遼寧5)
129、運城市680億元 8.5% (山西2)
130、龍岩市672.8億元 14.5% (福建5)
Ⅶ 河南的南陽經濟怎麼樣啊,是不適合去工作,居住有個工作機會在那邊,正在糾結去不去呢
有個南陽機場,破死了,連一般地方的火車站都比不上。。
Ⅷ 2010河南省城市GDP經濟排名,南陽綜合實力排第幾
南陽市2010上半年GDP1780億元,增11%,排河南第3,全國55名。
2010中國城市GDP排名財經
1、上海市 14900.93億元 8.2% 上海
2、北京市 11865.9億元 10.1% 北京
3、廣州市 9118.6億元 11% 廣東1
4、深圳市 8245億元 10.5% 廣東2
5、天津市 7500億元 16.5% 天津
6、蘇州市 7400億元 11% 江蘇1
7、重慶市 5856億元 14.9% 重慶
8、杭州市 5098.66億元 10% 浙江1
9、無錫市 5000億元 11.5% 江蘇2
10、青島市 4900億元 11% 山東1
11、佛山市 4742.6億 元 13 .5% 廣東3
12、成都市 4502.60億元 14.7% 四川1
13、武漢市 4500億元 13% 湖北1
14、大連市 4410億元 15% 遼寧1
15、沈陽市 4350億 14.1% 遼寧2
16、寧波市 4214.6億元 8.6% 浙江2
17、南京市 4170億元 11.5% 江蘇3
18、東莞市 4080 億元 10% 廣東4
19、唐山市 3951.6 億元 11% 河北1
20、煙台市 3720億元 12.4% 山東2
21、長沙市 3370 億元 14.7% 湖南1
22、鄭州市 3362.24 12% 河南1
23、濟南市 3350億元 12% 山東3
24、哈爾濱市 3258.1億 13% 黑龍江1
25、石家莊市 3063.62 10.6% 河北2
26、泉州市 3002億 11.2% 福建1
27、長春市 2919億元 15% 吉林1
28、南通市 2907億元 14% 江蘇4
29、濰坊市 2775億元 11% 山東4
30、西安市 2507億元 14.5% 陝西1
31、淄博市 2576億元 12% 山東5
32、溫州市 2570億元 6% 浙江3
33、福州市 2520.7億元 12.6% 福建2
34、常州市 2430億元 11.4% 江蘇5
35、紹興市 2375.5億 6.9% 浙江4
36、徐州市 2260億元 13% 江蘇6
37、東營市 2257.88億元 9.2% 山東6
38、濟寧市 2240億元 12% 山東7
39、臨沂市 2214.09億元 13% 山東8
40、台州市 2200億元 12% 浙江5
41、邯鄲市 2150億元 11% 河北3
42、大慶市 2120億元 12.1% 黑龍江2
43、洛陽市 2074億 13% 河南2
44、威海市 2034.03億元 13.3% 山東9
45、鞍山市 1950億元 23% 遼寧3
46、合肥市 1948億元 17% 安徽1
47、嘉興市 1917.96億元 9.3% 浙江6
48、滄州市 1894億元 12.9% 河北4
49、鄂爾多斯市 1872億元 20% 內蒙古1
50、包頭市 1870億元 10% 內蒙古2
51、鹽城市 1860億元 13.5% 江蘇7
52、南昌市 1837.5億元 13.1% 江西1
53、揚州市 1800億元 13.5% 江蘇8
54、昆明市 1792億元 12% 雲南1
55、南陽市 1780億元 11% 河南3
56、金華市 1765.94億元 9.0% 浙江7
57、保定市 1702億元 11% 河北5
58、泰州市 1650億元 14% 江蘇9
59、廈門市 1616億元 8% 福建3
60、鎮江市 1580億元 13.5% 江蘇10
Ⅸ 河南南陽經濟狀況如何,生活經濟與消費水平如何
南陽古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現轄2區、10縣、1個縣級市。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85.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31.44萬人,在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 改革開放以來,南陽的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位居河南省前列,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95.8億元,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63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7%、16.3%和14.5%,實現了產業結構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演變,新興工業大市地位確立,第三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1.29億元,增長14.4%;工業經濟提速增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利稅分別是2003年的3.6倍和4.8倍,12個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80%以上,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發展壯大,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達17家,新創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5個。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市被確定為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河南省光電產業基地、河南省生物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五年累計接待遊客3367萬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79.4億元。南陽伏牛山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礦產企業整合和節約集約用地取得明顯成效,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南陽的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對外形象明顯提升,先後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和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
Ⅹ 中國城市經濟排位誰能告訴一下
1、上海市 2008年,上海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3698.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1.8億元,增長0.7%;第二產業增加值6235.92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7350.43億元,增長11.3%。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以商興港、以港興市的城市,優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上海無限的發展機遇。1300多年前,就有船隻載著東方的文明從這里揚帆啟航,駛向世界各地。時光荏苒,今天的上海港已躋身於世界一流的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之列,成為世界十大港口之一。 上海世博會可以吸納大量的世界資源。對推動上海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世博會會帶來很多先進的技術,在技術創新上,也會對上海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來源:環球網) 1,,,, 大河網訊 2、北京市 北京市克服重重困難,不但成功舉辦了一屆高水平的奧運會,國民經濟還保持了較快發展,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88億元,比2007年增長9%,北京GDP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2,,, 大河網訊 3、廣州市 8215億元 增12.3 %初步核算,2008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8000億元,達8215.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3%,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位居第三。市統計局昨天(23日)公布了2008年廣州經濟運行情況,當年廣州市人均GDP為81233元(按常住人口平均數計算,折11696美元),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目標(到2010年全市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同比增長10.0%。 廣州這個城市在內在稟賦上就是一個徹底的商業大都市,廣州人經歷上千年的商業洗禮,對商業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在中國可謂無出其右,這種從上到下十分一致的人文環境和商業文化氛圍,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十分難得。商業本身講究包容性,廣州市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和自身幾十年來歷練的「不設防」,成為了一種「廣州特色」。有專家說,如果中國只有一個城市真正意義上不設防,那這個城市肯定是廣州。 ,,3,, 大河網訊 4、深圳市 2008年,深圳市地區生產總值達7806.54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00.36億元,增長21.6%,完成了市政府制定的全年經濟發展目標。 深圳與香港山水相連。在短短的27年裡,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人均GDP位居中國(港、澳、台除外)第一,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奇跡。 深圳是中國口岸最多和惟一擁有海陸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門戶之一,有著強勁的經濟支撐與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深圳的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列內地城市第一。到2010年,深圳將建設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貿中心、運輸中心及旅遊勝地,將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性城市。 ,,,4, 大河網訊 5、蘇州市 6701億元 增長13% (江蘇1) 6、天津市 6354億元 增16.5% (津) 7、重慶市 5096億元 增14.3% (渝) 8、杭州市 4781億元 增11% (浙江1) 9、青島市 4409億元 (山東1) 10、無錫市 4400億元 (江蘇2) 11、佛山市 4300億元 15.4% (廣東3) 12、寧波市 3964億元 10.1% (浙江2) 13、武漢市 3960億元 15.1% (湖北1) 14、成都市 3901億元 12.1% (四川1) 15、大連市 3858.2億元 增16.5%(遼寧1) 16、沈陽市 3855億元 (遼寧2) 17、南京市 3775億元 增12.1% (江蘇3) 18、東莞市 3710億元 (廣東4) 19、唐山市 3560億元 增13% (河北1) 20、煙台市 3460億元 (山東2) 21、濟南市 3017億元 同比增13%(山東3) 22、鄭州市 3002億 同比增12.5% (河南1) 23、長沙市 3000億元 同比增15%(湖南1) 24、哈爾濱市 2800億元 增長13.2%(黑龍江1) 25、石家莊市 2770億元 同比增11%(河北2) 26、泉州市 2700 同比增14% (福建1) 27、長春市 2588億元 (吉林1) 28、南通市 2550億元 (江蘇4) 29、濰坊市 2500億元 (山東4) 30、溫州市 2430億元 8% (浙江3) 31、淄博市 2300億元 (山東5) 32、福州市 2296億元 同比增13.1% (福建2) 33、紹興市 2223億元 (浙江4) 34、大慶市 2220億元 (黑龍江2) 35、常州市 2200億元 (江蘇5) 36、西安市 2190億元 同比增15.6% (陝西1) 37、東營市 2065億元 (山東6) 38、徐州市 2000億元 (江蘇6) 39、濟寧市 2000億元 (山東7) 40、邯鄲市 2000億元 11.5% (河北3) 41、台州市 1965.2億元 10% (浙江5) 42、臨沂市 1958億元 (山東8) 43、洛陽市 1919億元 14.4% (河南2) 44、嘉興市 1815.3億元 10.7% (浙江6) 45、威海市 1795億元 (山東9) 46、包頭市 1700億元 (內蒙古1) 47、金華市 1681.8億元 10% (浙江7) 48、滄州市 1678億元 13% (河北4) 49、南昌市1650億元14.5% (江西1) 50、合肥市 1664.84億元 增17.2% (安徽1) 51、南陽市 1620億元 12.5% (河南3) 52、鞍山市 1608億元 (遼寧3) 53、鹽城市 1600億元 (江蘇7) 54、昆明市 1600億元 12% (雲南1) 55、揚州市 1580億元 (江蘇8) 56、廈門市 1560億元 (福建3) 57、鄂爾多斯 1560億元 22.5% (內蒙古2) 58、保定市 1534億元 11.7% (河北5) 59、太原市 1468億元 增8.1% (山西1) 60、鎮江市 1421億元 (江蘇9) 61、中山市 1409億元 (廣東5) 62、德州市 1400億元 (山東10) 63、泰安市 1398億元 (山東11) 64、泰州市 1394億元 (江蘇10) 65、南寧市 1300億元 同比增14.5% (廣西1) 66、吉林市 1300億元 (吉林2) 67、呼和浩特1294億元 17.5% (內蒙古3) 68、惠州市 1280億元 11.5% (廣東6) 69、江門市 1277億元 11% (廣東7) 70、濱州市 1230億元 (山東12) 71、茂名市1200億元10.1% (廣東8) 72、聊城市1200億元 (山東13) 73、岳陽市 1140.3億元 (湖南2) 74、棗庄市 1100億元 (山東14) 75、湛江市1050億元 (廣東9) 76、許昌市 1050億元 (河南4) 77、常德市 1050億元 13% (湖南3) 78、廊坊市 1050 12% (河北6) 79、平頂山1050億元 (河南5) 80、安陽市 1036億元 13.1% (河南6) 81、湖州市 1034.9億元 (浙江8) 82、焦作市 1031億元 15% (河南7) 83、宜昌市 1026.56億元 (湖北2) 84、衡陽市 1020.4億元 (湖南4) 85、烏魯木齊 1020億元 增長15% (新疆1) 86、襄樊市 1020億元 (湖北3) 87、漳州市 1010.01億元 (福建4) 88、榆林市 1010億元 24% (陝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