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是由哪幾個家族控制的
美國是共和制國家,實行的是三權分立,怎麼可能被幾個家族控制。美國雖然有著家族文化,但始終沒有讓政治“家族化”,盡管出現過類似於肯尼迪家族那樣的有人當總統、有人當市長、有人當議員,但這些都是通過民主選舉產生,雖然也有家族影響力的原因,但並不是主要原因,所以美國並沒有被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家族控制。
想要拉票,沒有財團的支持,僅憑一己之力肯定是不夠的,拉票就是一個燒錢的過程,除了演講、參加電視節目之外,還要打廣告、買頭條,這些都需要資本。美國總統實際上就是這些財團的代表,因為總統也有求於人。其實不光是總統這樣,州長市長都是這樣選出來的,所以美國是一個被錢控制的國家,而不是被家族控制的國家。
❷ 美國哪個家族掌握國家經濟
參見控制美國經濟的十大財團,每個財團都由某些家族掌控第一花旗銀行財團芝加哥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波士頓財團杜邦財團克利夫蘭財團梅隆財團摩根財團得克薩斯財團
❸ 請問美國猶太人佔美國總人口百分之幾,而他們擁有的財富佔美國的百分之幾羅斯福當年曾感嘆過什麼
2010年527萬,佔1.71%。財富就不好統計了,估計在35%-45%。猶太人在美國主要從事行業有大眾媒體,金融業,政府,法律。猶太人目前處於操控美國媒體的狀態,93%電視台,報紙等大型媒體都是由猶太人掌管。在政府猶太人大部分集中於財政部及聯邦儲蓄所。金融業主要是投行及保險。
"Eleanor Roosevelt made the argument at the time of WWII that the Jews had brought the German actions on themselves because of their control of finance and media"
羅斯福曾經說過猶太人被納粹屠殺是自找的,是因為他們控制金融業和媒體。
正好像現在的美國,從19世紀末猶太人開始大規模移民美國。他們就開始沖擊美國這兩個行業。50年代在投行的工作連個中產階級都不算,在2000年卻成了高層收入。而在媒體和政府的掩護下,投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2001年後金融業猛增43%,而關乎百姓利益根本的生產業只有的1.6%的增長率。政府不顧經濟學家反對,對投行杠桿投資不加管制也是導致08年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而在金融危機期間,在人們失業破產的時候,華爾街巨頭們卻通過空手套賣、信用違約互換等方法賺取了幾億甚至幾十億的鈔票。這些錢全來自與忙於收購及解救金融市場的政府---也就是每一個納稅人。很可怕吧。
❹ 華爾街的百年家族,產業有多龐大,歷經幾代人才得以崛起
在世界金融史上,有一個家族的影響力至今仍不容小覷。我們都知道華爾街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但是華爾街的真正大佬就是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後人親切地稱之為老摩根或J.P摩根。
一個家族的崛起,必然要歷經好幾代人的努力,摩根家族同樣也是。17世紀初,這時的美國興起了一股淘金熱潮,摩根家族的祖先移民到美國,並定居在馬薩諸塞州。
果不其然,在旅行的途中,J.P.摩根的體力越來越差,沒成想病逝在返回的路途中。在他病逝之後,小兒子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繼承了父親的全部產業,小兒子也非常的聰明,他遺傳到了父親在生意上的天賦。
摩根家族的產業在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手上繼續輝煌的發展著,他在二戰時期羅斯福新政的時候,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現如今,摩根財團依然影響著全世界,只要有金融市場的地方,就有摩根家族的影子。
一個龐大家族的形成,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摩根家族的崛起之路,無疑證明了這一點。
❺ 美國有個富了很久的沃爾頓家族,他們家族有多有錢
沃爾頓家族的財產可以說是分布在其家族主要成員的手中。老沃爾頓的妻子是現任沃爾瑪公司名譽主席。在她手中一共掌握著184億美元的資產,而老沃爾頓的大兒子在他手中所掌握的資產大約有290億美元。沃爾頓的二兒子手中所掌握的資產高達250億美元,但是在05年的時候,老沃爾頓的二兒子就已經去世了。而沃爾頓的小兒子。其手中掌握的資產是眾多兄弟姐妹當中最多的高達310億美元,沃爾頓的女兒其手中所掌握的資產高達300億美元。
這一筆資金如果找一實物作為參考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通過06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與之相比較,06年的時候,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在1321億美元。
❻ 1929年,美國的財富分布情況是怎樣的
美國社會財富集中於幾個大的財團中,洛克菲勒、卡內基、摩根等大家族的財富迅速增長。而在經濟繁榮的後面,則是貧困人口的增長。1929年,佔美國人口數量5%的富人的收入幾乎佔全部個人收入的1/3,全年收入低於兩千美元的貧困家庭佔了全部家庭的60%。
❼ 美國財團家族排名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經濟由於生產和資本的集中,促使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加速溶合,形成了許多壟斷財團。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有摩根—第一國民銀行、洛克菲勒、庫恩—洛布、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頓以及克利夫蘭等八大財團。戰後,八大財團實力發生變化,新財團崛起,形成了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杜邦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等十大財團統治美國的格局。
❽ 家族產業包括那些
家族企業就是指資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個家族手中,家族成員出任企業的主要領導職務的企業。
美國學者克林·蓋克爾西認為,判斷某一企業是否是家族企業,不是看企業是否以家庭來命名,或者是否有好幾位親屬在企業的最高領導機構里,而是看是否有家庭擁有所有權,一般是誰擁有股票以及擁有多少。這一定義強調企業所有權的歸屬。學者孫治本將是否擁有企業的經營權看作家族企業的本質特徵。他認為,家族企業以經營權為核心,當一個家族或數個具有緊密聯系的家族直接或間接掌握一個企業的經營權時,這個企業就是家族企業。
家族企業作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義的企業組織形態,在世界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家族企業都在頑強的生長和發展著。美國學者克林·蓋爾西克認為「即使最保守的估計也認為家庭所有或經營的企業在全世界企業中佔65%到80%之間。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0%由家庭所有或經營」。
據統計,家族企業創造的價值目前占據美國GDP的50%,並為美國提供了50%的就業機會。而據美國家族公司研究所的調查,家族控制企業對美國新增崗位的貢獻率達78%。同時在這些家族企業中,不再是控股嚴密的私人公司和夫妻店,也存在很大比例的上市公司。據《幸福》雜志統計,在全球500家大型企業中,有175家家族企業。而在美國公開上市的最大型企業中,有42%的企業仍為家族所控制,近幾年來雖然美國上市公司股份呈分散化趨勢,但總體上來說,家族仍然控制著企業較大的股份。
據香港學者郎咸平教授對世界各國公司治理的研究,目前在歐洲各國中,前15大家族控制上市公司的比例均在20%以上。比利時和法國甚至達到36.63%和33.80%,家庭企業在所在國的作用非常明顯。
在東南亞各國和地區中,最大的15個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占總市值以及國內生產總值絕大部分。據2002年《新財富》第8期的資料,除了中國大陸、日本外,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中國台灣、泰國等前15大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占據總市值和GDP的比例分別為34.4%、61.7%、38.4%、28.3%、55.1%、29.9%、 20.1%、53.3%和84.2%、21.5%、12.9%、76.2%、46.7%、48.3%、17.0%、39.3%,可以看出在這些國家經濟中家族控制非常明顯。
在我國,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掀起了家庭經營的第一次浪潮。隨著對私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認同,占據私營經濟絕大比例的家族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資料,1989年我國的私營企業共有9.05萬戶,到2001年私營企業增長到 202.85萬戶,增加了21.4倍,注冊資金從84億元增加到18212.2億元,增加了215.8倍(未扣除價格因素)。在私營企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方面,私營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由1989年的0.57%上升到2001年的12.7%,20世紀90年代以來平均每年提高近1個多百分點。在就業貢獻上,私營經濟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1989年,全社會每100個新增就業者中有0.07人流向私營企業,到2001年時,已增至有33人流向私營企業。
❾ 推動成立美聯儲的摩根家族,他們在美國如今影響力有多大
提到美聯儲的摩根家族,可能不會有多少人知道和了解,但是當我們說起皮爾龐特·摩根時,你一定會大呼:“我知道啦!”而這位便是這個家族最為重要的人物。
我們都知道在美國有一條大名鼎鼎的街道,叫做華爾街。在這條街上工作的人,全部都是各個行業上的精英人物,可以說這條街上擁有非常非常強大的能量,當然這包括經濟。在金融街被稱為大小摩的兩家公司,都為摩根家族所創立,不僅如此,摩根家族在美國和全球金融市場引領風潮200年,摩根財團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美國或者是全世界的金融史。
總結:雖然今天的摩根已經不可能與過往的摩根同日而語,但是摩根還是依舊實行著巨大的影響,通過銀行和股權控制著大量的商業機構,摩根的實力依然可怕,和其他的美國大財團一起深遠的影響著美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希望這個資料對朋友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