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什麼叫宏觀經濟變數

什麼叫宏觀經濟變數

發布時間:2022-10-08 07:26:59

① 宏觀經濟是什麼意思

總體的經濟現象及其變數和相互關系。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支、貨幣流通量、經濟周期、投資總額、消費量等,均屬宏觀經濟問題。以此為研究對象的理論體系稱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 指總量經濟活動。是指整個國民經濟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如總供給與總需求;國民經濟的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關系;物價的總水平;勞動就業的總水平與失業率;貨幣發行的總規模與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的總規模及其變動等。
一般認為此詞1933年由挪威經濟學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觀經濟學」時所提出。宏觀經濟的主要目標是維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長的產出率、低失業率和穩定的價格水平。

② 什麼是」經濟變數」及「資源配置「

1,經濟變數,就是指經濟學中各種變化的參數模型。主要指宏觀經濟變數。 經濟變數可能是個量的平均量,如價格水平是各種商品價格的平均數。主要宏觀經濟變數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消費量,投資量,儲蓄率,貨幣存量,政府預算,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利率,匯率等等。利用這些表示經濟活動特點方面的概況性指標(summary measures),宏觀經濟學家能夠對宏觀經濟變動的大致輪廓給以描述和分析。 2,資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對相對稀缺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較作出的選擇。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資源如果能夠得到相對合理的配置,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就能充滿活力;否則,經濟效益就明顯低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源配置有兩種方式:
①計劃配置方式。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以計劃配額、行政命令來統管資源和分配資源。在一定條件下,這種方式有可能從整體利益上協調經濟發展,集中力量完成重點工程項目。但是,配額排斥選擇,統管取代競爭,市場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從而易於出現資源閑置或浪費的現象。
②市場配置方式。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企業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狀況,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但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由於市場機製作用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有可能產生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市場秩序混亂等現象。

③ 宏觀經濟學的主要變數是什麼

宏觀經濟學(英文名稱:Macroeconomics)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微觀經濟學而言的。

中文名
宏觀經濟學
外文名
Macroeconomics
別名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類型
經濟學流派
發起人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快速
導航
主要內容

加速原理

政府作用

貨幣政策

對比區別
名詞定義
西方經濟學中研究一國經濟總量、總需求與總供給、國民收入總量及構成、貨幣與財政、人口與就業、要素與稟賦、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經濟預期與經濟政策、國際貿易與國際經濟等宏觀經濟現象的學科。
宏觀經濟學屬於西方經濟學範式,由於把宏觀經濟領域與微觀經濟領域割裂開來研究,與科學的一般經濟學的關系既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關系,所以無法研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與宏觀經濟領域的特殊規律,只能對宏觀層面的經濟現象進行現象學意義上的描述。從科學學的角度而言,由於不能研究一般經濟規律與宏觀經濟領域的特殊經濟規律,宏觀經濟學不能成為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學科。[1]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就業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做就業理論或收入理論。[2]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資源的利用問題,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就業理論、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財政與貨幣政策。
主要內容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2]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即經濟政策工具如何達到既定的目標)、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於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以上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現代宏觀經濟學是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服務的。戰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在西方各國得到廣泛的運用,相當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也引起了各種問題。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國家財政、國際貿易等方面。涉及國民收入及全社會消費、儲蓄、投資及國民收入的比率,貨幣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價水平,利息率,人口數量及增長率,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國家預算和赤字,出入口貿易和國際收入差額等。[2]
宏觀經濟學來源於法國魁奈的《經濟表》和英國馬爾薩斯的「馬爾薩斯人口論」。1933年,挪威經濟學家弗瑞希提出《宏觀經濟學》的概念。宏觀經濟學在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年出版後迅速發展起來。凱恩斯把國民收入和就業人數聯系作為中心進行了綜合分析。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稱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奠基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建立階段。

④ 什麼是宏觀變數

概述: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宏觀經濟總量,可能是個量相加得到的總和,如總消費是每個消費者消費量的總和,總投資是每個廠商投資的總和。也可能是個量的平均量,如價格水平是各種商品價格的平均數。主要宏觀經濟變數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消費量,投資量,儲蓄率,貨幣存量,政府預算,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利率,匯率等等。利用這些表示經濟活動特點方面的概況性指標(summary measures),宏觀經濟學家能夠對宏觀經濟變動的大致輪廓給以描述和分析。
相關變數:1.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增長率。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期內(一般按年統計)在一國領土范圍內所產生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統計時,要將國內生產而輸出國外的包括進去,在國外產生而在本國消耗的則不計算在內。區分國內產生和國外產生一般以「常任居民」為標准,只有常任居民在一年內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所得到的收入才計算在本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內。常任居民是指:(1)居住在本國的公民;(2)暫居外國的本國公民;(3)長期居住在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居民。因此,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國的領土范圍內,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產生的、以市場價格表示的產品和勞務的總值。也就是在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減去「國外要素收入凈額」後的社會最終產值(或增加值)以及勞務價值的總和。
在宏觀經濟分析中,國內生產總值指標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廣泛的用途。國內生產總值的持續、穩定增長是政府著意追求的目標。
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其經濟發展總水平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經濟發展速度的提高就比較困難;對經濟尚處於較低水平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由於發展潛力大,其經濟發展速度可能達到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長。這時就要警惕由此可能帶來的諸如總需求膨脹、物價指數上升等問題,以避免造成宏觀經濟的過熱態勢。因此,應該追求適度經濟增長這一目標。
2.失業率。
高就業率(或低失業率)是經濟社會追求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失業串上升與下降是以GNP相對於潛在GNP的變動為背景的,而其本身則是現代社會的一個主要問題。當失業率很高時,資源被浪費,人們收入減少,在這種時期經濟的痛苦還會蔓延到影響人們的情緒和家庭生活,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3.通貸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通貨膨脹常被視為經濟的頭號大敵,政治家和銀行家天天對通貨膨脹的危險性作出判斷。各國政府都曾為控制通貨膨脹採取過猛烈的行動。那麼通貨膨脹究竟對社會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總的來說:(1)收入和財富的再分配;(2)不同商品相對價格和產量的紐曲,有時甚至是整體產量和就業的扭曲。但是這種影響是十分復雜的,因為,通貨膨脹從方式上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有被預期和末被預期之分,從程度上則有溫和式、嚴重的和惡性的二種。溫和式通貨膨脹(年率低於10%)對經濟的影響是十分有限的;而嚴重的通貨膨脹則指兩位數的廣闊空間;惡性通貨膨脹指三位數以上的通貨膨脹。
無論通貨膨脹的實際或者覺察到的代價究競如何,各個國家在今天都不會長期容忍高的通貨膨脹率。或遲或早,它們要採取廈步驟減輕通貨膨脹,但為抑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反作用通常是高失業率和GNP的低增長,因此而損失的產量和就業數量本身作為通貨膨脹的代價是很大的。
4.利率,
利率或稱利息率,是指在借貸期內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資金額的比率。利率直接反映的是信用關系中債務人支付給債權人的使用資金的代價,也是債權人出讓資金使用權的報酬。
從宏觀經濟分析的角度看,利率的波動反映出市場對資金供求的變動狀況。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市場利率有不同的表現。在經濟持續繁榮增長時期,資金供不應求,利率上升;當經濟蕭條市場疲軟時,利率也會隨著資金需求的減少而下降。除了跟整體經濟狀況密切相關之外,利率還受到物價上漲幅度的牽制。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不斷加強,利率特別是基準利率已經成為一項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
5.匯率。
匯率是外匯市場上—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相互交換的比率。實質上可以把匯率看作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
一方面,一國的匯率會因該國的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水平、利率水平、經濟增長率等因素的變化而波動;另一方面,匯率及其適當波動又會對一國的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分工異常發達、各國問經濟聯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匯率的變動對一國的國內經濟、對外經濟以及國際問的經濟聯系都產生著重大影響。
為了不使匯率的過分波動危及一國的經濟發展和對外經濟關系的協調,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都通過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或收購外匯的方式干預外匯市場,以影響外匯供求,進而影響匯率。此外;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發生變化,也會直接影響到一國對外貿易結構、通貨膨脹水平以及實際利率水平等因素,從而對匯率水平產生影響。
本世紀70年代以來,除了各國金融當局經常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使政府幹預越來越多地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外」還出現了幾個國家的中央銀行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的情況。
6.財政收支。
財政收支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兩個方面。
財政收入是國家為了保證實現政府職能的需要,通過稅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資金收入;財政支出則是為滿足政府執行職能需要而使用的財政資金。
核算財政收支總額是為了進行財政收支狀況的對比。收大於支是盈餘,收不抵支則出現財政赤字。如果財政赤字過大,彌補手段不足以平衡收支;或者即使總量上能勉強平衡,卻又形成結構上的失衡,就會引起社會總需求的膨脹和社會總供求的失衡。
7.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是一目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非居民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他往來中所產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統記錄。這里的「居民」是指在國內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國際收支中包括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經常項目主要反映我國的貿易和勞務往來狀況;資本項目則集中反映我國同國外資金往來的情況,反映著我國利用外資和償還本金的執行情況。全面了解掌握國際收支狀況,有利於從宏觀上對國家的開放規模和開放速度進行規劃、預測和控制。
8.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固定資產再生產中投入資金的數量。
投資規模是否適度,是影響經濟穩定與增長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投資規模過小,不利於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物質技術基礎;投資規模安排過大,超出了一定時期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可能,又會造成國民經濟比例的失調,經濟建設便無法順利進行,經濟發展便大起大落。
在經濟增長上升時期,尤其要注意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防止投資規模的膨脹。改革開放以來,我同有著這方面的多次教訓。固定資產投資領域盲目建設、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各地方盲目擴大投資規模,又導致了社會總需求的膨脹、物資供應的嚴重緊張和物價的大幅度上漲,影響到經濟的協調發展,最終又不得不回過頭來壓縮投資規模,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適度安排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才是宏觀經濟得以合理、高效運行的必要前提。

⑤ 宏觀經濟變數有哪些指標

有以下指標:
1.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增長率。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期內(一般按年統計)在一國領土范圍內所產生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統計時,要將國內生產而輸出國外的包括進去,在國外產生而在本國消耗的則不計算在內。區分國內產生和國外產生一般以「常任居民」為標准,只有常任居民在一年內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所得到的收入才計算在本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內。常任居民是指:(1)居住在本國的公民;(2)暫居外國的本國公民;(3)長期居住在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居民。因此,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國的領土范圍內,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產生的、以市場價格表示的產品和勞務的總值。也就是在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減去「國外要素收入凈額」後的社會最終產值(或增加值)以及勞務價值的總和。
在宏觀經濟分析中,國內生產總值指標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廣泛的用途。國內生產總值的持續、穩定增長是政府著意追求的目標。
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其經濟發展總水平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經濟發展速度的提高就比較困難;對經濟尚處於較低水平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由於發展潛力大,其經濟發展速度可能達到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長。這時就要警惕由此可能帶來的諸如總需求膨脹、物價指數上升等問題,以避免造成宏觀經濟的過熱態勢。因此,應該追求適度經濟增長這一目標。
2.失業率。
高就業率(或低失業率)是經濟社會追求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失業串上升與下降是以GNP相對於潛在GNP的變動為背景的,而其本身則是現代社會的一個主要問題。當失業率很高時,資源被浪費,人們收入減少,在這種時期經濟的痛苦還會蔓延到影響人們的情緒和家庭生活,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3.通貸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通貨膨脹常被視為經濟的頭號大敵,政治家和銀行家天天對通貨膨脹的危險性作出判斷。各國政府都曾為控制通貨膨脹採取過猛烈的行動。那麼通貨膨脹究竟對社會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總的來說:(1)收入和財富的再分配;(2)不同商品相對價格和產量的紐曲,有時甚至是整體產量和就業的扭曲。但是這種影響是十分復雜的,因為,通貨膨脹從方式上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有被預期和末被預期之分,從程度上則有溫和式、嚴重的和惡性的二種。溫和式通貨膨脹(年率低於10%)對經濟的影響是十分有限的;而嚴重的通貨膨脹則指兩位數的廣闊空間;惡性通貨膨脹指三位數以上的通貨膨脹。
無論通貨膨脹的實際或者覺察到的代價究競如何,各個國家在今天都不會長期容忍高的通貨膨脹率。或遲或早,它們要採取廈步驟減輕通貨膨脹,但為抑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反作用通常是高失業率和GNP的低增長,因此而損失的產量和就業數量本身作為通貨膨脹的代價是很大的。
4.利率,
利率或稱利息率,是指在借貸期內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資金額的比率。利率直接反映的是信用關系中債務人支付給債權人的使用資金的代價,也是債權人出讓資金使用權的報酬。
從宏觀經濟分析的角度看,利率的波動反映出市場對資金供求的變動狀況。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市場利率有不同的表現。在經濟持續繁榮增長時期,資金供不應求,利率上升;當經濟蕭條市場疲軟時,利率也會隨著資金需求的減少而下降。除了跟整體經濟狀況密切相關之外,利率還受到物價上漲幅度的牽制。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不斷加強,利率特別是基準利率已經成為一項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
5.匯率。
匯率是外匯市場上—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相互交換的比率。實質上可以把匯率看作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
一方面,一國的匯率會因該國的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水平、利率水平、經濟增長率等因素的變化而波動;另一方面,匯率及其適當波動又會對一國的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分工異常發達、各國問經濟聯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匯率的變動對一國的國內經濟、對外經濟以及國際問的經濟聯系都產生著重大影響。
為了不使匯率的過分波動危及一國的經濟發展和對外經濟關系的協調,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都通過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或收購外匯的方式干預外匯市場,以影響外匯供求,進而影響匯率。此外;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發生變化,也會直接影響到一國對外貿易結構、通貨膨脹水平以及實際利率水平等因素,從而對匯率水平產生影響。
本世紀70年代以來,除了各國金融當局經常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使政府幹預越來越多地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外」還出現了幾個國家的中央銀行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的情況。
6.財政收支。
財政收支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兩個方面。
財政收入是國家為了保證實現政府職能的需要,通過稅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資金收入;財政支出則是為滿足政府執行職能需要而使用的財政資金。
核算財政收支總額是為了進行財政收支狀況的對比。收大於支是盈餘,收不抵支則出現財政赤字。如果財政赤字過大,彌補手段不足以平衡收支;或者即使總量上能勉強平衡,卻又形成結構上的失衡,就會引起社會總需求的膨脹和社會總供求的失衡。
7.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是一目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非居民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他往來中所產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統記錄。這里的「居民」是指在國內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國際收支中包括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經常項目主要反映我國的貿易和勞務往來狀況;資本項目則集中反映我國同國外資金往來的情況,反映著我國利用外資和償還本金的執行情況。全面了解掌握國際收支狀況,有利於從宏觀上對國家的開放規模和開放速度進行規劃、預測和控制。
8.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固定資產再生產中投入資金的數量。
投資規模是否適度,是影響經濟穩定與增長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投資規模過小,不利於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物質技術基礎;投資規模安排過大,超出了一定時期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可能,又會造成國民經濟比例的失調,經濟建設便無法順利進行,經濟發展便大起大落。

⑥ 主要宏觀經濟變數有哪些

主要宏觀經濟變數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消費量,投資量,儲蓄率,貨幣存量,政府預算,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利率,匯率等等。利用這些表示經濟活動特點方面的概況性指標(summary measures),宏觀經濟學家能夠對宏觀經濟變動的大致輪廓給以描述和分析。

⑦ 宏觀經濟是什麼微觀經濟又是什麼能形象地解釋下嗎

宏觀經濟:總體的經濟現象及其變數和相互關系。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支、貨幣流通量、經濟周期、投資總額、消費量等,均屬宏觀經濟問題。以此為研究對象的理論體系稱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
~進入網路詞條細讀理解...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宏觀經濟變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1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61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6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7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6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2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8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5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30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6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