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國什麼經濟領域投資最大

中國什麼經濟領域投資最大

發布時間:2022-10-06 09:18:36

『壹』 中國近五年來哪個行業實際利用外資量最高

一、中國利用外資現狀及特點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是中國對外開放和加快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主動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舉措。26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的投資環境和市場運行環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商來華投資,使中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截至 2005 年 7 月底,來自 192 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在華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53萬多家,遍及第一、二、三產業的幾乎所有行業,實際投入外資金額達 6000 億美元。全球最大的 500 家跨國公司中近 450 家已在華投資,其中 30 多家設立了地區總部,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發機構 600 多個。在累計批準的 53 萬家外商投資企業中,目前仍在注冊運營有 28 萬多家,大部分經營狀況良好,效益不菲。具體講,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製造業為主要投資領域。截至 2004 年,企業數和合同金額分別占累計企業數和合同金額的 72.57% 和 64.76% 房地產業是第二大外商投資領域,企業數和合同金額分別佔83.9%和17.73%;批發和零售業,佔4.96%和2.86%;租賃和商業服務,佔3.56%和3.37%。若從一、二、三產業來劃分,外商投資企業分別占外商企業總數的 2.84%、75.0%和 22.16%,合同利用外資金額分別占總額的1.94%、68.27%和29.79%。二是外商投資區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東部地區佔全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86.25%,而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占 9.16% 和 4.59%。這與交通便利程度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密切關系。三是互利共贏。這主要表現在:中國已成為跨國公司獲取利潤的重要來源。據調查,目前在華外商投資企業 2/3 實現了盈利,約 2/5 的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的利潤率高於其全球業務的平均利潤率,1990 年至 2004 年間,外商投資者匯出利潤就有2500多億美元。另據中國美國商會最近對 450 家作為其會員的美國公司所作的調查表明,68% 的在華美國公司 2004 年都實現了盈利或大幅盈利,86% 的公司表示收入高於上年。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2004 年外商投資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達 15240.5 億元,同比增長18.8%,高於同期全國工業增加值增幅2.1個百分點,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27.8%;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1993年-2002年十年間一直在 10% 以上,近兩年也在 8% 左右;進口額佔全國進口總額的57.8%,出口額佔全國出口總額的57.1%;繳納的稅收5355億元,佔全國稅收總額的20.8%;在外商投資企業直接就業人員近3000萬人,約占城鎮就業人口的10%。僅從這兩組數據中就可以清楚看出,中國引進外資是互利共贏的,既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也使外商在中國的投資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回報。同時,這也解讀了為什麼中國已成為很多外商投資企業生產和銷售的平台,而且吸引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中國作為其全球投資戰略的重點。二、新時期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基本走向1、新時期中國利用外資環境與潛力 所謂新時期,我認為其重要標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 2006 年中國將開始實施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到 2010 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7081元/人)翻一番的目標,國民經濟發展邁上一個新台階,中國在世界經濟增長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二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入後過渡期,中國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開放型經濟將達到新水平,與世界經濟的融合更加緊密。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市場規則紀律更加規范、透明和可預見,中外企業將在良好的投資和運營環境中取得新發展。四是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處於一個進一步調整的新階段,其中包括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外貿增長方式,這為世界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繼續向獲利前景持續看好的中國市場轉移,提供新的機會和巨大發展空間。總之,未來幾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時期,也是外國投資者在這片投資熱土上可以大展宏圖的機遇期。希望有遠見的企業家們和戰略投資者,把握住機遇,積極參與和繼續參與到持續、快速、穩定增長的中國經濟建設與合作中來。商場上有一句比較流行的話,就是「有錢大家賺」。這也是中國利用外資所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我們說,外商在中國投資的前景看好且潛力巨大,還基於以下幾點理由:第一,中國市場巨大,未來發展空間廣闊200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和生產資料銷售額約 2 萬億美元,同時進口了 6000 億美元的外國商品。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 9.5%,消費需求快速增長,許多產品(如手機、電視、鋼鐵、水泥等)的生產和消費都在世界名列前茅。目前,中國國內居民儲蓄已超過 15 萬億美元;全國中等收入人口每年新增兩千多萬;東部沿海地區人均 GDP 已經超過 2000 美元。住房、轎車、教育、旅遊等已經開始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到 2020 年,中國市場總需求將是 2000 年的 4 倍。這樣的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不能不使跨國公司為之心動。實際上,外商投資企業落戶中國,一方面是利用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瞄準中國的大市場。去年,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市場實現的產品價值達 4000 多億美元的產品,而在國際市場上實現的產品價值為 3300 多億美元產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第二,勞動力資源豐富,低成本仍將是中國在較長期內的競爭優勢中國有 13 億人口,勞動力資源供給充足,尤其是人才的高素質和低成本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除勞動密集型行業外,以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軟體業其人才成本優勢也十分明顯,比如中國軟體人才使用成本只相當於美國同等人才的1/9,相當於印度的1/2。因此,中國具有吸引更多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優勢。未來10年,中國至少有幾千萬大學畢業生加入到白領勞動大軍,這是一個保證人才供應的巨大蓄水池,也是保持高素質人才成本具有競爭優勢的調節器。第三,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硬環境目前,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到 3 萬公里;鐵路總營運里程 7.2 萬公里,居世界第三;港口吞吐量 41 億噸,居世界首位;電話用戶總數已超過 6.5 億戶,居世界第一;聯網用戶數超過9400萬戶,居世界第二。今後幾年,中國的交通、通信基礎設施還將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中外企業不僅在該領域有大量合作機會和潛力,同時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也為投資者們提供了便利條件。第四,不斷完善法律體系,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可預見的投資軟環境加入 WTO 三年以來,國務院近 30 個部門,根據 WTO 有關規則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清理和修訂了近 3000 部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其中廢止 800 多件,涉及貿易、投資、知識產權等各方面,已經建立起完善、公開、透明的外商投資法律體系,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可預見的投資軟環境。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人們,尤其是握有世界專利技術 80%-90% 的跨國公司,比較關心的問題。確切地講,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知識產權保護領導小組組長就是由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親自出任的。從國家領導人到各政府部門,都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而且加大對侵權行為的刑事處罰力度。如 2004 年,對近 2000 名違法人員追究了刑事責任。今後,中國將繼續從法律制度建設和宣傳教育兩個方面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常抓不懈,積極預防和嚴厲打擊侵權犯罪。這不僅是保護外國知識產權所有者利益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和自身利益的需要。據一份商業環境調查顯示,93% 受訪公司認為中國的經營環境得到了改善,92% 的公司對未來 5 年在中國的經營前景表示「樂觀」。2.中國利用外資的未來走向「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作為「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的重要內容,已經寫進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是中國政府發出的一個重要信息,表明中國將繼續保持吸收外資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歡迎外商來華投資,同時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加強對外資的產業和區域投向引導,促進國內產業優化升級。外國投資者應把握住中國利用外資的這一基本取向,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切入點,積極尋求投資合作機會。對此,以下幾個方面應引起特別關注。第一,服務業是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點目前中國服務業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僅佔GDP的30%,因此,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了要「加快發展服務業」,「有序承接國際現代服務業轉移」。根據我國「入世」承諾,2005年開始允許外資在批發和零售企業控股,允許外資銀行向本地企業提供人民幣服務,允許外商設立獨資建築公司;2005年底,將允許外商設立獨資速遞、公路貨運和貨代企業;2006年底,將允許外資銀行提供全面的銀行服務,允許設立獨資鐵路貨運企業。相信,隨著中國服務領域的進一步對外開放,中國將是未來世界服務貿易增長最大、最快的市場,外商在該領域有很多合作機會。第二,高新技術領域是利用外資著力推進的重點高新技術是提升產業結構和競爭力的關鍵,因此中國歡迎擁有先進技術的投資項目,尤其鼓勵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這也是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的要求所在。目前,中國正在制定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的政策。但是,對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投資項目將予以限制或禁止。目前已取消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加工貿易的出口退稅。第三,我國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將成為新一輪投資的熱土一是這些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有所改善,科技教育有相當的實力,經濟發展深具潛力;二是我國實施的「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正在大力推進,國家已出台並將繼續出台一系列支持其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參與進來的政策措施,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包括商務部)為外商投資企業到這些區域去發展提供必要幫助。第四,國企改革步伐加快,外資參與機會難得「十一五」期間,中國將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深化壟斷性行業改革,放寬市場准入,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鼓勵和支持非公所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這為外商提供了難得的投資機遇。希望有實力的跨國公司不要錯失良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獲得共贏

『貳』 中國十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以下是中國十大支柱產業:1.有色金屬產業、2.汽車產業、3.鋼鐵產業、4.裝備製造業、5.公司電子信息產業、6.紡織業、7.船舶製造業、8.石油化工業、9.房地產業、10.輕工業。

為貫徹落實國家經濟增長「保八」目標,十大產業振興規劃臨危受命,相繼出爐。短期來看,這些規劃將有利於解決上述產業目前遇到的實際問題,緩沖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長遠來看,將對中國產業技術升級改造以及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生深遠影響。

拓展:目前我國著重發展這十大產業,從短期來看,這將有助於解決上述行業面臨的實際問題,緩解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從長遠來看,這將對中國工業技術的升級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產生深遠的影響。看一看十大產業振興計劃,有許多要點:促進投資、退稅、金融支持等產業支持方案頻頻出現,而這些振興方式的選擇更有可能幫助工業企業改善自己的「造血」功能。減輕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收入的效果也更值得期待。

『叄』 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在經濟上,什麼是列強在華投資最大的經濟領域

列強對中國的經濟掠奪
1、20世紀初列強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控制,表現在哪些方面?
2、根據上述數字,說一說列強對中國經濟的強力控制要達到什麼目的。
列強通過多種方式強力控制中國經濟,不僅是為了掠奪資源,獲取高額利潤;還要把中國變為自己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繼而使中國變成其殖民地,進一步控制中國。
面對列強經濟勢力深入中國,有一些不同的觀點。你認同下列觀點嗎?對此,你有何看法?
正確。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也產生了這些效果。
正確。列強侵略壓制中國經濟的發展,使民族經濟的發展舉步維艱
但列強的主觀動機還是要侵略中國,佔有中國的資源
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開辦工廠的限制,中國出現了興辦工業的浪潮。
19世紀末,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1)背景:
(2)影響:
知識回顧
《馬關條約》簽訂後,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攫取財富。曾經高中狀元的張謇(jiǎn)大力倡導「實業救國」,積極投身於創辦實業。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被譽為「狀元實業家」。
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
收回鐵路權
面對列強的掠奪,有識之士紛紛要求清政府採取措施保護民族經濟。為了「收回利權」「振興實業」,國內掀起籌建鐵路公司、集股自修鐵路的熱潮。民族工業的發展,促進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著名實業家張謇就曾發動代表請願,要求召開國會。

『肆』 中國哪些市場領域有投資前景

最有投資價值的六大行業
我第一次對中國投資是在1999年,然後2005年再次投資,2008年秋天又投資一次。在這個過程中,我從來沒有賣過中國的股票。2013年底中國舉行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未來的五年制訂了經濟發展藍圖,這個會議非常重要,吸引了我的注意。十八屆三中全會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市場成為決定因素。在中國未來的十到二十年,進一步讓市場來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從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中吸取到一些重點投資的領域。這些行業我們並不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排的,他們都是同樣非常重要的行業。
首先是農業,在過去的35年,中國城市的表現非常優異,但是農村人口沒有享受到更多發展成果。所以我覺得未來農業有很大的機會,我在農業的投資也是持續進行著。
第二是旅遊業,過去中國人很少到國外旅遊,現在中國人更容易拿到簽證和護照,所以旅遊業在中國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行業。
第三是環保產業。我們當時選擇在新加坡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考慮到中國的污染還是比較嚴重。但是我看到了中國政府在治理污染方面非常有決心。
第四是金融業,現在中國的金融市場還是比較封閉的,上海曾經是在倫敦和紐約之外最重要的國際性金融中心,如果全方面開放金融市場,上海甚至有機會把倫敦甩在身後,成為最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
最後是醫葯行業和鐵路方面,中國政府會有很多的精力和工作投到這兩個領域中,發展這兩個行業。

『伍』 中國目前對GDP貢獻最大的產業是什麼

中國數字經濟。

2017年,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7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指出,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6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8.9%,佔GDP比重達到30.3%;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已達到69.9%,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發達國家的水平。

(5)中國什麼經濟領域投資最大擴展閱讀: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重大發展戰略,被認為是帶動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引擎,但應該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產業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下卻仍存在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差距。中國數字經濟目前發展有產業不均衡的問題。例如,第一、第二產業數字經濟相對滯後,而第三產業發展較為超前。

安邦智庫認為,應謹慎看待中國數字經濟目前的發展現狀,在數字經濟如此高的GDP貢獻率背後,應當引導資本、技術、人才合理地分配到生產性的第一、第二產業,實現經濟增量。

『陸』 我們的投資市場,容量最大的投資市場有哪些

『柒』 現今中國最有投資前景的是什麼行業呢

民以食為天,廚師自古以來都存在,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餐飲行業發展更是如日中天,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而如今廚師人才越來越稀缺,各餐飲企業出現招工難的狀況,廚師待遇也是水漲船高。

現在廚師算得上是高薪職業了,尤其是對於有技術有經驗的廚師來說,薪資水平確實和以前不一樣了,大城市的中等廚師現在一般薪資也都在快上萬的水平了,現在社會餐飲發展,人們對於廚師觀念的改變,廚師已經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職業。
1、學廚師 熱門行業、高薪職業、永不失業。作為人們的需求,它不是新興產業,不會被淘汰。只有菜品的舉一反三,不會存在產品的更新換代。2、學廚師 發展好,提升空間大。廚師長、行政總廚等都是目前緊缺的人才,也是學廚師一直努力的目標,高薪緊缺的職位,只有在餐飲界才會出現,廚師永遠都是你的首選

『捌』 中國經濟十大支柱行業是什麼

十大:有色金屬產業、汽車產業、鋼鐵產業、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產業紡織業、船舶製造業、石油化工業、 房地產業、輕工業。
七大: 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葯、生物育種、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
其中,七大新興產業的 「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被認為是振興經濟的又一重大舉措,因為幾大部委的領銜介入,此後的政府大規模投資也被市場普遍期待,所以這也被認為是繼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之後又一個大型產業投資計劃。
與「4萬億」計劃有本質不同的是,此次投資計劃指向的是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變革。「之前的『4萬億投資規劃』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都是在擴大內需,加強基礎建設的角度,結合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而現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則是轉向至新興產業項目。」 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的制定,從時間上來講,也與明年開始實施的「十二五規劃」相銜接。國家發改委也已確定,在「十二五」規劃編制中,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編製作為重點。
在圈定七大產業的同時,還確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扶持政策。並特別指出要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不但要引導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投資。
對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國家定調為不但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對此,趙剛表示,這主要基於兩方面的考慮,「引進來」是鼓勵國外企業來華投資,希望引導其將研發中心向中國轉移,在合作中把握主導權,在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吸引外資;「走出去」則是希望國內企業在國外建立工廠和研發中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打造自主品牌,擴大市場。
此外,在扶持政策方面,會議要求要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制定完善促進產業發展的稅收支持政策;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
綜合考察各戰略性新興行業自身發展規律和未來產業政策的可能走向,節能環保可能是受產業規劃的政策推動最強行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三網融合也將獲得較大的推動。新材料、生物產業、高端製造業產業雖然也將受到顯著的影響,但相對於其他行業,這些行業的發展可能更多取決於行業自身的發展規律。
預計,未來十年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十年,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可望達到20%以上。
新興產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就是新技術產業化形成的產業。新技術一開始,屬於一種知識形態,在發展過程中其成果逐步產業化,最後形成一種產業。比如說生物工程技術在五六十年代或者說在更早的時候,它只是一項技術,那麼現在成為生物工程產業,讓這些成果服務於社會。在美國,生物工程產業被譽為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新興產業。同樣,IT產業,由於數字技術的發展,也被認為是一個新的朝陽行業。
第二,就是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形成新產業。比如說,幾百年前,當時用蒸汽機技術改造手工紡機,形成紡織行業,使得整個紡織行業產生了飛速發展。紡織行業相對來講,在當時就是新興產業。現在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比如改造鋼鐵行業,就成了新材料產業,生產復合材料以及抗酸、抗鹼、耐磨、柔韌性好的新興材料。同樣,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的商業,變成現在的物流產業。這些產業改造的核心,使經濟效益比傳統產業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是對人們原來認為是社會公益事業的行業進行產業化運作。在這個方面,人們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在國外,傳媒業是一個重要的行業,是近二十年來產生百萬富翁最多的一個行業。而人們把傳媒當作事業來看待,是貼錢的。如我們的電影產業,我們有幾十家電影廠,我們在不斷地貼錢、不斷地撥款。而美國,就一個好萊塢,通過幾個大的傳媒公司來做,每年是賺幾十億上百億美元的利潤。教育產業,我們一直也是不斷撥款的,正是由於事業化的運作使得本來非常有潛力的產業沒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們沒有把教育產業,特別是高等教育——非義務教育這一塊當作產業來運作,因而我們非但不能使教育產業作為國家創造財富的一個來源,反而使其成為一個需要不斷撥款、不斷消耗寶貴財富的單位。這種運作方式實際上是在消耗社會的財富,而不能創造社會財富,使學校出現很多問題,腦體倒掛,使許多人上不了大學,得不到很好的教育。社會主義經濟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說,當前發展新興產業是有重要意義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什麼經濟領域投資最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美女角色特別多的手游 瀏覽:670
為什麼北歐國家都很幸福 瀏覽:443
逆藤小說講的什麼故事 瀏覽:467
怎麼知道事業單位招聘具體工作 瀏覽:171
故事集的賣點怎麼寫 瀏覽:245
法國的經濟作物有哪些 瀏覽:127
美女拿手的菜有哪些 瀏覽:481
為什麼女的不讓男的看美女 瀏覽:668
奶奶身體健康怎麼辦 瀏覽:488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2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61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6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7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6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3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