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沈陽的發展前景如何
這幾年國家也有些重視東北的發展,但是我覺得現在就目前的現狀來看,東北三省的四個主要城市沈陽 大連 長春 和哈爾濱都把握的不怎麼好.
那沈陽我個人覺得是這四個城市中最具經濟活力,最有競爭力,也是最值得投資的公司.但是大連這個近敵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我覺得沈陽的前景要看現在的政府領導班子以及沈陽人的覺悟了!
我覺得現在沈陽人的覺悟剛剛感上二十年以前的大連,因為我的老師是大連人,他跟我們講,二十年以前大連人就非常注意出行,和公共安全,不走斑馬線,不按燈停走的人非常少,沈陽在這點做的還不好~我覺得全民提高素質,才是本質..至於發展的前景,那是政府嘍,我們普通平民做的只能是按照法律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
『貳』 東北現在低迷的經濟狀態,其出路在何方
東北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在建國初期為國家輸送了很多的能源,不單是鋼鐵煤炭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東北的很多城市都是以重工業為主,企業轉型困難,因此在最近這一些年經濟出現巨幅下滑,國家已經重視到了對於東北經濟方面的援助,因此給予很多的政策來吸引,企業家的投資在東北現在已經成立了很多的經濟示範區,對於一些企業落戶之後能夠給予很多稅務的減免,因此在未來東北的經濟復甦,這是一種必然。
國家政策的扶持地方也要做出一些政策的改變,讓更多的投資者在東北投資落戶在2019年下半年,騰訊科技、廣州恆大、華為科技,都已經有意向在東北科技園進行投資落戶,這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勢頭,這樣的龍頭企業也會引領更多的小中型企業落戶於東北,東北的經濟即將好轉。
『叄』 沈陽的經濟未來會有那些發展前景怎麼樣
沈陽經濟區望眼東北亞
強音: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以沈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與以大連為中心的遼寧南部沿海城市群集聚構成全國大城市最為密集的遼中南大都市帶,有望成為21世紀乃至東北亞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之一。
兩大概念解讀
經濟區:即由多種生產要素組成的「地域經濟共同體」,其實際意義在於其各部分空間上的接近和性質上的統一。
沈陽經濟區:是以沈陽為中心,通過中心城市沈陽的經濟輻射和吸引,與周圍經濟社會活動聯系緊密的地區形成的「區域經濟共同體」。其地域范圍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的改變,以及中心城市沈陽的經濟實力和服務功能的增強有所變化,因此沈陽經濟區的發展將分階段進行。
沈陽經濟區的組成
依據目前省內經濟情況,沈陽經濟區將由遼寧中部城市群中部分城市的主要區域組成,即沈陽市、撫順市(不含清原、新賓)、本溪市(不含桓仁)、鞍山市(不含岫岩)、遼陽、鐵嶺市(不含西豐、昌圖)。
沈陽經濟區的規劃思路
以老工業基地調整與改造、實現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為目標,以提高城市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為中心,以城市間經濟、社會聯系為基礎,以行政協調領導為保證,實施區域一體化、城鎮協調發展、生態經濟戰略、真正將沈陽經濟區建設成為開放型、一體化和現代化開放型城市組合,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唐」地區之後的第四個增長極或核心區。
沈陽經濟區近中遠三大建設目標
近期目標:加快結構調整與區域整合步伐,拓展沈陽中心城市功能,充分發揮沈陽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將沈陽經濟區建成更加一體化的網路組合型城市群,成為一個高效的有機整體和真正一體化的經濟區。
中期目標:加強沈陽經濟區與「京津」、「山東半島」的經濟合作與聯系,使其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的又一重要增長極。
遠期目標:使沈陽經濟區成為東北亞經濟圈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大都市圈。
沈陽經濟區六大戰略構想
強音:沈陽經濟區是開放式的「城市集合」,因此,經濟區的構建與發展,必須從促進發展與健全制度兩方面著手,加快對經濟區城鎮體系及交通、信息、能源、環境等基礎設施進行整合。
構想一:產業互補,避免浪費
本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沈陽經濟區將重點發展裝備製造和原材料工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各城市要從整個經濟區考慮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的發展,形成合理分工、合作競爭的發展格局,堅決杜絕產業同構化現象,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構想二:陸路交通一體化
專家認為,沈陽經濟區應以交通一體化為基礎。沈陽經濟區內,各城市之間應該在城市間長100公里的距離內,有方便的交通方式讓人們工作通勤、日常公務、購物、旅遊、休閑。在高速公路建設上,今後將形成以沈陽為中心的「一網、七射、兩環」的公路格局。一網即經濟區內公路網;七射為沈陽—康平、沈陽—新民高速公路與現有的五條高速公路;兩環即經濟區內鐵嶺—撫順—本溪—遼陽—遼中—新民—法庫—鐵法—鐵嶺的環形快速通道與沈陽三環繞城高速公路。
構想三:擴建桃仙新建空港
今後,沈陽經濟區將強化機場服務功能,擴建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將其建設成為設施一流的東北地區空運中心,並爭取成為國家級樞紐機場;在此基礎上規劃建設沈陽經濟區的第二空港,與桃仙國際機場共同構築經濟區空中對外聯系通道。
構想四:沈陽經濟區人口總規模2400萬
沈陽經濟區將本著一個核心、多個副中心的都市圈戰略建設,即「釜底加薪」做強中心城市沈陽,「錦上添花」激勵副中心城市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發展,「雪中送炭」扶持海城、開原、新民等縣級市。整個經濟區將形成「一核、6副、10星」的網路化組合城市群,力爭盡快實現經濟區人口規模2400萬人的目標。一核是中心城市沈陽,人口規模可以發展到1000萬人;6副是鞍山、本溪、撫順、遼陽、鐵嶺、營口六大城市,人口總規模可以發展為500-1000萬人;10星是海城、開原、鐵法、新民等10個中小型城市,人口總規模可以發展到300-600萬人。
構想五:「024」打遍沈陽經濟區
信息化提升城市化的水平和等級,沈陽經濟區建設,要求區域范圍內大力發展電話網、數據通信網、移動通信網、智能網等網路建設,使經濟區通信網的規模容量和技術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以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多層次需要。力爭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建設沈陽通信地球站,使之成為又一個國際通信網的對外介面,力爭實現沈陽經濟區統一的024長話網。
構想六:山、城、田、海統籌建生態
沈陽經濟區生態系統將建設以山(東部山林地區)、城(區域內城市化地區)、田(中部農田林網地區)、海(渤海)為基礎,利用山脈、水體、森林、田園建設城市間的綠化與生態隔離帶,利用自然水系和交通走廊建設城市生態走廊。
沈陽經濟區與「長三角」、「珠三角」過招
強音:廣州市規劃局局長潘安和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諸大建教授分別對「珠三角」和「長三角」區域發展戰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並就二者與沈陽經濟區的優勢進行了一番對比。盡管目前沈陽經濟區無論是城市規模等級還是區域綜合經濟實力均無法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提並論,但專家們一致認為,沈陽經濟區未來所具有的巨大發展潛力不容小視。
第一回合:城市規模等級對比
「長三角」面積10萬平方公里,全部人口近7600萬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53人,城市數69個(含縣級市);「珠三角」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全部人口2306萬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553人,城市數28個(含縣級市);沈陽經濟區面積5.9萬平方公里,全部人口近1900萬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15人,城市數11個(含縣級市)。專家認為,以上三大城市群的共同特點是,都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縣城、中心鎮與集鎮組成的七個層次等級,各類城市呈現出寶塔型特點。但沈陽經濟區在第一、第二層次上與「長三角」、「珠三角」相比,規模和數量上都存在差距。區內城鎮體系不盡合理,特大城市、大城市多,中小城市少且不發達,城市群結構呈現嚴重的「頭重腳輕」狀態。小城市和小城鎮無論數量和實力都不及「長三角」和「珠三角」。
第二回合:區域綜合經濟實力對比
改革開放以來,長、珠三角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使社會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地區。相對而言,沈陽經濟區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在轉軌過程中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還較為突出。
第三回合:區域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對比
除了建成區綠地覆蓋率占優,沈陽在人均城市建設資金、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人均擁有道路面積、萬人擁有公交車輛幾項主要指標方面,與廣州、上海的基礎設施建設相比仍處明顯劣勢。
三大優勢決定沈陽穩坐經濟區頭把交椅
強音:沈陽所具備的三大優勢,必將使其穩坐沈陽經濟區中心城市這一「頭把交椅」,並帶動區域經濟共同發展,實現多贏。
優勢一:區位居中四通八達
沈陽地處遼寧中部城市群、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位置,是溝通關內外聯系的咽喉,聯系東北經濟腹地與沿海經濟帶的黃金通道。獨特的地理、區位和交通優勢是沈陽成為中心城市的基礎性前提條件。
優勢二:經濟增長速度「如飛」
沈陽 G DP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九五」期間年均增長12.8%,2002年增速居全省之首。沈陽對周邊城市已經形成了產業、人才、技術、資金、信息集聚的綜合效應。從開放度看,沈陽有駐沈領事館5個,成為東北地區的對外窗口,並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定的經貿關系。
優勢三:資產存量適合孕育重大項目
沈陽工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其資產存量大,固定資產達1000多億元,十分適合發展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容易創造出先導性的產業優勢,國家扶持老工業基地改造和振興的優惠政策,必將為沈陽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建設部副部長談沈陽經濟區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應邀參加了研討會,他對沈陽經濟區的提出和建設規劃給予充分肯定。他認為,遼寧省省委、省政府及時提出沈陽經濟區的發展,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甚至用沈陽經濟區是現階段生產力發展與城市化發展程度的必然產物和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大幸事來高度概括沈陽經濟區的重要意義。他同時也對沈陽經濟帶的發展提出兩點中肯的建議,即,要考慮全國三大都市帶的均衡發展,還要考慮全球化產業轉移的時機。
『肆』 為什麼沈陽經濟不斷落後
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是正在建設中的沈陽經濟區(沈陽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工業門類齊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沈陽是建國初期國家重點建設起來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全國重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沈陽的工業門類已達到142個,到2013年為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00多家,地區生產總值7000多億元。
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57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3.6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160.4億元,增長2.9%;第三產業增加值4107.6億元,下降0.6%。
應答時間:2021-03-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伍』 2025年沈陽規劃
2025年沈陽規劃:一、規劃范圍:將沈陽經濟區納入沈陽都市圈研究范圍,具體包括沈陽、撫順、本溪、遼陽、鞍山(沈陽經濟區5城市)和阜新、鐵嶺、盤錦、錦州、營口等共10個城市,半徑為170km,是高鐵 1小時等時圈覆蓋范圍。二、研究范圍:進一步加強沈陽都市圈的吸納和輻射作用,做好與北京、內蒙古、吉林等省區和丹東、大連等周邊城市的通道建設。①、沈陽都市圈要加強與北京合作,充分利用京沈對口合作政策優勢,依託全線鐵路將北京企業、人才、資金、技術引入沈陽,建立北京在沈陽的「飛地經濟」;②、沈陽都市圈要加強與阜新、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興安、赤峰、通遼)、吉林(四平)合作,充分利用東北文化認同吸引內蒙、吉林人口,共同建設良好生態格局③、沈陽都市圈要加強與丹東合作,進而輻射朝鮮,與朝鮮經濟加強聯系,擴大地區競爭力;④、沈陽都市圈要加強與大連合作,建設沈陽-大連外向型出海通道,增強沈陽的國際貿易聯系。三、都市圈中沈陽的職責和定位: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的要求、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區位意義、在全國乃至地區具有重要交通安全意義、在城市群/都市圈角度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承擔區域增長極、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的職能。四、發展目標:沈陽都市圈成為遼寧和東北融入全球城市網路的門戶區域、遼寧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全省共同富裕的創新引擎
【拓展資料】
構建沈陽都市圈體系具體路徑(1)職能結構:發揮比較優勢,構建協同發展的功能體系。促進周圍城市職能結構、人口結構合理布局,不追求中心城市功能大而全,而是都市圈中的城市功能互補;將資源、建設集中在都市圈內核心城市內城;引導人口和就業跨區域向少數區域增長極城市集中。在主體功能區劃引導下,發揮中小城市專業化功能,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將城市分為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成熟型城市加快發展、再生型城市創新發展三類。①、其中資源枯竭城市包括阜新市、撫順市、鐵嶺市,以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加快地質災害綜合治理的轉型發展為主;②、成熟型城市包括本溪市、遼陽市,以高效開發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型產業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條的加快發展為主;③、再生型城市包括鞍山市、盤錦市、營口市、錦州市,以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為主
『陸』 你看好沈陽市的未來經濟發展潛力嗎
眾所周知,東北三省的眾多城市在三大產業的發展當中,以第二產業的發展最成熟。也是憑借第二產業的飛速發展而聞名全國。但可惜的是,東北三省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先進的工業而發達,又因重工業而造成的環境污染而衰敗。雖然從現在的城市發展潛力上來看,東北三省的城市不算熱門。但東北三省眾多的工業城市底蘊依舊是尚存的。你覺得哪三座城市是東北三省工業最強的三座城市呢?其中,呼聲最高的三座城市為沈陽、哈爾濱、鞍山。假如這三座城市相比較而言的話,你覺得哪座城市將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呢?
鞍山,與上述兩座城市相比較而言,鞍山無論是在經濟總量還是在城市地位上都是不佔優勢的。但鞍山的鋼鐵產業的發展卻完全不輸於我國任何一座城市。即使在寶鋼等等的重壓之下,鞍鋼的名氣依舊不減。你覺得鞍山的未來發展會是什麼樣的呢?
『柒』 中國的經濟什麼時候才能好轉啊
預計下半年或明年,中國的經濟就能好起來啊!
國務院李總理指出,未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集聚和安居,意味著巨量居民消費品的置辦和更新,也意味著龐大的城鎮硬體和軟體設施建設,各類消費、投資需求也會因此成倍增長,創造出巨大的市場需求。這既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持久的動力源泉,也蘊含著很大商機和合作潛力。2015年7月2日,李總理在法國圖盧茲出席中法工商峰會致辭: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主要經濟指標趨穩向好。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今年經濟增長7%左右的預期目標。
正是這種實實在在的美好願景,讓不少海內外學者和機構對中國經濟普遍充滿著信心。「從短期來說,中國經濟增長減速意味著政府在結構調整和為解決金融脆弱性所作的政策努力方面正在取得進展。從中期來說,這些努力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逐漸轉型,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從投資轉向消費,從出口轉向內需。」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司克禮判斷。
專家預計,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中國經濟將走出這一輪經濟調整中最困難的時刻,迎來一個相對較好的內生增長期。
『捌』 為什麼近20年,沈陽不斷衰落
其實以沈陽為代表的遼寧 乃至東北三省 不是衰落
而是發展得慢了
全國范圍內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 尤其是經濟重要性和很多城市比 地位下降了
所以才有衰落的錯覺
最客觀的看待這20年後的現狀和20年前的歷史
你會發現沈陽乃至遼寧經濟 社會 民生狀態比20年前都有進步
這原因是多方面的 政策 經濟結構 人口構成等等很多
但是我特別喜歡一個同事舉的例子:
家裡有10幾口人 家人拉扯孩子好費力
孩子們中老大哥還沒成年 就靠干苦力甚至賣血 供弟弟妹妹們讀書、闖世界
弟弟妹妹們大了 書讀好了 自己也肯吃苦 於是很多成為了人上人
弟弟妹妹們在城裡呆習慣了
就多少覺得老大土氣 嫌棄見老大沒面子 於是和老大家也不怎麼來往
老大哥歲數大了 老婆說他日子過得不如別人家 說老大是傻子 老大沒本事
最可氣的是老大家裡的孩子 居然嫌棄家裡窮 看不起一身病的老大
。。。。。。
『玖』 中國的經濟形勢什麼時候才會好轉
從今年開始,中國經濟將迎來又一波的回升周期,這一波上升周期不一定是說中國經濟一定會回到多高的增長速度,例如回到8%甚至9%的高增長,而是說中國經濟將會穩定的保持7%左右的增長,樂觀的話甚至可能回到7.5%以上,按照之前的規律,這一波增長預計又會持續七八年左右。當這一波的景氣結束的時候,也就是大概2025-2027年,世界的面貌將會徹底改變:
1: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易主,中國登頂世界第一,恢復到該有的位置
2:中國的工業產值將會和所有發達國家(西方+日本)不相上下,並駕齊驅
3:中國人均GDP將會邁入發達國家門檻
這三件事每一件都是改變人類歷史和中國歷史的大事。
所以,中國的經濟面整體是積極向前發展的。這是不容質疑的事實!
『拾』 沈陽經濟以後還可能重新振興嗎
沈陽還是可以重新振興的,因為現在的話沈陽還是發展比較好的,而且現在沈陽的話,它有很多的資源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