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說日本東京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東京是世界級的大城市,一般說得東京市是指東京23區,即它的大城市部分。但實際上東京作為一個行政區,在日本叫東京都,包括三大部分:東京23區、多摩地區、太平洋諸島。這些島包括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及最東端的南鳥島和最南端的沖鳥島。這些島最遠的離東京達數千公里。在此主要介紹東京的主要部分——東京23區。東京的人口居日本各行政區之首,達1100多萬。東京與附近的千葉、崎玉、神奈川共同構成日本的最大的城市圈,鐵路和公路以東京為中心呈放射狀射向各地,東京是日本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要逛東京先得有張交通圖,拿來地圖先看東京交通的主幹線——山手線和東京地鐵和都營地鐵。山手線是東日本鐵道公司(JReast)的環東京干線。山手線上的主要始發終到站有日暮里、上野、秋葉原、東京、新橋、品川、涉谷、新宿、池袋、赤羽。地鐵線如蛛網一般通往東京的各個區和鄰近的縣市,並與通往市外的各條私鐵線路相銜接。各私鐵線路中主要的有東急線(主要通往神奈川)、京王線(主要連接23區與多摩地區)、小田急(主要通往神奈川縣各旅遊地)、西武線(主要連接東京西部與23區、崎玉西南與東京)、東武線(主要連接關東北部與東京)、京成線(千葉與東京)。
東京的主要購物區分布在山手線的各主要站周圍,百貨店比較集中的地區有池袋、新宿和原宿、涉谷、新橋、東京站附近的銀座和日本橋,這些地區構成主要的購物區。還有就是以電器界著名的秋葉原、以舊書市著名的神保町、以水產批發著名的築地中央批發市場、以便宜貨著稱的上野糖橫町。有特色的地名還有用永田町、霞關、兜町、大手町等。永田町是日本議會和政黨中部的所在地,日本人常用永田町來指代日本政界,霞關是日本政府各部的所在地,日本人常拿他比喻官僚或大藏省,兜町是東京證券市場的所在地,有人以它比喻日本的證券王國。至於大手町是留學生們經常造訪的地方,東京入國管理局坐落於此。
東京的著名觀光景點有東京鐵塔、皇居、國會議事堂、淺草寺、浜離宮、上野公園與動物園、葛西臨海公園、台場、東京迪斯尼樂園等。比較有特色的比賽有棒球和相撲,看棒球可以到後樂園站的東京球場,那裡是東京巨人隊的主場。看相撲可以到秋葉原附近的兩國去,那裡既有兩國國技館,還有許多相撲選手所屬的部屋(俱樂部),每個部屋都有自己的名號與標志。江戶東京博物館也值得一看。
山手線上的幾個大站的附近地區,也是遊玩和觀光的好地方,比如池袋附近的陽光大廈里集中了許多水族館、美術館、博物館,新宿附近的都廳大廈、歌舞伎町、購物區,涉谷與原宿則是日本年輕人時裝、音樂、化妝、隨身物品、發式、甚至生活方式的信息源。上野附近集中了如日本的傳統劇場、東京國立美術館、國立科學博物館、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都美術館等。在銀座和新宿的主街道,到了星期天,禁止車輛通行,那裡就成了步行者的天堂,賣藝或公演的街頭藝術家、出售各種手工製品的各國小販、在街上玩耍的年輕人,各色人等、五花八門。
500多年前,東京還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小漁鎮,當時叫作江戶。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將在這里構築了江戶城。此後,這里便成了日本關東地區的商業中心。1603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德川幕府,來自日本各地的人集中到這里,江戶城迅速發展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據記載,19世紀初,江戶的人口已超過百萬。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天皇由京都遷居至此,改江戶為東京,這里成為日本國的首都。1943年,日本政府頒布法令,將東京市改為東京都,擴大了它的管轄范圍。
東京是日本全國的政治中心。行政、立法、司法等國家機關都集中在這里。被人們稱為「官廳街」的「霞關」一帶聚集著國會議事堂、最高裁判所和外務省、通產省、文部省等內閣所屬政府機關。過去的江戶城,現在已成為天皇居住的宮城。
東京也是日本的經濟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這里。它們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區、中央區和港區等地。東京同它南面的橫濱和東面的千葉地區共同構成了聞名日本的京濱葉工業區。主要工業有鋼鐵、造船、機器製造、化工、電子、皮革、電機、纖維、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儀器等。東京金融業和商業發達,對內對外商務活動頻繁。素有「東京心臟」之稱的銀座,是當地最繁華的商業區。
東京還是日本的文化教育中心。各種文化機構密集,其中有全國百分之八十的出版社和規模大、設備先進的國立博物館、西洋美術館、國立圖書館等。座落在東京的大學占日本全國大學總數的三分之一,在這些大學就讀的學生則佔全國大學生總數的一半以上。東京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還經常舉辦各種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如東京音樂節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等。
東京的交通很便利,時速達200公里的新干線,從東京延伸到九州,並向東北方面延伸。地下鐵道幾乎能到達所有的重要地區。鐵路、公路、航空和海運組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通向全國及世界各地。
1979年3月14日,東京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東京迪斯尼 Tokyo Disney Resort
1983年開幕,入場費5,500日圓 (訪客數多年來最高)
面積約494 英畝;2個主題樂園(東京迪斯尼樂園及東京迪斯尼海洋);園內7間迪斯尼酒店
主題樂園動物天地、夢幻樂園、卡通城、明日世界、西部世界、探險樂園、世界市集
1983年開幕的東京迪斯尼樂園,位於東京近郊千葉縣浦安市舞濱,面積約494英畝(包括海洋迪斯尼),是迪斯尼歡樂王國第1個位於美國以外的據點,也是訪客數全世界第一的主題樂園,而且重復游園率很高。東京迪斯尼的設施經常更新,表演也不斷推出令人驚喜的變化。現在的東京迪斯尼樂園,也已由主題樂園(Theme Park)升為主題休閑渡假區(Theme Resort),除了迪斯尼樂園之外,還有迪斯尼海洋樂園及伊克斯皮兒莉(IKSPI RI)大型購物中心。
●東京海洋迪斯尼 Tokyo Disney Sea
2001年開幕,入場費5,500日圓
主題海港失落河三角洲、阿拉伯海岸、美人魚礁湖、發現港、神秘島、地中海港灣、美國海濱
東京迪斯尼海洋是東京第二座迪斯尼主題新樂園,以海洋為主題,是讓人可以細細品味的水濱優美建築園區。整個東京迪斯尼海洋可以分成七大區塊,依著歷史、人文、傳、童話或想像,打造出各區不同的景觀,這些景觀大多與海洋或溪流相關,符合了水或海洋的主題。
Ⅱ 北上廣深GDP比不過東京GDP嗎
2017年日本東京GDP為9750億美元,這個數值約等於6.5萬億人民幣(匯率1:6.6)
中國GDP上海30133億元;北京28000億元深圳22286億元;廣州21500億元北上廣深四個市合計10.1萬億人民幣,按照1:6.6匯率,為1.53萬億美元!遠超東京GDP!2020年,上海實現GDP突破3.9萬億,北京實現GDP總量36103億元,深圳實現GDP總量27670億元,廣州實現GDP總量25019億元。中國魔都——上海,2020年GDP已突破3.9萬億,僅次於東京排在亞洲第二。人均GDP確實差距非常大,但是人民的生活跟GDP 的增長沒有太多關聯我們人多, 貧富差距大 這就是主要因素。
2021年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2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一國的GDP大幅增長,反映出該國經濟發展蓬勃,國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增強。在這種情況下,該國中央銀行將有可能提高利率,緊縮貨幣供應,國家經濟表現良好及利率的上升會增加該國貨幣的吸引力。反過來說,如果一國的GDP出現負增長,顯示該國經濟處於衰退狀態,消費能力減低。這時,該國中央銀行將可能減息以刺激經濟再度增長,利率下降加上經濟表現不振,該國貨幣的吸引力也就隨之降低了。因此,一般來說,高經濟增長率會推動本國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低經濟增長率則會造成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GDP核算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規定,中國GDP是按照《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CSNA)的要求進行測算的,該體系採納了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方法。國家統計局正在對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修訂的2008年SNA進行研究,並將逐步對我國GDP核算制度方法進行修訂。
Ⅲ 日本是否只有東京能夠被稱之為國際大都市
確實如此,東京當然可以算國際大都市,並且是世界上四大城市之一,分別是紐約,東京,倫敦和巴黎,而東京論經濟總量也是僅次於紐約的存在,論輻射規模的話,可能是四個當中最大的,畢竟東京都市圈把周邊的很多衛星城都連接到了一起,而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明顯就比東京遜色不少,他們不像我國有北京上海兩座超級大城市,資源企業和人口幾乎都集中在東京,而大阪經濟總量也就東京的四分之一,最多也就是廣州那個級別,沒法進入世界一線城市。
而東京後面的大阪名古屋或者是橫濱,明顯就不如東京了,就算拿大阪出來也就東京GDP的1/4,放在我國估計和廣州差不多,如果放到世界上面,應該排不到前10,畢竟除了紐約,倫敦,東京,巴黎,接下來就是洛杉磯,香港,新加坡了,但是大阪的城建規模比起廣州甚至上海,會更精緻整潔一些,畢竟日本人是非常注重細節的,以及大阪人均GDP也還是很富裕的。
Ⅳ 世界城市GDP排名中指的東京是指相當於中國的市嗎
首爾(韓語:??,舊稱漢城),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朝:?????/??特別市),是大韓民國的首都,也是韓國最大的城市,人口1000多萬。首爾都市圈包括仁川廣域市和大部分的京畿道,人口達2300萬, 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圈,是韓國的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 近一半的韓國人口居住在首爾都市圈。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處在朝鮮半島的中部。公元前18年,朝鮮三國時期的百濟最初定都於此地。首爾也是王氏高麗的南京和李氏朝鮮的國都。首爾都市圈內擁有四處世界遺產:昌德宮、水原華城、宗廟及朝鮮王陵。
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商業城市之一,2008「對外政策」雜志全球城市指數排名第9的全球城市。首爾消費水平世界第五,亞洲僅次於東京。[4]2008年,首爾被《福布斯》雜志列為世界第六大經濟城市。[5] 首爾曾成功舉辦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
首爾是2010年的世界設計之都(World Design Capital),同時也是一個高度數字化的城市,其數字機會指數(Digital Opportunity Index)排名世界第一。
歷史
已自從公元前18年百濟國都慰禮城始建,就開始了它在朝鮮半島上作為首都的地位,此後,今日的首爾一直都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家必爭之地。
首爾高麗朝的名稱是南京,於高麗文宗23年(即1068年)時命名,到恭愍王時的1356年,開始遷都往南京,但其後中斷。此後,在禑王、恭讓王時亦再提及過遷都南京的事。
1392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今開城)建立朝鮮國,1394年遷都漢陽並將漢陽改為漢城,日本1910合並韓國後朝鮮總督府以府令第7號,將漢陽改名為京城府並與開城府並入京畿道為止(日治時代的「府」相當於日本本土「市」層級)
朝鮮半島光復後不久即實行南北分治,李承晚在京城建立大韓民國,於1945年將京城之名改為「??」(英譯Seoul)」,沿用李朝時期的漢字名漢城。朝鮮戰爭爆發後,原漢城(今首爾)在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聯合國軍之間四度易手,遭到交戰雙方毀滅性的摧毀,昔日繁華的市區成為一片廢墟。光化門和政府大樓(前朝鮮總督府)被完全摧毀,市政設施全部被破壞。朝鮮在漢城展開肅反活動,處決了大量韓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員、軍官、警察、資本家、傳教士、教授、記者等「階級敵人」。韓國軍隊隨聯合國軍佔領漢城之後也處決了大量共產黨員和親共分子。戰前漢城原有人口180萬,由於大量難民南逃,朝鮮方面在撤退時又將剩餘人員帶至北方,戰後只剩6萬左右。
朝鮮戰爭後,韓國開始步進工業化,民眾紛紛前往漢城求生。漢城在此時的人口開始激增,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居住需要,當時的韓國政府決定開發連接漢城及周邊地區的公路。1988年漢城成功舉行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02年作為第一東道國的首都,漢城承辦了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開幕式。2005年,時任市長的李明博正式宣布??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漢字文化圈普遍認為此舉主要為了消除中國文化對朝鮮歷史的影響,有助於強化朝鮮族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函意。
地理 首爾位於朝鮮半島的中部,在漢江和南山之間。市內包有南山、仁王山等多座山脈。隨著時代的發展,首爾的都市區已經擴展到南山以北,漢江以南。而漢江以南的各個副都心新區,以前本來是京畿道的冠岳市和廣州郡所屬。首爾、仁川、議政府、水原的市區和鐵路早已經連成一片。
首爾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11.8度,四季分明。春、秋季節少雨,氣候溫和。夏季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冬季比同緯度其他城市寒冷。
經濟
首爾世界貿易中心 首爾中部 韓國在全球的世界頂尖企業,例如:三星、樂金(LG)、現代及起亞(KIA)集團等,都在首爾設有服務中心。服務行業占韓國GDP的63.2%,在國家的GDP平均值以上。在2006年,首爾的人均GDP是24,500美元。
作為韓國服務業的中心,首爾作為國內服務業的集中點,讓全國各地的經濟發展得以保持。作為企業融資集資的韓國證券交易所(KSE)設在首爾的汝矣島。
人口 10,373,234人(2000年12月)。其中男性5,166,605人,女性5,144,709人。居留的外國人為61,920人,以華人、美國人及日本人為主。
行政區域 首爾特別市由25個區(?)、15,267個洞(?)組成。「洞」相當於「屯」、「村」或「里」。這一萬五千多個洞,又由112,734個「番地」(??)所組成。韓國首都圈電鐵為聯系各區的主要運輸系統。
文化
首爾有眾多的文化機構。博物館機構有國立中央博物館、國立民俗博物館、世宗大王紀念館、戰爭紀念館、國樂博物館、樂天世界民俗博物館、三星出版博物館、韓國刺綉博物館、韓國泡菜博物館等100多家。劇場和美術館有世宗文化會館、國立中央劇場、國立國樂院、貞洞劇場、LG藝術中心、KBS廳、藝術的殿堂(劇場和美術館)、首爾市立美術館、德壽宮美術館、綜合美術館、朝鮮日報美術館、首爾畫廊、樂天畫廊等上千家。著名的電影院有CGV和Megabox。
旅遊 首爾(漢城)是李氏朝鮮500年間的都城,有眾多古跡。李朝時代的宮殿、宗廟和其他建築有:景福宮、昌德宮、秘苑、昌慶宮、慶熙宮、德壽宮、雲峴宮、宗廟、社稷、成均館、南大門、東大門、漢城城牆、南漢山城、北漢山城、貞陵、洪陵、宣靖陵、獻仁陵、泰康陵等等。
昌德宮仁政殿 其他古跡有夢村土城、風納土城、嵯峨山城、死六臣墓、奉恩寺、奉元寺、曹溪寺、獨立門、明洞天主教堂等。
公園和旅遊設施有西大門獨立公園、獎忠壇公園、塔洞公園、樂天世界、孝昌公園、南山谷韓屋村、汝矣島公園、南山公園、奧林匹克公園、社稷公園、龍山家庭公園等。
自然旅遊景點有北漢山國立公園、國立森林園、洪陵樹木園、水落山、仁王山、冠岳山、栗島候鳥棲息地。
著名的時尚購物中心為明洞、梨泰院、狎鷗亭洞。古董和特色商品集中在仁寺洞、黃鶴洞和長漢坪。南大門市場和東大門市場是最大的綜合貿易市場。
首爾塔與63大廈是首爾著名地標,近年落成的世界貿易中心與COEX商場則是首爾的人氣熱點。2005年完成修復工程的清溪川成為首爾市中心的休憩地點。
Ⅳ 日本經濟世界排名第幾
第三。
據世界銀行報告,2015年全球GDP總量達74萬億美元。其中,總量排名第一的仍然為美國,佔比24.32%;其次,是中國,GDP總量佔比14.84%;排第三、第四的國家分別是是日本、德國,佔比分別為5.91%、4.54%。
而從各大洲的排名看,當前亞洲正開始處於領先地位。該區域在圖中以黃色表示,佔全球GDP的33.84%。此外,北美GDP佔比27.95%,歐洲則為21.37%。這三大洲佔世界經濟活動的約83%。
(5)東京經濟相當於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美國和中國是全球經濟體中僅有的兩個GDP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的國家。中國2014年GDP總量63.6萬億元人民幣,按當年匯率計算,首度超過10萬億元美元。
然而人均GDP排行榜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摩納哥、盧森堡、列支敦斯登等歐洲小國常年位居前列。
受人口基數大的影響,盡管中國和印度在GDP總量比較中排名靠前,然而就人均GDP而言,在統計的232個國家中,中國居於人均GDP第81位,印度排名148位。
中國澳門自2010年開始,居於世界人均GDP排行榜的前十名,並逐年上升。同時出現在總量和人均榜前列的有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可謂又大又強。
Ⅵ 為什麼東京的GDP比紐約高
東京現在是不可能比過紐約的,我發覺這個論壇里總有人喜歡說東京GDP世界第一,東京是世界第一大都市什麼的,不要那麼天真好不好?世界第一都市不光是要比GDP的!!
東京的GDP比紐約高是因為日本有美國三分之一的人口卻只有美國20多分之一的面積,更何況亞洲人傳統上喜歡往大城市擠,所以從人均來說紐約未必輸給東京。而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影響總的來說,紐約絕對當之無愧世界第一都。
簡單舉幾個列子好了,說高樓,紐約有帝國大廈,世界貿易中心,洛克菲勒中心等等,有人能報幾個東京的有名高樓嗎?
說媒體,時代周刊,商業周刊,財富周刊,紐約時報,美聯社,CBS,NBC,CNN,FOX,ABC等等,請問東京呢?
論世界500強總部,紐約有花旗,JP摩根,摩根史坦利,美林,高盛,IBM等等,東京肯定有,但是有名的你能說出幾個?
再論文化藝術,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古根汗姆博物管,世界五大圖書館之一的紐約公共圖書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等,個個名聲不要太顯赫!東京呢?
也不必多說了,光聯合國開會時190多個國家元首同時到場的架勢就和東京不是一個檔次的!
至於將來,我不能百分百說東京絕對永遠不可能超過紐約,因為萬事無絕對,但是從目前看來,這個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
另外順便也糾正一下,紐約的GDP大約是5000億美元,大紐約區是2.4萬億美元,但大紐約區的范圍要大的多了
美國紐約的GDP,佔全美國的GDP總量的24%,約為2.6萬億美元,相當於上海GDP總量的44倍,相當於北京GDP總量的79倍,相當於廣州GDP總量的87倍。
日本東京的GDP,占整個日本GDP總量的26%,達到1.1萬億美元,相當於上海GDP總量的20倍,相當於北京GDP總量的33倍,相當於廣州GDP總量的37倍。
英國倫敦的GDP,占整個英國GDP總量的22%,達到3131億美元,相當於上海GDP總量的5.5倍,相當於北京GDP總量的9.5倍,相當於廣州GDP總量的10.5倍。
法國巴黎的GDP,占整個法國GDP總量的18%,達到2356億美元,相當於上海GDP總量的4.0倍,相當於北京GDP總量的7.2倍,相當於廣州GDP總量的7.9倍。
韓國漢城的GDP,占整個韓國GDP總量的26%,達到1139億美元,相當於上海GDP總量的1.9倍,相當於北京GDP總量的3.5倍,相當於廣州GDP總量的3.8倍。
上海的GDP總量是美國紐約GDP總量的1/44
上海的GDP總量是日本東京GDP總量的1/20
上海的GDP總量是英國倫敦GDP總量的1/6
上海的GDP總量是法國巴黎GDP總量的1/4
上海的GDP是中國香港GDP總量的1/3
上海的GDP總量是韓國漢城GDP總量的1/2
中國其他大城市的GDP貢獻率,亦有同樣的情形:
廣州的GDP佔全國的1.8%
北京的GDP佔全國的2.5%
上海的GDP佔全國的4.6%
上海的GDP只是香港的1/4
上海的GDP只是東京的1/20
Ⅶ 東京GDP占日本一大半
首先,東京23區≠大東京區,東京23區人口1500萬,大東京區人口3500萬,按GDP算,東京23區GDP8000億左右,而大東京區GDP接近30000億(注意港口跟工廠位於東京外圍,這也是主要產生GDP的區域)。日本韓國是典型的一家獨大的經濟發展模式,在發達國家中屬於貧富差距較大的類型(這里說明一點,貧富差距大≠收入差距大,日本收入差距小,但人民普遍不富,日本國內各區域物價幾乎持平,經濟發達區購買力強,生活便捷,但經濟落後區購買力弱,生活困難。美國雖然收入差距大,但下限很高,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輕易購買很多物品,購買力強,而美國富人多,拉高了收入差距。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韓國會出現「過勞死」,而美國歐洲不會出現的原因)。
Ⅷ 【請問】日本東京一個城市的GDP比加拿大國家還多
日本東京2007年GDP是29900億美元 ;2007中國GDP為246619億元(合36267.5億美元);2008年加拿大實際GDP(2002年不變價格)為13257.18億加元,約為12791.57億美元;俄羅斯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1%,為32.99萬億盧布(1美元約合24.4盧布,所以是13520億美元);印度2007年GDP突破1萬億美元。巴西高於印度,和俄羅斯、加拿大差不多。
所以這個說法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