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與西亞各國之間形成的一個在經濟合作區域,大致在古絲綢之路范圍之上。包括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市區。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是中央站在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十周年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為雙方乃至本地區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戰略構想。
❷ 什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或One Belt And One Road,簡稱「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簡稱「OBOR」;或Belt And Road,簡稱「BA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
「一帶一路」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倡議,對於世界最大的魅力,將不僅僅在於有多少投資和利潤,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給世界帶來一股新的潮流,讓平等合作、文化交流、經濟繁榮,而非軍事霸權,成為未來世界秩序的另一條主軸。
❸ 一帶指什麼,一路指什麼
一帶指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其生命力在於這一政策與全球發展的邏輯相符,與現代通信使國家間相互依存的現狀一致,與各國對氣候、和平以及自然資源的共同關切不謀而合。
一帶一路」得到很多國家的支持,包括半數以上來自於亞洲、歐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世界人民在尋求共同發展的途徑,而不願意接受民粹主義和國家利己主義的政策。「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參與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重構提供了現實路徑。
(3)絲綢之路的經濟帶指什麼和什麼擴展閱讀
傳統的全球化模式以自我調節的市場經濟為基礎,這不但在不同區域造成了諸多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一些大國內部也出現同樣的問題。也許現在世界已進入尋求新的財政平衡、貨幣平衡與貿易關系平衡的階段,但這將是一個漫長且困難的過程。
「一帶一路」採取靈活的、開放的地區性合作模式,形成以規則為導向、對接雙邊發展戰略、推進多邊自由貿易保障體系和投資保護體系的新型國際合作模式。
習近平主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這一理念及其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具體體現,是構建世界新秩序、構建多極世界理念的重要支撐。這一理念的重要性和遠見之處在於,它將多極世界、和平、安全上的相互保障和公平貿易關系等理念創造性地聯系起來。
❹ 請問絲綢之路經濟帶具體有哪些城市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區域。包括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南四省區市重慶、四川、雲南、廣西。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❺ 「一帶一路」的「帶」和「路」分別指的什麼
帶:絲綢之路經濟帶 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5)絲綢之路的經濟帶指什麼和什麼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一帶一路"經濟區開放後,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2015年,中國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18.2%。2015年,我國承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78.3億美元,執行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6%和23.45%。
2016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70億美元。2016年6月起,中歐班列穿上了統一的「制服」,深藍色的集裝箱格外醒目,品牌標志以紅、黑為主色調,以賓士的列車和飄揚的絲綢為造型,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蓬勃發展的最好代言與象徵。
參考資料:一帶一路 網路
❻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指的哪一帶哪一路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圈定:新疆、重慶、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廣西、雲南、西藏13省(直轄市)。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圈定: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5省(直轄市)。
根據《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利用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等經濟區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加快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6)絲綢之路的經濟帶指什麼和什麼擴展閱讀
絲路新圖:
1、北線A: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韓國——日本海——海參崴(扎魯比諾港,斯拉夫揚卡等)——琿春——延吉——吉林——長春(即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蒙古國——俄羅斯——歐洲(北歐,中歐,東歐,西歐,南歐)。
2、北線B:北京——俄羅斯——德國——北歐。
3、中線:北京——鄭州——西安——烏魯木齊——阿富汗——哈薩克——匈牙利——巴黎。
4、南線:泉州——福州——廣州——海口——北海——河內——吉隆坡——雅加達——科倫坡——加爾各答——內羅畢——雅典——威尼斯。
5、中心線:連雲港——鄭州——西安——蘭州——新疆——中亞——歐洲。
❼ 中國的一帶一路分別指什麼路什麼帶
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
(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國際民間代號1216),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上,中國全面闡述了亞洲合作政策,並特別強調要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一帶一路」規劃,被認為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戰略載體。第71屆聯合國大會決議歡迎「一帶一路」等經濟合作倡議,敦促各方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呼籲國際社會為「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提供安全保障環境。[1]2016年12月16日(「一帶一路」國際日),全球留學生志願者舉行慶祝活動,聯合國總部降旗以示歡迎。
❽ 「一帶一路」的「帶」和「路」分別指的什麼
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區域。包括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南四省區市重慶、四川、雲南、廣西。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圈定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5省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合作夥伴並不僅限與東盟,而是串起連通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各大經濟板塊的市場鏈,發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合作經濟帶,以亞歐非經濟貿易一體化為發展的長期目標。
(8)絲綢之路的經濟帶指什麼和什麼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多時間來,經過中國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共同努力,共建一帶一路的制度框架已基本構建成型,一大批項目已實質性落地,並且有些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早期收獲。實踐已經證明。
共建一帶一路對於促進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增長,以及對於推進全球化轉型發展和完善全球治理都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歷史性的新機遇。在目前全球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抓住這樣的機遇,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的脫貧經驗也是可以通過共建一帶一路這樣一個平台,向世界傳播,使那些目前仍然還處於絕對貧困狀態的國家和人民盡快脫貧致富。這是與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基本精神高度吻合。
❾ 一帶一路指的是什麼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
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相關簡介: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
中國政府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❿ 絲綢之路經濟帶有哪三條
絲綢之路的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南道(又稱於闐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於闐)、莎車等至蔥嶺。
中道:起自玉門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經羅布泊(樓蘭)、吐魯番(車師、高昌)、焉耆(尉犁)、庫車(龜茲)、阿克蘇(姑墨)、喀什(疏勒)到費爾干納盆地(大宛)。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經哈密(伊吾)、吉木薩爾(庭州)、伊寧(伊犁),直到碎葉。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於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