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宏觀經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宏觀經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發布時間:2022-10-05 06:10:10

Ⅰ 什麼是宏觀經濟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著重考察和說明國民收入、就業水平、價格水平等經濟總量是如何決定的、如何波動的,故又被稱為總量分析或總量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經濟學中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研究與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學派。法國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的《經濟表》,就是經濟學文獻對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經濟學家和後來的許多庸俗經濟學家的著作中,對宏觀經濟現象和微觀經濟現象的分析都並存在一起,並未分清。特別是自所謂「邊際主義革命」以來,經濟學家大多抹煞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無視國民經濟總過程中的矛盾與沖突,只注重於微觀經濟分析,以致宏觀經濟問題的分析在一般經濟學著作中幾乎被淹沒了。

但隨著傳統庸俗經濟學在 二十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襲擊下破產,隨著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出版,宏觀經濟分析才在凱恩斯的收入和就業理論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當代經濟學中的一個獨立的理論體系。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一個中心問題是:國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決定的?宏觀經濟學認為,國民收入的水平,反映著整個社會生產與就業的水平。

宏觀經濟學在解釋經濟周期時,很強調投資的變動的關鍵作用,認為投資的變動往往比消費的變動來得大,指出投資在相當程度上既是收入變動的原因,也是它的結果。它在「解釋」投資的變動與國民收入的變動之間的關系時,提出了「加速數」和「乘數」相互作用的學說。

「加速原理」與「乘數論」所要說明的問題各不相同。「乘數論」是要說明投資的輕微變動何以會導致收入發生巨大的變動,而「加速原理」則要說明收入的輕微變動何以也會導致投資發生巨大變動。但二者所說明的經濟運動又是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

宏觀經濟學正是利用所謂「加速數」和「乘數」的相互作用,來「解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據說,在經濟危機的條件下,生產和銷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會使得投資急劇下降,而乘數的作用又使得生產和銷售進一步急劇降減,後者再通過加速原理的作用會使得投資成為負數(或負投資)。

加速數和乘數的相互作用,加劇了生產萎縮的累積過程。一旦企業的資本設備逐漸被調整到與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適應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會使負投資停止下來,投資狀況的稍許改善也會導致收入重新增長,於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開始。收入的重新增長,又通過加速數的作用,導致新的「引致投資」;後者又通過乘數的作用,促使收入進一步急劇增長,這便開展了經濟擴張的累積過程。這個累積過程會把國民經濟推到「充分就業」的最高限,並從那裡彈回來而轉入衰退。

宏觀經濟學討論的價格問題,是一般價格水平,而不是個別產品的價格問題。按照前面講的「國民收入決定」論,一般價格水平主要取決於總需求水平。然而,總需求水平的變動一方面影響著貨幣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貨幣供求變動的巨大影響。所以,貨幣分析在宏觀經濟學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

宏觀經濟學重視對貨幣供求的分析,不僅在於可通過對貨幣供給、利息率的調節去影響總需求,而且在於貨幣供給的變動與總的物價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關於貨幣供給量與物價水平之間的關系,寵觀經濟學著作大多承襲傳統的「貨幣數量說」,只是略加修綴。

許多宏觀經濟學著作者認為傳統「貨幣數量說」過於粗糙,他們把貨幣數量說的基本觀點跟「收入決定」論的基本觀點聯系起來,認為在經濟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以前,貨幣供給的增加,其主要影響將表現在擴大「有效需求[u/rl]」、增加生產(或收入)上對價格水平的影響很小;只有當經濟達到「充分就業」水平之後,這時閑置設備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貨幣供給,已不能再促使產量增加,而只會產生過度需求,形成通貨膨脹缺口,導致物價水平不斷上升,釀成真正的「通貨膨脹」。

這種分析,就是所謂貨幣分析與收入分析相結合的一個重要表現。這種分析表明,不僅政府開支和稅收的變動,而且貨幣供給量的變動,都會對總需求水平(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產生影響。這就為政府主要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的活動進行干預,提供了理論依據。

宏觀經濟學認為政府應該,而且也能夠通過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手段,對總需求進行調節, 平抑周期性經濟波動,既克服經濟衰退,又避免通貨膨脹,以實現「充分就業均衡」或「沒有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運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經濟蕭條、通貨膨脹等不同時期或條件下,二者將採取擴張性或緊縮性的不同對策。

在蕭條時期,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減稅和擴大政府的開支。減稅可以使公司和個人的納稅後收入增加,從而刺激企業擴大投資和個人增加消費;而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擴張將導致總需求增長,以克服經濟蕭條。

擴大政府開支,主要是擴大政府的購買或訂貨,增加公共工程經費和擴大「轉移性支付」,目的是通過擴大公私消費,以刺激投資。這種擴張性財政政策勢必導致財政赤字。根據凱恩斯的「有效需求學說」,資本主義經濟的常態是一種「小於充分就業均衡」。因而擴張性的赤字預算,也就成了戰後西方國家政府的常備政策工具。

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擴大貨幣供給量和降低利息率。這些措施包括:在公開市場上購進政府債券,把更多的准備金注入商業銀行。商業銀行 的准備金增加後,就可擴大對企業和個人的貸款,從而擴大貨幣供給量,降低貼現率,刺激投資,從而增加總需求。

通貨膨脹時期,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依然運用上面所介紹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著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著緊縮性方式而不是按擴張性方式來加以運用。

現在西方經濟學界開始企圖用供給分析來補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觀經濟分析中探討微觀經濟基礎,出現了一種供給分析與需求分析相綜合、微觀分析與宏觀分析相結合的新動向。

宏觀經濟學建議採用適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以及建立獨立的中央銀行等手段,以控制和解決通貨膨脹問題。

宏觀經濟學首先關注一國的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指的是一國生產潛力的增長。一國生產潛力的增長是決定其實際工資和生活水平增長率的關鍵因素。

能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經濟運行狀況。。。很有用 開闊自己的事業

Ⅱ 中國的宏觀調控從什麼時候開始大致歷程是是什麼

從有解放區開始就存在宏觀調控政策。大致歷程:1,原始階段(剛建立蘇區時)2,成長階段(蘇區到解放初)3,成熟階段(解放初到改革開發)4,完善階段(改革開放到現在)。
1.政府宏觀調控,又稱國家宏觀調控,是政府作為市場經濟主體,實現以經濟主體為主導、經濟主體與經濟主體之間的對稱關系的經濟行為。以經濟對象為核心,通過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主要是金融手段)實現經濟結構的平衡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政府宏觀調控是一項系統工程。對稱逆周期調控是政府宏觀調控的本質;制定對稱的產業政策是政府宏觀調控的核心;財政手段是政府宏觀調控的主要方式。政府宏觀調控是小商品經濟向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向知識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政府宏觀調控常態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特徵。政府宏觀調控不同於政府幹預經濟和計劃經濟。政府的宏觀調控主要通過制定對稱的產業政策來實現。
拓展資料:
宏觀調控的定義
1.宏觀調控是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控。它是保證社會再生產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國民經濟管理的重要職能。
2.在市場經濟中,商品和服務的供求受價格規律和自由市場機制的影響。市場經濟帶來經濟增長,但會導致通貨膨脹,而隨之而來的衰退高潮則使經濟停滯甚至倒退。這種周期性波動對社會資源和生產力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宏觀調控著眼於全社會經濟運行,人為調節供需;保持國民經濟適度增長;合理調整產業結構;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實現勞動力充分就業;公平的收入分配;收支平衡。
3.經濟學家將這個術語理解為宏觀經濟政策。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它的含義是模糊的。 80年代,一個叫宏觀調控部的經濟研究部門表明,在當時的經濟形勢下,對宏觀調控還有點敬畏。後來改名為「宏觀調控」,好像我們對經濟的控制力越來越強了。近期,宏觀調控已演變為一項長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必須隨時存在。這種表述模糊了「宏觀調控」的含義,因為宏觀經濟政策在經濟學中是短期的。

Ⅲ 中國的宏觀調控從什麼時候開始大致歷程是是什麼

從有解放區開始就存在宏觀調控政策。
大致歷程:
1,原始階段(剛建立蘇區時)
2,成長階段(蘇區到解放初)
3,成熟階段(解放初到改革開發)
4,完善階段(改革開放到現在)

Ⅳ 宏觀經濟理論最早是由誰提出的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創立了宏觀經濟學

出的那本書叫做<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

雖然凱恩斯被公認為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但他之前的經濟學家也都在他們的著作中討論了整體經濟的問題,但這些都是建立在微觀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之上的.凱恩斯的貢獻就在於將宏觀經濟方法引入對整體經濟運行的研究之中.

Ⅳ 宏觀調控是哪一年提出來的

中國最早提出宏觀調控應該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後也就是1949年-1956年生產資料勞動改造期間,但宏觀調控的提出者應該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提出這個觀點的。
拓展資料:
1.宏觀調控(簡稱宏調)由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所提出,是政府運用政策、法規、計劃等手段對經濟運行狀態和經濟關系進行調節和干預,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政府宏觀調控也叫國家宏觀調控,是政府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通過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主要是財政手段),實現以經濟主體為主導、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系為核心、經濟結構平衡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行為。 政府宏觀調控是系統工程。對稱型反周期調控,是政府宏觀調控的本質;制定對稱型產業政策,是政府宏觀調控的核心;財政手段,是政府宏觀調控的主要途徑。政府宏觀調控是小商品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發展到知識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常態化的政府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特徵。政府宏觀調控不同於政府幹預經濟,也不同於計劃經濟。政府宏觀調控主要通過制定對稱型產業政策來實現。
2.經濟學家理解這個詞就是宏觀經濟政策。但實際應用上,它的含義是模糊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有經濟研究部門叫宏觀調節部,表明在當時的經濟形勢下對宏觀調節還有一點敬畏,後來改稱了「宏觀調控」,好像我們對經濟的控制越來越加強了。宏觀調控一段時間又演變為一個長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在任何時候都要存在。這種提法把「宏觀調控」的意思模糊了,因為宏觀經濟政策在經濟學上就是短期的。在尊重市場調節的前提下進行,彌補了市場調節的不足,由中國社會主義的性質所決定。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

Ⅵ 現代宏觀經濟學誕生的標志是什麼

1936年凱恩斯的《通論》的出版是現代宏觀經濟學誕生的標志.

1.1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可稱為早期宏觀經濟學階段,或古典宏觀經濟學階段.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有:威廉. 配第的《賦稅論》(17世紀60年代),和《政治算術》(17世紀70年代);亞當.斯蜜的《國富論》(1776年);大衛.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魁奈的《經濟表》等等.
第二階段,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即從早期宏觀經濟學到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產生這一段時期,也稱是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產生的准備時期.主要的宏觀經濟理論:瑞典經濟學家的動態均衡理論;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英國和美國經濟學家的貨幣數量理論等等.
第三階段,以1936年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簡稱《通論》)一書的發表作為起點,到20世紀60年代左右,稱為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時期.1936年凱恩斯的《通論》的出版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產生的標志.20世紀30年代末起,凱恩斯的追隨者從以下三個方面補充和發展了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即投資函數理論的發展,消費函數理論的發展和從封閉經濟模型發展為開放經濟模型.
第四階段,20世紀70年以來至今是現代宏觀經濟學進一步發展和演變的時期.有四個方面的重要變化:(1)非凱恩斯學派宏觀經濟學的復興;(2)凱恩斯學派宏觀經濟理論加強了對供給的分析和規范經濟學的色彩;(3)凱恩斯學派宏觀經濟學和非凱恩斯經濟學在某些方面相互滲透和影響;(4)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間的結合問題受到了重視.

Ⅶ 宏觀經濟又被稱為什麼

宏觀經濟,又被稱為總量經濟活動,即國民經濟的總體活動。

Ⅷ 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產生是以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於哪一年發表並且以什麼為標志的

1936年,其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簡稱《通論》)標志著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產生。

Ⅸ 什麼是宏觀經濟

所謂宏觀經濟是指:指總量經濟活動,即國民經濟的總體活動。是指整個國民經濟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如總供給與總需求;國民經濟的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關系;物價的總水平;勞動就業的總水平與失業率;貨幣發行的總規模與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的總規模及其變動等。一般認為此詞1933年由挪威經濟學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觀經濟學」時所提出。

閱讀全文

與宏觀經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逆藤小說講的什麼故事 瀏覽:465
怎麼知道事業單位招聘具體工作 瀏覽:169
故事集的賣點怎麼寫 瀏覽:243
法國的經濟作物有哪些 瀏覽:127
美女拿手的菜有哪些 瀏覽:479
為什麼女的不讓男的看美女 瀏覽:666
奶奶身體健康怎麼辦 瀏覽:488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2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61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6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7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6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3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