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怎麼界定經濟強省

怎麼界定經濟強省

發布時間:2022-10-04 10:43:28

⑴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10個省份

經濟發達的省份,通常是指那些經濟實力強,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直轄市。那麼就目前而言,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
一、廣東
廣東的區域不平衡問題的確非常突出,但能由此認為廣東經濟不發達,廣東經濟比不過江蘇則是以點帶面想當然了。發達並非單純的搞均衡,而是指其經濟實力上到了哪一層次,以及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社會發展方方面面達到了什麼水平。
1.廣東的經濟總量是全國唯一超10萬億的省份,如果作為單獨經濟體參考世界排名將位於西班牙之後世界排名第15名。隨著巨量經濟規模所產生的效應規模,廣東在全國經濟版圖中位置尤為重要。
外貿進出口總額佔1/4;
社會零售消費佔1/10;
吸引外資佔1/6;
港口貨物吞吐量超1/4;
機場客運量超1/10;
經濟總量佔全國1/9
…2.廣東的城市化水平全國最高,2019年達到了71.4,江蘇為70.6,浙江為70.0,福建則為66.5。面積最大,地型最復雜,人口最多,還能將城市化率推進到71.4。你能說廣東經濟不發達,社會發展程度不高?
3.財政稅收超1.26萬億元,全國第一。在支出方面:無論是教育、衛生和民生保障均是全國第一。
4.在高新技術、優勢產業和科技研發方面,廣東有6個地級市進入前30強,總共3.9萬余家,全國第一。擁有包括華為、騰訊、大疆、中興,大族激光等一系列頭部科技公司。如此強悍的科技研發實力,沒有發達開放的市場和經濟是無法支撐的。
5.其他包括建成區面積,主城區人口,甚至城市建設面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水平,就憑廣深二市打遍全國(除北京上海外)無敵手。大交通方面:白雲機場、寶安機場均是全國客運,貨運前5的國際樞紐機場,試問哪個省能做到?航運方面:廣東以一已之力占據全國1/4的吞吐量,還有哪個省能達到這種水平?沒有客流和產出,哪來的機場和航運吞吐量?這些不正是現代經濟發達的佐證么?
承然,廣東還有許多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非常之嚴重,但這並不影響廣東的經濟發展處於全國最高水平的層次。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每年廣東吸引的人口流入同樣是全國第一。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單純的居民收入並不能成為某個省份經濟發達與否的唯一標准。經濟發達應該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評估。浙江和江蘇的民生做得比廣東好,居民富裕,但反映在整體發展水平方面,卻和廣東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二、江蘇
江蘇是全國發展最為均衡的省份,相信無人不同意。全省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就連最末的宿遷放在它省也是中上水平。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待,江蘇自然是第二,和廣東並稱國內雙巨頭。常住人口超8000萬,GDP總量超9萬億無,更是我國人均GDP第一的省份。從直接反映其經濟實力的財稅來看,去年上繳國家5157億元,僅次於廣東、上海和北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蘇自然環境優越,人文薈萃,物產豐富,歷史上就屬於富庶之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高達1.4萬余家,全國前30強經開區江蘇占據7家。是中國除廣東外,經濟最具開放性和外向型的省份。嚴格來說,蘇南地區比大珠三角九市發展得更好。
三、浙江
要說哪個省的民富程度最高,非浙江莫屬。浙江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水平,影響力,文化輸出,科技水平與科教文衛方面,全國第三強是實至名歸的。其它包括財政收入與支出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不含上海、北京),其中其於民生類的支出更是占財政支出的76.1%高佔比,說明浙江的民生保障做得非常厲害。
浙江民營經濟活躍,電商業、小商品交易發達。全省各類商品市場3783個,全年交易額為2.3萬億元。其中,十億級市場274個,百億級市場39個,千億級市場2個,全國無出其中。
去年進出口總額高達30832億元,僅次於廣東、江蘇和上海,全國排名第四。全省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10之多,屬於外貿強省。其中寧波港更是全球吞吐量(貨重)第一大港,裝箱量全球第三大港。
社會零售方面又是第四,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2019年完成2.7萬億元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人均消費4.6萬元。以人均來計在國內僅次於上海和北京,高於廣東、福建和江蘇。
四、福建
相比前面幾個,福建還是差點火候的,但也遠不中西部省份可比。福建經濟規模偏小,一方面是人口數量偏少,一方面是產業規模偏小。雖然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但遠沒有浙江的規模和效應。反映在財政收支方面更是全國10多名以後。在社會整體發展水平與基礎設施建設與投入方面,除了廈門外,幾乎看不到發達的影子。無論是進出口貿易、內銷,產業產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福建確實離粵、蘇、浙確實還是有不少差距。
在我看來,也就以上這幾個省份可以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較高。其它包括山東、河南和四川,雖然經濟規模排名前列,不過只能是大而不強,更多的是靠人口堆砌而成。

⑵ 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有哪些

以綜合評分來衡量經濟發達排名的話,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

⑶ 中國經濟大省有哪些

1、廣東

廣東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也是第一經濟強省。數據顯示,廣東2019年GDP達到了10.76萬億元,連續30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同時廣東也成為我國第一個10萬億經濟大省,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10%以上。

按照2019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計算,廣東GDP約為1.56萬億美元,超過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逼近俄羅斯和韓國。按照目前的經濟體量,廣東GDP可以排名全球前15強。從人均GDP來看,廣東2019年人均GDP為9.64萬元,摺合1.40萬美元,位居全國省份第四名,排在江蘇、浙江、福建之後。

廣東擁有兩座全國一線城市:深圳、廣州,這一優勢足以讓其他省份羨慕無比。同時,廣東的區域經濟發展差距較大,珠三角對廣東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而非珠地區貢獻率還不及20%,努力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是廣東未來需要面對的難題。

⑷ 三大經濟強省,是那三個

香港:在中國各省區中,其地位猶如當今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無人可望其項背。經濟上把其他各省遠遠拋開。
廣東:靠香港發家,有句話說得好:廣東靠香港,北京靠中央,山東靠老鄉。廣東經濟發展有點象日本,日本人靠著美國這棵大樹,而廣東靠著香港。除香港外,別省無法與之抗衡。
山東:山東人的厚道和執著,有點象德國人,他們的產品也象德國產品,結識耐用。比如海爾。
江蘇:象法國,緊追日德,緊追廣東和山東,其蘇錫常一帶引領時尚,充滿爛漫氣息。
上海:猶如老牌帝國英國,在其輝煌時期,GDP佔到全國20%,而現在已落到十名開外。上海已找不出像樣的名牌產品。

經濟大省也是體育大省

2007年中國省市GDP排名中,廣東、山東、江蘇、浙江、河南、河北、上海和遼寧分列前8位(不含港澳台)。北京奧運會,這些省市也分別排在金牌的榜前列。

⑸ 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三個省,是哪三個,有你的家鄉嗎

GDP總量:1廣東、2江蘇、3山東、4浙江;

人均GDP:1江蘇、2福建、3浙江、4廣東;

稅收凈上繳:1廣東、2江蘇、3浙江、4山東;

人均個稅繳納:1浙江、2廣東、3江蘇、4福建;

公共預算收入:1廣東、2浙江、3江蘇、4山東;

人均可支配收入:1浙江、2江蘇、3廣東、4福建;

另外廣東和浙江比江蘇還多一個隱藏優勢,那就是互聯網和軟體產業,因為互聯網和軟體業對GDP貢獻比很低,即便是阿里、騰訊這些世界級巨頭,每年的GDP貢獻都趕不上江蘇一個大型鋼鐵廠,所以江蘇GDP高確實跟製造業佔比大有很大關系。廣東製造業雖然也很龐大,但佔比遠低於江蘇,反倒是互聯和金融這些GDP貢獻比較低的行業卻遠比江蘇發達,攤低了GDP卻貢獻了更多稅收,所以廣東和浙江的富豪以及馳名品牌遠多於江蘇是有原因的。當然江蘇發展的均衡性也是值得廣東和浙江去學習的。

⑹ 實力排名榜:中國經濟最強的是哪個省

一直以來我國經濟以東部最強,中部次之,西部較為落後。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海洋經濟越來越發達,一些沿海城市容易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形成東部帶動西部的局面,所以要論中國哪個省經濟最強?當屬沿海省份莫屬,比如廣東、漸江、江蘇等。
判斷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我們通常都採用四個經濟指標來衡量,一個是GDP總量,一個是人均GDP,一個是GDP增速,一個是GDP結構。

第一,從GDP總量來看,廣東無疑是所有省份中經濟最強的;
數據顯示,從1989年起,廣東省的GDP總產值已經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在2017年,廣東繼續領跑全國,GDP總產值高達8.99萬億,佔全國總產出的10.5%。
但這里有個問題也值得警惕,廣東省並不是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江蘇省2017年GDP總產值也高達8.59萬億,和廣東省僅一步之遙。

第二,從人均GDP來看,江蘇省無疑是全國省份中經濟最強的,其次是浙江省,福建省和廣東省。
2017年末,江蘇省常住人口8029.3萬人,實現GDP總產值85900.9億元,全省人均生產總值10.7189萬元;
浙江省雖然GDP總產值才51768億元,但由於常住人口僅僅5657萬人,全省人均GDP為9.2057萬元;
福建省常住人口3911萬人,則人均GDP為8.2976萬元;廣東省雖然GDP總值高居榜首,但常住人口1.1169億人,則人均GDP為8.1089萬元;
總結:從GDP總量和人均GDP來看,可以稱得上經濟實力最強省份的,當屬廣東省和江蘇省,接下來,我們重點分析這兩個省份的GDP增速和GDP結構。
第三,從江蘇省和廣東省的GDP增速來看,廣東省2017年增速為7.5%,而江蘇增速為7.2%,廣東略勝一籌。
第四,從GDP的構成成分來看,廣東省的服務業確實略微強於江蘇。
廣東省GDP總產值8.9879萬億,其中第一產業佔比3792.4億元,第二產業佔比38598.55億元,第三產業佔比47488.28億元。
江蘇省GDP總產值8.59萬億,其中第一產業佔比4076.7億元,第二產業佔比38654.9億元,第三產業佔比43169.4億元。
從GDP的構成數據來看,廣東省的服務業確實略微強於江蘇。
在最新公布的2017年中國500強企業名單中來看,廣東省上榜51家,江蘇省上榜47家,也是不相上下,但從全國獨角獸來說,廣東省有12家,而江蘇省只有廣東省的零頭。
在全國影響力方面來看,不論是北上深廣,還是北上廣深,毋庸置疑,廣東省都獨佔了一線城市兩席。在金融領域,其中的深圳更是深交所的所在地,影響不可小覷。
不偏不倚的來講,江蘇省在人均GDP中占據優勢,廣東省在GDP總量,增量,構成,以及影響力方面都稍稍略勝一籌。

⑺ 我國對經濟發達地區是怎麼界定的,有哪些省市

不是很統一的界定哈。
1、所謂經濟欠發達地區主要是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三項主要經濟指標低於平均水平的地區,經濟發達地區主要是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三項主要經濟指標高於平均水平的地區
2、 這一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然而經濟發展卻遠不及東部沿海省區所以有時也將其稱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東部沿海各省叫發達地區哈
3、把低於全國經濟發展平均水平的地區稱為經濟欠發達地區.高於全國經濟發展平均水平的地區稱為經濟發達地區.

就欠發達經濟講,我國經濟分為發達和欠發達這么兩塊,除了發達地區就是欠發達地區,沒有非常精確的定義。有人說貧困地區就是欠發達地區,這是最窄范圍的說法;還有的說低於全國平均收入的中低收入地區就是欠發達地區,中等收入以上就不是欠發達地區。這是就各個地區發展水平在國內所處的相對位置來說的。還有一種范圍更廣的說法:我國人均收入在世界上還處在較低水平,國內很多地方人均收入即使超過國內平均水平,按國際標准比較,仍然是欠發達地區,只有城市和發展水平很高的縣域地區不是欠發達地區。按照世界銀行標准,人均收入低於800美元就是欠發達國家,高於9000美元以上是高收入國家或稱發達國家,在欠發達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國家是中等收入國家。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低於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大部分縣的人均收入低於800美元,屬於欠發達地區,還有很多縣的人均收入低於365美元,更屬於欠發達地區。2004年全國農民平均收入不到365美元,按世界銀行標准,農民整體上屬於貧困人口。當然,縣域地區和農村地區內部存在著貧富差距,大部分縣域地區和農村地區屬於欠發達地區。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屬於欠發達地區。我們國家人均收入剛剛越過低收入線,世界銀行已經不再對中國提供很優惠的軟貸款。但是我們國家整體上還是靠近低收入線,感覺上還是欠發達國家。
我們到中部和西部大多數地區,當地人都認為自己是欠發達地區;而到了東部沿海地區,沒有一個地方喜歡說自己是欠發達地區,他們認為自己已是發達地區。

論省來說: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北京香港等
論城市,深圳,珠海,廣州,上海,大連,北京,杭州,溫州大都集中在沿海!

中國一個有22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就省而言,屬於發達地區的有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台灣五個。屬於中等的是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雲南等12個。另外5個山西,陝西,甘肅,青海,貴州是落後地區。

⑻ 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有哪些

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各省份的GDP數據如下,我們可以發現,廣東、江蘇GDP最高,是全國僅有的兩個“9萬億俱樂部”;而山東、浙江緊隨其後,穩居第三、第四名;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福建、安徽的GDP在3~5萬億之間,其餘省份GDP低於3萬億,其中甘肅、海南、寧夏、青海和西藏的GDP仍不足萬億。

根據2018年我國各省區市綜合小康監測結果,只有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省的總體小康指數超過100。

綜合以上數據分析,小編認為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主要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福建五個省份。

⑼ 中國十大經濟強省分別是哪些

人均GDP:
1上海2北京3天津4浙江5廣東6江蘇7福建8山東
GDP總和:
1廣東2山東3江蘇4浙江5遼寧6河南7四川8上海

⑽ 四個強省指的是

「四個強省」是指建設先進製造業強省、現代服務業強省、現代農業強省、網路經濟強省。

「四個大省」建設,是河南落實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具體實踐,也是以戰略思維和世界眼光破解發展難題的有力舉措,對於確保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具有重大意義。

」十四五」期間,河南將支持鄭州、洛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區域消費中心和特色消費中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提升鄭州航空港支撐服務雙循環功能,推進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和園區建設,爭創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擴大與東盟、日韓、中亞、歐盟等重點國家和地區雙向投資經貿合作,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探索路徑、爭做示範,努力實現自主自強目標。

具體舉措:

「十四五」期間,河南應乘勢而上,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完善河南對外開放經濟體系,充分利用市場資源,提升河南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順應新發展思路,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把一系列對外開放的平台和載體進一步提升;河南自貿區,一系列口岸建設,保稅區等平台,對河南開放起到很重要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和質量;

發揮河南優勢,進一步提升鄭州-盧森堡雙樞紐的功能,特別是鄭州航空港在對外開放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打造平台,暢通渠道。此外,改變思想觀念,擴大內需同時,提升對外開放合作的水平和能力,相互促進,提升雙向循環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河南日報網-黨代會報告獨家解讀之九丨「四個大省」變為「四個強

閱讀全文

與怎麼界定經濟強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如何擁有密爾 瀏覽:794
聊齋的故事怎麼來的 瀏覽:291
在鄭州怎麼申請一個健康證 瀏覽:600
網上婚姻登記怎麼辦 瀏覽:44
平安夜用什麼數字代表愛情 瀏覽:323
下列哪個故事是體現了愛國精神 瀏覽:555
瓦特有哪些科學故事 瀏覽:397
網上預約健康證為什麼顯示滿員 瀏覽:278
為什麼事業單位考核沒有獎金 瀏覽:854
包菜和醋能做什麼事業 瀏覽:114
如何認識經濟的概念 瀏覽:307
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哪裡辦 瀏覽:525
蘭州疫情健康證明怎麼辦理 瀏覽:203
美女看守所逃跑什麼電視劇 瀏覽:217
幸福西餅2021年全國有多少家門店 瀏覽:221
九九年出生的男孩婚姻如何 瀏覽:519
鄉村愛情小爽扮演者多少歲 瀏覽:199
健康管理師工資待遇怎麼樣 瀏覽:485
考過健康管理師證書後如何深造 瀏覽:365
有什麼美女角色特別多的手游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