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園林綠地的經濟作用有什麼

園林綠地的經濟作用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04 00:58:13

Ⅰ 在園林中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一、城市的肺臟功能。隨著城市人口的集中,工業生產和交通業的發展,排放的廢水、廢氣、燃燒煙塵越來越多,它不僅影響了環境質量,而且直接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以致引起市民發生頭痛、耳鳴、嘔吐、血壓增高等不良病症。如果有大量的園林植物,就能不斷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改善環境,促進城市生態良性循環。據試驗,25 平方米草坪地或10 平方米樹木,就能把1 個人1 天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因此,城市園林綠化被人們稱為「城市的肺臟」。

二 、調節溫度功能。城市園林綠地中的樹木在夏季除為行人遊客阻擋直射陽光外,還能通過它本身的蒸騰和光合作用消耗許多熱量。據測定,盛夏林蔭下氣溫比露地低3 ℃~5 ℃左右。綠色植物在夏季能吸收60%~80%日光和90%輻射能;園林綠地中地面溫度比空曠地面溫度低
10 ℃~17 ℃,比柏油路低8 ℃~20 ℃,有垂直綠化的牆壁溫度比沒有綠化的牆面溫度低5 ℃左右。

三、調節濕度功能。日常生活工作中,人們感覺最舒適的相對濕度為30%~60%,而園林植物可通過植物的葉片蒸發水份。據測定,1 公頃的闊葉林夏季蒸騰2 500噸水,比同等面積裸露土地蒸發量高20 倍。1 公頃加拿大楊樹林,日蒸騰量為57.2 噸,所以它可提高空氣濕度,城市綠化中行道樹也能提高相對濕度10%~20%,冬季,因為綠地中的風速小,氣流交換較弱,
土壤和樹木蒸發水分不易擴散,所以其相對濕度也高10%~20%,由於空氣濕度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城市小氣候,使人們具有舒適感。

四、凈化空氣功能。城市建設中,大氣污染是城市的一種嚴重公害。其中對人類生活環境威脅最大的是煙塵、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氫等有害物質,這些,也是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園林綠化植物能吸收有害氣體,使空氣凈化。據有關部門測定,二氧化硫通過15 米寬法桐木林帶後,平均濃度下降53.7%,可見綠化樹木能夠阻擋和吸收各種有害氣體。因此,合理配置城市園林綠化植物可吸收凈化有毒氣體,阻擋粉塵飛揚;多種植草坪可以防止灰塵再起,從而大大減少人類疾病。據測定,綠化林帶或樹叢比沒有綠化的空曠地降塵量減少23%~52%,飄塵
量減少37%~60%。為此,市民們將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稱為城市中消除粉塵污染的「過濾器」。

五、殺死病菌功能。植物能減輕細菌污染,是天然的「滅菌器」。由於城市園林綠地上被花草樹木等地被植物覆蓋,上空的灰塵相應減少,也減少粘附其上的病原菌。此外,許多園林植物還能分泌出一種具有一定殺菌作用的殺菌素。據測定,凡是有綠化樹木花草的地方比空曠地空氣中含菌量顯著減少近20 倍。由此可見,搞好綠化對城市的環境衛生起到積極作用,故把園林綠化稱為城市的「凈化器」。

六、凈化水體功能。城市和近郊的水體,由於居民生活污水和工礦廢水的污染而影響環境衛生和人們身體健康。而樹木能凈化水質,不透明、有顏色的和臭味的水,經過林帶以後就透明了,研究證明,樹木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質,減少水中含菌量,起到凈化水體作用。

七、凈化土壤功能。園林植物的根系能吸收土壤中有害物質,起到凈化土壤作用。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能使土壤中的大腸桿菌死亡,使好氣細菌增多幾百倍至幾千倍,吸收空氣中一氧化碳,促使土壤中的有機物迅速無機化。這樣,不僅凈化了土壤,又提高了土壤肥力。

八、通風、防風功能。城市中的道路、濱河等綠帶都是城市的通風渠道。如綠帶與該地區夏季的主導風向一致,可以將城市郊區的氣流引入城市中心,大大改善了城市的通風條件,如遇暴風,綠化林帶還可以降低風速,減少損失(風大不成災)起到防風作用。

九、減輕噪音功能。城市園林綠化樹木可以減輕噪音干擾,是天然的「消聲器」。由於城市中交通繁忙,工廠林立,其噪音有時嚴重。城市噪音是一種公害,對人們的工作、休息和身體健康影響很大。當噪音強度超過70 分貝時,就會使人產生頭昏、頭痛、神經衰弱等不良症狀。而綠化樹木枝葉茂密,有吸收和阻擋噪音波的功能。如行道樹種植雪松、水杉等樹種,可降低噪音8 分貝。因此,人們又稱它為「綠色的消聲器」。

十、觀賞休憩功能。城市的園林綠化對於人們心理和精神也有有益的作用。在城市中,能夠看到讓人覺得賞心悅目的園林綠化,不僅具有顯著的生態作用,更有其優越的觀賞價值,為古板的城市增添上大自然的美感。遊憩在景色優美而安靜的園林里,有利於緩解城市緊張而匆忙的步驟,消除長時間工作所帶來的緊張和疲勞,使得腦力和體力得以恢復,從而提高學習、工作和生產的效率,為城市更好的經濟文化建設帶來發展。

十一、生態文化功能。中國的園林綠化,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它深浸著中華文化的內蘊,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是一個民族內在精神品格的寫照,是我們今天需要繼承與發展的瑰麗事業。園林中的文化、游樂、體育和科普教育等活動,更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和開闊人們的視野,並且從中學到更文廣泛的知識,從而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城市的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中最為經濟、最為有效、最為積極的要素, 一項長遠的大事業,具有極其非凡的意義。

按照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態優先、科學建綠,將節約的觀念貫穿於城市園林規劃的建設、管理過程中,促進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目標的落實,引導和促進城市發展模式的轉變,靠創新城市綠化模式,大力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提高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用最小的投入,達到最大的效果,強化生態效益與綜合功能的協調發展,從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Ⅱ 園林綠化有哪些價值

園林綠化價值:園林不只是作為遊憩之用,而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凈化空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塵埃,減輕污染;可以調節空氣的溫度、濕度,改善小氣候;還有減弱雜訊和防風、防火等防護作用。尤為重要的是園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遊憩在景色優美和安靜的園林中,有助於消除長時間工作帶來的緊張和疲乏,使腦力、體力得到恢復。園林中的文化、游樂、體育、科普教育等活動,更可以豐富知識和充實精神生活。
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就稱為園林綠化。園林包括庭園、宅園、小游園、花園、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隨著園林學科的發展,還包括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的游覽區以及休養勝地。

Ⅲ 城市綠化的作用

1、能夠美化城市環境:一切城市的居民都期望自己生活的城市是一個環境優美、綠意盎然、空氣新鮮、沒有霧霾的城市。一個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好的話可以美化居住環境。
2、有效地維護城市資源:進行城市建設時,要重視經濟建設和環境維護,要兩手一起抓,不能以獻身環境為價值來交換經濟的增加。我們要一起改進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促進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的調和開展。這是城市貫徹科學開展的重要條件也是城市堅持可繼續開展的重要表現。
3、園林植物阻滯粉塵作用:煤炭與石油燃料的燃燒,導致空氣中出現污染物與粉塵等,危害著人們的生命安全性。在種植園林植物之後,樹木樹干與枝葉等會降低風速,在風速下降的情況下,空氣中部分大顆粒的粉塵會降落到地面。一些園林植物的葉片中存在氣孔,可以對粉塵進行吸附與粘結,在下雨之後,會將其直接沖刷到地面中,保證城市空氣的清潔性。
4、園林植物調節空氣濕度,調節溫度的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增大了空氣的濕度,相關調查顯示,綠化地區相比於未綠化地區,空氣濕度要高出15%~20%。在植物蒸騰的過程中,會散發出較多水分,除了增加空氣中的濕度之外,還能有效控制空氣溫度,在綠地率高的地區,人們生活的舒適度要高於綠化率低或未綠化的地區。
造林綠化快速發展。全國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積379.65萬公頃,新封山育林256.96萬公頃,造林合格率、保存率保持較高水平,封山育林和灌木造林比重進一步加大,林業碳匯、林木生物質能源、森林健康等工作相繼展開,林種結構得到優化,林分質量明顯提高,新造林的非公有制比重超過47.5%。

Ⅳ 城市綠地的功能有哪些

城市綠地的功能:

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不同類型城市綠地光合作用效應比較)

理論上,每人所需要面積為10m2的樹林或25m2草坪的綠地。 世界環保局:每人就應有50㎡城市綠地,300 ㎡郊區綠地。

2、吸收有害氣體:有害氣體雖對植物生長不利, 但在一定條件下, 有許多植物對他們具有吸收和凈化作用

在散發有害氣體的污染源地區附近, 選擇與其相應的具有高吸收和強抗性能力的樹種進行綠化, 對於防止污染、凈化空氣是有很大意義的。

3、吸滯煙塵和粉塵: 植物, 特別是樹木對煙塵和粉塵有明顯的阻擋、過濾和吸附作用。這一方面由於枝葉茂密, 具有強大的減低風速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由於葉子表面粗糙、有絨毛或黏性分泌物, 當空氣中的塵埃經過樹木時, 便附著於其葉面及枝幹上。

4、減少空氣中的含菌量:綠地可以減少空氣的含菌數量, 這一方面是由於綠地上空灰塵減少, 從而減少了黏附其上的細菌; 另外一方面還由於許多植物本身具有分泌殺菌素的能力, 如懸鈴木、檜柏、白皮鬆、雪松等都是殺菌能力較強的綠化樹種

5、凈化土壤

植物的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質, 從而具有凈化土壤的能力。

(4)園林綠地的經濟作用有什麼擴展閱讀

城市綠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為主要存在形態的城市用地。

它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

一是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用於綠化的土地;

二是城市建設用地之外,對城市生態、景觀和居民休閑生活具有積極作用、綠化環境較好的區域。

心理功能

植物對人類有著一定的心理功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不斷深化對這一功能的認識。在城市中使人鎮靜的綠色和藍色較少,而使人興奮和活躍的紅色、黃色在增多。因此,在綠地的光線則可以激發人們的生理活力,使人們在心理上感覺平靜。

綠色使人感到舒適,能調節人的神經系統。植物的各種顏色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青草和樹木的青、綠色能吸收強光中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對光的反射,青色反射36%,綠色反射47%,對人的神經系統、大腦皮層和眼睛的視網膜比較適宜。

Ⅳ 城市園林綠地的經濟效益

1、改善環境,完善投資環境。
2、提高城市的品位,這就是一筆不小的效益。
3、蓄水,防洪,保持土壤肥力都有一定的幫助。這就是所謂的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

Ⅵ 園林綠化的三個效益

園林綠化的性質和作用決定了園林綠化有三個效益,即: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是指園林綠化在維護生態平衡,改善城市小氣候,降低環境污染,美化市容等方面的效益。社會效益是指園林綠化為群眾提供休閑、娛樂、科普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經濟效益是指園林綠化本身產生的經濟價值和為群眾提供旅遊服務的經濟收入。

在園林綠化的三個效益中,環境效益是根本,社會效益是宗旨,經濟效益是手段,它們是共同存在,相互聯系,辯證統一的關系。對待三個效益,不能絕對化,沒有環境效益,就談不上園林綠化,沒有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就得不到利用,是最大的資源浪費,也就談不上經濟效益,沒有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園林綠化就要衰退。

Ⅶ 園林綠化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1 園林綠化在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
在城市中,從人類的生存著眼,綠色植物可使城市生態系統向更加健全的方向轉化。園林綠化生態系統對城市最突出的影響表現在改善氣候、凈化大氣和減弱噪音等3個方面。
1.1園林綠化能調節城市氣候
1.1.1調節溫度
綠地對城市小氣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城市中有建築和鋪裝地面所構成的空氣下墊面加上密集的熱源,據測定市區氣溫經常比大量植被覆蓋的郊區高2~5℃,形成 「城市熱島」效應。園林綠化可以調節氣溫,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樹木通過葉面蒸發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溫度,提高附近的空氣濕度。因而,夏季綠地內的氣溫較非綠地低3~5℃,建築物地區可降低10℃左右。所以,在綠化好的地方,人們會感到空氣清新,可為人們提供消暑納涼、防暑降溫的良好環境。在寒冷的冬季,有喬木覆蓋的公園、庭院和道路上,由於樹木降低風速,減弱冷空氣的侵入,樹林內及其背向的一側溫度可提高1~2℃。
1.1.2調節濕度:園林植物是濕度的「調節器」。植物通過葉面蒸騰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釋放到空氣中,使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據研究,森林中的空氣濕度比城市內高30%左右。由於樹木強大的蒸騰作用,使水氣增加,空氣濕潤,因而綠化區域內的濕度比非綠化區域大10%~20%,從而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上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1.2園林綠化能凈化城市的空氣
大規模的城市園林綠化,可以凈化城市空氣,調節城市氣候,並能極大地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以它巨大的葉面積,濃密的枝幹,阻滯、過濾、吸附空氣中的灰塵和飄塵,同時還能起到滯留、分散、吸取大氣中的各種有毒氣體的作用,從而可使空氣得到凈化。
據資料得到的數據,以某地500m×500m為單位的不同地段綠化覆蓋率與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有密切關系。乾燥氣候,公園的降塵量比附近的商業區高出54%,比一般居住區高出300%。這就清楚地說明,在乾燥的氣候大風降塵會飄行很遠,一旦遇到林木綠地則很快降落地面。綠化覆蓋率為10%、20%、40%時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下降的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分別是15.7%、20%和31.4%、40%以及62.9%、80%。這就明顯說明綠化覆蓋率越高,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下降就越大,相互成正比變化。2005年的數據,寧波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已達到336天,佔全年總數的91.8%。
1.3園林綠化能減弱城市噪音
現代城市中工廠林立,建築工地比比皆是,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震動、摩擦和撞擊等而不斷產生噪音;同時,汽車、火車、輪船等也轟鳴尖叫。這些噪音,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的還危害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和精神反應,出現精神不振、疲勞過度、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增高等症狀。而利用綠化樹木的龐大的樹冠和枝幹,則可以吸收和隔離噪音。據資料表明,在沒有樹木的高大建築林立的街道上,噪音強度比兩側種滿了樹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沿街房屋與街道之間,如能有一個5~7米的樹林帶,就可以減輕車輛的噪音。據測定,一個9m寬的綠帶如結構合理,實際可以降低噪音11~13分貝,而35m寬的綠帶可以降低25~29分貝。可見,園林綠化是噪音的「消聲器」,用來隔離雜訊源,可使居民區減弱和避免噪音的干擾。2005年數據,寧波市城市區域環境雜訊52.8分貝,交通干線雜訊68.3分貝,都在標准以內。同時,園林綠化還可以減少降水徑流,也就減少了徑流所造成的河湖污染,涵蓄地下水。
2 園林綠化對於發展經濟及城市建設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建設園林化城市的帶動,城市園林綠化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在國家法律、法規的調控下,城市園林綠化與經濟發展形成了相互促進、互為基礎的態勢,也從中顯示著古老園林的嶄新魅力。
2.1園林綠化的產生和發展源於改善環境的社會需求
早在19世紀,人們為消除工業革命帶來的諸多近代城市弊病而尋找改革的良方,最終發現營建園林、綠化是最好的措施之一,並從此使園林綠化的建設開始得到迅速發展。上世紀50年代,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遭受破壞的城市時,歐洲許多國家都開始將綠地系統引入到城市的總體規劃之中,由此改變了工業革命初期的那種擁擠、雜亂、污染的所謂「近代城市」形象。從西方公園綠地百餘年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到,自其出現以來,尤其是二戰之後它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國在進入近代社會後各地的城市雖然都有所發展,但總體變化並不太大。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在基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後,改善環境、獲得更多的精神滿足和審美享受逐漸成了一種普遍需求。而日益密切的對外交流,使人們認識到我國在關注人的精神需求和環境意識上與國外先進國家的差距,因此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重新受到重視。我國城市綠地面積增長很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別比上一年提高了9.14、9.58、8.95個百分點,都接近於國民經濟的增長幅度。在綠化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城市綠地系統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報》測算,在城市綠地中,公共綠地佔15.8%~16.95%,公園佔9.8%~10.1%,屬於園林專業部門以外的佔61.19%~62.82%。苗圃占城市綠地的3.67%,其中屬於園林專業部門以外的佔40.58%~59.16%。當今綠化事業的實踐,比過去任何時期都要豐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但出現了量的增長,而且形成了質的變化。
園林綠化在現代城市中承擔著減輕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作用,但更有滿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閑、鍛煉遊憩、舒緩壓力的精神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園林綠化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大。據統計,寧波市近幾年來平均新增加公園綠地100公頃以上,到2006年為止,綠地率達到33.8%,人均公綠達11.5平方米,近五年投入生態園林建設資金已達53.5億元。
2.2園林綠化逐漸成為一種「環境產業」,帶動城市建設
城市綠化是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城市綠化的建設過程、功能要求和經營目的,與林業有所不同,但都是生產建設的組成部分,一個是以取材為主,一個是以環境保護為主。城市綠化是對社會環境資本的投入,其經濟回報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豐厚的。
2.2.1綠化的環境功能,是潛在的生產力,融合在社會生產的全過程中,作為一項重要的環境資本,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條件之一。許多城市和社區出現了「以綠引資,因綠興市」的連鎖反應,因環境改善、景觀美化,而招來投資者、旅遊者,繁榮了經濟。有的城市計算建設投入與產出之比達到1∶5的高值。一次投資長期受益,走上了環境與經濟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道路。有遠見的建設者、開發商,為了適應當今人們注重環境選擇「擇綠而居」的時尚,自覺地投入土地、資金興建綠地,成為決策的熱點。因為有了綠色的環境而房價上升,樓盤熱銷,綠化與物業市場出現了密不可分的「經濟波瀾」。
2.2.2城市園林綠化形成的「經濟波瀾」滲透在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結合城市建設工程進行綠化建設,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築擁擠的地區進行「拆房建綠」,對國家和建設單位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但是綠化建設所形成的經濟動力,涉及許多經濟領域。首先是提高了環境質量,提升了地區的物業價值,改善了居住條件,造福人民;拉動了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裝潢市場、建材市場、勞動力市場、搬運市場等。五年來,寧波市共建設公園綠地660公頃,新增公園35座,對社會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很大的,只要進行綜合核算,其經濟效益將大大超過投資額。如寧波市江北區通過日湖公園建設,給其周邊帶來極大的連鎖效應,其中僅房產開發一項即由2003年商品房均價3500-4500元/ m2飆升至6500-7000元/ m2。
2.3園林綠化促進旅遊業以及城市綜合實力的發展和提高
園林綠化在旅遊事業中也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國山川秀麗,自然美景很多,名勝古跡遍地,這是我國發展旅遊事業的基本條件。對名川大江和名勝古跡等,除要對歷史文物進行整理、維修、築路和建亭外,還必須栽花種樹、綠化裝飾,方可使旅遊勝地錦上添花,讓旅客流連往返。在風景區種植成林成片的植物,可使旅遊者置身綠樹從中,而使風景區產生更大的旅遊價值。新辟風景區,通過園林綠化,組景配置,建設更多的「百花園」、「方草地」,形成四季有花、有果、有綠的美麗的旅遊景點,才能夠吸引更多的旅客,同時促進城市的經濟建設。

Ⅷ 城市園林綠地有哪些功能

城市園林綠地的功能:
園林不只是作為遊憩之用,而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凈化空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塵埃,減輕污染;可以調節空氣的溫度、濕度,改善小氣候;還有減弱雜訊和防風、防火等防護作用。尤為重要的是園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遊憩在景色優美和安靜的園林中,有助於消除長時間工作帶來的緊張和疲乏,使腦力、體力得到恢復。園林中的文化、游樂、體育、科普教育等活動,更可以豐富知識和充實精神生活。

閱讀全文

與園林綠地的經濟作用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人員有沒有十三個月工資多少 瀏覽:897
浙江事業單位統考哪個地方競爭大 瀏覽:826
如何看男命婚姻的好壞 瀏覽:819
中年人如何重生和幸福 瀏覽:233
愛情金錢英語怎麼寫 瀏覽:138
怎麼畫兩只愛情鳥 瀏覽:781
張幸福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125
幸福如何擁有密爾 瀏覽:797
聊齋的故事怎麼來的 瀏覽:294
在鄭州怎麼申請一個健康證 瀏覽:603
網上婚姻登記怎麼辦 瀏覽:47
平安夜用什麼數字代表愛情 瀏覽:325
下列哪個故事是體現了愛國精神 瀏覽:558
瓦特有哪些科學故事 瀏覽:400
網上預約健康證為什麼顯示滿員 瀏覽:281
為什麼事業單位考核沒有獎金 瀏覽:857
包菜和醋能做什麼事業 瀏覽:119
如何認識經濟的概念 瀏覽:311
兒童健康檢查記錄表哪裡辦 瀏覽:528
蘭州疫情健康證明怎麼辦理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