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商品經濟的發展涉及什麼

商品經濟的發展涉及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03 21:40:28

『壹』 商品經濟發展跟哪些因素有關即什麼會促進商品經濟發展

推動商品經濟發展的因素:

經濟: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政治上:結束分裂走向統一,政局的穩定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政策:政府逐漸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以及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之類政策都會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交通: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於對內對外貿易的發展(內河航運、兩條絲綢之路)
金融:紙幣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貳』 商品經濟經歷了哪些階段

商品經濟的產生:


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發展→剩餘產品增加→私有制出現→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生產出現→商品經濟出現


商品經濟產生的條件:

1、社會分工

人們為了獲取不同的物質資料,就要從事各種不同質的有用的具體勞動。這種不同質的有用的具體勞動,一旦各自獨立,發展成為一個由屬、種、亞種、變種分類的多支體系,就表現為社會分工。在社會分工體系中,每個生產者固定地從事某一具體勞動,勞動具有單一性和獨立性;各自不同的具體勞動,創造出各自不同的產品。同時,每個生產者的需求又是多樣化的。為了滿足生產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間用自己的產品交換對方的產品,由此就產生了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各自勞動產品的必要性。

2、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於不同的所有者

不同的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的所有者,不能無償地佔有對方的產品,彼此要取得對方的產品,必須通過等價交換,即把各自的產品作為商品來交換。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經濟中,生產產品的勞動是私人勞動,生產的產品是私人勞動的產品。這種獨立的互不依賴的私人勞動的產品,是作為商品互相對立的。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中,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於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各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的性質決定的。各種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種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不同經濟實體,它們之間也必須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發生商品交換關系,實現各自的經濟利益。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主要經濟條件,決定了勞動產品必然成為不同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其勞動的物質承擔者,決定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必然成為不同生產者之間經濟交往關系的實現形式。

『叄』 商品經濟包括什麼

商品經濟一般特性:
1、市場性
市場是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商品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之間的經濟聯系,只能通過把它們的產品拿到市場上去交換才能得到實現;並且商品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只有使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交換成功,才能取得相應的經濟利益。
2、自發性
自發性是商品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的相對獨立性在市場關系中的必然表現。每個商品生產者或經濟單位根據市場需要和各自的利益,自動地獨立地進行生產和經營活動,從而使商品經濟的運行過程表現為一個由內在利益機制推動的自行運行的經濟過程。
3、競爭性
商品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為獲取更大的利益、爭取有利的產銷條件,必然進行市場競爭。商品價值的確定和實現過程,也就是商品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之間相互競爭的過程。商品經濟的市場性、自發性、競爭性,反映了商品經濟運動的方向、運動的內在動力和運動的內在機制,它們共同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肆』 商品經濟是什麼

『伍』 什麼是商品經濟

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是商品生產關系和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它是自然經濟的對立物。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人們只有通過商品交換才能溝通聯系,維持生產和消費。商品經濟是個歷史范疇,它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即原始公社末期產生,也將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即共產主義高級階段消亡,因為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條件是社會分工和生產資料屬於不同的所有者所有。

『陸』 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及其內容

基本規律是商品二因素、勞動二重性和商品價值量。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價值與價值。

2、勞動二重性: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

3、商品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力的關系。商品價值量與勞動復雜程度的關系。

商品經濟,「自然經濟」的對立物,是商品的生產、交換、出售的總和。商品經濟是指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經濟形式,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

商品經濟最早產生於第二次社會分工即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並進一步擴大,在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時出現了商品經濟的重要媒介——商人。

(6)商品經濟的發展涉及什麼擴展閱讀:

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存在有兩個一般條件:一是社會分工;第二,生產資料和產品由不同的物質利益所擁有。

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產的一般基礎。生產資料和產品屬於不同的物質利益,這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這一決定性條件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伴隨著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現而出現,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從事不同產品生產的不同產權主體之間進行需求交換的唯一可接受的方式就是等價交換。這樣,產品就表現為商品,商品交換就發生了。

商品經濟生產和發展的兩個基本條件都與社會生產力有關,並最終會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而自行消失。因此,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是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根本經濟原因。

『柒』 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條件是什麼

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礎和條件。社會分工是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出現的,指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部門和行業的分工。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專門生產各種不同產品的生產者或經濟單位,它們之間需要互通有無,因而產生了相互交換產品的要求。
②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於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不同的生產者各有其獨立的經濟利益和平等的權利,必然要求遵循等價交換原則,因而勞動產品就表現為商品,產品的生產和交換成為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從而導致商品經濟的產生。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上,這個決定性條件是伴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生而出現的。

閱讀全文

與商品經濟的發展涉及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個塞爾維亞的故事怎麼拍的 瀏覽:859
事業編考試歸政府哪個部門 瀏覽:983
健康電子表綠馬黃馬紅馬什麼意思 瀏覽:287
幸福在哪裡完整版播放 瀏覽:41
民政局官網怎麼查自己的婚姻狀態 瀏覽:592
幸福樹怎麼快速長出新枝條 瀏覽:258
什麼樣愛情值得繼續 瀏覽:549
怎麼處理感情經濟糾紛 瀏覽:688
愛情的古裝劇有哪些 瀏覽:544
美女摘的什麼菜 瀏覽:301
歷史故事是哪些人寫的 瀏覽:36
為什麼婚姻中需要富養妻子 瀏覽:229
復婚的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怎麼改 瀏覽:537
事業單位人員有沒有十三個月工資多少 瀏覽:898
浙江事業單位統考哪個地方競爭大 瀏覽:828
如何看男命婚姻的好壞 瀏覽:821
中年人如何重生和幸福 瀏覽:235
愛情金錢英語怎麼寫 瀏覽:139
怎麼畫兩只愛情鳥 瀏覽:783
張幸福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