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偶連劑是什麼
偶聯劑 偶聯劑是一類具有兩不同性質官能團的物質,它們分子中的一部分官能團可與有機分子反應,另一部分官能團可與無機物表面的吸附水反應,形成牢固的粘合。偶聯劑在復合材料中的作用在於它既能與增強材料表面的某些基團反應,又能與基體樹脂反應,在增強材料與樹脂基體之間形成一個界面層,界面層能傳遞應力,從而增強了增強材料與樹脂之間粘合強度,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性能,同時還可以防止不與其它介質向界面滲透,改善了界面狀態,有利於製品的耐老化、耐應力及電絕緣性能。
按偶聯劑的化學結構及組成分為有機鉻絡合物、硅烷類、鈦酸酯類和鋁酸化合物四大類:
(1)鉻絡合物偶聯劑 鉻絡合物偶聯劑開發於50年代初期,由不飽和有機酸與三價鉻離子形成的金屬鉻絡合物,合成及應用技術均較成熟,而且成本低,但品種比較單一。
(2)硅烷偶聯劑 硅烷偶聯劑的通式為RSiX3,式中R代表氨基、巰基、乙烯基、環氧基、氰基及甲基丙烯醯氧基等基團,這些基團和不同的基體樹脂均具有較強的反應能力,X代表能夠水解的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等)。
(3)鈦酸酯偶聯劑 依據它們獨特的分子結構,鈦酸酯偶聯劑包括四種基本類型:①單烷氧基型 這類偶聯劑適用於多種樹脂基復合材料體系,尤其適合於不含游離水、只含化學鍵合水或物理水的填充體系;②單烷氧基焦磷酸酯型 該類偶聯劑適用於樹脂基多種復合材料體系,特別適合於含濕量高的填料體系;③螯合型 該類偶聯劑適用於樹脂基多種復合材料體系,由於它們具有非常好的水解穩定性,這類偶聯劑特別適用於含水聚合物體系;④配位體型 該類偶聯劑用在多種樹脂基或橡膠基復合材料體系中都有良好的偶聯效果,它克服了一般鈦酸酯偶聯劑用在樹脂基復合材料體系的缺點。
(4)其它偶聯劑 鋯類偶聯劑是含鋁酸鋯的低分子量的無機聚合物。它不僅可以促進不同物質之間的粘合,而且可以改善復合材料體系的性能,特別是流變性能。該類偶聯劑既適用於多種熱固性樹脂,也適用於多種熱塑性樹脂。此外還有鎂類偶聯劑和錫類偶聯劑。
偶聯劑
增強塑料中,能提高樹脂和增強材料界面結合力的化學物質。
在樹脂基體與增強材料的界面上,促進或建立較強結合的物質。
註:偶聯劑可施於增強材料上或加入樹脂中,或兩者給合。
② 偶聯劑是什麼特性有
偶聯劑的應用對製造優質膠體電池十分重要,常稱之為膠體電液的伴侶。
電液灌裝入電池後,由於極板與電液劇烈反應,內部產生隱性氣泡導致液面上升,這種現象對膠體電液更甚。不少膠體添加有強力滲透劑,使用時伴隨有大量氣泡涌現,連帶膠體電液溢出閥口。在目前的生產實踐中,廠商創造性地使用一種塑料套管加大外接容積,解決了液面上升帶來的問題。未解決的問題在於:如何應付大規模生產膠體電池?
偶聯劑專為解決上述問題及減少電池使用中失水而設計。
原理與使用方法:在膠體電液灌裝至定量的90-100%後,盡快添加0.2-0.5%體積比的偶聯劑,使膠體電液表面生成基本靜態的消泡隔離層。這樣,既不影響膠體電液在電池內部的滲透,又可有效防止膠體電液溢出閥口。
更重要的是,偶聯劑的添加,可有效削弱膠體電液內部產生的隱性氣泡運動,減少由此引起的連帶失水,從而大大延長了膠體電池的循環使用壽命。試驗比較數據表明:添加偶聯劑後的膠體電池壽命,比不添加時長30-50%。
電液量加至多少時添加偶聯劑合適?這是不少廠家提出的問題。我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這與隔棉吸水性能、隔棉厚度、配裝壓力、電液設計量(貧液、富液還是半富液)和灌液機械相關。以半富液設計的小型密封電池為例,我們建議在一次灌裝(機械)或兩次灌裝(人工)至90-95%時,盡快添加適量偶聯劑,然後靜置半小時至數小時候再補液5-10%為宜。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偶聯劑及其用途,希望對你有用.
http://www.ccebbs.com/forum/dispq.asp?lid=3059
③ 選用哪種偶聯劑比較好
用哪種偶聯劑要根據你的無機材料是跟哪種有機材料結合,氨基類,環氧類,不飽和類的都有一個最佳的選擇,可以看一下湖北凱鶴化工,KH550 KH570 KH560各型號都有。
④ 偶聯劑有哪些主要類型
偶聯劑主要大類是 硅烷偶聯劑、鈦酸酯和鋁酸酯三大類偶聯劑。
⑤ 丙烯酸氨基烤漆用什麼偶聯劑附著力最好
可以試試up-550或者up-560
⑥ 丙烯酸氨基烤漆用什麼偶聯劑附著力最好
偶聯劑並不是最好的懸著方式,因為耐水解不好,況且附著力提升有限,加在氨基烤漆里,有時百格都過不了,我們添加2%的新元素化學的XYS-1985-22附著力促進劑,在符合GB2520;鍍錫量E4,硬度等級T52,厚度0.28mm,鋼板上百格順利通過,並做了耐水煮2小時,也是完美通過
⑦ 偶聯劑的用途
偶聯劑廣泛用於橡膠、塑料、膠黏劑、密封劑、塗料、玻璃、陶瓷、金屬防腐等領域。偶聯劑作表面改性劑,用於無機填料填充塑料時,可以改善其分散性和黏合性。偶聯劑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有機硅化合物,硅烷偶聯劑已成為材料工業中必不可少的助劑之一。
偶聯劑的起源:1、1945年前後由美國聯碳(UC)和道康寧(DowCorning)等公司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典型結構的硅烷偶聯劑;1955年又由UC公司首次提出了含氨基的硅烷偶聯劑;從1959年開始陸續出現了一系列改性氨基硅烷偶聯劑;20世紀60年代初期出現了含過氧基的硅烷偶聯劑,60年代末期出現了具有重氮和疊氮結構的硅烷偶聯劑。
2、近幾十年來,隨著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發展,促進了各種偶聯劑的研究與開發。改性氨基硅烷偶聯劑、過氧基硅烷偶聯劑和疊氮基硅烷偶聯劑的合成與應用就是這一時期的主要成果。我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硅烷偶聯劑。首先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開始研製官能團硅烷偶聯劑,南京大學也同時開始研製官能團硅烷偶聯劑。本文僅對硅烷偶聯劑在復合材料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⑧ 硅烷偶聯劑550,560,570什麼區別
KH-550屬於氨基硅烷,主要用於無機填充的表面處理,如碳酸鈣。也可用於玻璃纖維的表面處理
KH-560屬於環氧基硅烷,主要用作增強劑的表面處理、無機填料的表面處理,如滑石粉、陶土、石英、氫氧化鋁、雲母、玻璃微珠、硅灰石、白炭黑等
KH-570屬於甲基丙烯醯氧基官能團硅烷,主要用於處理玻纖,提高製品的強度。
⑨ 氨基羥基偶聯劑有哪些
這是由它的結構所決定的,如硅烷偶聯劑中烷氧基可以同羥基反應,另外一端的有機基團(如氨基、環氧基、雙鍵等)可以同有機物反應;鈦酸酯或鋁酸酯可以發生,
⑩ 偶聯劑如何選擇
選用指南:
硅烷偶聯劑的水解速度取決於可水解官能團Si(OR)3,而與有機聚合物的反應活性則取決於有機官能團-Y。因此,對於不同的基材或處理對象,選擇適用的 硅烷偶聯劑至關重要。下表可以幫助您做出選擇:
聚合物
南京優普化工硅烷偶聯劑
氨基硅烷
環氧硅烷
硫基硅烷
巰基硅烷
甲基丙烯醯氧基硅烷
乙烯基硅烷
丙烯酸
☆
☆
◇
◇
丙烯酸乳液
□
◇
☆
☆
丁基橡膠
◇
◇
◇
☆
纖維素
◇
□
環氧樹脂
☆
◇
◇
呋喃樹脂
☆
◇
三聚氰胺
☆
◇
氯丁橡膠
◇
☆
丁腈橡膠
□
□
☆
☆
硝基纖維素
◇
酚醛樹脂
◇
◇
聚醯胺
☆
◇
聚酯
□
□
☆
◇
聚醚
□
☆
聚烯烴
□
◇
☆
☆
聚硫橡膠
□
□
☆
☆
聚氨酯
☆
□
☆
聚乙烯縮丁醛
□
水性聚氨酯分散體
◇
□
有機硅樹脂
☆
◇
丁苯乳液
□
丁苯橡膠
□
□
☆
☆
脲醛樹脂
◇
◇
乙烯基樹脂
◇
備註:☆——首選;◇——適用;□——只適用於特種硅烷。
聲明:上表只適用於一般情況,並非絕對的標准。對於具體的、特定的應用領域,用戶在正式使用本公司產品前,應先詳細了解該產品的性能和適用性,並做必要的試驗,以確定該產品是否適合您的特定用途。本公司只對產品本身的品質負責,而對其適用性不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