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經濟模式誕生 主要有哪些變化
對於中國而言,新經濟最大的問題是信用,沒有底線的創新是斷頭鍘刀,資產價格怎麼上去的,還會怎麼跌下來。
近年來,各國經濟模式大多在發生的巨大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趨勢:
第一,在市場化的面具下,貨幣由政府主導卻是實質。
如果說人民幣由政府主導,還會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的常態,看看發達國家。
瑞士是歐元區的臨時成員,2015年1月15日,瑞士央行脫下臨時成員的馬甲,突然取消實施3年之久的1.2瑞郎兌1歐元的匯率上限,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動盪,看空瑞郎的部分倉位爆倉。
日本同樣如此:前日本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早川英男7月20日大肆抨擊日央行當前貨幣政策,認為日本財行撒了「彌天大謊」。央行每一年都吃下90%以上的新發債券,資產負債表劇烈膨脹甚至超過80%的GDP體量,日本央行已經變成一台實現自我價值的世間罕見的永動機。他表示,日本央行應該放棄在兩年內達到2%通脹目標的時間框架,並承認將不得不開始縮減購債規模。
雖然官方不斷發表聲明稱人民幣是穩定的,但人民幣曾一度不斷下行,而下行的過程中又突然大漲,著實讓做空者心驚膽戰。我們可以說人民幣開始了國際化與市場化的歷程,就像日本央行聲稱,日元是完全由市場控制的一樣。
第二,政府主導經濟的力量在增強,極端勢力在上升
特朗普在眾多共和黨大佬的厭惡抵制下,居然成為共和黨的候選人。這是國家與族群分裂的前兆:聯想到土耳其等地發生的政變,可以說是可怕的預兆。一旦國家、族群間爭奪資源與話語權的爭斗以暴力呈現,那麼,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雖然筆者並不認為在經濟勉強穩定的狀態下,主要國家政府會喪失理性。但社會資源越來越集中,同時一些極端現象頻發則是卻是事實。
在我國,為了維持投資增長、保持GDP基本穩定,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國家開發銀行在中國的經濟政策實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角度來說都是如此,這與政府對該行的定位及其財務特點密不可分。
高盛最新的分析報告指出,就財政政策而言,國家開發銀行是為准財政活動提供融資的重要工具,具體形式包括直接發放貸款和向項目注入資本金以撬動更多商業銀行貸款。2015年,通過國家開發銀行發放和撬動的貸款約佔GDP的6%、投資的13%,約占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中的國內貸款的50%。
營改增也增強了權力分配資源的作用。營改增使征稅成本大幅下降,但地方財力有所下行,需要尋找到新的稅源。
7月15日,財政部公布6月財政數據,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634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486億元,同比增長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8148億元,同比下降8.6%。
財政部解釋,這主要是受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辦法調整的影響,6月份中央從地方凈上劃收入為552億元,該月中央收入增幅為8.6個百分點,而地方收入增幅為負6.2個百分點。
營改增再次重新劃分中央與地方的財權、事權與話語權。
第三,現階段市場藍籌公司大多是在重化工業時代形成的,信用靠政府背書與市場預期,如果兩者俱備,市場就承認接納。所以政府在大型企業轉型中不可或缺。
在山西,省政府為煤炭企業站台後,例如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曾成功出售20億人民幣270天超短融券,但發行後利率大幅走低。根據山西省煤炭廳數據,2016年1-5月,山西煤炭產量比去年同期減少4131萬噸,下降11.1%;煤炭企業庫存比年初減少1234萬噸,同比下降24.73%。煤炭供求關系出現了積極變化,再加上省政府背書,煤炭債務有了起色。煤炭行業的情況與此前股市有色金屬、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的現象相似。
第四,市場化主要體現在創新型行業的公司上,例如美國的IT、生物醫療等行業;中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在新經濟中尋找未來二十年的萬科、茅台股;屬於新經濟的網紅公司。對於中國而言,新經濟最大的問題是信用,如部分互聯網金融,沒有底線的創新是斷頭鍘刀,資產價格怎麼上去的,還會怎麼跌下來。
Ⅱ 美國新經濟的出現從什麼時候出現,哪位總統當政
你好!1991年3月至2000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處於歷史上最長的連續增長期,且經濟運行態勢形成了「高增長+低通貨膨脹+低失業率」的理想組合。稱這一時期為新經濟。時任者是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和 威廉·傑斐遜·柯林頓。
Ⅲ 美國新經濟出現的原因
美新經濟現原(金融熱點)
新經濟詞初現1996美著名刊物《商業周刊》發表篇文章該文析90代美經濟發展軌跡發現與七八十代經濟同特點提美現新經濟觀點論引起美術界軒波
(1)經濟結構調整美80代始經歷戰深刻結構性調整信息業核高科技產業足發展傳統產業效改造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再加政策效實施贏美經濟繁榮高新技術廣泛運用使勞產率幅度提高並推美經濟增重要素同高新技術企業豐厚利潤高報率造股市繁榮通巨財富效應刺激美消費並其經濟增起重要刺激作用高科技產業發展使美業空間深層拓展美失業率直保持較低水平高科技產業特點雖投資巨隨著需求產量升高科技產品價格產本都降快促進經濟增同帶物價漲於美經濟增同伴低通脹起作用
(2)美政府效調控機制首先財政赤字期直困擾美經濟發展頑症柯林頓政府採取雙管齊財政政策即通減稅刺激供給通節支控制需求並且同達協議計劃用10間消滅財政赤字需要指種注重財政結構性調整政策舉措味減少支具體實施程做增減由1998美實現30聯邦財政首平衡其看美聯邦儲備委員貨幣政策格林斯潘堅決摒棄相機抉擇傳統做謹慎推行控制通貨膨脹首要任務穩定貨幣政策使利率保持性即經濟既非刺激抑制使經濟能其自身潛增率低通脹率低失業率並存情況保持穩定增
(3)經濟全球化浪潮所謂經濟全球化指世界各、各區貿易、金融、產、投資、政策協調等面超越界區界限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融合進形割機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美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與高科技發展創造條件世界各全球化加快市場化步伐美企業利用跨購並或直接設廠向發達家轉移相勞密集型產業、環境污染嚴重產業或其熟技術產品產線利用廉價資源產要素使美集力量發展高技術產業並通進口滿足勞密集型產品其消費品
經濟全球化浪潮各市場更加放美跨公司外直接投資拓銷售市場更加便利獲取利潤渠道越越廣擴美世界市場份額及其貿易利益刺激內經濟增外全球性際資本流各金融市場逐步放更美資本謀求巨額利潤創造條件
Ⅳ 新經濟首先出現在哪個國家
美國,經濟危機的時候羅斯福提出的「新經濟」政策。
Ⅳ 談談如何看待新經濟發展初期出現的社會問題
新經濟發展初期社會的主要問題是於新經濟發展,可能不配套或者沒有絕對支持環境的這樣的一些問題需要加強社會環境來提高經濟發展。
Ⅵ 新經濟的由來
「新經濟」一詞最早出現於美國《商業周刊》1996年12月30日發表的一組文章中。新經濟是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術(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術革命帶動的、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經濟。新經濟是信息化帶來的經濟文化成果。新經濟具有低失業、低通貨膨脹、低財政赤字、高增長的特點。通俗地講,新經濟就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經濟。
Ⅶ "新經濟"為什麼出現在美國
只是宣傳吧。
1、新經濟不僅是美國出現。
2、我看在中國,新經濟出現的更多、更廣、更大。
中國的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網約車等,明顯都比美國強大的多。
Ⅷ 新經濟因素包括哪些``
其實,你已經誤認為「新經濟」是「新產業」的經濟了,其實不是,無論IT,還是E-commerce,生物科技,雖然相對傳統行業來講的確是剛剛崛起的新行業,但是他們不是帶動「新經濟」的根本力量。
我認為,「新經濟」是指「新的經濟模式」,你縱觀中國最新崛起的企業,發現很多都是傳統行業,甚至是夕陽行業,為什麼,因為他們採用了新的經濟模式,新的商業模式將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比如馬雲的B2B。現在,時代在變,連dell的經典直銷模式也受到挑戰,所以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新的經濟模式會帶來的新經濟。
其實要想真正理解那些,是要一定的商業知識功底的。我建議你看幾本書:
1,《世界是平的》;2,《基業長青》;3,《追求卓越》
以下是一些資料,可能對您有幫助!
新經濟的內涵與實質
關於新經濟內涵與實質的探討,目前是眾說紛紜,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最早宣傳「新經濟」思想的美國《商業周刊》,在界定這個名詞時說:「『新經濟』並不意味著通貨膨脹已經死亡了,也不意味著我們將不會有另一次衰退,或經濟周期業已消滅;更不意味著股票市場必將擺脫自我調整而永遠上升,就像(神話中所說的)豆梗將直上雲天。自然,它也不意味著亞洲金融風波不會影響美國」,
「談『新經濟』時我們的意思是指這幾年已經出現的兩種趨勢,第一種趨勢是經濟的全球化,第二種趨勢是信息技術革命。」
關於「新經濟」的涵義,目前有很多爭議,有的學者認為,科學地詮釋「新經濟」關鍵在於要抓住美國經濟正在從傳統經濟——工業經濟向一種新型經濟——知識經濟轉變之中。因為,當前經濟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和轉型。因而與傳統經濟相聯系的經濟現象、經濟特徵、經濟概念和經濟理論必然發生變化。美國的「新經濟」已經開始表現出知識經濟的典型特徵,主要體現為信息技術革命對經濟的巨大貢獻
和發展上的可持續性。
有的學者認為,所謂「新經濟」,實質上就是知識經濟,而知識經濟,是指區別於以前的以傳統工業為支柱產業、以自然資源為主要依託的新型經濟。這種新型經濟以高技術產業為支柱,以智力資源為主要依託。
也有的學者認為,美國「新經濟」的涵義有待深入探討,首先,「新經濟」既然是依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形成的,那麼,這是現階段美國獨有的一種經濟現象,還是發達國家都會逐漸形成的國際經濟現象呢?其次,美國的「新經濟」是在一段時間內存在的現象,還是長期穩定存在的現象?一旦發生經濟增長滯緩,通貨膨脹加劇或失業率大幅上升,「新經濟」是否會隨之消失?再次,就經濟全球化和經濟開放程度來說,英國、法國都不亞於美國,為什麼美國的失業率較低,而
英國、法國失業率較高呢?為什麼美國形成了「新經濟」,而英國、法國沒有形成「新經濟」呢?以上這些問題如不在理論上解釋清楚,「新經濟」的真正內涵還是難以揭示的。
還有一些經濟學家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對「新經濟」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美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變化是由暫時因素促成的,並未出現根本性的、動力性的變化,經濟周期仍會反復出現。
曾兩次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首位走上哈佛講壇的中國著名企業家、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認為:所謂新經濟,就應是以數碼知識、網路技術為基礎,以創新為核心,由新科技所驅動、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則認為:「新經濟」事實上被人們在不同的場合賦予著不同的涵義。最初,新經濟是用來指美國經濟在近幾年所表現出的一種狀態:在科技進步和全球化的基礎上長期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這使傳統上描述失業與通脹反向相關關系的所謂「菲利浦斯曲線」不再適用(因此是「新」經濟)。但是後來,隨著「網路股」的飆升,國內外的許多人正在許多場合把以信息、網路業為代表的所謂「新科技產業」或「科技板塊」稱為「新經濟」,而把其他所謂的「傳統產業」
稱為「舊經濟」。
綜合以上各家所言,我們可以達成這樣的共識:所謂新經濟,主要是以美國經濟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經濟為基礎所產生的概念,即那種持續高增長、低通脹、科技進步快、經濟效率高、全球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狀態。
新經濟雖然是以美國近十年來經濟發展狀況為基礎而引申出來的一個全新的概念,但其賴以依存和發展的兩塊基石:信息領域的技術革命所帶來的全球信息化以及導致各國的經濟邊界日益弱化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其作用及影響早已遠遠超出了美國的國界,因此,新經濟已並非是美國經濟的專利,其深遠影響及發展趨勢有可能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形態和運行模式。
新經濟之所以「新」,源於推動其產生與發展的原動力——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義。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術革命不同,信息技術革命改變的不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雖然其影響所及必然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過改變人類信息的傳輸、儲存方式來實現的。長久以來,在低下的勞動生產力的掩飾下,信息的不充分對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制約作用被忽略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數次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信息瓶頸也逐漸拓展擴寬,
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卡爾·波普爾以超前的眼光,最先將信息從現實世界中分離出來,作為與物質和意識並列的世界構成的第三要素,這從哲學的高度證實了,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是人類信息的傳輸與儲存方式的革命,也對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的組織方式提出了創新的要求,電子商務、信息高速公路,這些信息時代的產物,正在全方位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今天,信息時代剛剛來臨,信息技術革命對人類的影響也才剛剛露出端倪,新經濟剛剛露出曙光。一個更新、更美、更快的信息世界不久的將來必會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新經濟的實質,就是信息化與全球化,新經濟的核心是高科技創新及由此帶動的一系列其它領域的創新。促成新經濟出現的現實環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新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新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型經濟。
Ⅸ 新經濟是什麼含義
新經濟是建立在信息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基礎上的經濟持續增長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並存,經濟周期的階段性特徵明顯淡化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當今世界經濟正以勢不可擋的趨勢朝著全球市場一體化、企業生存數字化、商業競爭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以互聯網、知識經濟、高新技術為代表,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的新經濟迅速發展。
新經濟之所以「新」,源於推動其產生與發展的原動力——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義。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術革命不同,信息技術革命改變的不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雖然其影響所及必然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過改變人類信息的傳輸、儲存方式來實現的。長久以來,在低下的勞動生產力的掩飾下,信息的不充分對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制約作用被忽略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數次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信息瓶頸也逐漸拓展擴寬。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新經濟的實質,就是信息化與全球化,新經濟的核心是高科技創新及由此帶動的一系列其它領域的創新。促成新經濟出現的現實環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新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新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