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創新班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創新班是第一年按志願招生,所以入學後不用再次考試,學習內容包括國貿和英語雙專業的基礎課程,難易看各人,有不少英語課,而專業課一般不會英語授課但高年級的專業課可能雙語授課,創新班的實施方案如下:
1.培養目標。適應經濟全球化需要,培養能勝任在涉外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從事國際商務運營與管理工作,具備良好思想素質和職業素養,通曉現代國際商務基礎理論,具備完善的國際商務知識、國際商務分析與決策能力,熟練掌握現代國際商務實踐技能,具有很強的英語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復合型、成長型的拔尖創新型的國際化商務人才。
2.學制與學位。實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英語專業」的雙學位、雙專業人才培養,共設置196學分,基本學制為4年,學生在校4-6年間學習期滿,畢業時考核合格,可授予注冊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學歷證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頒發的第二專業(英語專業)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可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證書和文學學士學位證書。畢業時考核如只符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和授予學位的要求,則只授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歷證書和經濟學學士學位證書;如不符合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要求,則只發放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結業證書,不再發放第二專業相關證書。
3.培養模式和學生管理。學生管理為第一和第二專業分開管理的共建模式(「2+6」模式),即前2個學期學生歸屬英文學院管理(經貿學院協管),部分公共課開課時間後移,主要以英語專業課程教學為主(每學期可開設一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基礎課),為學生打下一定的英語基礎;後6個學期學生歸屬經貿學院管理,由經貿學院負責完成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教學任務,同時完成剩下的英語專業課程。
4.構建國際化課程體系。進一步完善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深度打造國際化的課堂教學。課程設置需建設三個課程群,即英語核心課程群、經貿核心課程群和通識核心課程群。其中經貿核心課程群借鑒國際一流大學課程群,引進至少10門哈佛大學、蘭卡斯特大學或昆士蘭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的專業課程。適度減少課程門數和課堂講授學分,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學分,增加實踐創新課程的學分(增加6-8個學分),推進「一二」課堂的有效對接,強化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第一專業通識教育選修學分為14學分,其中必修2學分人文經典模塊,其他12學分不作模塊限選要求。夯實基礎,注重人文、專業、外語和實踐創新教育的全面融合,開設《人文經典閱讀》、《專業經典閱讀》等學生自主學習課程(各2學分),強化學生外語口語能力的培養。
5.建設國際化教學團隊。整合全校資源,構建由名師、教學新秀以及海歸教師組成的跨院系教學團隊,促進名師和教授為低年級上課。要求低年級名師、教授、教學新秀上課比例不能少於50%。與有關部門合作,向全球招聘高水平教師講授創新班課程(可與國際商務專業共享),利用英美大學假期聘請高水平教師來校給創新班授課。
6.採用國際化教學方法。借鑒國際一流大學先進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打造一流教學、個性指導的教學模式,推廣啟發式、研討式、探究式的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模式。創新課程評價方法與手段,加強平時學習的考核比重,將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納入課程考核體系。
7.強化國際化實習實踐。繼續拓展與南航等國際知名企業和外事單位合作,強化國際規則和禮儀的培養。建設開放式合作教育模式,形成面向國際、跨國企業、社會辦學的開放式聯合培養機制。選擇若干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建立創新班實習基地;加強「移動課堂」的建設,學生四年內至少參與8次移動課堂教學任務;聘任20名企業家或高管兼課或兼任導師,探索校企協同創新模式。
8. 探索國際化教學管理。探索國際化教學管理。推進「國際化、人性化、規范化、精細化和信息化」的「五化」教學管理體系;實施靈活的課程選修機制,允許6-8個學分在同學科類別的課程內自由選修,實現在本學院范圍內修讀專業選修課程;完善國(境)外交換生管理制度,為創新班學生出國(境)交換學習提供便利;落實執行每8-10名學生一名導師的政策,充分發揮導師在學生個性化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在南校區建設一個「創新班研究性學習工作室」。
㈡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拔尖人才創新班有哪些就業前景
經濟學拔尖人才創新班
培養目標
經濟學拔尖人才創新班注重經濟學基礎理論和方法的訓練,強調「對象精準、學科交叉、方法多元」,立足高規格、嚴要求、大格局,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大力引進國際和國內知名經濟學家加盟,以最先進理念、最優秀師資、最有效模式,體現學校民族學學科優勢特色,強化交叉培養,立足中國大地, 旨在培養具備較高經濟理論素養、掌握現代經濟學分析方法、擁有開闊國際視野、具有向相關領域擴展能力、能夠進入高層次國內外機構繼續深造和從事研究工作的復合型高端人才。
專業就業及深造背景
通過四年的學習,本專業學生具備較強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和應用能力,能夠在工業、農業、商貿、財政、金融、教育、新聞出版、政府機構、國際組織等各個行業和領域,從事研究、管理、分析、預測、規劃、教學、出版等方面的工作。創新班加強保送研究生、出國深造的力度,鼓勵學生在各研究領域繼續深造。
培養特色
創新班依託高水平師資力量,形成寬口徑、厚基礎、多層次的培養格局;採用「三嚴三創」的選拔培養機制,全面實行「嚴進、嚴要求、嚴出」,進行「課程體系創新、培養方式創新和升學機制創新」;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通過包括雙語教學、實驗教學和專業實踐在內的綜合教育教學方式,拓寬專業口徑,多渠道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分類指導+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田野』小學期/國際游學+畢業設計」的實踐教育體系,運用經濟學、民族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提升學生綜合研究能力;充分利用研究生校內導師和專碩校外導師資源,吸納學生進入科研團隊,打造創新實踐品牌,為拔尖學生培養提供更大平台。
在經濟學專業課程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專業基礎課強化數學類和外語類課程,專業方向課(選修)設置「理論提升」「研究方法」「類別經濟學」「經濟學前沿」 「擴展與應用」等模塊,增設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博弈論、數理經濟學、應用多元統計分析、經濟學前沿等課程。創新班學生畢業專業為經濟學(拔尖人才創新班),畢業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教學科研力量
創新班利用經濟學院全院力量,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授課,建立常態化專家講座、授課制度,為學生培養提供一流師資力量。
㈢ 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創新實驗班怎麼樣好不好與普通的相比有什麼不同
肯定比普通班好啊
起碼接觸的高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