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環保稅對應公共經濟學哪個知識點

環保稅對應公共經濟學哪個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2-10-01 17:21:20

㈠ 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環境污染現象以及對策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9

㈡ 環境經濟政策的基礎理論

世界各國總結出來的環境經濟政策主要基於兩類理論:一是基於新制度經濟學觀點的主要包括明晰產權、可交易的許可證等,又稱為建立市場型政策(即所謂的「科斯手段」);二是基於福利經濟學觀點的通過現有的市場來實施環境管理,具體手段有徵收各種環境稅費、取消對環境有害的補貼等,又稱為調節市場型政策(即所謂的「庇古手段」)。

㈢ 公共經濟學有哪些主要的內容

公共經濟學的定義

西方經濟學把所有經濟主體分為兩大類:公共部門、私人部門,前者是指政府及其附屬物,後者是指企業和家庭。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和家庭,都以各自的方式參與國民經濟的運行,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但它們的行為方式和目的卻不一樣。企業和居民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有強烈的利益動機,行為方式也自然是以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進行。政府卻與此不同,它主要是為了社會目標而存在。當然政府的經濟活動不能完全忽視收益和成本,但它更多的是考慮社會公正和公平。市場由於信息不對稱、公共產品、壟斷、外部性等原因,會出現失靈的現象。如何彌補市場失靈的重擔自然就落到了政府的身上,政府可以彌補市場的失靈與不足。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提供公共服務、維護市場秩序、影響收入分配、優化資源配置、穩定宏觀經濟等。

政府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規律與企業和居民一起參與和影響國民經濟的。公共經濟學就是專門研究政府經濟行為的規律的科學,它是經濟學的分支學科,是論述各級政府部門和公共組織的存在意義和行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麼以及應該怎麼做的學科。

公共經濟學的特徵

1、公共經濟學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為的學科。

政府與市場也同樣存在著失靈的現象,因此就需要對政府的行為進行科學的研究。公共經濟學就要解決此類問題,即政府為什麼要干預經濟生活?什麼時候干預?怎樣干預?政府從事經濟活動的范圍、方式、途徑和效果是什麼?

2、公共經濟學是以經濟學的方法來研究政府經濟行為。

人們研究政府可以從許多角度來進行,比如從社會學的角度,從政治學的角度等。但是,經濟學認為人們是通過理性的利己主義行為、利用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在商品貨幣關系中完成自己的交易行為,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服務性的,政府是服務性的政府。

3、公共經濟學更加註重對實際問題的研究。

公共經濟學研究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價格管制、外部性與政府行為、政府政策與經濟自由度、尋租等問題時,採用了大量的方法。這些方法對解決實際問題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比如運用委託—代理理論、博弈理論、信息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制度經濟學理論等。作為經濟活動主體的政府在實際工作中也迫切需要這樣一些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既完成社會的目標,又能夠提高經濟效益。

公共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西方國家的混合經濟大致顯示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在混合經濟體制下,社會的經濟活動不僅要滿足個人的經濟目標,而且還必須滿足某些公共目標;

2、在混合經濟體制下,社會的經濟活動不僅取決於個人的經濟決策,而且也取決於以政府為代表的公共經濟決策;

3、在混合經濟體制下,社會處理經濟問題的方法,是介於自由放任(自由市場)與政府管制(集中計劃)這兩種極端方法之間的「中間方法」;

4、在混合經濟體制下,政府與私人企業、國家與市場通過職能分工而建立起經濟的合作關系;根據混合經濟體制以上這些特點,我們可以給它下一個這樣的定義:混合經濟是當代國家以社會目標補足私人目標,以政府經濟政策補足個人經濟決策,以政府調節補足市場調節的一種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國家與市場、政府與企業和個人通過職能分工與合作以實現國家經濟的穩定增長和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作為公共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政府與非政府部門主要有以下兩個基本的區別。首先是向准負責?是向選民負責,還是向投資者負責?一般說來,在民主政治體制下,政府的干涉行為主要是向選民負責,而非政府部門(企業)的行為則主要是向投資者負責。其次是有關強制權的問題。政府部門的行為對於其行為接受者來說通常具有強制性,而非政府部門的行為對於其行為接受者來說則不具有強制性。

在區分了政府部門與非政府部門之後,我們還有必要進—步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加以區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區別首先是行政等級上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區別還表現在它們所承擔的不同職能。從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雖然都是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且有著許多一致的目標和行為,但兩者間的區分還是十分明顯的,即它們在國家行政系統中處於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許可權和管轄范圍,並執行不同的職能。

與私人部門一樣,政府部門(公共部門)的存在也會產生一系列相似的經濟問題,它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生產什麼?這個問題首先涉及到公共產品生產與私人產品生產的均衡問題,其次也涉及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公共產品的均衡問題。

2、如何生產?公共產品是由政府來組織生產還是由私人企業去生產。許多人認為由政府來組織生產公共產品,可以減少大公司對消費者的剝削。

3、為誰生產?這其實是一個有關公共產出的利益分配問題。政府關於稅收與福利計劃的決策將直接影響人們的收入分配。同樣,政府決定生產什麼樣的公共產品也就同時決定了哪些個人與利益集團可以從中獲益。

公共經濟學表明該學科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與傳統的財政學相比較,公共經濟學增加了兩大領域的內容。一是該學科增加了政府決策的內容,二是增加了公共部門支出的經濟分析。在學科體繫上,傳統財政學無法把市場機制和非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統一到帕累托狀態,而在公共經濟學中則建立了兩者一致的理論模型。

㈣ 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為什麼環境污染通常要政府治理

1、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首先是使用低雜質的無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改革生產工藝或更新設備,研究和開發無公害、少污染的生產技術,發展綠色產品,減少單位產出的廢棄物排出量。

宏觀調控產業結構,對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業企業採取關、停、並、轉、遷等調整措施。研製和使用能耗低或採用清潔能源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步淘汰和限制使用落後的交通運輸工具。

2、合理利用能源與資源

(1)加強工業生產管理,把環境保護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軌道。節能降耗,減少物料流失,回收利用可燃氣體、余熱、余壓,工業三廢要回收再生、交叉利用,建立閉合生產流程,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密閉化,提高設備運行完好率,防止跑、冒、滴、漏和事故排放;

(2)改進燃煤技術,提高燃燒效率,低硫優質煤優先供給民用,積極開發採用無污染、少污染的能源,改革燃料構成逐步實現燃氣化和電氣化,擴大聯片或集中供熱。

3、廢棄物處理

對暫無綜合利用價值的工業三廢要進行凈化處理,如採用廢氣凈化和除塵技術來控制煙塵、廢氣,達到國家排放標准,就能排放。城市生活垃圾、人畜糞便、污水等應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醫院污水可能含多種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廢物,必須經專門的消毒處理方可排放。

(4)環保稅對應公共經濟學哪個知識點擴展閱讀

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

㈤ 初級會計第六章看不下去十四個小稅種怎麼記住

會計分錄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賬戶的變化,乃至影響到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分錄怎麼學?許多小可愛,每次都被分錄難到,經常跟之了君吐槽,分錄不會寫,記不住!難道真的只能靠死記硬背嗎?牢記這些會計口訣,你會發現原來會計分錄可以這么簡單。
01如何編制會計分錄
第一: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第二: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第五: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大家一定覺得這樣的學習比較單調,整天都在和會計分錄以及公式計算打交道。實務學習沒有什麼捷徑,但是自有其內在的規律,我們需要藉助一些竅門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下面教大家幾個會計口訣,這里所說的口訣為借貸記賬法口訣。口訣如下:

借增貸減是資產,權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資產總相同,細細記牢莫弄亂。
損益賬戶要分辨,費用收入不一般。
02會計核算的步驟
會計核算有七種基本核算方法,即:設置會計科目(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核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我們也可以把七種方法總結成為以下的口訣:

會計核算方法七,設置科目屬第一。

復式記賬最神秘,填審憑證不容易。
登記賬簿要仔細,成本核算講效益。
財產清查對賬實,編制報表工作齊。
03會計核算的步驟
跨期攤提賬戶主要包括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賬戶。待攤費用實際是先付費後分攤的費用,主要屬於資產性質。預提費用實際是先預計後付費的費用,主要屬於負債性質。它們的共同點是收益期是若干個會計期間(月)。他們的核算規律可以結合以下的口訣進行理解記憶:
待攤預提都跨期,權責發生來攤提。
先花貨幣是待攤,後掏腰包走預提。
支付待攤借方記,貸方資金來放棄。
攤銷需從貸方轉,借走費用進損益。
預提費用貸方提,四費借方來對應。
看了以上的口訣,是不是對考試更有信心了呢!之了君也祝願,所有備考的小可愛們,能夠取得高分,勇奪證書!

㈥ 經濟學知識有哪些

理論經濟學主要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
如果你立志從事經濟管理,投資等方面的,你當然選擇應用經濟學比較好些。應用經濟學總體會容易就業一些。應用經濟學主要有設二級學科: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含稅收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等。
各專業的情況如下:
西方經濟學:研究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大家學的課程就有。
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不說也知道吧:經濟的歷史。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研究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等。
國民經濟學:也是無所不包的,除開馬克思的外,幾乎包括宏觀經濟的很多方面,報考前應參照各學校的方向設置。
區域經濟學:很宏觀的,研究區域產業、區域發展、區域經濟政策等。
財政經濟學:現在也有叫公共經濟學的。研究國家的財政收支、稅收調整等政策。念過經濟學的同學都清楚,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是稅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宏觀經濟的兩大政策。
金融學:很熱的專業。主要研究貨幣和資本市場、投資等。 外國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更偏向金融系學生。
產業經濟學:在我國由原來的工業經濟學和農業經濟學合並而來。原來主要研究宏觀的產業布局、產業結構、產業政策、產業安全等。近年學習西方開始注重微觀(在西方叫產業組織),研究市場里的企業在面對競爭對手時的決策。在所有經濟學科中,該專業是和企業管理最接近的。但有比企業管理專業的學生經濟學功底深。該專業也可設置很多方向,如證券等。產業、產業,所有產業都可研究也。
國際經濟學:主要內容包括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但比二者更注重經濟學理論和模型。
也可以說用西方經濟學理論說明國際見金融和貿易的關系。
勞動經濟學:研究勞動工資政策、人力資本的開發、利用等等。
統計學:望文生義就知道了。按照方向不同,有研究統計理論的、有運用統計模型解決宏微觀經濟、管理問題的。
數量經濟學:簡單的說:是數學、統計學、經濟學3者的結合。對於想繼續從事經濟學研究的同學而言,很好。

專業課復習指導
1、政治經濟學專業
(1)、研究內容
本專業研究人類社會各個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運動規律,著重研究當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經濟運動,研究它們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領域經濟關系的規律及其具體實現形式。本專業重視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新現象、新特點和新問題,重視我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特別是要重視研究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改革歷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及其規律性。
●研究方向:《資本論》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經濟學。
●主要課程除政治理論和外語等公共課程外,本專業主幹課程和方向主幹課程有:《資本論》專題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專題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原著選讀,當代西方經濟學評析(包括原著選讀),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專題研究,發展經濟學研究,比較經濟學,計量經濟學。
(2)、相鄰學科
世界經濟,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城市經濟學,中國經濟史,外國經濟史,消費經濟學。
2、西方經濟學
(1)、研究內容
●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經濟計量學,發展經濟學,比較經濟制度,現代西方經濟學流派,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主要課程除政治理論、外語等公共課程外,專業主幹課程和方向主幹課程有:《資本論》專題研究,微觀經濟學專題研究,宏觀經濟學專題研究,國際經濟學專題研究,數理經濟學專題研究,經濟計量學專題研究,發展經濟學專題研究,比較經濟制度專題研究,西方經濟學流派專題研究,西方經濟學名著選讀,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專題研究。
(2)、相鄰學科
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外國經濟思想史,外國經濟史,中國經濟思想史。
3、世界經濟
(1)、研究內容
世界經濟是研究在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上形成的現代世界生產、流通、交換和分配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各種類型國家的經濟發展特點和變化的基本規律的學科。研究主要范圍包括: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問題和趨勢;各種類型國家的經濟特徵及其發展規律;國民經濟的組織結構、運行機制和發展趨勢;國際經濟關系;此外還研究國際經濟各專門領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與企業等)的基本情況、問題與運行規律;以及中外經濟關系,特別是中國對外開放中有關對外貿易、金融、投資、企業經營、國際經濟合作等方面的問題。
●研究方向:世界經濟基本理論,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國家經濟,原蘇聯(獨立聯合體)和東歐國家經濟,現代國際經濟理論,當代國際經濟關系(組織、結構、政策與問題分析),當代中外經濟關系(中國開放經濟)。
●主要課程除政治理論和外語等共同課程外,專業主幹課程和方向主幹課程包括:世界經濟理論專題研究,不同類型國家或國別經濟專題研究,西方宏觀經濟學(中級),西方微觀經濟學(中級),發展經濟學專題,比較經濟制度專題,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專題,國際經濟關系與政策專題,國際企業經營專題,國際經濟法專題。
(2)、相鄰學科
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外國經濟史,國際貿易,國際金融
4、金融學
(1)、研究內容
本專業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基礎,研究貨幣流通的規律,貨幣供求的決定與調節,金融市場的組織和銀行的地位、作用,銀行的經營與金融創新,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傳導機制。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歷史任務,須著重研究和借鑒國外有益經驗,使作為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貨幣銀行及金融政策,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
●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的貨幣、信用、銀行理論,中國貨幣供求及其調控,當代外國貨幣理論和金融政策,銀行經營的現代化,中國貨幣學說史和金融發展史,西方貨幣學說史,金融與發展。
●主要課程除政治理論和外語等研究生公共課以外,專業主幹課和研究方向主幹課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高級貨幣銀行學,西方宏觀經濟學(中級),國際金融研究,銀行業務與經營調查研究,財政學研究,中國貨幣學說史,國外貨幣學說史,中外金融史。
(2)、相鄰學科
國際金融,財政學,企業財務管理。
以上四個專業是比較熱門的經濟學專業,對於它們的復習指導同時涵蓋了對相鄰學科的指導,同學們應在了解學科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方向、主要課程的基礎上,按照專業課復習時間安排,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報考院校有的放矢進行復習。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專業課考察的范圍
對於明確的專業課考察范圍,僅僅掌握書本上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要把一些相關知識搞通、弄懂。對於基礎知識,更是不能疏忽大意,因為即使再偏再難的題目,最終也是要靠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來解決的。對專業課指定課本的讀法,可以以書前的目錄作為一個提綱,在把課本精讀兩遍之後,拋開課本,自己要能把這個提綱擴充形成體系,必要的時候,參閱其他的專業書籍以加深理解。
2、往年專業試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從往年的專業試卷來分析,你可以了解該專業命題的基本情況、老師的出題風格、已考點和未考點等等。從普遍的意義上來分析往年的專業試卷:
● 難易程度、題型、分值等等一望而知的信息。
● 各章節的出題比重。
● 重要的已考點。

考題中涉及的當年時事,它們是如何聯系起來命題的。經濟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考試就必然涉及每年的時事熱點。對於這方面的准備,我在下面還會專門講。

一些可能演變成論述題的簡答題。有些同學可能認為這個考點已經作為簡答題考過了,就不會再考了;其實不然,有些老師認為出簡答題遠遠不能體現該考點的重要性,因此會把它變作論述題再拿出來考。這其實對每個考生都是公平的,如果你就想著投機取巧,恐怕會吃些苦頭了。

進行縱向比較,分析各年試題的難易程度,需要有近三年的試卷才好比較。一般來說,如果今年的某一科的題目又偏又怪,那明年的考生一定有福了,因為命題者也要接受監督與評判,如果他今年因了出難題而倍受非難的話,明年就一定會對輿論和考生有個交待,那就是……呵呵!反之,如果今年的題目簡單,明年的考生就要小心了。

各章節的命題風格,因為每年的同一章節往往是由同一位命題老師命的題,因此藉此可以洞察他的命題風格,是注重能力、還是注重基礎,課內知識還是課外知識。
3、命題教師的重要著述和研究方向
每一位命題者都有他在學術方面的專長,要看他的專長,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到圖書館查詢這個老師的專著。知其大略,然後有針對性地加強那個方面的復習。有條件的話,應該盡量跟命題老師接觸。
4、留意當年度的相關時事內容
經濟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你只把書本上的知識掌握了,那你只學會了一半。留意時事內容,並不是像准備時事政治那樣。你可以翻閱當年9、10、11和12月份的重要專業期刊,以金融學為例,必讀的專業期刊有《金融研究》和《金融參考》。

㈦ 「公共經濟學」中涉及理論歸納有哪些

公共經濟學的體系概要

一個對象——政府經濟行為

兩根理論支柱——公共產品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

三大專業內容——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分配

四大理論特徵——宏觀性、實用性、多樣性、可探討性

公共選擇理論的前提——經濟人假設。

政治領域的人和經濟領域的人一樣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是其具體利益不同,分別表現為獲得選票(政治家)、投票收益(選民)或預算最大化(官員)等。

多數決策與投票悖論

如果只有兩個被選方案,多數投票是有效的;如果有多個被選方案,就會出現「投票的悖論」。

投票的悖論——對多個被選方案進行投票,會出現循環投票、無勝出者的現象。 案例

單峰偏好理論擬通過修正阿羅五原則解決投票悖論。其內容是限定每個選民的偏好只能有一個峰值。

阿羅不可能定理與中位選民定理

阿羅不可能定理——滿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環投票困境的決策機制並不存在。

阿羅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重要意義和在現實中的表現。

中位選民——將處於所有投票者最優偏好結果中間狀態的投票者。

中位選民定理——中位選民最偏好的公共產品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數規則下的政治均衡。

博特「用腳投票」理論

「用腳投票」理論:居民在一國之內遷徙的本質是尋找公共產品提供水平與個人稅負之間的均衡。

這一理論因其忽視了投票的悖論、地方公共產品的外部性等因素而受到批評。

奧茨的分權定理

特里西的偏好誤識論

公共支出擴張論(瓦格納法則)

社會經濟越發展,公共支出越擴張。

用於維護法制和秩序的支出增加及政府活動規模擴大是公共支出擴張的兩個重要原因。

增長引致論

此理論認為公共支出擴張是由公共收入增加引起的。

公共收入增加則有內外兩個原因,內在為經濟發展,外在為戰爭與災難。

發展階段論

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公共支出的重點不同。

勞動生產率論

此理論從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政府)勞動生產率提高的不同出發,分析認為公共支出增加是必然的。

閱讀全文

與環保稅對應公共經濟學哪個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作中快樂和幸福生活在哪裡 瀏覽:493
買點什麼零食健康好吃 瀏覽:78
故事感照片怎麼調 瀏覽:393
共享經濟的范圍是什麼 瀏覽:31
集體經濟份額表怎麼填寫 瀏覽:272
類似的成語故事還有哪些 瀏覽:296
在大城市如何提升幸福感 瀏覽:465
娥皇為什麼會成為愛情故事 瀏覽:721
富豪的婚姻是為了什麼 瀏覽:153
屬蛇女和鼠鼠男的婚姻如何 瀏覽:2
如果愛情真的會悲傷什麼歌 瀏覽:179
市場經濟是什麼為主導 瀏覽:446
一個塞爾維亞的故事怎麼拍的 瀏覽:859
事業編考試歸政府哪個部門 瀏覽:983
健康電子表綠馬黃馬紅馬什麼意思 瀏覽:287
幸福在哪裡完整版播放 瀏覽:41
民政局官網怎麼查自己的婚姻狀態 瀏覽:592
幸福樹怎麼快速長出新枝條 瀏覽:259
什麼樣愛情值得繼續 瀏覽:551
怎麼處理感情經濟糾紛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