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標
1、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在某一段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運行規模的最重要指標。
2、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3、PPI:生產價格指數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業購買的一籃子物品和勞務的總費用。
4、BOP: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從國外收進的全部貨幣資金和向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之間的對比關系。收支相等稱為國際收支平衡,收入大於支出稱為國際收支順差,支出大於收入稱為國際收支逆差。一個國家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是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穩定的表現。
5、就業率
是反映勞動力就業程度的指標。指在業人員佔在業人員與待業人員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參與社會勞動的勞動力中,實際被利用的人員比重。一定時期在業人員越多或待業人員越少,則就業率就越高,反之越低。計算和研究就業率,實質上是要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
❷ 怎樣來衡量一個地區的生活或消費水平及經濟發展水平謝謝!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國統計學家恩思特(恩格爾闡明了一個定律:隨著家庭和個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於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將逐漸減小,這一定律被稱為恩格爾定律,反映這一定律的系數被稱為恩格爾系數。其公式表示為:
恩格爾系數(%)= 食品支出總額 /家庭或個人消費支出總額×100%
恩格爾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隨收入變化而變化的一定趨勢。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間的相關關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例來說明經濟發展、收入增加對生活消費的影響程度。眾所周知,吃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較低時,其在消費支出中必然佔有重要地位。隨著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消費的重心才會開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轉移。因此,一個國家或家庭生活越貧困,恩格爾系數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爾系數就越小。
國際上常常用恩格爾系數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准,恩格爾系數在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為最富裕。在我國運用這一標准進行國際和城鄉對比時,要考慮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費品價格比價不同、居民生活習慣的差異、以及由社會經濟制度不同所產生的特殊因素。對於這些橫截面比較中的不可比問題,在分析和比較時應做相應的剔除。另外,在觀察歷史情況的變化時要注意,恩格爾系數反映的是一種長期的趨勢,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絕對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動中求得長期的趨勢。
在中國,恩格爾系數同樣受到高度重視。無論是政府機關的工作報告,還是新聞媒體關於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報道,都可以見到恩格爾系數蹤影,使用頻率極高。2003年我國發布的第一份《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中指出:中國農村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已經降至47.7%(小康),而城鎮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已經降至37.9%(富裕)。在新華社的網站上,幾乎每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都有一篇關於本地區恩格爾系數數據的報道,以反映本地居民的生活狀況。
恩格爾系數 指食品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根據聯合國糧食組織的標准劃分:思格爾系數在60%以上為貧困,在50%~59%為溫飽,在40%-49%為小康,在30%-39%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
食品的消費在總消費中的比重,這個系數越高,說明這個地方越貧困,因為越富裕的地方可能在藝術、文化、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而越貧困的地方對食物的投入則更多。
❸ 主要用什麼指標來衡量一個國家公民的生活水平的高低較
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❹ 國際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標是什麼
你好,國際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標是 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
望採納! 謝謝。
❺ 衡量生活水平除了人均GDP還有什麼指標,有像家庭人均GDP什麼的嗎
人均GDP是用來衡量社會發展的水平,與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沒有大的關系。衡量生活水平可以用家庭可支配收入(分為農村與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也就是物價水平),以及其他一些更細化的指標,比如千人擁有汽車數,電器(比如電視)人均擁有數,人均教育支出、通信支出、服裝支出、交通支出等。其實生活水平的衡量目前還沒有一個很好的指標,因為每個人對生活水平的理解不同,每個人對物質感和幸福的要求也不同。如果簡單用貨幣衡量的話,家庭可支配收入是目前比較好的選擇。
❻ 看一個國家和地區生活水平的高低看什麼指標為什麼
當然是看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
恩格爾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變動百分÷比總支出變動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對總支出的比率(R1) 或 食物支出變動百分比÷收入變動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對收入的比率(R2)
注意:R2又稱為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
原因:在總支出金額不變的條件下,恩格爾系數越大,說明用於食物支出的金額越多;恩格爾系數越小,說明用於食用支出的金額越少,二者成正比。反過來,當食物支出金額不變的條件下,總支出金額與恩格爾系數成反比。因此,恩格爾系數是衡量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標准之一。
❼ 經濟學上,基本生活費占收入的比例叫什麼指數
經濟學上,基本生活費占收入的比例叫恩格爾系數,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
格爾系數越高,家庭消費水平越低,恩格爾系數越低,家庭消費水平越高!
恩格爾系數是根據恩格爾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數。其主要內容是指一個家庭或個人收入越少,用於購買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個人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就越大。對一個國家而言,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費用所佔比例就越大。恩格爾系數則由食物支出金額在總支出金額中所佔的比重來決定。恩格爾系數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標。恩格爾系數達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為最富裕。
拓展資料:
1、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地域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轉移支付、政府發行的公債利息、中間商品、二手商品、非生產性活動、非法交易所得均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
2、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國或一地區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民概念。
3、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指用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通貨緊縮)水平的重要指標。當CPI>3%稱為通貨膨脹,當CPI>5%稱為嚴重通貨膨脹。
4、生產物價指數(PPI)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5、財政盈餘和財政赤字
財政赤字即預算赤字,指一國政府在每一財政年度開始之初,在編制預算時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若實際執行結果收入大於支出,為財政盈餘。財政赤字是財政收支未能實現平衡的一種表現,是一種世界性的財政現象。財政赤字是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額。由於會計核算中用紅字處理,所以稱為財政赤字。財政赤字的警戒線為3%。
❽ 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有哪些
1、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通常是一年)所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運行規模最重要的指標。
2、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它是一個宏觀經濟指標,反映家庭通常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化。它是衡量一組具有代表性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在一定時期內價格水平隨時間變化的相對數,用來反映居民家庭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化情況。
3、P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是一種衡量的趨勢和程度的指數變化的工業企業的出廠價格,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經濟指標,反映了在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並制定相關的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基礎和國家經濟賬戶。其主要目的是衡量企業購買的一籃子商品和服務的總成本。
4、BOP:國際收支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從國外獲得的全部貨幣資金與在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之間的比較關系。國際收支叫做國際收支,收入大於支出叫做國際收支順差,支出大於收入叫做國際收支逆差。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是其經濟穩定的標志。
5、就業率
是反映勞動力就業程度的指標。指就業人數占就業人數與失業人數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了在可能參與社會勞動的全部勞動力中實際受雇的人的比例。在一定時期內,就業人數的多或少,就業率就會更高,反之亦然。測算和研究就業率,本質上是為了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
❾ 為什麼要以恩格爾系數為標准來衡量國家生活水平怎麼樣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安。現在的老百姓還是最關心他們每天自己的生活,談論的話題最多也是今天吃什麼,哪樣菜今天最貴,哪樣菜是最近才出來的等等之類的問題,而在他們眼中,衡量一個家庭是否有錢,主要是看他們的可動財產和不可動財產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一個家庭的伙食是否符合標准,他們最初的見面語就是你吃飯了你么,最主要關心的還是一個人的飲食了,所以我們採用恩格爾系數為標准來衡量一個家庭!
這種方式可以看出你家的總支出中你是否還需要你總支出的百分之九十來買你最需要的食品,這種事最簡單的來判斷你是否是真的需要政府的幫助來解決你的食品個人問題!當你生活品質提升了,你就是從最基本的生存資料消費慢慢轉變為享受資料消費了,這樣你的個人品質提升上去了,你每天所需要發愁的也不再是生活中的才米油鹽這樣的生活基本事情了,我們可以拿我們更多的錢去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了!
恩格爾系數可以很好的反應一個家庭真實的生活水平,這樣反應到每個家庭,在總體看,就可以體現這個國家的最真實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了,這樣我們才知道我們國家的生活水平是否真的有所ti'sheng
❿ 生活水平指的是什麼
與人們的收入水平或消費水平相關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客觀條件或環境的變化。
通過人們的衣食住行以及健康、教育、文化、娛樂、社交等反映人們生活條件或環境的客觀指標來進行測量與評估。主要環繞「需要、匱乏、工作、生產、收入、消費」等層面,這些概念被視為可量化。
衡量和比較生活水平的一個主要指標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恩格爾系數。所謂恩格爾系數,即食品消費的支出占家庭總支出或總收入的比例。
測定生活水平的12類指標:
1、出生率、死亡率及其他人口學特徵;
2、醫療衛生條件;
3、食品消費;
4、居住條件;
5、教育和文化;
6、勞動條件和就業率;
7、居民的收入和支出;
8、生活費用和消費價格;
9、運輸工具;
10、休息的安排;
11、社會保障;
12、人的自由。
每一類中又規定了若干局部性指標。對生活水平的測定也有主要使用某一單項指標的,如:人均國民收入指標,實際收入水平指標,實際消費水平指標,人均壽命指標,恩格爾系數(見社會統計學派),人均卡路里或蛋白質攝取量指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