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內鄉鎮平那個富窮富比例是多少(河南南陽的兩個縣)
鎮平比較富,鎮平在整個南陽地區可以排老二,第一是西峽,內鄉過去的十年成為南陽的經濟窪地。但近兩年來內鄉招商引資的力度較大,發展很快,預計未來五到十年,內鄉經濟將實現高速增長。至於貧富比例這個問題沒有人統計過,很難說。
1.南陽中國古代稱為宛,(今河南南陽市)。南陽市地處南陽盆地,三面環山,宛字反映出了南陽的盆地地貌,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宛城之稱。南陽,河南省轄地級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豫鄂陝交界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 。截至2019年末,全市轄2行政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2.650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3.16萬人。
2.南陽市現轄:2區、10縣、代管1個縣級市,分別為:宛城區、卧龍區,鄧州市、南召縣、鎮平縣、內鄉縣、淅川縣、新野縣、唐河縣、桐柏縣、方城縣、西峽縣、社旗縣。
拓展資料:
1.最早記載「南陽」地名的是成書於春秋末年的《左傳》,在「僖二十五年」章中有「晉於是啟南陽」之句。這個事件的原由是周襄王有個弟弟叫太叔帶,和襄王美貌的妻子隗後私通,被襄王識破姦情。太叔帶害怕襄王治罪,就逃到隗後的娘家翟國,並於襄王十七年(前635年)煽動翟君圍攻周都洛邑,襄王被迫到鄭國避難。當時的晉文公重耳復國初定,為了向國人和天下諸侯樹立威信,聞聽此信後就率領晉國軍隊救助襄王,並很快打敗了翟國軍隊,平定了以太叔帶為首的叛亂,恢復了襄王的王位。襄王以晉文公有勤王之功,就把畿內地的溫、原、陽樊、攢茅四邑賜給晉國,晉國合四地稱之為南陽。這時的南陽地域,也就是廣義上的南陽的地域,包括今天的新鄉市獲嘉縣和焦作市六縣四區及濟源市全部轄境。
2.對此,清人史學家、目錄學家顧棟高在其史學巨著《春秋大事表》中有較為詳細和系統的表述:「晉山南河北,故曰南陽。馬融曰:『晉地自朝歌北至中山為東陽,朝歌以南至軹為南陽。』」1982年10月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主編),對春秋晉時的南陽轄地的四至所指也基本如此。 其後,南陽之名屢見於戰國及秦漢文獻。但因戰爭頻仍,南陽之地你爭我奪,原來廣義的南陽地域已四分五裂;又因古南陽城就在修武縣境內,而當時的戰爭攻取以城池為目標,所以這時的南陽演變成為狹義上的南陽,即專指修武縣。
⑵ 南陽哪個區好
南陽2個行政區都各有特色:
1、宛城區
宛城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環境宜人。焦柳鐵路、寧西鐵路兩大鐵路干線在區內十字交匯,二廣、滬陝、許平南、南鄧、嶺南、環城等六條高速公路穿越全境,國家4D級民用機場南陽姜營機場,已開通直飛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鄭州等航線。
2、卧龍區
卧龍區作為南陽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形成了以第二產業為主體,特色經濟為帶動,以商貿服務業為重點的產業格局。
南陽的地理環境
南陽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山區、丘陵、平原約各佔1/3,其總面積2.6509萬平方公里。
南陽盆地處於漢水上游、淮河源頭,北有秦嶺、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當山,東有桐柏山、大別山,三面環山,中間形成近3萬平方公里的盆地,是天然的形勝之都。
⑶ 河南省南陽西峽縣的經濟情況怎麼樣,主要經濟來源都有那些
西峽的經濟不僅在南陽名列前茅,在河南以及周邊的都享有盛譽,尤其是河南宛西制葯總部,汽車配件,中成葯材的種植以及加工,交通位置(312穿過),考古價值(恐龍之鄉),保護材料等等,各個產業良性循環發展,環保也跟得上,撤縣建市很有希望。拭目以待。
⑷ 南陽周邊哪個縣城發展最好
鎮平縣 100% .說別的地方都是扯蛋.鎮平的玉器和地毯舉世文明.但是最近幾年鎮平以西.當地人稱西三縣經濟發展也可以.但是他們不可能超越鎮平.本人從不說瞎話,你可以來這里看看.
⑸ 南陽市那些鄉鎮有錢
王村鄉。經濟開發,龍升工業區,都是廠
⑹ 南陽市哪個縣最富裕
縣域經濟鄧州第一,西峽第二。不過鄧州馬上就要直轄了。縣域經濟西峽就是第一了。鎮平第二。。。
⑺ 南陽鎮平縣石佛寺鎮經濟狀況
經濟狀況十分好,石佛寺是玉鄉啊,幾乎家家戶戶做玉器或經銷玉器,十分富裕的好地方。
⑻ 南陽地區除了南陽市,哪個縣的經濟比較發達內鄉怎麼樣,鎮平、鄧州呢,還是唐河,方城那邊更好
內鄉不怎麼樣啊,內鄉排序第八名
縣市經濟比較發達如下:
1.鎮平
2.西峽
3.新野
4.鄧州
5.唐河
6.淅川
7.桐柏
8.內鄉
⑼ 南陽哪個縣最富哪個縣最窮最好把順序排列下來!
西峽縣
鎮平縣
鄧州市
新野縣
唐河縣
淅川縣
內鄉縣
南召縣
方城縣
社旗縣
各地都有窮有富,這只不過是經濟總量上的排名,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