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如何理解經濟學中的利他行為

如何理解經濟學中的利他行為

發布時間:2022-10-01 08:08:54

1. 如何解釋利他行為的產生原因

利他行為表面上是為了別人才做出來的,其實不是.不管你是捐款也好幫朋友做件事情也好,那行為都會給雙方帶來後果.
例如:一個人給了乞丐1元,那麼他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自己幫助了別人,對社會作出了貢獻.認為自己的人格是高尚的,對自己的評價又提高了.這種開心的情緒可能保持幾十分鍾甚至幾天(不連續性).更重要的是那種開心跟自己用金錢帶來的開心不一樣,幾乎沒有副作用.而且金錢帶來的開心的成本非常的高.可以這樣說利他行為是低付出高收入的行為.
當然我不是說做好事的人是為了讓別人或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好人才去做的,我只是說利他行為後的心理情緒,而且很多都沒有被自己所發現的.但是快樂的感覺是真實的,所以再有機會的時候還是會去做的.

2. 利他行為的利他行為的特徵

從利他行為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利他行為有如下幾個特徵:①以幫助他人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質的獎勵,例如榮譽或獎品;③自願的;④利他者可能會有所損失。其中第二個特徵是利他行為的主要特徵。如果某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救火,而不期望得到什麼回報,那麼,這種行為就屬於利他行為。然而,人們利他行為的動機很少如此單純。通常的利他行為既包含利他的因素。也含有利己的因素。當一個慈善家大量捐款幫助窮人的時候,他可能也會期望在社會上獲得聲譽的回報。如此說來,利他行為可能有不同的動機,其中有些行為是以利他為手段、以利己為目的,有些行為有微妙的利己動機,有些是純粹意義上的利他主義,即為他人的幸福而助人,絲毫沒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3. 如何理解利他就是利己

利他主義就是徹底的利己主義,這種理論不知道是誰提出來的?有一種理論叫捨得,意思是要想得就得舍,舍就是為了得,這種理論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的利他。

真正的倫理是從動機開始的,利他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就決定著是否真利他。真心實意地為他人謀利益,不考慮自己的得失榮辱,把利他當作自己的價值觀。這種利他就與哪種自私性的利己毫無關系了。

利己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純自私性的利己,這種利己是壞的是惡的。另一種就是不為自己但卻能在利他中正用自己從而為自己積成美好根基的利己,這種利己是正用自己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是不為己但卻能最好對待自己的利己,這是好的是善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利他的話,那純正的利他就是徹底的利己了。我在對你好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我自己的最佳狀態,這正是人存在的一大意義所在。

壞的利他和壞的利己是統一的,好的利他和好的利己也是統一的。壞的利他是為己,好的利他是為他;壞的利他最終敗壞了你我他,好的利他最終成全你我他。

4. 如何理解阿米巴經營哲學之「利他」

83歲高齡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一次演講中,以日本航空的重建為中心,同時以自己長達半世紀以上的企業經營經驗為例,說明「利他之心」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價值。稻盛和夫先生說,以「利他之心」經營企業,是超越行業、超越國界的「真理」。



為何企業重建會失敗?


一般認為,決定企業盛衰的是眼睛看得見的、有形的要素,比如資金能力、技術能力以及經營者制定的企業戰略等等。但是我認為,這些因素固然重要,然而比這些更重要的是,眼睛看不見的、無形的因素,就是員工的意識,以及作為這種意識的集合體的組織的風氣,或者說企業的文化。


就是說,在企業里,每一位員工對自己的公司抱有自豪感,從內心祈願公司成長發展,並為此竭盡努力。還是企業里充滿不平不滿,到處怨聲載道,員工們都像批評家一樣批判自己的企業。這兩種情況下,企業的業績就會迥然不同。


在日本已經破產的企業,盡管利用了「破產重建法」,但真正重建成功的概率極低,為什麼呢?雖然按照「重建法」,大幅度的免除債務、削弱成本等等眼睛看得見的改善可以實現,但是,眼睛看不見的人心——渙散了、消沉了。也就是說,員工們喪失了積極向前的意識,不能由衷配合公司重建,不能把自己持有的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這就是重建之所以失敗的要因。


日航在開始重建時也一樣。公司破產了,職場里許多同事辭職了,獎金取消了,工資大幅下降,退休金削減了,作為航空企業生命線的航線被大幅削減,許多飛機賣掉了。因此,員工們意氣消沉,失去了自豪自信,職場的氛圍暗淡而壓抑。


但是,我就任日航會長以後,我全身心投入日航重建的姿態,點燃了精神萎靡的員工們的心。員工們的心中都萌生了使命感:「既然是我們自己的公司,無論如何必須由我們自己的雙手來重建」。同時全體員工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種「一體感」也釀成了。就是這樣,每位員工的心變了,意識變了,作為這種意識或者說心的集合體的組織風氣也發生了變化,日航的業績因此戲劇性地向上攀升。


是什麼成就了日航的復興?


日航重建成功,我的任務完成,2013年3月,我退出了日航董事會。夜晚,在上床入睡之前,我常常回顧日航重建過程的日日夜夜,「究竟為什麼日航重建能夠獲得如此奇跡般的成功?」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前面已經講到,為了重建日本經濟,為了保住留任日航員工的就業崗位,為了日本國民,我鞭策我這把老骨頭,不拿一分錢報酬,全力以赴,投入了日航的重建。同時,員工們也抱著同我一樣的想法,為了重建日航而拚命工作。


看到我們抱著純粹的「利他之心」,奮不顧身、持續拚命努力的樣子,「上天」因可憐我們而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不得不這樣去想,因為我覺得,如果沒有這種遠遠超越我們自身力量的宇宙、自然在背後推動,日航如此奇跡般的回升是不可能的。這層意思,或許還可以用「自力」和「他力」的概念來表達。


「利他之心」能夠喚來超越自力的所謂「他力之風」來幫助自己。不妨把我們的人生比喻為在大海中航行。為了度過一個理想的人生,我們必須用盡自己的力量,拚命劃船。但是,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不可能到達遙遠的彼岸。必須做好准備,在航船前進的方向上,接受他力之風的推助。所謂准備,就是揚起接受他力之風的結實而美妙的風帆。


在這個宇宙間,常吹著一股「他力之風」,它推動森羅萬象、一切事物不斷向著好的方向、更好的方向前進。然而,如果一味地強調「我呀我的」,在用「利己之心」揚起的風帆上,因為布滿了孔洞,任憑「他力之風」如何吹刮,那風都從孔洞中穿過,無論風帆升得多高航船也不會前行。與此相反,如果用「利他之心」揚起風帆,就能飽受他力之風的恩惠,一帆風順,在茫茫大海中破浪疾馳。


我認為,日航重建的奇跡般的成功就證明了這個道理,說明了在日航重建之際,「為社會為世人」這種純粹的動機,也就是所謂「利他之心」就是成功的原動力。


靠利他之心真的能夠經營好企業嗎?


經常有人這么說:「靠利他之心真的能夠經營好企業嗎?企業經營的基本出發點不就是利己的慾望嗎?」確實,「想要賺更多的錢」、「要想過更富裕的生活」,這一類利己的慾望在開展事業的時候,可以起到發動機那種巨大的作用,特別是新興的風險型企業,要實現利己慾望的熱情和願望往往成為開展事業的起點。而且在這種熱情和願望的驅使下構築的高超的戰略戰術,實際上把事業引向了成功,這也是事實。


然而,僅僅依靠利己慾望經營企業的人,他們的成功決不可能長期持續。因為如果一切策略的目的全都集中在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一點上,那麼競爭對手也會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以牙還牙,採取針鋒相對的措施。結果必將發生摩擦和爭斗。


還有,在將利己的慾望作為發動機使事業獲得成功的時候,這種成功越大,經營者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傲慢不遜。他們會忽視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忘我奉獻的員工,不把員工的努力和貢獻放在眼裡。經營者忘記了謙虛,企業內部就會產生不協調的聲音,最後甚至會將企業引向破滅。從利己的慾望出發,具備舉世罕見的才華,這樣的企業家經歷艱辛,創建了出類拔萃的公司,但過了不久,他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致使企業衰落,也玷污了自己的晚節。這樣的事例,無論東西,不勝枚舉。


另一方面,在做生意的時候,加入體諒他人的、利他的思想,讓對方、讓周圍的人都覺得「這個買賣做得好!」對方也會好意相報,結果雙方得利,皆大歡喜。這樣的事我想大家也都經歷過吧。由於我畢生努力貫徹這種精神,結果不止一次獲得了遠遠超出想像的卓越的成果。


當然,我所說的「利他」,並不是損己利他,並不是要通過損害自己來讓對方獲利,決不是這個意思。恰恰相反,正因為自己「想要富裕」,就應該體會到對方和周圍的人同自己一樣,「也想富裕」。人同此心,因此要考慮如何讓對方同自己一樣,也能高興歡喜。就是說,不是「只要自己好就行」,不可一味地自私自利,必須投入同情、體諒、慈愛的「利他之心」,決不可以過度地去滿足自己利己的慾望。


在佛教里,用「自利・利他」來表達這層意思。所謂「自利」就是自己的利益,所謂「利他」,就是他人的利益。所謂「自利・利他」,就是為了自己獲利而採取的行動,必須同時讓他人、讓對方也獲利。自己賺錢,對方也賺錢。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經商,才是健康的商業社會的基本原理。超越時代和國界,所謂經營,所謂商業,必須基於「自利・利他」這種思維方式。


關於利他之心為本的經營。就是揭示崇高的理想,提升員工的覺悟,激發團隊的活力,並且獲得上天的力量,從而促使企業成長發展。這種以利他之心為本的經營,在京瓷和KDDI的發展過程中,以及在日航的重建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努力以這種利他之心去經營企業,就一定能夠引導企業不斷成長發展。這是超越行業、超越國界的「真理」。(來源:阿米巴實踐研究院)

5. 利他行為的什麼是利他行為

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很早就對利他行為(altruistic behavior)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根據許多學者公認的看法,我們將利他行為定義為對別人有好處,沒有明顯自私動機的自覺自願的行為。

6. 如何正確看待利己行為和利他行為

利己與利他顯然是一對矛盾。想通二者的關系,理解他們在最高層次的統一與同一,就成為根本性的大觀念。 利己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它歸根結底源自生存的需要。但人是生活在群體之中的,單方的利己行不通,互相幫助更有利,幫助別人是幫助自己。於是產生了群體中利他的行為准則。要要懂得這句話:「利他是利己的最高級。」 1.利他的真實性與合理性的根據是利己的普遍性。 2.利他是人與社會最根本關系中的最高行為准則。 3.利他是商品經濟原則的人性基礎。 4.利他是實現利己的行為過程。 5利他是利己行為方式的最高級次。 人的利己行為的方式可以歸納為5個等級。 ①最低級是「損人不利己」 ②低級是「損人利己」這種人屬百姓所言的「壞人」; ③中級是「不損人而利己」這種人屬人中的「老實人」; ④高級是「利人又利己」這種人總是在謀求雙贏互利,屬人中的「精明者」; ⑤最高級是「先利人後利己」這種人的利己似乎不為人所感覺,在交往關系中習慣為他人考慮,並有一定的犧牲精神,把能為別人做點什麼看作自己的責任,並從中獲得快樂與滿足的自然回報,是長遠、穩定的精神與物質利益的獲得者,屬人中的「高尚者」。這5種人的動機和目的是相同的,差別僅僅是行為方式的不同,結果則大相徑庭:前兩種行為方式,決定了他們總是事與願違,最終喪失生存的權利;中間一種行為方式是潔身自好,註定難成大事;後兩種行為方式,必然是能有所作為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經濟學中的利他行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事業單位一般考什麼科目 瀏覽:273
如何測算婚姻 瀏覽:311
美女玩手機信號怎麼樣 瀏覽:845
經濟逆風凱怎麼打趙雲 瀏覽:205
王者榮耀經濟是如何查看 瀏覽:438
美女不說話怎麼和她聊天才能開心 瀏覽:279
什麼是感情愛情婚姻 瀏覽:894
經濟形勢嚴重怎麼理財呢 瀏覽:997
計量經濟模型一般由哪些要素組成 瀏覽:872
無根幸福樹怎麼種植 瀏覽:717
相關人員如何掃健康碼 瀏覽:749
為什麼要遠離婚姻 瀏覽:756
加菲貓的幸福生活用英文怎麼搜 瀏覽:211
微信居民健康碼怎麼修改手機號碼 瀏覽:660
健康碼怎麼打第一針 瀏覽:263
新婚姻法雙方協議離婚要什麼手續 瀏覽:418
懷來和承德哪個經濟好 瀏覽:394
感受不到婚姻怎麼辦 瀏覽:284
美女怎麼鍛煉好看 瀏覽:15
路遙真實愛情是什麼樣的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