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1年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哪些行業的勁頭最足
引言:人們在現實生活當中一定要抓住機遇,這樣才有可能實現暴富的夢想,同時抓住機遇 也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改變命運的願望。
2021年有很多流行的網路用語,這些網路用語也被很多行業所用,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收入,並且現在經濟的基礎上也決定了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貨幣的超長導致貧富差距拉大,也引發了很多的社會矛盾等等,但是目前對於創造就業和創新科技的一些領域,也總是有很多的機會,所以人們一定要在生活當中懂得去抓住事物的發展規律,抓住時機了之後 一定要及時的去下手,實現自己改變命運的願望。
② 未來經濟發展最好的行業
未來經濟發展最好的行業
導讀:如今,我們還是學生,我們是初升的朝陽,用新奇的眼光看這世界,無憂無慮,自由暢想。幾年後,我們走出校門,我們該怎樣面對生活?應該選擇什麼行業呢?據經濟專家分析預測,未來中國市場最有發展前途的10個行業:
1、耐用消費品銷售行業
隨著國民收入的穩步上升,未來的消費格局肯定會向多元化發展。消費者對照相機、電腦、電視、VCD等產品的消費將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這些產品的銷售需要大量的人員 。
2、家用汽車行業。
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將會在今後10年內高速發展。與汽車行業相關的如汽車配件、維修、汽車的周邊行業也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3、室內裝飾業。
隨著國民收入的穩步上升,未來的消費格局肯定會向多元化發展。消費者對照相機、電腦、電視、VCD等產品的消費將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這些產品的銷售需要大量的人員 。
4、房地產業
再也不會有單位無償分房給職工了,所以不難解釋這一行業的'發展前景。與此相關的房地產 咨詢、供樓業務也是大有可為的。
5、郵電通訊業。
目前中國的電話裝機僅達4%,還不到10%的世界平均水平,可以預見這是未來中國最大的生意之一。
6、快餐業。
現代中國都市的上班族對快餐業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與此相關的還有速食食品、食物半成品加工等行業。
7、“銀色”行業
預計到“九五”計劃末,我國老齡人口達到1.3億,將逐步進入老齡社會。因此,老年人保養食品、葯品、服裝、眼鏡、助聽器等行業都具有廣闊的就業空間。
8、旅遊消閑文化業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有更多的機會去旅行和進行文體消閑活動。運動產品生產、旅行社等行業會得到極大程度的繁榮。
9、女性用品業
“女人的錢最好嫌”。“美麗”是每個女性的夢想,因此這個行業永遠不會衰落。
10、保險業
隨著國家的福利制度改革,將來人們會更明白只能“花小錢保大錢”,保險業的興盛是不容置疑的。而許多海外大型保險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介入,會使得保險業更好地向規范化發展,可以預測將來保險業會成為很多年輕人”白手起家“的最好選擇之一。
;③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10個省份
經濟發達的省份,通常是指那些經濟實力強,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直轄市。那麼就目前而言,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
一、廣東
廣東的區域不平衡問題的確非常突出,但能由此認為廣東經濟不發達,廣東經濟比不過江蘇則是以點帶面想當然了。發達並非單純的搞均衡,而是指其經濟實力上到了哪一層次,以及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社會發展方方面面達到了什麼水平。
1.廣東的經濟總量是全國唯一超10萬億的省份,如果作為單獨經濟體參考世界排名將位於西班牙之後世界排名第15名。隨著巨量經濟規模所產生的效應規模,廣東在全國經濟版圖中位置尤為重要。
外貿進出口總額佔1/4;
社會零售消費佔1/10;
吸引外資佔1/6;
港口貨物吞吐量超1/4;
機場客運量超1/10;
經濟總量佔全國1/9
…2.廣東的城市化水平全國最高,2019年達到了71.4,江蘇為70.6,浙江為70.0,福建則為66.5。面積最大,地型最復雜,人口最多,還能將城市化率推進到71.4。你能說廣東經濟不發達,社會發展程度不高?
3.財政稅收超1.26萬億元,全國第一。在支出方面:無論是教育、衛生和民生保障均是全國第一。
4.在高新技術、優勢產業和科技研發方面,廣東有6個地級市進入前30強,總共3.9萬余家,全國第一。擁有包括華為、騰訊、大疆、中興,大族激光等一系列頭部科技公司。如此強悍的科技研發實力,沒有發達開放的市場和經濟是無法支撐的。
5.其他包括建成區面積,主城區人口,甚至城市建設面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水平,就憑廣深二市打遍全國(除北京上海外)無敵手。大交通方面:白雲機場、寶安機場均是全國客運,貨運前5的國際樞紐機場,試問哪個省能做到?航運方面:廣東以一已之力占據全國1/4的吞吐量,還有哪個省能達到這種水平?沒有客流和產出,哪來的機場和航運吞吐量?這些不正是現代經濟發達的佐證么?
承然,廣東還有許多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非常之嚴重,但這並不影響廣東的經濟發展處於全國最高水平的層次。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每年廣東吸引的人口流入同樣是全國第一。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單純的居民收入並不能成為某個省份經濟發達與否的唯一標准。經濟發達應該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評估。浙江和江蘇的民生做得比廣東好,居民富裕,但反映在整體發展水平方面,卻和廣東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二、江蘇
江蘇是全國發展最為均衡的省份,相信無人不同意。全省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就連最末的宿遷放在它省也是中上水平。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待,江蘇自然是第二,和廣東並稱國內雙巨頭。常住人口超8000萬,GDP總量超9萬億無,更是我國人均GDP第一的省份。從直接反映其經濟實力的財稅來看,去年上繳國家5157億元,僅次於廣東、上海和北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蘇自然環境優越,人文薈萃,物產豐富,歷史上就屬於富庶之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高達1.4萬余家,全國前30強經開區江蘇占據7家。是中國除廣東外,經濟最具開放性和外向型的省份。嚴格來說,蘇南地區比大珠三角九市發展得更好。
三、浙江
要說哪個省的民富程度最高,非浙江莫屬。浙江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水平,影響力,文化輸出,科技水平與科教文衛方面,全國第三強是實至名歸的。其它包括財政收入與支出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不含上海、北京),其中其於民生類的支出更是占財政支出的76.1%高佔比,說明浙江的民生保障做得非常厲害。
浙江民營經濟活躍,電商業、小商品交易發達。全省各類商品市場3783個,全年交易額為2.3萬億元。其中,十億級市場274個,百億級市場39個,千億級市場2個,全國無出其中。
去年進出口總額高達30832億元,僅次於廣東、江蘇和上海,全國排名第四。全省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10之多,屬於外貿強省。其中寧波港更是全球吞吐量(貨重)第一大港,裝箱量全球第三大港。
社會零售方面又是第四,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2019年完成2.7萬億元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人均消費4.6萬元。以人均來計在國內僅次於上海和北京,高於廣東、福建和江蘇。
四、福建
相比前面幾個,福建還是差點火候的,但也遠不中西部省份可比。福建經濟規模偏小,一方面是人口數量偏少,一方面是產業規模偏小。雖然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但遠沒有浙江的規模和效應。反映在財政收支方面更是全國10多名以後。在社會整體發展水平與基礎設施建設與投入方面,除了廈門外,幾乎看不到發達的影子。無論是進出口貿易、內銷,產業產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福建確實離粵、蘇、浙確實還是有不少差距。
在我看來,也就以上這幾個省份可以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較高。其它包括山東、河南和四川,雖然經濟規模排名前列,不過只能是大而不強,更多的是靠人口堆砌而成。
④ 未來中國最有潛力的經濟發展區域會在哪
中國未來經濟最強的發展應該是在北京,天津,河北這一塊兒。就拿現在的雄安新區來說,之前那一片地根本就沒有人能夠重視起來,然而現在國家的發展政策確實將這個地方改造成為一個高新產業園。那個地方將是未來的中國第二深圳,可以說現在的高科技人才都是從北京往外走,然後給他們找到一個優越的辦公環境。因為北京是我們中國的首都,它的交通四通八達,所以說河北經濟跟他相鄰。
所以說我認為在未來的幾年當中,京津冀這個地方的經濟肯定會高於其他省,或者說直接要超過別的省份的。因為每個省份都是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發展,但是我認為京津冀是最好的一個。
⑤ 中國未來十年發展前景最好的行業
中國未來十年發展前景最好的行業:
第一、嬰幼童行業
我國已經放開了生育政策,雖然說,社會在一系列的民生問題上還有待改進,但是這也能帶動人口數量一定的增長。
未來新生兒出生數量的增長無疑就會帶來嬰幼童行業更多的商機。圍繞著嬰幼童的行業有,孕嬰童食品、孕嬰童服裝、哺育用品、洗護用品、嬰童玩具、嬰兒車、嬰兒床等。
第二、養老服務業
我國已經進入到了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規模是越來越大。現在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有1.9億人,60歲以上老人數量佔全國總人口數量的18.5%。
這么龐大的老年人市場未來一定是一個大風口。圍繞著養老服務行業有,老人輔具、健康醫療、康復中心、老人公寓、老人託管所、老人教育、老人娛樂、老人咨詢等等。
第三、互聯網新媒體
當下要說什麼最火?當屬是互聯網傳媒了。它包括短視頻、小視頻、直播等等。現在人人都是媒體人,走在大街上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拿著手機在拍、拍、拍。雖然說有的時候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困擾,但是它確實也讓資訊變得更透明、更快捷、更高效。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互聯網傳媒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看看電商就知道了,馬雲的某寶2003年就成立了,到現在已經快20年了,還不是屹立不倒嗎?而互聯網傳媒才真正興起幾年?
第四、服務性行業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變得是越來越懶了。圍繞著懶人的社會屬性,服務性行業在未來也會得到很大的發展空間。
服務性行業除了大家所熟悉的餐飲、住宿、中介、家政、看護、咨詢等,現在還多了很多新的服務性行業,比如像跑腿、外賣、社區團購等。
「方便到家、服務上門」在未來將會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和追捧。這也就是這么多互聯網大佬都紛紛布局社會團購市場的原因!
第五、新能源行業
隨著全球變䁔,低碳、環保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低碳新能源經濟核心兩大部分就是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它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等等。最有代表性的產品就是新能源汽車。
第六、人工智慧業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5G技術的到來,人工智慧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它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
具體的產品有,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硬體、行業應用等等。
第七、大數據產業
說到人工智慧,它就一定離不開大數據,說到大數據,它又離不開雲計算。大數據、大數據,就是把海量的數據匯集在一起,然後再通過雲計算進行系統處理,讓人們做事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
具體的融合應用比如像,數字營銷、數字工業、數字金融、數字教育、數字醫療、數字政務等等。
第八、影視文化業
我們都知道馬雲有阿里影業,王健林有萬達院線,馬化騰有騰訊視頻等。為什麼這么多大佬都很看好影視文化業?因為影視文化是人們的精神糧食,社會在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必定會越來越好,而生活水平好了,人們就會更加重視精神層面的享受。
影視文化產業比如像,音像製作、出版發行、演藝娛樂、數字動漫、網路游戲、藝術品市場、文化貿易與投資、文博、文化旅遊、會展、廣告傳播等等。
第九、大健康產業
健康是人們一直所關注的話題,從古至今從未改變過。
大健康產業分為五大細分領域: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二是以葯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葯產業;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四是以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五是以養老市場為主的健康養老產業。
在未來,大健康和互聯網結合將會產生出更大的火花。
第十、新農業產業
俗話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經濟發展永遠都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隨著我們工業化快速的發展、數字經濟的到來,新農業也將會迎來不錯的商機。新農業包括,設施農業、無土農業、特色農業、包裝農業、彩色農業、知識農業、精準農業、旅遊農業等等。
具體到項目上比如像,農家樂、農業旅遊、農村電商、農村新能源、農業大數據以及農業物聯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