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什麼是經濟學需求

什麼是經濟學需求

發布時間:2022-09-28 11:18:19

A. 經濟學上的需求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對於消費者,需求就是在收入和商品的相對價格,還有消費的外部效應(就是別人消費對你的影響)的約束條件下對消費者本身偏好(或者說『慾望』)所滿足的商品的數量。
對於廠商,需求就是要素的需求,是在成本和要素的相對價格,還有生產的外部效應(就是別的廠商生產對你生產的影響)的約束條件下對利潤最大化或者社會福利最大化這些目標所滿足的要素的數量。

B. 微觀經濟學中需求的含義是什麼

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對應某一物品的各種價格,人們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數量,稱為微觀經濟學中的需求。
希望對你有幫助!

C. 經濟學中『需求』的含義

需求是購買力.即在特定時間內,對某—商品的購買力水平.它直接影響物價.它又分內需即國內需求,和外需即向國外出口的需求.匯率,GDP,CPI,就業和收入,生活保障力,國際經濟環境,貨幣流動性等,這些都直接影響收入.

D. 經濟學上的需求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對於消費者,需求就是在收入和商品的相對價格,還有消費的外部效應(就是別人消費對你的影響)的約束條件下對消費者本身偏好(或者說『慾望』)所滿足的商品的數量。

對於廠商,需求就是要素的需求,是在成本和要素的相對價格,還有生產的外部效應(就是別的廠商生產對你生產的影響)的約束條件下對利潤最大化或者社會福利最大化這些目標所滿足的要素的數量。

E. 在西方經濟學中需求的定義是什麼

經濟學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每個價格水平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需求可以分為單個需求和市場需求。

單個需求:指單個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需求。

市場需求:指消費者全體對某種商品需求的總和。

(5)什麼是經濟學需求擴展閱讀:

影響需求量的因素

需求規律的含義:當影響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變時,商品的需求量隨著商品價格的上升而減少,隨著商品價格下降而增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需求規律。只有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才符合需求定理。而吉芬商品與需求定理在邏輯上是不能並存的。

1、商品本身價格。(一般而言,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成反方向變動,即價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則反是。)

2、替代品的價格。當所謂替代品是指使用價值相近,可以互相替代來滿足人們同一需要的商品,比如煤氣和電力等。一般來說,相互替代商品之間某一種商品的價格提高,消費者就會把其需求轉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從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減少,反之亦然。

3、互補品的價格。所謂互補品是指使用價值上必須互相補充才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商品,比如汽車和汽油、家用電器和電等。在互補商品之間,其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需求量降低,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隨之降低。

4、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當消費者的收入提高時,會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則反是,劣等品除外。

5、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偏好程度減弱,需求量就會減少。

6、消費者的預期(對未來商品的價格以及對自己未來收入的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即將上升時,社會增加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量,因為理性的人會在價格上升以前購買產品。反之,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預期需求量。同樣的,當消費者預期未來的收入將上升時,將增加對商品的現期需求,反之則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

7、消費者規模。 當消費者的數量增加時,需求隨之增加,反之則少。

F. 微觀經濟學中需求的含義

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人們願意並且有能力購買的某種商品的數量。

G. 什麼是需求影響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一、經濟學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需求顯示了隨著價錢升降而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ceteris paribus),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貨物的數量。在某一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某一貨物的總數量稱為需求量。在不同價格下,需求量會不同。需求也就是說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若以圖像表示,便稱為需求曲線。
二、影響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價格。一般而言,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成反方向變動,即價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則反是。
2、替代品的價格。當所謂替代品是指使用價值相近,可以互相替代來滿足人們同一需要的商品,比如煤氣和電力等。一般來說,相互替代商品之間某一種商品的價格提高,消費者就會把其需求轉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從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減少,反之亦然。
3、互補品的價格。所謂互補品是指使用價值上必須互相補充才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商品,比如汽車和汽油、家用電器和電等。在互補商品之間,其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需求量降低,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隨之降低。
4、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當消費者的收入提高時,會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則反是,劣等品除外。
5、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相反偏好程度減弱,需求量就會減少。
6、消費者的預期(對未來商品的價格以及對自己未來收入的預期)。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即將上升時,社會增加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量,因為理性的人會在價格上升以前購買產品。反之,就會減少對該商品的預期需求量。同樣的,當消費者預期未來的收入將上升時,將增加對商品的現期需求,反之則會減少對該商品的現期需求。
7、消費者規模。 當消費者的數量增加時,需求隨之增加,反之則少。

H. 經濟學上的需求是指人們的什麼

經濟學上的需求是指人們的 購買慾望和購買能力的統一

I. 經濟學的需求指的是什麼啊

需求是指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需求可以反映這個經濟社會的一些基本情況,比如消費習慣,物價水平,消費者預期等等。而需求量只是一簡單的數量,只能說明需求數量的大小。
拓展資料
需求是在一定時期內人們的某種需要或者慾望,在經濟學上還有購買慾望的含義。
用戶描述需求的時候,往往會停留在表面層次,但用戶說的往往不是真實需求,產品經理需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挖掘用戶的真實需求。
影響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消費者偏好。消費者偏好支配著在使用價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間的消費選擇。
2、消費者的個人收入。消費者收入一般是指一個社會的人均收入。收入的增減是影響需求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消費者收入增加,將引起需求增加
3、產品價格,這是產品自身價格,價格是影響需求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價格和需求是反向變化的。
4、替代品的價格。所謂替代評,是指相互替代商品之間某一種商品價格提高,消費者會把需求轉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從而是替代品的需求增肌。
5、互補品的價格。互補品是指使用價值上必須相互補充才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商品,如汽車和汽油,家用電器和電等。某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會引起需求量下降,也會引起互補品需求量下降。
6、預期。預期是人們對於某一經濟活動未來變動趨勢的預測和判斷,如果消費者預測價格會漲,就會刺激其提前購買。
7、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種,數量,廣告,甚至是國家政策。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經濟學需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故事在哪個平台找 瀏覽:536
健康證上哪裡拿 瀏覽:287
四大美女去哪裡旅遊啦 瀏覽:337
實體經濟什麼時候好 瀏覽:211
愛情公寓和還珠格格哪個好看 瀏覽:610
婚姻中被拋棄了怎麼走出來 瀏覽:389
什麼樣的婚姻不可挽回楊瀾 瀏覽:842
認不得哪個是小美女 瀏覽:629
新疆事業單位一般考什麼科目 瀏覽:276
如何測算婚姻 瀏覽:314
美女玩手機信號怎麼樣 瀏覽:848
經濟逆風凱怎麼打趙雲 瀏覽:208
王者榮耀經濟是如何查看 瀏覽:441
美女不說話怎麼和她聊天才能開心 瀏覽:282
什麼是感情愛情婚姻 瀏覽:896
經濟形勢嚴重怎麼理財呢 瀏覽:1001
計量經濟模型一般由哪些要素組成 瀏覽:875
無根幸福樹怎麼種植 瀏覽:720
相關人員如何掃健康碼 瀏覽:752
為什麼要遠離婚姻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