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家經濟政策有哪些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從會議傳遞出的信息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以及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成為明年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向。
動向一、經濟穩中向好趨勢沒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仍是明年助力經濟發展的「兩翼合力」。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政治局會議首先定調了明年的經濟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同時,會議提出要用辯證思維看待形勢發展變化,增強必勝信心,善於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這意味著不管明年的經濟形勢如何變化,都要繼續做好兩件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這兩件事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翼合力」。
一方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鞏固去產能成果,推進優化存量,加快「僵屍企業」出清,統籌推進資產債務處置、兼並重組、轉型升級等工作;加快培育發展新產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並推動傳統產業在優化升級中形成新動能;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另一方面,著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動力。近年來,中國顯著加大了對外開放力度,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推動開放措施。明年,高水平對外開放仍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託。
動向二、宏觀政策繼續保持穩健,但「精準滴灌」力度將加大。
在當前國內外形勢相對復雜的情況下,如何保持明年經濟基本面的平穩也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政治局會議明確,要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運用好逆周期調節工具。
此次針對宏觀調控用的幾個並列詞:「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意味著宏觀調控在保持定力的同時,將更加註重對關鍵問題的精準施策,「精準滴灌」的節奏與力度有望加大。
動向三、高質量發展走向縱深,區域經濟發展將提速。
2018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2019年七大重點工作任務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位列首位。
在此次政治局會上則提出,要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從此前單提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到此次提及覆蓋三大產業的「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意味著高質量的發展體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范圍更廣,要求更全面。未來國內政策也將更加聚焦提升行業高質量發展,使這些行業的供給質量與需求結構升級更好地匹配。
此外,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會議也提出要「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筆者認為,明年區域經濟的發展將會迎來大提速。
從今年政策的發布來看,區域經濟發展已取得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2月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今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成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
B. 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2015年5月18日 經李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了8個方面39項年度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一是持續簡政放權,加快推進政府自身改革。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資、價格、統一市場等改革,逐步形成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管理新模式。二是深化企業改革,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深化電力等重點行業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三是落實財稅改革總體方案,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實行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研究推進資源稅、個人所得稅、環境保護稅等改革。四是推進金融改革,健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五是加快推進城鎮化、農業農村和科技體制等改革,推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六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健全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體制和政策,改革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加快完善互利共贏的國際產能合作體制機制,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沿邊開發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七是深化民生保障相關改革,健全保基本、兜底線的體制機制。深化教育、醫葯衛生、文化以及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等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領域改革。八是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促進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加強頂層設計並開展相關試點,扎實推進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改革,落實國有林場林區改革,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
參考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19/c1001-27020370.html
C. 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管理措施、經濟措施各包括什麼
組織措施,分析由於組織的原因而影響項目目標實現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如調整項目組織結構、任務分工、管理職能分工、工作流程組織和項目管理班子人員等;
管理措施(包括合同措施),分析由於管理的原因而影響項目目標實現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如調整進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變施工管理和強化合同管理等;
經濟措施,分析由於經濟的原因而影響項目目標實現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如落實加快工程施工進度所需的資金等;
技術措施,分析由於技術(包括設計和施工的技術)的原因而影響項目目標實現的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如調整設計、改進施工方法和改變施工機具等。
拓展資料:
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一般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以及恢復送電制度。
1、工作票制度
工作票是准許在電氣設備,熱力和機械設備以及電力線路上工作的書面命令書。
(1)發電廠(變電站)第一種工作票;在發電廠或變電所高壓電氣設備上工作,需要全部或部分停電;在高壓室內的二次接線和照明等回線上的工作,需要將高壓設備停電或做安全措施的工作。
(2)發電廠(變電站)第二種工作票;在發電廠或變電所的電氣設備上帶電作業和在帶電設備外殼上的工作,在控制盤和低壓配電盤、配電箱、電源干線上的工作;二次接線迴路上工作而無需將高壓設備停電;轉動中的發電機,同期調相機的勵磁迴路或高壓電動機轉子電阻迴路上的工作;非當班值班人員用絕緣棒和電壓互感器定相或用鉗型電流表測量高壓迴路的電流。
(3)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在停電線路(或在雙回線路中的一回停電線路)上的工作;在全部或部分停電的配電變壓器高架上或配電變壓器室內的工作。
(4)電力線路第二種工作票;在電力線路上帶電作業;在帶電線路桿塔上工作;在運行中的配電變壓器台上或配電變壓器室內的工作。
(5)熱力機械工作票;
(6)一級動火票;
(7)二級動火票。
工作票所涉及人員:(1)工作票簽發人;(2)工作負責人(監護人);(3)工作許可人;(4)工作班成員。
D.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應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在金融危機下,中國採取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貨幣政策:1下調利率。
2下調存款准備金率。
3暫緩發行定向央票,國債等。
4下調銀行之間的隔夜拆借利率。
財政政策:1提高很多出口產品的退稅率。
2對農民加大了補貼力度。
3對高新科技產業進行稅制的優惠改革,刺激出口。
4對中小企業開的各項綠燈,包括解決融資難問題。
5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刺激農村消費。
6發行消費券,旅遊券等,刺激國內消費。
7四萬億投資計劃,拉動投資和內需。
8十大行業振興計劃,電網改造,新能源,新農村,醫改等等
9房貸利率七折優惠,刺激房地產市場。
等等等
針對國外,我們在穩定美元方面貢獻很多,繼續增持美國國債,雖然這很大層面也為我們自己的資產不縮水,不過在穩定美國經濟也起了不少作用。還有積極參加各國峰會,中美對話等等,還有中央政府牽頭到歐洲進行的大采購,和很多國家達成貨幣互換協議,等等都是為擺脫世界經濟危機而做的貢獻。
E. 宏觀經濟政策有哪些
「宏觀經濟政策」(macroeconomicpolicy).是指國家或政府有意識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調節控制宏觀經濟的運行,以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
宏觀經濟政策工具是用來達到政策目標的手段。在宏觀經濟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給管理、國際經濟政策。
1、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通過調節總需求來達到一定政策目標的宏觀經濟政策工具。它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需求管理政策是以凱恩斯的總需求分析理論為基礎制定的,是凱恩斯主義所重視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要通過對總需求的調節,實現總需求等與總供給,達到既無失業又無通貨膨脹的目標。它的基本政策有實現充分就業政策和保證物價穩定政策兩個方面。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也就是總需求小於總供給時,政府應採取擴張性的政策措施,刺激總需求增長,克服經濟蕭條,實現充分就業;在有效需求過度增長的情況下,也就是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政府應採取緊縮性的政策措施,抑制總需求,以克服因需求過度擴張而造成的通貨膨脹。
2、供給管理
供給學派理論的核心是把注意力從需求轉向供給。供給管理是通過對總供給的調節,來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在短期內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是生產成本,特別是生產成本中的工資成本。在長期內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是生產能力,即經濟潛力的增長。供給管理政策具體包括控制工資與物價的收入政策、指數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經濟增長政策。 1)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通過限制工資收入增長率從而限制物價上漲率的政策,因此,也叫工資和物價管理政策。之所以對收入進行管理,是因為通貨膨脹有時由成本(工資)推進所造成的(參見成本推進的通脹)。收入政策的目的就是制止通貨膨脹。它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工資與物價指導線。根據勞動生產率和其他因素的變動,規定工資和物價上漲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規定工資增長率。企業和工會都要根據這一指導線來確定工資增長率,企業也必須據此確定產品的價格變動幅度,如果違反,則以稅收形式以示懲戒。二是工資物價的凍結。即政府採用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工資與物價,這些措施一般是在特殊時期採用,在嚴重通貨膨脹時也被採用。三是稅收刺激政策。即以稅收來控制增長。 2)指數化政策。指數化政策是指定期地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各種收入的名義價值,以使其實際價值保持不變。主要有:一是工資指數化。二是稅收指數化。即根據物價指數自動調整個人收入調節稅等。 3)人力政策又稱就業政策。是一種旨在改善勞動市場結構,以減少失業的政策。主要有:一是人力資本投資。由政府或有關機構向勞動者投資,以提高勞動者的文化技術水平與身體素質,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二是完善勞動市場。政府應該不斷完善和增加各類就業介紹機構,為勞動的供求雙方提供迅速、准確而完全的信息,使勞動者找到滿意的工作,企業也能得到其所需的員工。三是協助工人進行流動。勞動者在地區、行業和部門之間的流動,有利於勞動的合理配置與勞動者人盡其才,也能減少由於勞動力的地區結構和勞動力的流動困難等原因而造成的失業。對工人流動的協助包括提供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物質幫助與鼓勵。 4)經濟增長政策。主要有:一是增加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增加勞動力數量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勵移民入境等;提高勞動力質量的方法有增加人力資本投資。二是資本積累。資本的積累主要來源於儲蓄,可以通過減少稅收,提高利率等途徑來鼓勵人們儲蓄。三是技術進步。技術進步在現代經濟增長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進技術進步成為各國經濟政策的重點。四是計劃化和平衡增長。現代經濟中各部門之間協調的增長是經濟本身所要求的,國家的計劃與協調要通過間接的方式來實現。
3、國際經濟政策
國際經濟政策是對國際經濟關系的調節。現實中每一個國家的經濟都是開放的,各國經濟之間存在著日益密切的往來與相互影響。一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中有國際經濟關系的內容(即國際收支平衡),其他目標的實現不僅有賴於國內經濟政策,而且也有賴於國際經濟政策。因此,在宏觀經濟政策中也應該包括國際經濟政策。
F. 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有哪些
中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空前挑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了新一輪宏觀調控。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傳遞了清晰的信號:直接有力、擴大內需的調控措施將推動中國經濟走出困境邁向新的發展階段。11月份以來,從擴大內需的十大措施
G. 發展集體經濟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發展集體經濟的具體措施包括:鼓勵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採取資源開發、資產盤活、創辦企業等方式拓寬集體經濟發展路子,盤活閑置或低效使用的各類集體財產,保障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不斷增強村級組織「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的能力;深入實施「頭雁領航」工程,加大培養選拔力度,實行行業黨組織對接幫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制度,實施村後備人才縣管計劃,強化政策激勵,將村幹部的經濟待遇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績效掛鉤,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目標導向清晰;推行入村幫扶「四個一」(即1名縣領導聯系村、1個工作分隊駐村、1名第一書記掛村、1名鄉鎮領導包村),重點協助村「兩委」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並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考核獎勵制度;以縣為單位對村級集體經濟進行摸底排查,重點梳理盤活資產資源、發展產業、領辦合作社、投資入股促增收等路子,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規模;發揮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齊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用,縣委書記帶頭聯系貧困程度最深的鄉鎮和村,鄉鎮黨委書記聯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度最大的村,壓實村黨組織書記直接責任人責任,實行縣委書記、鄉鎮黨委書記、包村幹部和村黨組織書記三級責任制,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情況納入鄉鎮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做到逢會必講、下村必看、考核必查、有責必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經濟,承擔本村生產的服務和協調工作,促進農村生產建設和經濟發展。
村民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管理本村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引導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村民委員會應當尊重並支持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維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障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承包經營戶、聯戶或者合夥的合法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H. 時期為發展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訓,認識到皇帝要勤於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統治才能鞏固。 ②他善於用人和重視納諫,貞觀時期,名相名將輩出,如「房謀杜斷」的房玄齡和杜如晦,敢於直言的魏徵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數,避免宰相專權。 ④合並州縣,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人民負擔。 ⑤重視文化教育,完善科舉制,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科最為重要;中央設國子學、太學等,學校還有了專業分科,如醫學、算學、天文學等。 ⑥唐太宗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民族的擁戴,北方各族尊稱他為「天可汗」。唐太宗還設立安西都護符作為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加強了唐蕃友好關系,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發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學習熬制砂糖的技術 結果貞觀之治」是指中國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
I. 經濟政策有哪些及作用
政府可使用的經濟政策有很多,但主要的就這4種,你能想到的其它經濟政策都可歸於以下一種:
1.加稅(有時候也叫"積極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國家贖買」或「國進民退」),一言以蔽之政府支配的經濟總量佔GDP比重上升均屬於加稅。此政策屬於飲鴆止渴,短期可提高經濟增長,長期抑制經濟增長,典型例子如1950年代北京搞的「合作社化」、「公私合營」、「國家贖買」,蘇聯1918年以後搞的全盤「國有化」,2008年北京搞的「四萬億」刺激。
2.減稅(有時候也叫"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財政政策」),總而言之政府支配的經濟總量佔GDP比重下降均屬於減稅。減稅時機把握不好將降低短期經濟增長,甚至產生劇烈動盪顛覆政權,例如明末裁撤全國三分之一的驛站,驛卒李鴻基因丟失公文失業,後李鴻基改名自成並率叛軍攻佔燕京。減稅時機選在經濟繁榮期較好,主要應該減生活必需品和低收入者的稅賦,不減奢侈品和有害物品(如香煙和高檔白酒)的稅賦,如此可以有效鼓勵生產。合理減稅可以提高長期經濟增長率,如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及美國柯林頓時代的經濟繁榮。
3.增加管制(如設置電網石油供水行業禁入、金融壟斷、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窗口指導收緊銀根),一切使得政府對經濟支配力增加的措施均屬於增加管制,作用等於加稅。
4.減少管制(如「改革開放」、「國退民進「或鼓勵民間資本「新36條」),),一切使得政府對經濟支配力下降的措施均屬於減少管制,作用同減稅。
降低或提高利率,其實不屬於經濟政策。因為在景氣低迷的時候如果維持高利率則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將減少,供求規律決定了銀行必須降低利率。而在景氣高漲的時候如果維持低利率則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將增加,銀行必須提高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