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考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經濟學研究生需要讀那些書啊,...
如果是為復習准備就讀學校的指定參考書就好了(不過14年的考綱還沒出來,可能會與13年有不同);如果是想提前奠定基礎,那麼讀一讀教育類的書(教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等),讀一讀經濟學(宏觀微觀的都讀一下),重點把握一下定量的研究方法會有利於就讀後的學習。另外無論是應試還是學習都應該重點讀一讀相關期刊的相關文獻。
『貳』 東北大學的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怎麼樣它的研究生畢業發什麼證
東北大學的這個專業,還可以吧。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經濟管理、學校教育管理、比較教育學研究及教育政治學研究。在東北大學讀這個專業,全日制的話學習2.5年,在職3-4年。所修學分35學分。授予學位管理學碩士,不授予教育學碩士的啊!!!另外,華中科大的這個專業不錯。當然,北師大,華東師大、南京師大是比較厲害的啦! 追問: 謝謝你。我想要的就是管理學碩士學位,而且我現在比較想考沈陽的學校,因為家在沈陽,呵呵。不過這個管理學好像是偏於行政的吧,如果去外企機會大嗎? 回答: 這個專業與行政的關系總體來說不大。反而是涉及經濟理論的多些,但各個方向不同,有的側重教育管理的多,自然也就和行政性的東西聯系多點。就算是涉及到行政類的,也是在教育這個大領域內的。去外企,我想,主要還是看個人能力吧,學歷和專業只是一個方面。外企,尤其是大型的外企,更看重個人的全面能力,更喜歡「通才」,但這個通才,是需要建立在某個突出的能力上的,如果想進外企,那麼,外語是比較重要的,另外要注意培養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希望對你有用!
『叄』 在教育方面,哪些地區的教育質量非常好
中國各個省市教育質量排名1.江蘇 自古江南,文化底蘊雄厚。小初高的教育銜接的非常好。蘇教版在很多省份流行。南大大家都知道。東南大學,中礦大都很好。
北京市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最快、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遙遙領先於其他省市。江蘇也有著不俗的表現,整體實力非常雄厚。上海、遼寧、山東、廣東基本在一個水平層次,得分都在70-75分之間,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排頭兵。緊接著是陝西、湖北、浙江和四川,這四個省份也引人注目,得分都在60-70之間。
全國哪個省份的考生最厲害單從數據來看,河北省吊打所有地區,包括兩湖教育強區。
從600↑的數據來看河北省5.16%(把第二名湖北省甩了1.65個百分比),湖北省3.51%第二,江西省2.87%位列第三。
從500↑的數據來看河北省整體分數高於其他省份。(圖中未給出的數據)500↑的比率河北30.34%,江西第二25.9%,湖北23.6%,安徽21.58%,湖南21.4%,廣東19.09%,河南18.34%。
當然各個省份試卷的評分標准不一樣,對數據的影響波動也較大。
『肆』 招收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學校有哪些
教育經濟及管理碩士全國招生較強的單位有南京農業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南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武漢大學。
還有清華大學、南京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湖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復旦、大連理工大學等。
就業方向:
畢業後可在國家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相關的事業單位等從事學校、政府微觀和宏觀教育管理以及企業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教育經濟與管理從極不成熟到如今形成一定風格的學科體系,該學科成為公共管理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公務員制度提供理論研究以及為國家培養一批高級公共管理人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伍』 東三省教育哪個省全民教育最好
遼寧。遼寧有著其他兩省不具備的地理優勢,靠山靠水,交通便利,經濟發達,近些年來相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全面素質教育。
東北三省指的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北和黑龍江都環境優美,適合居住,而且它的開放程度高,擁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全面教育也十分普及。
『陸』 東北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畢業就業機會
摘要 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經濟管理、學校教育管理、比較教育學研究及教育政治學研究。在東北大學讀這個專業,全日制的話學習2.5年,在職3-4年。
『柒』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怎麼樣
師范大學的教育經濟管理,我覺得怎麼樣?應該還是可以的,但是他一般不是從事師范院校
『捌』 東北大學 教育經濟與管理 導師
張德祥帶教育經濟,管理可能也帶
辦公室電話: 0411-84708942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指導博士生研究方向
1. 高等教育制度與政策
2. 現代大學發展與管理(院校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
主要學歷及工作經歷:
1982年1月 沈陽師范學院政教系本科畢業、獲哲學學士學位;
1986年9月—1988年3月,日本東京學藝大學 學習;
1997年7月 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1992年6月—1995年2月,任沈陽師范學院副院長;
1995年2月—2001年3月,任沈陽師范學院院長;
2001年3月—2007年9月,任中共遼寧省委高等學校工作委員會書記,遼寧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
2007年9月—至今, 任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校務委員會主任兼黨校校長。
主要學術及社會兼職: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
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大連理工大學高等教育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研究領域(研究課題):
研究領域:
1. 高等教育學
2. 高等教育管理
在研主要項目: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研究之第七板塊:中國高等教育結構優化研究,2008-2010,主持人
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戰略專題研究,2008
3. 教育部重大課題:提高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研究,2008
論著成果及所受獎勵
主要著作:
1. 張德祥. 高等教育新跨越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
2. 張德祥. 高等學校的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3. 張德祥, 周潤智. 高等教育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主要論文:
1. 張德祥. 論高等教育的和諧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中國高教研究, 2007/11
2. 張德祥. 打造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綜合平台 實現農村教育跨越式發展,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07/02
3. 張德祥. 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大學和諧發展,中國高等教育, 2007/01
4. 張德祥. 體制轉軌背景下省域教育發展戰略規劃面臨的挑戰與創新,遼寧教育研究, 2007/09
5. 張德祥. 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著力提升區域內高校創新能力,中國高教研究, 2006/11
6. 李昕欣, 張德祥. 關於高等學校章程制定與實施的幾個問題,高等教育研究, 2006/09
7. 張德祥. 落實科學發展觀 實現高教新跨越,中國高教研究, 2006/01
8. 張德祥. 「十一五」遼寧教育的新思考,遼寧經濟, 2006/01
9. 張德祥. 堅持不懈、形成合力 深入推進高校素質教育,中國高等教育, 2006/01
10. 張德祥. 關於「現代大學制度研究」的幾點思考,遼寧教育研究, 2005/08
11. 張德祥. 高等教育的整體優化與大學的科學定位特色發展,中國高等教育, 2005/01
12. 張德祥. 創新「產學研結合」體制 為提升遼寧「核心競爭力」提供新動力,遼寧教育研究, 2005/05
13. 張德祥. 高等教育新跨越與大學「科學定位,特色發展」,中國高教研究, 2004/11
14. 張德祥. 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市場、大學」新型關系的研究總報告(二),遼寧教育研究, 2004/10
15. 張德祥. 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市場、大學」新型關系的研究總報告(一),遼寧教育研究, 2004/09
16. 張德祥. 鄧小平教育理論的全局性、戰略性特徵與遼寧高教工作的「三個堅持」,中國高教研究, 2004/08
17. 張德祥. 加大政府統籌力度 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中國高等教育, 2004/06
18. 張德祥. 高教研究——新時期高教改革和創新的強大動力,遼寧教育研究, 2003/12
19. 張德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加速遼寧教育創新,遼寧教育研究, 2003/01
20. 張德祥. 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 全力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教育研究, 2003/08
21. 張德祥, 周潤智. 論高等教育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取向及其本土化建構,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2
22. 張德祥.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中國高教研究, 2002/11
23. 張德祥. 關於義務教育區域內均衡發展的思考,教育評論, 2002/04
24. 張德祥. 經濟全球化趨勢與遼寧高等教育對策研究,中國高教研究, 2001/11
25. 張德祥. 論經濟全球化、高教國際化及我們的對策,遼寧教育研究, 2001/10
26. 張德祥. 試論高等教育機會問題,社會科學輯刊, 2000/04
27. 張德祥. 堅持以實踐為標准,促進高師教育觀念現代化,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06
28. 張德祥. 面向21世紀我國高等師范教育面臨的挑戰,中國高等教育, 1998/01
29. 張德祥. 美、德、日三國大學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關系的現狀——結構及其運行,遼寧教育研究, 1998/01
30. 張德祥. 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與內部運行機制的調適,高等教育研究, 1998/05
31. 張德祥. 高等教育在社會流動中的作用,社會科學輯刊, 1997/03
32. 張德祥. 教育基本功能探析,教育評論, 1996/03
33. 張德祥. 關於我國高師教育改革中的幾個問題,高等教育研究, 1996/04
34. 張德祥. 政府與高等學校之間的「緩沖器」,高等教育研究, 1995/04
科研成果及所受獎勵:
1. 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 (主要參加者, 潘懋元主持)
2. 高等教育社會學,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6 (第一作者)
3. 高等教育新跨越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遼寧省「十五」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 (主持人)
4. 高等學校的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遼寧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4 (主持人)
『玖』 東北經濟較落後,為何教育資源這么強大呢
教育資源都是之前已經分配好的,加上自身的發展。
首先來說一下東北的經濟落後問題,在剛剛建國的時候,東北的經濟也是非常的不錯的,是我國比較著名的重工業基地,經濟也是一片繁榮,很多地方的企業根源都是源於東北。
關於教育資源的問題,教育資源的分配更多的是上個實際,加上東北地區高校的歷史傳統發展而來的,所以東北地區的教育資源也是比較的雄厚,也是吸引了很多的莘莘學子前來求學,但是畢業後人才的流失也是非常嚴重的,這都是當地在解決的問題,如何留住人才,東北也是非常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