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觀經濟學的邊際產量怎麼算
K代表資本,L代表勞動,題目說K=10,就是Q=20L-0.5L²-50,也就是產量Q和勞動L的關系式。那麼邊際產量就是每增加一個單位的L,所增加的產量Q,就是公式對L求導,得到 邊際產量=20-L。
『貳』 微觀經濟學的邊際產量怎麼算
K代表資本,L代表勞動,題目說K=10,就是Q=20L-0.5L²-50,也就是產量Q和勞動L的關系式。那麼邊際產量就是每增加一個單位的L,所增加的產量Q,就是公式對L求導,得到邊際產量=20-L。(求導:a*L的m次方求導等於a*m*L的(m-1)次方,常數求
『叄』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理想產量的解釋是什麼
理想產量是指完全競爭企業在長期平均成本LAC曲線最低點上的產量+多餘的生產能力:實際產量與理想產量之間的差額。理想產量=邊際成本MC=邊際利潤MR,也就是利潤最大化的產量。
邊際成本MC是廠商在短期內增加一單位產量時所增加的總成本。邊際利潤MR指廠商增加一單位商品時所獲得的總收入的增量。
如果MC>MR,說明生產下一個產品的成本大於它帶來的收益,所以會虧,導致工廠不生產。如果MC<MR,說明生產下一個產品的成本小於它帶來的收益,所以會賺,導致工廠要繼續生產。
(3)經濟學產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不一樣,單位平均成本考慮了全部的產品,而邊際成本忽略了最後一個產品之前的。例如,每輛汽車的平均成本包括生產第一輛車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輛車上進行分配)。而邊際成本根本不考慮固定成本。
用於計算企業一定時期產品或勞務的生產成本,對製成品和在產品、存貨計價,計量企業獲得的利潤。在邊際成本法下,企業所有的成本都要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按照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工會定義;邊際成本法是一種會計制度,在此制度下,成本單位僅包括變動成本,某一時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邊際貢獻毛益中銷記。
『肆』 西方經濟學 均衡產量 計算
根據mc=mr的均衡原理
求得mc=stc『=0.3q(2)-4q+15
因為是完全競爭行業,所以mr=ar=p
在短期均衡條件下mc=p=55
即(q-20)(3q+20)=0
解得q=20
所以利潤為str-stc=790,過程應該就是這樣,具體答案匆忙中如果算錯的話請見諒!
『伍』 在宏觀經濟學中,商品總產量是指
在宏觀經濟學中,商品總產量是指GDP。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和服務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和服務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用途,可以把產品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所謂最終產品,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可供人們直接消費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務。
實質GDP和名義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數學實質GDP的固定價格的基數年相等),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實質GDP=名義GDP÷本地生產總值平減物價指數(指以基期為100該期間的指數),名義GDP=實質GDP×本地生產總值平減物價指數;至於名義GDP增長率與實質GDP增長率的關系,則是名義GDP增長率=[(1+實質GDP增長率)×(1+本地平減物價指數升幅)×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