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巴經濟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性:
建設中巴經濟走廊,不僅對中巴兩國發展具有強大推動作用,優化巴基斯坦在南亞的區域優勢,有助於促進整個南亞的「互聯互通」,更能把南亞、中亞、北非、海灣國家等通過經濟、能源領域的合作緊密聯合在一起,形成經濟共振,其建設將惠及近30億的人口。
從巴國方面看,「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將直接為當地民眾提供大量工作機會,有效改善巴國基礎設施滯後,助力巴國改善電力供給,推動巴國漁業、農產品、紡織等產品「走出去」,推動巴基斯坦擺脫經濟困境的重大機遇。
在中國周邊外交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實踐中,「中巴經濟走廊」兼顧以下三重意義:
一、它是「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試點區」。2013年9月—10月,中國政府正式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將2013年提出的「中巴經濟走廊」納入其中,最先啟動了瓜達爾港建設項目。可以說,「中巴經濟走廊」正在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先行試點區,更是「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里程碑項目。
二、它是「一帶一路」戰略成效的「示範區」。基於巴中之間睦鄰友好關系的典範,「中巴經濟走廊」涉及港口建設、能源管道、交通基礎建設、產業合作等重點領域,一定程度上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中巴經濟走廊」看起來是雙邊的,實際上其功能和方式會輻射到相鄰區域,會對「一帶一路」大區域產生重大影響。
三、它是「一帶一路」戰略實踐的「創新區」。作為「海絲之路」的一個重要連接點,巴國南部瓜達爾港也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一個起始點。「中巴經濟走廊」正是打通「21世紀海絲之路」與「絲路經濟帶」兩個戰略的連接區、交匯區、受益區,正在成為中巴深層經貿合作的新平台,「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具有嶄新的開創性。
『貳』 2015熱點地理問題一帶一路與中巴經濟走廊
一帶一路,是指中國與亞太以至東北非及歐洲廣大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互利合作的廣泛概念。
一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指中國與經過中亞直至歐洲的古代「絲綢之路」所及區域的經濟合作。
一路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涵蓋中國與東南亞、到印度洋以至地中海一帶的區域合作。
一帶一路輻射東盟、南亞、西亞、中亞、北非和歐洲,涉及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21萬億美元。
『叄』 六大經濟走廊的介紹
六大經濟走廊,指的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規劃的一個經濟帶,建設包含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
拓展資料:
2015年3月底公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在「框架思路」中提出,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中國是亞歐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的發展與亞歐的整體發展密不可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沿線國家積極響應,已成為兼顧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訴求的共同願望。中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積極規劃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將為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一帶一路」和互聯互通相融相近、相輔相成,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前景光明。
1、中蒙俄經濟走廊
國家發改委確定的中蒙俄經濟走廊分為兩條線路:一是從華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羅斯;二是東北地區從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到滿洲里和俄羅斯的赤塔。兩條走廊互動互補形成一個新的開放開發經濟帶,統稱為中蒙俄經濟走廊。 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加強鐵路、公路等互聯互通建設,推進通關和運輸便利化,促進過境運輸合作,研究三方跨境輸電網建設,開展旅遊、智庫、媒體、環保、減災救災等領域務實合作
2、新亞歐大陸橋
新亞歐大陸橋又名「第二亞歐大陸橋」,是從江蘇省連雲港市到荷蘭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交通干線,國內由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組成。大陸橋途經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7個省區,到中哈邊界的阿拉山口出國境。出國境後可經3條線路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中線與俄羅斯鐵路友誼站接軌,進入俄羅斯鐵路網,途經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華沙、柏林達荷蘭的鹿特丹港,全長10900公里,輻射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
3、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從新疆出發,抵達波斯灣、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島,主要涉及中亞五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伊朗、土耳其等國。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 東起珠三角經濟區,沿南廣高速公路、南廣高鐵,經南寧、憑祥、河內至新加坡,將以沿線中心城市為依託,以鐵路、公路為載體和紐帶,以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基礎,加快形成優勢互補、區域分工、聯動開發、共同發展的區域經濟體,開拓新的戰略通道和戰略空間。
『肆』 什麼是中巴經濟走廊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條連接中國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西南港口瓜達爾港的公路、鐵路、油氣管道及光纜覆蓋的「四 位一體」通道。中巴經濟走廊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匯處,被劃定為「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
『伍』 什麼是中巴經濟走廊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條連接中國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西南港口瓜達爾港的公路、鐵路、油氣管道及光纜覆蓋的「四 位一體」通道。中巴經濟走廊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匯處,被劃定為「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
『陸』 什麼是中巴經濟走廊,如何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摘要
『柒』 什麼是經濟走廊建設
走廊是比喻連接兩個較大地區的狹長地帶,經濟走廊就是在此地理基礎上,開展經濟合作等等。
例如:
中巴經濟走廊是指連接位於中國西部和貫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鐵路主幹道,將從新疆的喀什一直通至巴基斯坦的西南港口城市瓜達爾港。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旨在進一步加強中巴互聯互通,促進兩國共同發展。
東西經濟走廊是一個屬於湄公河大小區的經濟發展合作章程。本章程於馬尼拉 就被東南亞協會創見起來。這路從緬甸開始到越南的峴港 結束。各國包括:緬甸 ,泰國 ,寮國 ,越南 。
『捌』 一帶一路有哪幾條路
「一帶一路」有六條路(六大經濟走廊):
1、中巴經濟走廊:主要涉及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中巴經濟走廊通過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有助於進一步密切和強化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它既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樣板工程和旗艦項目,也為巴基斯坦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當前,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同時仍然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只有全面了解、充分評估、積極應對風險,才能推動走廊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果。
參考來源資料:網路-一帶一路
『玖』 我國「一帶一路」取得哪些成果
一是政策和規劃對接不斷強化。中國已與8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03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文件。去年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共形成了279項成果清單,目前已經有255項轉為常態化工作,有24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二是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早期收獲。包括大家知道的雅萬高鐵、瓜達爾港、中俄原油管道復線等一批重大項目已經取得了早期收獲,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有序推進。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了8000列,通達了歐洲14個國家和42個城市。
三是貿易與產能投資合作不斷深化。我們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超過了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了7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0多萬個就業崗位。
四是金融服務領域合作得到加強。絲路基金已簽約了19個項目,承諾投資70億美元,支持項目涉及總金額達到800億美元。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各商業銀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力度在不斷地加大。
五是人文交流逐步擴大。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倡議,同60多個國家簽訂了文化合作協定,「一帶一路」框架下,雙向旅遊交流的規模超過了2500萬人次。
「一帶一路」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理論。「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
比如,「經濟帶」概念就是對地區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其中經濟走廊——中俄蒙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等,以經濟增長極輻射周邊,超越了傳統發展經濟學理論。
「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不同於歷史上所出現的各類「經濟區」與「經濟聯盟」,同以上兩者相比,經濟帶具有靈活性高、適用性廣以及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本著自願參與,協同推進的原則,發揚古絲綢之路兼容並包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