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湘潭的經濟
湘潭市雖然因為所轄縣與縣級市最少,是湖南省面積最小,人口倒數第三的地級市,但其總量排在該省各地級市中游,主要原因是其市區本體的經濟總量相對較大,人均較高,是湖南省相對發達的地區。同時湘潭也是重要的農業產區,湘潭縣是湖南省第二大的糧食與肉類生產縣,湘鄉市也是全國肉類生產的百強縣之一。
201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438.1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0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851.8億元,增長10.9%;第三產業增加值470.3億元,增長13.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1538元,增長10.3%。
2012年湘潭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282.35億元,增速達到12.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6247元,居全省第二位;財政總收入達到122.28億元,增長23%;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3549元和11316元,分別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三次產業比為8.6∶59.7∶31.7,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2288.32億元;增加值達667億元,增長14.4% ,園區技工貿總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增幅均在50%以上。湘潭是湖南省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國家級綜合保稅區、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級市。 湘潭市2012年主要經濟指標指標名稱 單位 絕對數 增速(%) 備注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 1282.35 12.3 增速全省第三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46247/居全省第二位規模工業增加值 億元667.38 14.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349.14 15.6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893.86 37.5 增速全省第一位財政總收入 億元122.28 21.1 /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20.73 -16.3 /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 5.86 21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3549 14.2 居全省第三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1316 19.1 居全省第二位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 億元 1127.72/ /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億元827.34// 工業是湘潭經濟的主導產業,湘潭在「一五」期間被確定為全國23個重點工業城市之一,在「一五」、「二五」期間發展起來的湘鋼、湘電、江南、江麓等裝備製造企業已成為工業經濟發展龍頭,在國內同行業中有著重要位置。形成了冶金、機電、化工和紡織四大傳統產業。由於實施「強工富市」戰略,加大招商引資、企業改制及建設工業園區力度,湘潭市逐步形成了先進裝備、新能源、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和食品產業等六大重點新興產業集群。2012年全市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2288.32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667.38億元,增長14.4%。
鋼材深加工產業
精品鋼材及深加工產業成為湘潭市四大戰略性產業之一,全市鋼材深加工產業集群企業有40餘家。其中湘鋼已成為中國南方專業化精品線棒材和優質寬厚板生產企業。以湘鋼為核心,通過產業鏈的上下延伸和企業裂變,集群企業聚集度不斷提高,綜合效益日益突出。2012年實現鋼材產量628.11萬噸。預計到2015年,鋼材深加工產業產值將實現1000億元目標。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以吉利汽車為龍頭到2015年形成年產30萬台整車30萬台變速器30萬台發動機生成能力並以法國佛吉亞、美國塔奧等戰略關鍵汽車零部件配套商的引進,實現汽車產業集群化。把九華建設成為湖南省經濟型轎車和專用車以及零部件的生產基地,中部地區汽車零部件供應出口基地。2012年,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實現增加值54.6億元,實現汽車產量13.18萬輛。預計到2015年,該產業實現產值500億元。
先進裝備製造產業
全市已形成了工程機械、冶金裝備、礦山裝備和風電裝備等幾大類龍頭產品; 擁有江南機器、泰富重工、中冶京誠、江麓重工、恆潤高科等28家規模企業。2012年先進裝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52億元。2011年湘潭先進礦山裝備集群被確定為國家創新性產業集群試點,致力於打造世界級礦山裝備產業谷,預計到2015年礦產裝備產業產值將達到400億元。
新能源產業
湘潭風電裝備基礎較好。已形成以湘電集團、湘電風能為核心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製造和以鐵姆肯湘電軸承有限公司、湖南崇德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的電機主軸承零部件配套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其中,在全國乃至全球風電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湘電風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5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遠銷海外,並在風車王國荷蘭立足。其他新能源茁壯成長,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新能源裝備及零部件製造業發展邁上新台階,興業太陽能、湘潭電化、迅達科技和天利恩澤等一批企業迅速壯大。預計到十二五末,風能發電裝備製造業年產值達到400億元,太陽能裝備製造產業年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湘潭2010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85平方公里,規劃到2015年建成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達到61%。河東新區基本建成,河西舊城改造取得突破,九華新城初具規模,萬樓新城開發建設正式啟動、昭山新城建設如火如荼。2010年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投資250億元,增長近2倍,城市化率由45.5%提高到51%。
金融
商業銀行在本市開辦有業務的分支機構的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華融湘江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浦發銀行、北京銀行、東莞銀行、廣發銀行、長沙銀行以及韶山光大村鎮銀行等,全市的金融機構達到80餘家,成為除長沙以外種類最全、數量最多的市州之一。 全市擁有國家級園區2個,省級園區4個,市級園區2個,入園企業達1088家,已投產企業717家。全年園區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18億元,增長26.1%,佔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0.1 %。 湘潭市開發區一覽 國家級園區 湘潭綜合保稅區 湘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區 省級園區 湘潭昭山示範區 湘潭天易示範區 岳塘經濟技術開發區 湘潭雙馬工業園 韶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湘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雨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籌) 其他園區 湘潭水府示範區 九華經濟區歷經多年飛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湖南最具活力與潛力的工業園區。園區經濟增長速度在全省園區中始終排在前列,2011年園區經濟規模、經濟總量已經躋身全省第四位。2011年獲湖南產業園區組的「全省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一等獎」截止2011年全區總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已入園企業230家,已投產企業104家。法國佛吉亞、美國塔奧、韓國三星、日本美達王、日本原弘產、台灣聯電、中國五礦、中國華電、吉利控股集團、中冶京誠、紅星美凱龍、中國興業太陽能等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外知名企業相繼落戶我區。
2012年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億元,增長48.8,實現技工貿總收入710億元,增長71.5%;工業總產值406億元,增長49.8%;固定資產投資201億元,增長81%;財政收入18.8億元,增長42.3% 。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三大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到2011年上半年止,累計完成基礎設施與配套工程建設投資150億元,開發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拉通主次幹道76公里,「三縱三橫」的路網體系初步形成。 湘潭教育具有良好的歷史傳統,基礎教育發展較好,全市共有小學481所,普通中學181所,其中湖南省示範性中學達11所。同時湘潭也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副中心,有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分校(在建)及湖南科技大學等8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學生數達12.6萬人。此外,全市還有各類科研機構97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13萬餘人,每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每萬人專利申請量和每萬人專利持有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2013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15所。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畢業生4.7萬人,研究生畢業生0.2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1.4萬人,普通高中畢業生1.6萬人,初中學校畢業生2.6萬人,普通小學畢業生2.7萬人。在園幼兒5.9萬人,比上年增長14.5%。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88.12%。各類民辦學校443所,在校學生11.5萬人。 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湘潭縣一中(全國百強中學)、湘潭市一中、湘潭市二中、湘潭市三中、湘鋼一中、湘鄉一中、東山學校、湘機中學、韶山學校、湘潭縣五中、湘潭鳳凰中學
普通中學:
湘潭市四中、湘潭市六中、湘潭市七中、湘潭市十中、湘潭市十一中、湘潭市十二中、湘潭市十六中、湘潭市十七中、湘潭市十八中 2012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30.58億元,同比增長10.9%。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企業、機關團體和個人共獲52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全年申請專利3308件,增長38.6%;授權專利2144件,增長40.6%。簽訂技術合同284項,完成交易額4.13億元。全市現有各類科研機械97所,11家國家和省級創新型企業,21家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13個博士後流動站和工作站,24家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組建了風電裝備、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礦山裝備製造、湘蓮產業等四大技術創新聯盟,建成了3個信息服務中心和13個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全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13萬人,每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排名全省第二。
2013年末全市有1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比上年新增1個。承擔國家各類科技計劃項目4項,其中國家「863」項目3項。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06項。簽訂技術合同249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3.1億元。全年專利申請量3738件,比上年增長13.0%;授權量1903件,下降11.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906件,增長51.1%;發明專利授權量233件,增長15.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98.3億元,增長17.5%。
B. 湘潭這個城市怎麼樣(如環境,經濟等)這座城市強勢經濟是什麼有沒有類似高科技工業區什麼的地方
湘潭,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更是一代偉人毛主席的故鄉。
這個呀,城市衛生差是事實,但也並不是太差了,只是有些老城區不盡如人意而已.總體來說,湘潭還是不錯的,發展潛力大,人文特點突出.我也是湘潭的,湘潭大學是國家一類重點全日制大學,優勢專業是機電設備儀器專業和化工礦業,畢業後有很大的職業與技術優勢.湖南科技大學則以機電一體化信息為名,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大學,看你個人的情況而定!如果你很好學,也願意學習這些個重點專業,那你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
這個城市強勢經濟是國有企業,也是重工業城市,污染大城區老(河西老城區與工業區,河東新城區和政府所在地),如湘潭鋼鐵,江南機器等,國有企業創造GDP佔70%以上,民營經濟不發達,可以說是很不好,因為沒有政策和產業上的優勢.
高科技工業區有很多,如九華工業園,其中有吉利汽車這樣的知名民營企業.德國工業園,台灣香港工業園,等等
主食為大米,早餐以麵食粉類為主,好辣味,主要特色食品有檳榔.
湘潭的具體情況,你去網路上找去,我們大家也有參與編寫。
C. 湘潭的經濟怎麼樣
湘潭市的城標:君子蓮雕塑
體現了湘蓮的重要地位
它亦像另一特色產品:檳榔湘潭市位於中國的中部地區,當前經濟發展處於中國的中間水平,弱於沿海地區,但工業與農業具有相當規模,檳榔加工製作是其特色產業形式。
2005年湘潭市地區生產總值為367.03億元,列湖南省14個市州第7位。人均GDP為13611元,列湖南省第3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5.80億元,列湖南省第12位;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58.94億元,列湖南省第7位;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52.30億元,列湖南省第8位。三次產業結構為15.2:43.3:41.5。2004年外貿總額6.75億美元,列湖南省第2位。
工業是湘潭經濟的主導產業。主要的工業類型為冶金、機電、化工、化纖、紡織、農產品加工、皮革、煤炭。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工業產品為鋼鐵、機電、部分化工產品與軍工產品。
同時湘潭是重要的農業產區,湘潭縣是湖南省最大的糧食與肉類生產縣,湘鄉市也是全國肉類生產的百強縣之一。
雖然以湘潭為總部的步步高連鎖超市是中國商業企業百強(中國商業聯合會2006)與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05)之一,但湘潭市的整體商業活動及第三產業並不活躍,200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01.80億元,排名湖南省第9位/14。湘潭經濟基本單位數量相對較少,全部法人單位僅7800個,排名湖南省第13/14,產業活動單位11200個(13/14),個體經營戶76800戶(12/14)。(湖南省第一次經濟普查2004)
當前湖南省正通過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指引湘潭及相鄰長沙、株洲兩市進行區域經濟分工與協作,以期進一步培養壯大長株潭區域的整體經濟實力。
D. 湘潭發展前景
湘潭發展前景是發展潛力無限,長株潭一體化是未來的大趨勢,湘潭也是構建長株潭都市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湘潭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湖南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未來隨著交通網的不斷完善,湘潭不斷吸引優質企業入駐,湘潭的經濟發展可期。
湘潭發展特點
居住品質的升級,意味著以前單一的居住需求逐漸被越來越豐富的居家體驗,情感需求所替代追求更多元更豐富的社區生活圈層聚集新資源的共享,從康居到宜居到樂居的更高生活要求,融城提速三市同城,三市人民工作與生活場景實現瞬間切換。
昭華大橋及白雲路正式通車,橋與路的建成,把湘潭的九華昭山長沙的湘江新區、南部片區緊緊聯系在一起,形成長株潭一體化的核心腹地,當核心城市長沙的發展資源承載力達到臨界點時,勢必將形成外溢效應。
E. 湘潭為什麼是四線城市
湘潭是四線城市的原因:
1、湘潭,是湖南長株潭地區核心城市之一。湘潭市下轄:韶山市、雨湖區、岳塘區、湘潭縣、湘鄉市5個縣市區,總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3萬。
2、219年,湘潭市GDP總量2257億元,人均GDP7、8萬元;在湖南省內排名第二,僅次於省會長沙。
3、湘潭不但經濟發達,科教方面在湖南省內也是相當出色。湘潭是湖南第二科教中心,擁有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12所高等院校。
F. 湘潭這個地方怎麼樣氣候和經濟發展水平
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經濟發展狀況在湖南位居前三,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
G. 湘潭主要優勢產業有哪些/
湘潭系湖南省的一個老工業城市,曾有冶金業、機電業、化工業及紡織業四大支柱產業在全省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近幾年來,由於湘潭市委、市政府積極運用「民營經濟」、「全球經濟」、 「政府服務經濟」的新理念,實施「強工富市」戰略,加大招商引資、企業改制、建設工業園區力度,挖掘、利用各種工業資源,湘潭市工業形成了新的優勢產業。這些優勢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帶動作用明顯,市場前景看好,在全省同行業中優勢突出。
一、湘潭市七大優勢工業產業的發展概況
(一)七大優勢產業在整個工業中優勢突出。經濟普查資料顯示,在2004年湘潭市485家規模工業企業(按最小法人原則統計)中的冶金業、機電業(即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化工業、化纖紡織業、農產品加工業(主要包括屠宰及肉類加工、檳榔加工、竹製品加工)、皮革業及煤炭采選與煉焦業等七大優勢產業(軍工支柱產業未列入)共有企業177家,總產值為207.53億元,占湘潭市規模工業總產值(295億元)的70.3%。其中大龍頭產業是鋼鐵業,其總產值為125.7億元,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42.6%。
(二)七大優勢產業的企業具有集中性,部分已形成了生產基地。如:化工業主要集中在湘潭的湘江下游區新材料工業園內。屠宰與肉類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岳塘區和韶山市。竹製品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雨湖區和湘潭縣。皮革鞣製企業有22家集中在湘鄉市,湘鄉市已經建成了皮革工業園區。化纖紡織業企業集中在岳塘區范圍。煤炭采選及煉焦企業高度集中在湘潭縣的譚家山鎮。
(三)近十年發展起來的「年輕」企業占絕大多數。在七大優勢產業共177家規模工業企業中,1994年以後建立和改制新組建的企業有143家,佔80.8%。
二、湘潭市七大優勢工業產業的發展特點
(一)從經濟主體結構變化來看,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壯大,公有制經濟比重明顯下降。除冶金業、機電業存在部分公有(國有控股)企業,其它產業的企業基本上是非公有制經濟。
(二)從經濟總量來看,仍然是公有制經濟的為主。在七大優勢產業207.53億元的總產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產值為163.57億元,佔78.8%。
(三)從優勢產業變化來看,以鋼鐵業龍頭的冶金業越來越大,機電業不斷創新發展,皮革業、檳榔業、肉類加工業等新產業勢頭強勁。
(四)外向度提高。全市規模工業企業有出口業務的68家,其中42家企業在優勢產業之列。湘潭市七大優勢產業外向度提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表現在七大優勢產業中規模工業企業的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上升。2004年全市規模工業中七大優勢產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4.35億元,占銷售產值的16.8%,比2003年提高8.4個百分點。二是表現在七大優勢產業的主要工業品出口比重的提高。全市的七大優勢產業工業產品的出口額從2000年的6.13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34.35億元,增長4.6倍。其中,冶金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達到24.96億元,外銷率達到20%;化工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達到4.22億元,外銷率達到20.8%;肉類加工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為1.69億元,外銷率達到40.6%;皮革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為1.95億元,外銷率達到30.1%;主要出口產品有粗鋼、鋼材、電機、鐵合金、氟化鹽、皮革、凍豬肉、有機顏料、農葯等。
(五)綜合經濟效益逐年提升。2004年,七大優勢產業實現利潤15.7億元,佔全市所有規模工業利潤總額的81.4%,提供的地方稅收佔全市財政收入50%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工業經濟效益評價考核體系測算,2004年,由於七大優勢產業良好效益的支撐,以致湘潭市規模工業經濟效益指數達到145.58%,比2000年上升69.0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15個百分點以上。
湘潭市工業中七大優勢產業也有「軟肋」之處:一是大中型企業不多,上市公司很少。所列七大優勢產業177家企業中,規模上大中型的只有9家,上市公司不足2家。二是化纖紡織業、化工業增加值率較低,其2004年增加值率分別為19%和24.9%。三是目前優勢工業產業中生產消費品的不多,生產煙、酒、計算機、摩托、高中檔轎車、品牌鮮奶、裝飾材料以及高檔家用電器等消費熱點性商品的企業幾乎為零。四是高能耗低科技。全省平均萬元產值的能耗為1.32噸標煤,而湘潭的為2.39噸標煤;全省新產品產值占總產值比例為13.4%,而湘潭的為10.1%。
三、進一步發展壯大優勢產業的對策建議
所列的七大優勢產業大多已是湘潭市的重要支柱產業(湘潭支柱工業產業還有軍品製造等),有三個是市場競爭力較強、利潤空間較大、發展前景看好的新發展起來的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湘潭優勢產業對於擴大出口、增加就業、促進湘潭實現跨越發展、提升湘潭國內、國際知名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促使湘潭工業中的優勢產業優先發展,系湘潭市抓經濟、實現工業化工作中的重點,是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重點。在全省、全國推進工業化進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正在形成的時候,怎樣使湘潭市工業中的優勢產業揚長避短,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因此,從湘潭工業的不足等有關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1、政府應大力支持、促使優勢產業企業打造品牌,支持有品牌的企業做大做強。品牌是質量,品牌是一種誠信,品牌是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馳名商標」、「名牌產品」等企業品牌是企業走向全國市場和國際市場閃亮的名片。湘潭工業的最大不足就是品牌建設還不夠,尤其是社會消費品方面。因此,政府應為工業企業打造品牌、樹立形象而不懈努力,為有品牌的 工業企業做大做強而不懈努力。政府應著力在品牌工業上做好招商引資(外資、內資、國資)和組織技改的這兩篇創意文章,應大力支持企業上市,增強企業融資擴張能力,增育優勢產業中新龍頭企業。
2、政府應與優勢產業中骨幹企業實行聯動,讓大企業在工業園區里增足擴能,在同產業及相關產業中打造成牢靠的產業鏈。大中型企業可以通過與小企業的合作達到產能延伸、降低成本、做大做強目的,小企業可以通過與大、中型企業「攀親」,享用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和產品銷路(生產大、中型企業的上游產品、下游產品)。工業園區是現在發展新工業企業的有效途徑。為充分利用資源,政府應在建造工業園區方面唱好主角,讓政府的才能和財力與企業家的才能和財力形成合力,讓大企業和小企業和諧發展,共存共榮。
3、政府應掌握消費熱點,引導、扶持生產熱點性社會消費品的企業建立、壯大。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的最主要的動力,消費熱點就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應對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遠山乳業公司、恆盾竹製品公司等企業予以重點扶持。
4、政府應研製一個化工業、皮革業發展的特殊的計劃與模式。化工業是湘潭市的老支柱產業之一,具有良好的資源優勢,企業主已在改制中新陳代謝,目前產業又充滿生機。皮革鞣製加工業是湘潭市湘鄉新形成的優勢產業,前景看好,但也有環境污染問題。怎麼發展這兩個特殊產業呢?在「既要發展、又要環境」的原則下,政府有必要採用「科學規劃、統籌兼顧、有利發展」的剛性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與服務。
5、政府應打造出公平、和諧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在這方面筆者有點點見解:政府在對企業實施優惠扶持政策時,應使企業在規范管理、依法交納稅費的前提下,享受的優惠主要用於企業擴大再生產。政府應加強軟環境治理,盡量減少企業不應有支出和損失。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相對競爭對手而言,湘潭企業少一點負擔和生產經營成本,就多一點競爭力;反過來,多一點負擔和生產經營成本(如過路過橋費較多),也許在經濟收縮時期就成為了企業的致命因素。政府在扶持優勢產業中的小企業和個體戶時,也應注重規范管理,打擊假冒偽劣,維護優勢產業品牌形象。
H. 湘潭縣的經濟
2014年,湘潭縣實現農業總產值91.7億元,比上年增長4.2%。糧食種植面積10.65萬公頃,增長2.1%,糧食總產量74.1萬噸,增長3.4%,再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蔬菜種植面積2.25萬公頃,增長1.8%,蔬菜產量68.14萬噸,增長6.3%;水產品產量3.78萬噸,增長4.8%;禽蛋產量1.94萬噸,增長4.1%。全年出欄肉豬218.47萬頭,增長2.4%。基礎建設繼續夯實。全年水利工程投入資金2.26億元,完成土石方1212萬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1平方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33.33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33.33公頃。 2014年,湘潭縣208家規模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427.6億元,比上年增長17.3%;規模工業增加值130.4億元,增長15.3%。其中,天易示範區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77.7億,增長22.2%,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86.7億元,增長19.3%,佔全縣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6.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8.2億元,增長14.4%,實現利潤14.5億元,增長14.9%。
2014年,湘潭縣全縣22傢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21.6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實現利潤總額1.16億元,增長25.7%。完成房屋施工面積205.0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93.5萬平方米。 2014年,湘潭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6.3億元,比上年增長23.5%。按經濟類型分,國有投資50.6億元,增長25.7%;非國有投資115.7億元,增長22.6%。按投資方向分,其中產業投資60.8億元,增長28.8%;基礎設施投資47.4億元,增長29.5%;房地產開發投資13.0億元,下降30.1%。全年施工項目431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64個。
2014年,湘潭縣重點工程建設項目89個,完成年度投資122.5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99.1%。共簽約新項目48個,其中引進投資過億元項目10個。全年到位內資36.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771.5萬美元,增長23.5%。
2014年,湘潭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8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45.3億元,增長19.2%;住宿和餐飲業19.5億元,增長3.5%。全縣實現進出口總額40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進口總額111萬美元,增長16.8%;出口總額3889萬美元,增長15.1%。全縣有進出口實績企業達23家。
2014年,湘潭縣全年推出了白石之旅、花石之旅、碧泉之旅三大旅遊產品,成功創建5星級鑫田國際大酒店,啟動縣首部鄉鎮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全年接待遊客704.1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8.12億元,比上年增長2.2%。
2014年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63.5億元,增長15.7%;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57.0億元,增長17.1%。
I. 湘潭這個城市怎麼樣(湘潭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在這謝了,湘潭是一個中國少有的低調的城市。
湘潭這個城市有哪些大學有沒有這個城市的學生進來下,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我相信。整體環境衛生還可以。有事想問下。
湘潭是毛主席的家鄉。經濟不怎麼樣啊。雖然說長株潭一體化發展。
一本湘潭大學二本湖南科技大學。
J. 湘潭一座實力縣級市,距長沙僅100公里,為什麼人均GDP5.92萬呢
湘潭市是湖南省的一座地級市,位於湖南省中東部,其西部為婁底市,東部為株洲市,南部為衡陽市,北部為省會長沙。湘潭市佔地面積為5006平方千米,境內的常住人口約在286萬人左右。2019年湘潭的地區生產總值為2257.6億元,其人均GDP水平超過了7萬元,由此可見湘潭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非常不錯的。
湘鄉市境內比較好玩的地方有水府旅遊區、東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和褒忠山。湘鄉市的東山書院建於光緒年間,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雲門寺和湘鄉文廟也是兩處不錯的去處,性價比高。如果有機會的話,就來湘潭的湘鄉市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