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有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這些城市的經濟水平如何
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是非常不錯的,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一些比較大的城市,這些城市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擁有著非常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關注到了,我們國家的7個超大城市和14個特大城市,這些城市在未來依然是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的。這些城市屬於我們國家發展的佼佼者,所以在未來依然是能夠得到繼續的發展的。
這些城市之所以能夠獲得快速的發展,就是因為這些城市的基礎設施是非常完善的,這些城市在發展之前其實就已經對基礎設施進行了建設。這些城市或多或少都有著產業鏈,也正是因為產業鏈的發展才能夠帶動城市的發展的。
這些城市在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將會讓我們國家在國際上擁有更高的地位,一座城市在發展了之後就會邁向國際化的。城市的發展有助於我們國家產業鏈的發展,從而有利於我們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
『貳』 40大城市人均收入排行:我國各大城市收入水平究竟如何
【40大城市平均收入排名】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比較發達的大城市,就業問題較多,工資待遇較高。那在我國各種城市收入水準到底怎樣?
第一財經新聞記者統計分析整理了40個關鍵城市(包含23個GDP萬億元級城市及其別的一二線城市、省會城市城市,哈爾濱市、長春市等某些關鍵城市數據信息尚未公布,在這里未列入統計分析)的全體人員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收入後統計分析發覺,現階段現有七個城市平均收入超出六萬元,總體看來長三角地域的收入水準最大。
另一方面,對許多中西部城市而言,貧富分化很大,全體人員居民收入水準也會遭受危害。因而,中西部地區或是要加速城市化進程和現代化的腳步,加速新型產業、服務業的發展趨勢。
『叄』 銀川是什麼級別的城市它的經濟狀況怎麼樣
銀川市原來人口不多,是一個新型移民城市,也是一個沙漠邊緣化入侵的城市,但是在自治區成立的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在加上賀蘭山脈的天然頻障和黃河的沖積形成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稱。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快車當中,銀川市的發展進入快車道,無論從環境,道路,經濟和整個城市健設來看還是有成就感的,雖然比不上沿海城市的發展,但是作為一個內陸城市來說,未來的發展還是有很大內在替力的,加上外來因素補充,銀川的明天會更好。
近年來銀川的發展有些依靠重工業和能源,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污染,希望政府從長遠考慮要適當發展能源產業並控制好污染問題,沒有青山綠水,發展再好也是枉然。
『肆』 15個新一線城市GDP,整體經濟水平怎麼樣
各地陸續公布經濟年報,15個新一線城市的數據均已揭曉。15個城市中,已有13個城市超過了萬億元大關。其中重慶、蘇州超過2萬億元,緊追一線城市。西安在新一線城市中增速位列第一。
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15個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沈陽、青島、合肥、佛山。
緊追一線城市,重慶、蘇州超2萬億。數據顯示,15個新一線城市GDP之和達到了207164.22億元,約佔全國的20.4%。15個城市中,有13個城市的GDP超過萬億元大關,2個城市超過了2萬億元,分別是重慶和蘇州。其中,重慶以25002.79億元居新一線城市第一位。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重慶GDP總量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四個一線城市,位列第五。
2020年重慶GDP總量僅比位居第四的一線城市廣州少16.32億元,未來重慶GDP總量很有可能超過廣州,進入到前四行列。
13城超萬億,東莞臨門一腳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武漢,2020年全年GDP同比下降了4.7%,在新一線城市中位列杭州之後,位居第五。南京是近年來強省會崛起的典型。作為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南京的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擁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一眾實力雄厚的高校。近幾年南京充分發揮科教資源雄厚的優勢,大力打造科創名城,發展新興產業。2020年南京的GDP總量在所有城市中首次進入前十。
盡管被南京超越,天津2020年的GDP也超過了1.4萬億元,與南京之間的差距並不大。青島、長沙和鄭州這三個城市都超過了1.2萬億元,相互之間的差距也咬得很緊。
作為製造業大市,佛山在2019年進入萬億元大關後,2020年繼續保級成功,留在萬億元俱樂部。合肥和西安這兩座強省會城市,2020年則是首次進入到萬億俱樂部行列。其中,西安成為大西北地區首個萬億元城市。加上合肥和西安,15個新一線城市中,已經有13個城市躋身萬億元俱樂部,只有東莞和沈陽尚未入圍。其中東莞作為萬億元俱樂部城市重要後備軍,2020年暫時“擱淺”。
有專家分析,東莞受外向型經濟沖擊很大。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出現大量農民工返崗難現象,不少訂單無法完成;4月以後又出現出口受阻現象。不過隨著訂單量的回升,按照目前態勢,2021年東莞大概率會突破萬億元大關。
相比之下,東北唯一的新一線城市沈陽距離萬億元大關仍比較遠。沈陽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GDP為657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8%,經濟總量僅為榜首重慶的26.3%。
從增速來看,增速較快的幾個新一線城市主要是強省會城市,其中前五名分別是西安、南京、合肥、成都和長沙。其中西安以5.2%的增速位居新一線城市第一。此外,合肥、長沙、成都也來自中西部地區。
專家表示,沿海發達地區隨著綜合成本的抬升,大量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個過程中,中西部尤其是強省會城市成為產業和人口集聚的重點,經濟增速也比較快。另一方面,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省會城市在科教、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省會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城市首位度也不斷提高,集聚周邊資源要素和帶動引領周邊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相比之下,增速較慢的城市,除了受疫情重創的武漢外,其他城市主要來自以重化工業為主的東北、華北地區,以及沿海外向型經濟佔比較大的東莞、佛山等地。
『伍』 廣西貴港經濟怎麼樣
在廣西14個城市中總體經濟處於中等水平,但是人口較多,農村人口很多,人均經濟較落後..交通不發達,沒有機場,鐵路不發達,高速公路也不發達,就是水運較發達。
(5)城市經濟水平怎麼樣擴展閱讀:
廣西目前有14個地級市,發展不太均衡。雖然廣西地理位置不錯,但是長期以來定位不準確,造成每個城市的發展方向都不同。如果要劃分廣西14個地級市的發展方向,可以用4個經濟圈來簡單區分:
1、南寧首府經濟圈:南寧首府經濟圈是目前廣西發展機會最大的一個經濟圈。在強首府的發展戰略下,南寧拉動了周邊的不少地區發展,雖然這個圈子目前只有南寧市、崇左市一部、貴港一部、欽州一部、百色一部、來賓一部、河池一部,但是這個圈子依靠南寧,成為了廣西的政治、經濟、交通、科技、教育中心,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
2、桂東南經濟圈:這個圈子主要以漢族為主,和廣東的經濟關聯性較大。桂東南經濟圈包含了欽北防沿海三市、玉林、梧州、賀州一部、貴港一部,人口較多,外出打工人口也多,主要以珠三角為主。由於和廣東的文化相近,桂東南經濟圈主要靠廣東來發展,企圖成為珠三角的產業承接地,不過目前看來廣東的方向並不在於此,畢竟廣東還有大片區域沒有發展起來。
3、桂柳經濟圈:這個圈子主要以桂柳話為基礎,包括桂林、柳州、河池一部、賀州一部。這個圈子的主導就是桂林、柳州,靠自己的特色產業吸引了周邊的人口。桂林主要是旅遊、信息電子、制葯產業,柳州以機械製造、汽車、鋼鐵等傳統產業。這個圈子的經濟目前已經比較成熟,但是沒有太多的增長空間了。
4、西部民族經濟圈。這個圈子主要就是百色、河池一部、崇左一部經濟欠發達為主。這里交通相對不便,大山較多,民族特色濃郁,依賴長期投入。目前主要工作就是扶貧發展經濟,部分地區已經逐步實現了脫貧了。特色旅遊、特色農業是這個地區的主要經濟支柱。
廣西這四個圈子中,目前主導的主要是南寧首府經濟圈,其次是桂柳經濟圈,接下來是桂東南經濟圈,西部民族經濟圈。不過這幾年,桂東南經濟圈逐步趕上來,可能未來幾年將超過桂柳經濟圈的發展了。
『陸』 四川經濟發展迅速,那麼各市的發展水平如何分別是幾線城市
四川是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個內陸省份,與雲南、貴州、重慶、西藏、甘肅和陝西接壤,全省總面積約48.6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是4個福建省那麼大,常住人口有8341萬,是我國的人口大省。這些年尤其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四川經濟發展十分迅速,2018年四川GDP首次突破4萬億大關,達到了40678.13億元,位居全國第六,是我國西部地區GDP最高的省份。
四川全省共下轄有21個地級行政區,其中地級市18個,自治州3個,是我國地級行政區最多的省份之一。這21個地級行政區分別是 成都市、自貢市、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南充市、 眉山市、宜賓市、廣安市、達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資陽市以及甘孜、阿壩、涼山三個自治州 。
2018年四川各市州的經濟情況如下,其中省會成都的GDP最高,達到15342.77億元,約佔全省的37.7%,可謂是「一城獨大」,成都也是全國省會首位度最高的城市。除了成都之外,其它城市的發展比較一般,排名第二的綿陽,GDP也只有2303.82億元,不到成都的1/6。而從發展水平來看,各市州的整體發展水平也偏低,除了成都的人均GDP超過全國,其它城市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還有待提高。
那麼這21個地級行政區又分別是幾線城市?根據第一 財經 ·新一線城市研究發布的2019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四川21個地級行政區分別是以下幾線城市:
新一線城市:成都
三線城市:綿陽
四線城市:南充、德陽、宜賓、樂山、瀘州、眉山
五線城市:內江、達州、廣元、涼山、遂寧、廣安、自貢、雅安、攀枝花、甘孜、阿壩、巴中、資陽
從四川省上榜的城市來看,大部分都是四五線城市,只有成都一座新一線城市,綿陽一座三線城市,這也客觀反映出四川發展不平衡,成都在省內的地位強勢。當然,對於這份榜單我們也不必太在意,其實國家對城市的劃分並沒有所謂的幾線城市,有的只是行政上的劃分,比如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等,或者按照人口劃分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等。所謂的幾線城市,更多的是由一些房地產商、投資商和有關機構制定的市場戰略而劃分的,因此對於第一 財經 ·新一線城市研究公布的這份榜單,權威性不足,參考意義更大,因此我們不必過於在意。
總之,不管四川各市州是幾線城市,還是希望它們未來發展越來越好!
2019年前三個季度,四川的GDP位33892.94億元,全國排名第6,同比增長7.8%,增速排名全國第6,高於全國的6.2%增速,前2018年人均GDP為4.89萬元,全國排名第20,低於全國GDP6.4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24萬元,全國排名第21,低於全國2.82萬元。所以雖然四川的GDP增速快,總量高,但是人均指標排名靠後, 四川整體經濟水平只能算中等。
四川各市發展
四川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幅員遼闊,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四川是省會首位度排名靠前的省份,成都的首位度排名全國第5,僅次於銀川、長春、西寧和哈爾濱。2018年成都的GDP佔四川省GDP的37.7%,是典型的一家多大,其他市不強的局面,2018年成都GDP為15342.77億元,第二名綿陽的GDP為2303.82億元,四川GDP第一名是第二名的6.6倍。
GDP在1000億以上的有16個城市,分別是成都市、自貢市、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南充市、 眉山市、宜賓市、廣安市、達州市、資陽市、涼山。
GDP百強市,成都只有一座城市入選。
綜上所述:四川是一家成都獨大,其餘各市經濟實力一般。
四川各市城市等級
四川轄下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城市等級如下:
四川農村發展最快,簡直是日新月異,交通暢達,民居一流,依山傍水,環境幽靜安怡舒適,好一幅朴實浪漫清新美麗鄉村風景圖,讓人憑添許多遐想:難道這是人間仙境?請君到川東北和川南一帶漫遊,體驗,感受純美農家風情,讓你醉心不思歸,拴心再難走。
從經濟規模看,四川是全國第六大省份,次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五省之後。其GDP總量於2018年首次突破了4萬億元。但四川省的經濟水平卻並不是很高,2018年其人均GDP是4.89萬元,全國6.46萬元的人均水平相比,低了約25%。
同時在四川21個省轄市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別非常大。眾所周知,成都在四川的地位是一城不大。其2018年的GDP為1.53萬億元,佔全省的比重超過1/3,接近40%。
看到這個數據之後,你就知道一個擁有21個省轄市的省份省會城市就佔了接近40%,那麼其他地市經濟發展真的好不到哪裡去。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普通地市和成都之間的差距確實太大了。排名第二的綿陽市GDP總量只有2300億元,和成都相比,連一個零頭都還不如。從總量上來看,排名省內第二至第九的地市GDP總和,才勉強和成都是相當。你說這個差距有多大?
再來看人均GDP水平。說過了,全省的人均GDP是4.89萬元。在21個省轄市中超過或者達到這個平均水平的為數不多,有成都、德陽、樂山、攀枝花等4個城市,綿陽、自貢、宜賓3個和全省水平較為接近。而達到全國6.46萬元水平的只有成都和攀枝花兩個。
因此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除了成都和攀枝花(鋼鐵工業發達),以及德陽、綿陽等幾個城市發展較好之外,其他的城市發展很一般。而人均GDP只有3萬元或者更低的地市還有好幾個。地處秦嶺山脈南麓的巴中人均GDP還不到2萬元,這個水平確實屬於非常低的。
如果從城市分級來看。除了成都,其他的等級並不高。根據第一 財經 的研究,連三線城市也只有綿陽一個,其餘的都是四線、五線城市。
一個一城獨大的省份,你也不要指望普通的地勢能夠發展的多好。這種例子不僅有四川,甘肅、青海、寧夏、黑龍江都是。
2018年度,四川省的GDP總量首次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第六個踏入4萬億俱樂部的成員,GDP增長率達到了8%,在全國排名第8,應該說四川無論是總量還是GDP的增速整體而言都是比較可觀的,位居全國前列。
各市的發展水平如何?
雖然四川的總量和增速都很不錯,但是四川省內部發展是極其不均衡的,四川省共有21個地級城市,2018年排名第二的綿陽,其GDP上不做排名第一的成都市的六分之一,差距之大,位居全國各省之首。四川省目前整體的形式就是一超多弱,一個成都市超級強大,其餘的20城均屬於較弱的地位,以綿陽的2300億為例,雖然拿到其他省份,除了少數幾個(寧夏、西藏、海南、青海、甘肅及新疆外),基本都排不上號。在人均方面,也是成都遙遙領先,除了攀枝花市,其餘各市與成都的差距極大。
分別是幾線城市?
四川省目前一共有18個地級市,分別為:成都市、綿陽市、自貢市、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資陽市、宜賓市、南充市、達州市、雅安市、廣安市、巴中市和眉山市。另外轄3個自治州,分別為阿壩藏族自治州、甘牧藏族自治州以及涼山彝族自治州。按照第一 財經 ·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這21個行政區域中:
一線城市1個 :成都市:
二線城市0個 :
三線城市2個 :綿陽市、南充市
四線城市8個 :樂山市、德陽市、宜賓市、瀘州市、眉山市、內江市、遂寧市、雅安市
五線城市10個 :涼山彝族自治州、達州市、資陽市、攀枝花市、廣安市、自貢市、廣元市、阿壩藏族自治州、巴中市、甘牧藏族自治州。
從城市級別的分布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到,四川省目前的發展市極其不均衡的。
四川經濟發展的確不錯,近日公布的2019年三季度GDP數據來看,四川在各大省份之中排行第四,GDP33892.94億元,增速7.8%,不管是整體表現還是增速,都屬於全國領先范圍,但四川各城市的發展不夠均衡,這是不爭的事實……
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成都市實現生產總值1.53萬億,名義增速10.46%,GDP總量全省第一;綿陽市實現生產總值2303億元,名義增速11.04%,GDP總量全省第二;德陽市實現生產總值2213億,名義增速12.92%,GDP總量全省第三;宜賓市實現生產總值2026億,名義增速9.7%,GDP總量全省第四;南充市實現生產總值2006億,名義增速9.75%,GDP總量全省第五……
那麼從數據的角度來說,成都市算是獨占鰲頭,但是,也正因為成都的獨占鰲頭,其餘各式也就難以入眼了,從新的城市級別來看,成都屬於新一線城市,而綿陽卻直接成了三線城市,這意味著差別太過巨大。
排名第一的成都市去年經濟總量是第二名綿陽市近7倍,這中間的差別就算10年,也不可能達到成都的底部,至於各大城市屬於幾線城市,新一線城市:成都;三線城市:綿陽;四線城市:南充、德陽、宜賓、樂山、瀘州、眉山。
客觀的講,四川省成也成都,敗也成都……
是四川發展迅速,而是成都發展迅速。
四川作為市州最多的省份,城市分級卻普遍較低,除了新一線的成都和三線的綿陽以外,全都是四線和五線。
四川最優質的資源整合於成都,因此成都的首位度令所有省會瞠目。
省內老大GDP總量是老二的七倍,如此奇景全國無二,未來優勢會加速遞增。畢竟基數擺在這里,未來幾年,成都每年的GDP增量都相當於省內一個中游城市的全市經濟總量。
單看GDP增速,省內是有比成都快的。但要先看看規模差距,成都15000億哪怕只增長7%也有上千億的增量,而1500億城市增長10%也才150億,未來每年以千億級的差距在擴大。 這樣的格局之下,相比成都而言,四川其他城市真的發展迅速嗎?
之所以近幾年感覺變化大,是因為城建在翻天覆地,收入在增長,這是眼睛看到的巨大反差。但這不僅僅是四川,而是全國都這樣,東部地區的很多縣城都遍地蓋樓大廈和雙向8車道了,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入駐。但這些相比於核心城市,僅僅是進步,而不是迅速。
因為核心城市的綜合實力本身就全面,發展起來自然也是全方位的。所以其他城市看似進步很大,但比起成都的資源密集度真的是鳳毛菱角。如果說四川發展迅速,那麼程度的分值就要佔到75%以上。
1、四川省經濟總量全國排名第六位
2018年四川省的GDP是40678億元,全國排名第六位 ,從總量排名來看是比較靠前的,排名在前面五位的是廣東省9.73萬億、江蘇省9.23萬億、山東省7.65萬億、浙江省5.62萬億、河南省4.8萬億。
四川省經濟總量比較靠前主要還是因為人口基數較大,2018年常住人口8341萬 ,全國排名第4位,而排名在前面的廣東、山東、河南三個省份的經濟體量都在四川前面。經濟總量大主要還是依靠的人口基數較大。
2、人均經濟水平較低
2018年四川省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1元,全國排名第21位 ,人均GDP7387美元,全國排名20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不過7000美元到8000美元區間的省份就包括了湖南、海南、河南、新疆、四川、安徽、河北、青海、江西和山西10個省份。這些省份也很難說有什麼明顯的差別。
3、經濟增速全國排名第8位
2018年的GDP實際增速是8%,全國排名第八位, 在他前面的就是西藏、貴州、雲南、江西、福建、陝西和安徽;2017年四川省的GDP增速是8.1%,全國排名第六位。
2019年前三季度四川省GDP為33892億元,實際增速為 7.8%,全國排名第6位,而實際增速達到了9.85%,全國排名第十位。
3、省內城市分級
一線城市(全國4個): 0個 ;
新一線城市(全國15個): 1個 :
上榜城市:成都。
二線城市(全國30個): 0個 ;
三線城市(全國70個): 1個 ;
上榜城市:綿陽市。
四線城市(全國90個): 6個 ;
上榜城市:南充市、德陽市、宜賓市、樂山市、瀘州市、眉山市。
五線城市(全國128個): 13個
上榜城市:內江市、達州市、廣元市、涼山彝族自治州、遂寧市、廣安市、自貢市、雅安市、攀枝花、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巴中市、資陽市。
四川省共21個地級市,其中是有省會成都是新一線城市,而二線城市 沒有一個上榜的城市,三線城市只有1個上榜城市,四線城市6個,五線城市13個,說明四川發展非常不均衡,省會已經是新一線城市中的佼佼者,但是其他的大部分城市是在四五線城市的。
但是,如果不側重發展成都市,均衡發展有可能嗎?會更好嗎?
小招邀請了社區達人回答這個問題。
根據已經公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GDP排行榜來看,四川省GDP總量排名第6,增速8.0%,排名第6。不論總量還是增速來看,都是全國前列。
全省的整體發展確實比較迅速,細看各市發展就表現不一。2019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並沒有完全公布,以2018年全年GDP來看。
從增速上看,綿陽、德陽、宜賓、南充、甘孜的實際增速都達到9%,都遠遠超過2018年全國GDP增速的6.6%。
從總量上看,成都是四川發展最好的城市。成都的GDP總量在2018年,位列全國第8位,而它8%的GDP增速更是在全國GDP總量10強城市中位列第一。2008年,成都的GDP總量位列全國第14名,10年後位列全國第8,前進了6位,排名近乎縮減一半。
四川省城市等級劃分方面主要參考的是第一 財經 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榜單。
具體榜單如下:
新一線城市有成都
三線城市有綿陽
四線城市有南充、德陽、宜賓、樂山、瀘州、眉山
五線城市有廣安、自貢、雅安、攀枝花、甘孜、內江、達州、廣元、涼山、遂寧、阿壩、巴中、資陽
四川省,陸地面積48萬平方千米,全國排名第5。全省分為21個市州,8300多萬常住人口。境內地形復雜包括丘陸、盆地和高原地區,自然條件惡劣,人口民族多樣化,面臨的發展難點非常突出和復雜。
一、各市州發展現狀
就目前面言,中西部省份普遍的發展思路是集中資源發展省會,然後再帶動發展周邊地區,四川省也不例外。成都佔比全省經濟總量高達38%,省內老二都不到其零頭,足以說明省內市州之間的發展極不平衡。 從上表來看,成都一騎絕塵,1.5萬億的GDP總量,是排名靠後的14個市州之和。 其餘20個市州截止到今年5月,仍有29個國家級貧困縣以及連片深度貧困地區。僅涼山州轄16個縣中便集中11個深度貧困縣,將近97萬彝族同胞屬於深度貧困人口。
由於自然條件惡劣,交通基建落後與缺失,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全省大部分地區缺少工業與產業,經濟建設與 社會 發展程度極其緩慢。 也就導致全省除成都外,僅有綿陽、攀枝花、德陽等少數幾個城市稱得上尚可,基余城市均為欠發展地區。
二、地區之間的分級
作為強省會的成都以1.5萬億的GDP總量位居新一線城市之首,在國際上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在中西部各城市中,綜合實力位居首位。
至於其餘市州就差強人意了,除去綿陽可以稱得上三線城市之外,其餘基本都四線五線或不入線之間。這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現狀,除去省會城市之外,省里沒幾個城市屬於高線城市,基本屬於被遺忘的一群。而作為人口大省的四川又特別突出而已。
『柒』 鹽城東台現在經濟怎麼樣還有消費水平
鹽城東台現在經濟屬於比較發達,人均消費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從公布的成績單來看,東台市GDP排名第一,大豐區排名第二,隨後依次排名:鹽都區、建湖縣、射陽縣、阜寧縣、亭湖區、濱海縣、響水縣、市開發區和鹽南高新區。其中,鹽城大市區GDP總計為2389.97億元,比去年的2297.77增加了92.20億元。
拓展資料:
一,東台市,江蘇省轄縣級市,由鹽城市代管,東台市地處江蘇省沿海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位於東經120°07′~120°53′,北緯32°33′~32°57′之間,市域總面積3175.67平方公里。東台市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截至2019年,東台市轄14個鎮,另轄6個鄉級單位,市政府駐東台鎮。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台市常住人口888410人。
東台古稱晏,又稱西溪、東亭等,1987年國務院批准東台撤縣建市(縣級)。東台市內共有東台站(客貨運)、富安站(貨運)兩個火車站,東台市自古以產鹽出名。東台人多屬江浙民系。東台市是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9年以來,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等稱號。東台市歷史悠久,有護國禪寺,彌陀寺,黃海森林公園,董永七仙女文化園等風景名勝區。其中,董永傳說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自然資源
1,水資源
東台市水資源豐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554.6毫米,多年水資源總量均值118573.3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80872.8萬立方米、淺層地下水資源量為37700.5萬立方米。泰東河作為東台市唯 一飲用水源地,正常保持Ⅲ類水質。市域淺層地下水儲量豐富,但礦化度高,不宜作生活飲用水,可作一般工業用水;深層地下水水質較好,儲量豐富,是優質的淡水資源。2017年,全市深層地下水年允許開采量為700萬立方米,當年實際開采深層地下水660萬立方米。
2,土地資源
2017年,東台市區域總面積317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4054.33公頃,年內增加656.93公頃(凈增加111.15公頃),人均耕地0.12公頃。境內市域東側海岸線長85.4公里,沿海灘塗(含高泥、蔣家沙、竹根沙、爛沙及東沙等輻射沙洲)5.62萬公頃。
『捌』 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就業機會較多,我國各大城市收入水平究竟如何
經濟的發展是每一個國家都在追求的一個目標,只要經濟發展了,民眾才能夠享受到很好的生活,才能夠安居樂業。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濟進入了一個快速的發展期,催生出了很多的經濟發展非常快速,發展水平很高的城市。我國也根據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給各個城市分了等級,如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等。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一二線城市,就業機會也是最多的,很多的人都喜歡到大城市去就業。那麼關於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就業機會較多,我國各大城市收入水平究竟如何?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收入和物價有些不平衡
而且,在大城市雖然收入相對於小城市來說,是高了不少。但是,大城市的物價水平也是非常的高的,房租也是非常的高的。育德人即使拿著過萬的月薪可能也剩不下什麼錢,這就更不用說那些沒有月薪過萬的人的生活了。
關於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就業機會較多,我國各大城市收入水平究竟如何?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玖』 河北這個省經濟水平怎麼樣算不算太窮
河北省雖然說包圍著兩個直轄市,但是這個省份的經濟其實並不怎麼強。一句話總結這個問題的答案的話就是,近年來河北的經濟水平一般,但不算窮。下面就簡單介紹給大家幾個原因(僅供參考):
1、近代以來,城市成為先進思想和文明的基地,引導落後地區前進。但河北的核心是京津,京津不屬於河北。京津吸引河北的人才,但京津的先進思想和文明並沒有傳到河北。另外,河北的城鎮化率很低,河北本身的核心城市石家莊歷史很短,實力很一般。
2、河北臨海卻不能向海而生,海洋經濟弱小和海洋產業薄弱。一方面,河北的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造成河北的港口業務主要以煤炭、鋼鐵為主,外貿經濟和遠洋貿易比重很低,導致港口產業附加值不高。 另一方面,由於有天津港這個北方第一大港的存在,削弱了河北唐山港、秦皇島港等港口的發展潛力。
3、在環保的壓力下,河北省不得已放棄了許多產業與經濟收入來源;財政收入增長乏力,經濟發展舉步維艱。與此同時,北京的發展卻欣欣向榮,人口與產業皆有外溢之勢,於是河北省開始圍繞京津冀一體化「做文章」,希望承接北京的人口與產業轉移,填補之前失落的財政收入。
4、人才流失。河北的發展前景不太好,被北京、天津兩個城市阻隔了南北區域,經濟有斷層,人才外流情況非常嚴重。河北出來的學生,基本會留在京津,因為北京是北方唯一的大城市,不像南方,有長三角城市矩陣、珠三角,南方的一二線城市是多點開花,而北方只有北京,所以學成回老家的比較少,基本在北京發展。
5、河北缺乏品牌意識,沒有形成特徵鮮明的省級形象,這與山東、江蘇等省存在較大差距。
『拾』 四川自貢 經濟水平怎麼樣 窮么屬於幾線城市
一 1 自貢位於四川盆地南部;中國著名井鹽產地、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享有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擁有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的自貢恐龍博物館。自貢東鄰隆昌、瀘縣,南界瀘州和宜賓,西與犍為縣和井研縣毗鄰,北靠內江,全市幅員面積4381平方公里,管轄自流井、貢井、大安、沿灘四區和榮縣、富順兩縣;戶籍人口323.94萬人,常住人口290萬人。2019年自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28.49億元。
2、歷史沿革
自貢市建市的時間不長。抗戰期間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戰時軍需、民食及支援抗戰,1939年劃出富順縣第五區和榮縣第二區的產鹽區,取自流井和貢井第一字合稱自貢市。1949年自貢市解放,隸屬川南行政公署,1952年川南行署被撤銷,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1978年榮縣劃歸自貢市管轄,1983年富順縣劃歸自貢市管轄。自貢市歷史不長,但下轄之榮縣和富順縣歷史悠久。東漢章帝時自貢地區即生產井鹽,著名的鹽井有富世井、大公井。北周武帝時因鹽置縣設鎮,以富世井為名置富世縣,唐代改名為富義縣,明代易名富順縣;以大公井為名設公井鎮,唐代升公井鎮為公井縣,隸榮州,宋代廢公井縣入榮德縣,明代降榮州為縣。明代嘉靖年間,富順鹽業生產中心西移,新開自流等井。富順縣自流井鹽區與榮縣貢井鹽區相距5公里,聯系十分密切。富義廠是構成今日自貢城市框架的雛形。清咸豐時期,太平軍建都南京,淮鹽不能上運,清廷飭令川鹽濟楚。富義廠鹽業生產步入鼎盛時期,年產量佔全川的一半以上,年征稅銀佔全川鹽稅收入的40%,自貢成為四川井鹽業的中心,被譽為「富庶甲於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鹽都」。1911年9月25日吳玉章、王天傑在縣城宣布榮縣獨立,建立軍政府,敲響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喪鍾,榮縣獨立比武昌起義早半個月,「首義實先天下」。
3、自貢經濟優勢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
自貢處於成渝中心點,距離成渝距離均不遠,交通方便,以公路交通為主,路網較為完善。內宜高速、樂自高速、成自瀘赤高速、自隆高速四通八達,自貢的高速路網已實現「區縣通」;自貢乘高速客車可直達任何一個城市。內昆鐵路橫貫全境,在自貢境內設多個車站,可通國內所有重要城市,建設中的川南城軌經過,在自貢設有自貢東站和富順站;位於自貢貢井區成佳鎮的鳳鳴通用機場已投入使用。
4. 礦產資源豐富
自貢市頁岩氣資源分布面積廣、理論儲量較大(約2.5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富順—永川、威遠、井研—犍為3個頁岩氣區塊,其中,富順—永川區塊涉及市境富順地區,威遠區塊涉及市境榮縣大部分地區,井研—犍為區塊涉及 市境榮縣與樂山市交界地區。岩鹽資源集中分布在榮縣西側的長山鎮一帶,占「威西岩鹽體」的1/3;
頁岩氣豐富,鹽礦儲量多,以自貢的化工和材料行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5. 文體產業發達
自貢文體產業發達,已經形成了有相當有影響力的文體產業和文體項目,比如:
A.自貢燈會
自貢燈會成為國內與哈爾濱冰燈南北交相輝映的具代表性的燈會。自唐以來自貢便有新年燃燈習俗,清代即有「獅燈場市」、「燈竿節」,上世紀初,又漸形成節日的提燈會,更有放天燈、舞龍燈、戲獅燈、鬧花燈等活動。從而發展為集地區民風民俗之大成的會節。
6. 地狹人少,空間有限
自貢市管轄4個區、2個縣,幅員面積4381平方公里,是四川面積最小的市,只有成都市的四分之一,也是中國所有地級市面積算是比較小的。自貢市人口少,戶籍人口323.94萬人,常住人口290.14萬人,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47.74萬人,鄉村人口142.4萬人,在四川21個市州相比,也是排16位(按戶籍人口計算)。自貢地狹人少,經濟發展潛力有限;
7 水資源貧乏
自貢市處於四川盆地南側,離長江、岷江不遠,一般人很難把自貢與水資源缺乏聯系起來,但現實是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4.58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量2.10億立方米,是工程型、水質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量和畝均水資源量分別為502.5立方米、454.2立方米,分別佔全省人均水資源量和畝均水資源量的15.8%和14.7%;特別是人口稠密、廠礦集中、商貿繁榮的城市中心區,缺水問題尤為突出,人均水資源量為289.7立方米,只有四川省人均水資源量的9.1%。
二 不算窮 自貢原來在四川僅次於成都,重慶哈。現在從城市規模也可以看得出來自貢原來是輝煌過的,但是由於不靠江,又未處於成渝中點上,所以交通區位的劣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貢的發展,雖然近年來自貢的經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是相比其他城市發展來說,速度並不算快。 三 五線城市 現在的自貢地位下降了很多,原有的化工優勢逐漸衰落,其他工業又被四川其他更強的二級城市所超過,已經從原來的四川第三大城市跌到綿陽,德陽,南充,宜賓,樂山,攀枝花之後了。好在現在四川省出台了成都經濟圈規劃和川南城市群規劃,加大川南城市與成都的聯系,規劃有鐵路,高速公路穿過川南諸多城市,成-自-瀘高速公路就是項目之一,自貢應該抓住這次機會,彌補自己的交通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