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永州市哪個縣經濟最發達
永州九縣兩區,冷水灘自然是最繁華,永州市區的中心。除開冷水灘、零陵兩區,祁陽縣應該是經濟排在第一。
㈡ 雙牌縣的經濟
雙牌處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境況,糧食自給不足,但雙牌縣確定五大優勢農產品區域帶:即江村、理家坪名特稀棗子區,種植200餘畝中華梨棗示範;麻江、茶林優質紅皮軟籽石榴區,在茶林種植130畝石榴示範;五里牌、瀧泊鎮四季時鮮水果區,在平福頭鄉、瀧泊鎮(江西村)已種植100畝桃、李、枇杷、葡萄示範;何家洞、陽明山時令冬桃區,示範種植面積100餘畝;瀧泊、平福頭優質雜交水稻制種區,年制種面積達5000餘畝。這些按區域優勢種植的水果發揮了應有的示範推廣作用,雙牌縣的水果產業正在改變原來的單一格局,不但面積不斷擴大,而且在向「新、特、優」方向發展。
2012全年雙牌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61800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216150畝,增加900畝。農作物播種面積中,早稻面積57011畝,增加1039畝;晚稻面積63000畝,增加1350畝;玉米面積35100畝,增加1950畝;花生面積3900畝;蔬菜面積64200畝,增加4048畝;果瓜面積3450畝,增加450畝。雙牌縣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積55515畝,幼林撫育面積17.1萬畝。主要林產品產量:木材6.71萬立方米,松脂1342噸。
2012全年雙牌縣生豬出欄23萬頭,比上年增加5.81萬頭;家禽出籠190.8萬只,增加12.5萬只。年末生豬存欄18.18萬頭,比上年增加5.36萬頭;家禽存籠130萬只,增加6.8萬只。全年肉類總產量22921噸,比上年增長22.9%;水產品產量3663噸。 2012年,雙牌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7200萬元,增長32.5%。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18萬元;城鎮固定資產完成投資293800萬元,增長26.1%;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5000萬元,增長84%;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8400萬元, 增長25.4%。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實現64442萬元,增長12.2%。
2012年,雙牌縣城市基礎設施投入約0.956億元;住宅和房地產開發投入 2.6億元,其中公共建築3.6萬平方米,工業建築1.3萬平方米,開發房3.5萬平方米,保障性建房12.9萬平方米,私人建房1.9萬平方米;綠地率達到33.41%,同比增長2%。縣城面積由原來的4平方公里增加到7.8平方公里。
㈢ 湖南永州2區9縣,哪個縣最繁華
祁陽縣,最繁華,其次是東安,祁陽是永州最多的人口縣。
祁陽縣位於湘江中上游,東接常寧市,南臨新田、寧遠、雙牌縣和郴州市桂陽縣,西抵零陵區,北連衡陽祁東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5′-112°14′,北緯26°02′-26°51′。總面積2519平方千米。總人口98萬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駐浯溪鎮,郵編:426100。代碼:431121。區號:0746。
祁 陽 簡 介
祁陽縣位於湖南南部,在東經111035ˊ—112014ˊ,北緯2602ˊ—26051ˊ之間,屬永州市管轄,面積2565平方公里,合378萬畝,其中耕地66.8萬畝,佔17.6%,林地 萬畝,占%,水面35.2萬畝,佔9.3%,2000年底人口為97.72萬人,除漢族外,另有3400名瑤、苗等少數民族。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在此過程中,我們真誠的希望並竭誠歡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來祁陽開發和投資,共創美好的未來。
悠久的歷史 光榮的傳統
祁陽從三國時期(268年)開始置縣,至今已是一個1730多年的古縣,。歷史上名人輩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是革命老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有2000多人為革命壯烈犧牲,其中有雷晉乾、蔣毓華、劉東軒等著名先烈,涌現了劉金軒、周玉成等紅軍將領,造就了陶鑄、王首道等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傑出的領導人。
宜人的氣候 豐富的資源
祁陽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8.2攝氏度,一月平均溫度6.1攝氏度,七月平均溫度29.7攝氏度,年平均日照數1623小時,年無霜期291天,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地形以丘陵為主,南北高、中部低,俗稱「蛋型」小盆地,境內最高峰海拔1530米,最低處只有58米。湘江自西而東綿延96公里,境內主要支流有白水、祁水、清江,還有246條一公里以上流程的溪谷涓流,河網沖溝總長9044公里。由於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地形高低懸殊,全縣水資源總量達250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達21萬千瓦時。已探明的礦藏有煤、鐵、錳、銻、鋅、大理石、石灰石、耐火泥、重晶石等20多種,其中煙煤儲量1.03億噸,是全省產煤重點縣;植物資源主要有杉、松、楠、樟、桐、油茶、銀杏、中草葯等,杉木蓄積量達200多萬立方米,素有「湘南亞森」之稱。油茶林49.5萬畝,年產茶油2000—3000噸,為國家「杉木豐產林」、「油茶低改」重點縣。
秀麗的風景 眾多的名勝
位於縣城南郊湘江南畔的全國第二大碑林——浯溪,以其豐富的文化古跡和秀麗的自然風光蜚聲海內外。碑林保存了自唐代以來歷代名人詩詞書畫摩崖石刻505方,其中唐朝詩人元結撰文、書法家顏真卿大字正書的《大唐中興頌》石刻,因文奇、字奇、石奇而稱「三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陶鑄同志銅像及其革命事跡陳列館也於1988年在浯溪建成,為浯溪更添一景。文昌塔、紫蘿峽、江村石林、萬卷書岩、梅花洞、坦里岩等勝跡傳奇迷人。
優越的區位 完備的設施 祁陽處於衡陽、桂林之間,是內地的前沿、沿海的內地,是國務院批準的湖南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之一。湘桂鐵路、322國道、衡昆高速公路、三南公路(湖南、贛南、閩南)貫穿全境,湘江從縣境中心穿過。祁陽火車站年貨物吞吐量達150萬噸,水路湘江終年通航,可直抵長沙、武漢、上海。縣內鎮鎮通油路、鎮鎮通行動電話、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村村通廣播電視。境內有大小發電站80多處,年發電量1.5億千瓦時,輸變電路線1700公里,110千伏變電站3個,1 個220千伏變電站正在興建,全縣形成了大小電網相聯的供電體系,電力充足,價格低廉,是全國第二批初級電氣化建設先進縣。共有城鎮21個。其中,縣城城區面積16.8平方公里,街道寬敞設施齊全,規范配套,建有5座賓館,2個日供水5萬噸的自來水廠,人均居住面積18.6平方米,是全國住房先進縣;市內交通公交與出租汽車便利快捷。
強勁的實力 繁榮的經濟
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40.27億元,財政收入1.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45元。農業建成八大基地,六大主導產業,商品糧、瘦肉型生豬成為全國基地縣,水果是全省基地縣,油茶產量居全省第二,溝函模式化稻田養魚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推廣項目。工業小區內八大主要產品批量大,品質好,形成了輕化、冶金、機電、食品、建材五大支柱產業。鄉鎮企業區域化發展,祁黎工業小區被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和「湖南省星火技術密集區」。
文明的素質 快捷的效率 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科技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縣,教育被評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縣」, 教學設施不斷改善,教育素質不斷提高,每年向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2500人以上。初級衛生保健達到省頒標准,是全省首批衛生縣城。社會風氣和公民素質不斷提高,陶鑄「心底無私天地寬」的高尚情操得到弘揚,連續6年保持「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稱號,政府、部門辦事規范高效,政務公開,飲譽內外。
第 1 樓
祁陽簡介
歷史溯源——
祁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祁陽因地處祁山之南而得名,因有浯溪而聞名,是一個古老的邑縣,始建於三國時期,至今有1800多年歷史,是革命老區,最早的開放縣之一,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同志的故鄉。
地理位置——
祁陽位於「湖廣熟,天下足」魚米之鄉的腹地,湘江中游。南通粵桂,北抵衡岳,東連淅贛,西接川黔。
區劃與人口、土地資源——
祁陽有面積2538平方公里,人口近100萬,轄27個鄉鎮、5個農林場所,951個村(居)委會。
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水資源——
祁陽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水源充實,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四季分明,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煤、石灰石、鐵、錳、銻、鋅等20多種,享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稱 ;用村林有杉、松、樟、楠等,經濟林以油茶為主,兼有油桐、烏桕;葯材主要有白果、烏梅、杜仲、淮山、丹皮、白芍、香附、烏葯、蛇膽等100餘種。其中煙煤儲量1億噸;用材林6.4萬公頃,林木蓄積量達200萬立方米; 油茶林40萬畝;以柑桔為主的水果28萬畝;水資源總量250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21萬千瓦。
旅遊資源——
祁陽境內文化古跡眾多,風景秀麗迷人,旅遊資源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風光別致,景色宜人。由浯溪碑林、文昌寶塔、瀟湘樓、甘泉寺、大江自然風光、金洞漂流、陶鑄故居七大景區構成核心風景名勝區。浯溪碑林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是全國第二大石刻碑林,現存有唐代以來摩崖石刻505塊,楷、行、草、纂諸體皆備,是全國罕見的露天碑林,由元結撰文,顏真卿大字正書的《大唐中興頌》,自古以來稱其三奇:文奇、字奇、石奇,世稱「摩崖三絕」,楊名天下。
經濟情況——
經這五十多年的建設,祁陽的經濟已有了較大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年均GDP增速達 %。祁陽縣還是經國務院批準的湘南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之一,也是湖南省招商引資重點縣。全縣已建成種類工業小區21家,分布在國道、省道旁及各建制鎮內,水、電、路、訊等配套設施齊全。其中:位於322國道旁的祁黎工業小區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而沿三南路的白水、觀音灘工業小區已發展成為「三來一補」加工帶。建有配套齊全的四大灌區的渠系工程,旱澇保收面積達90%以上。全縣建有大小電站85處,總裝機容量6萬千瓦,年發電量1.6億千瓦時,建成了國家、地方電網相聯的發供電體系。
運輸郵電業——
交通便捷,湘桂鐵路、G322、S1811和衡昆高速公路貫穿全境,鎮鎮通郵路、村村通公路;湘江從縣域中心通過,終年通航,可直抵長沙、 武漢、上海,縣城距永州機場僅30公里,祁陽火車站年貨物吞吐量達150萬噸,客站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縣級站;通訊發達,通行動電話、程式控制電話和微波電視。可在家高速寬頻上網。
人民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742元提高到2001年的5425元,年均增長13.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85年的398元提高到2001年的2280元,年均增長11.5%。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截止2001年底,全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32.09億元,人均儲蓄存款余額3135元。隨著全縣住宅建設和城區改造的持續發展,城鄉居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1980年的13.2平方米增加到42.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由1980年的18.6平方米增加到38.56平方米。城市化水平有很大提高,1980至2001年間,城市自來水普及率由55.2%提高到99.7%,煤氣、液化氣普及率由9.5%提高到24.8%。
㈣ 2014,12月永州市經濟在中國排名到多少位
全省 地區 2012年 2013年 2012年常 人均 人均 人均
排名 GDP(億元) GDP(億元) 住人口(萬) GDP(元) GDP(美元) GDP排名
8 永州 1048.57 1161.75 525.82 22094.06 3567.47 12
這是在yongzhoumh上看找到的,永州在全湖南經濟排第8位,在全國的排名你就能想得到了!
㈤ 永州市的GDP
祁陽縣最繁華的東安,祁陽是永州人口最多的縣。
祁陽縣位於中上游的湘江,東至南新田,寧遠,雙牌縣,常寧市,郴州市桂陽縣,西抵零陵區,衡陽市祁東縣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5'-112°14',北緯26°02'-26°51'。 ?2519平方公里總面積。總人口98萬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在吳城,郵編:426100。郵編:431121。編號:0746。
祁陽關於
祁陽縣位於湖南南部,N 111035-112014緯度2602-26051,是永州市管轄下的,覆蓋面積?2565平方公里。 ,或3.78億英畝,其中6680萬多畝耕地,佔17.6%,萬畝林地,占%,35200000英畝的水面在2000年年底的9.3%的人口為97720000人,占,除了3400耀瀚,另一個苗和其他少數族裔。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衷心希望並竭誠歡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祁陽發展及投資,以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
祁陽從三國時期(268年)開始置縣,有一個1730年的古縣。名人的歷史,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革命老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000多人為革命壯烈犧牲,其中包括雷晉干,姜吁滑,劉東暄著名烈士,涌現出如柳金萱和周禹城紅軍將領,陶朱,汪熟悼創建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者。
氣候宜人,資源豐富
祁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8.2度,一月平均氣溫6.1攝氏度,7月的平均氣溫為29.7攝氏度。年平均日照1623小時的,無霜期為291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主要是丘陵地形北高南低,中,通常被稱為「蛋形」小盆地內最高的山峰海拔在1530米,最低只有58米。湘江流域從西到東,綿延96公里,主要支流白水,祁水,清江內,有246處理超過一公里的山谷涓流河網溝壑長度9044公里。由於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地勢高低懸殊,全縣水資源總量的25十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1萬千瓦時。已知礦物礦床的煤,鐵,錳,銻,鋅,大理石,石灰石,耐火粘土,重晶石20瀝青煤炭儲量1.03億噸,是全省產煤鍵縣;植物資源冷杉,松樹,南,張通,茶花,銀杏,葯材及其他儲備總額為200多萬立方米,杉木,被稱為「湘南亞森說。油茶林4950萬多畝,年生產能力2000-3000噸茶油,為國家」中國杉木,油茶低改「重點縣速生豐產林。
美麗的風光和眾多景點
位於南郊湖南江南河國家森林公園碑林 - 吳曦,憑借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自然的第二大縣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碑林保存的古代歷代名人摩崖石刻505方自唐代,元傑,唐代詩人,作家,書法家書「湯中興頌石刻的字元,並說文奇字奇,石奇被列入「三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陶鑄同志銅像,建於1988年的革命事跡畫廊吳曦在一個國王的禮物吳曦,文昌塔,紫蘿峽江村石林,萬卷書岩,梅花孔,譚巷,岩石和其他著名的歷史傳說是迷人的。
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設施祁陽,衡陽,桂林,內地的前沿,沿大陸海岸的試驗區之一嗎?國務院批准在湖南改革開放的過渡。湘桂鐵路,衡昆高速公路,322國道,三南公路(湖南,江西南部,福建南部)通過從湘江貫穿全境縣城中心。祁陽火車站年貨物吞吐量達到1.5億噸,湘江通航的水道全年,直到長沙,武漢,上海。縣城,鎮的瀝青道路,通過在每一個行動電話,程式控制電話村,村村通廣播和電視有80多個大小發電站,年發電量1.5億千瓦時,輸電線路1700公里,110千伏變電站3座,220千伏變電站正在建設中,全縣形成大小電網相關的電氣系統,充足的動力,低廉的價格,是第二批的水電初級電氣化先進縣,共有21個城市和城鎮。哪個縣市區的嗎?16.8平方公里,設備齊全寬敞的街道,規格,支持5家酒店,日供水5萬噸的自來水廠,人均居住面積為18.6萬平方米,是一個全國性的住房先進縣的城市交通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和計程車。
/>雄厚的實力和經濟繁榮
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4.027十億人民幣,1.45億元的財政收入,人均純收入農民2245元的。完成了8個農業基地,成為該國的6個領先行業,商品糧,瘦豬基地縣,水果是全省基地縣,油茶產量排名第二在全省,溝信模式稻魚糧農組織項目,以促進。散裝的8主要產品被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區域化發展鄉鎮企業,齊力工業區,工業區大,質量好,光,冶金,機械,電子,食品,建材五大支柱產業的形成。在示範區,「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和「湖南省星火技術密集區」。
文明素質快速有效地實施「科教興縣,科技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縣的戰略,教育已獲得了國家」兩基本先進縣,不斷改善教學設施,並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交通學院每年的新生2500餘人。初級衛生保健達到部頒標准,全省衛生縣城。質量不斷提高的社會價??值和公民,陶鑄「心底無私天地寬的高尚情操,促進其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政府部門的標題。規范,高效的政務眾所周知,在內部和外部。
歷史淵源 -
祁陽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豐富的文化遺產祁陽縣。祁陽縣位於岐山南部命名為著名的吳曦,是一個古老的邑縣,始建於三國時期,有1800多年的歷史,革命老區,最早的對外開放縣之一,是老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同志的故鄉。
位置 -
祁陽縣在湖廣熟,世界的腹地,是足夠的,「流淌著奶和蜜的土地,中游的湘江,南通,廣東,廣西,北抵衡岳,東連西甘,西部四川和貴州。
區劃,人口,土地資源 -
的祁陽面積的?2538平方
礦產資源,動植物,水資源 -
祁陽縣豐富的自然平方公里,人口近100萬,轄27個鎮,5個林業的選項,951個村(居)委會。資源,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已探明儲量有20種以上的煤炭,石灰石,鐵,錳,銻,鋅,享受在鎮有色金屬「聲譽,村林,冷杉,松樹,樟樹,楠林的山茶花,無論是中國烏桕油桐,葯材銀杏,烏梅,杜仲,山葯,丹皮,白芍,香附,烏葯,膽等100種為主。煙煤儲量在100萬噸以上; 64,000公頃的木材,森林蓄積量的2000000立方米油茶林40畝,28畝柑桔為主的水果; 25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水電儲備量210000千瓦。
旅遊資源 -
眾多的祁陽縣境內文化古跡,風景和迷人的旅遊資源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獨特的風景,風景秀麗。文昌寶塔瀟湘樓,甘泉寺,的重大自然風光,,金東區漂流,陶鑄故居的七大景區森林碑林吳曦,構成了核心景區。吳歙碑森林是一個國家主要的文化遺跡保護,是該國的第二大石頭森林的石碑,自唐代摩崖石刻505,楷,行,草,編譯各機構都准備的,是一個難得的開放,空氣森林的石碑元結撰文,顏真卿的「唐中興頌」的字元,自古被稱為三奇:文奇字奇,石奇,世界「摩崖三絕,楊明世界。 / a>
經濟形勢 -
經過50多年的建設,祁陽縣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明顯快。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祁陽或由國務院批準的湘南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是湖南省投資重點縣之一,全縣已建成21種工業區,坐落在國道,省道和鎮,水,電,路,通訊等配套設施。包括:齊鋰業區位於322國道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以及三南白水,觀音灣泳灘工業地區已經發展成一個「三來填補加工區。建立了完整的4個灌溉渠系工程,旱澇??保收面積的90%以上。全縣建有大小電站85,總裝機容量6萬千瓦,年發電量1.6億千瓦時,建成全國,地方電網發電,供電系統聯系起來。
運輸,郵政和電信 -
交通便利,湘桂鐵路,G322,S1811和衡昆高速公路貫穿鎮郵政服務之間的公路,村村通公路;湘江流域的縣中心通過通航全年,可以是直線,武漢,上海,長沙縣機場是僅30公里,從永州,祁陽火車站站每年的貨物吞吐量150萬噸,客運南站是全國最大的縣級站,通訊發達,行動電話,程式控制電話和微波電視。高速寬頻在家裡上網。
由於人們的生活 -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2001年在1985年至5425元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742元,年均增長13.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398元上升在1985年2,280萬元,2001年,平均每年環比增長11.5%。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由2001年年底,在全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3.209十億元,3135元,人均儲蓄存款余額的。與縣住宅建築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城市和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繼續改善,1980年的13.2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為42.7平方米,每對城鎮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積?農村在1980年為18.6萬平方米的居民到38.56平方米。城市化水平已大大提高了1980年至二○○一年,全市自來水普及率由55.2%至99.7%,煤制氣,液化氣普及率提高到24.8%,9.5%。
㈥ 湖南永州經濟發展怎麼樣
摘要 2018年永州GDP為1805億元,在湖南14個地級市中,排名第8位,永州經濟發展處於中下游水平,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永州在湖南來說是有點落後,一個農業大市, 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業,目前發展還是靠旅遊產業。
㈦ 永州最窮三個縣
江華、新田、雙牌三個縣城經濟較為落後。
根據湖南永州市2020年一季度統計部門統一核算的GDP數據,這三個縣城的GDP排名為倒數後三位,經濟不發達,比較落後貧窮。
永州,雅稱「瀟湘」,湖南省轄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湖南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下轄2個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2.24萬平方千米,地勢三面環山、地貌復雜多樣。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11月1日零時,永州市常住人口為5289824人。
㈧ 永州經濟在湖南省排第幾
2007年湖南各市州若干經濟數據及排名GDP(億元):
永州市: 327.85
GDP增長率(%):
永州市: 11.8
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計算)(元):
永州市: 6544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永州市: 112.2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永州市: 99.45
進出口總額(億美元):
永州市: 1.45
人口(萬人):
永州市: 572.7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永州市: 6261
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永州市: 2446
其實不要太關心這個`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小城也有自己的樂趣```反正大部分人都是喜歡自己的家鄉的..呵..
㈨ 永州市哪個縣的經濟最落後了
雙牌縣是永州經濟最落後的一個縣。因此雙牌縣擁有永州市唯一一座國道收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