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字經濟包括哪些行業
數字經濟包括通信產業、計算機基礎技術產業、軟體產業、軟硬一體化產業、互聯網產業這五大行業。
數字經濟是指,以現代信息網路作為重要載體、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正確使用詞語,對不同的具體行業專業名詞進行詳細的解說,可以讓人們能夠精準的掌握它的重要意義。
正確使用詞語需要注意以下不同幾點:
1.詞義涵蓋的范圍不同。
如:「開墾、開拓、開辟」都有「開發」之意,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為可耕種的土地;「開拓」指在原來開發的基礎上加以擴充;而「開辟」著重指新開發、新開創,詞義范圍較大。
2.詞義側重點不同。
如:「才能」和「才華」,都含有能力、特長的意思,但「才能」著重指辦事的能力或對知識、技能、技巧的運用能力,而「才華」則著重指在文學的智慧與特長;
「發現」和「發明」都有新出現的意思,但「發現」著重於新找到原本就存在的事物,而「發明」著重在新創造出本來不存在的事物。
3.詞義的輕重不同。
如:「損壞」與「破壞」,都有使物體毀壞的意思,但「損壞」一般是無意的,「破壞」則是有意的;
「誣蔑」和「誣陷」都有無中生有地硬說別人做了某種壞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實,破壞別人的名譽,而後者則是妄加罪名,誣告陷害,兩者輕重不同。
1.詞語的習慣搭配不同。
如:發揚——優點、作風、傳統;發揮——作用、干勁、創造性、積極性;改進——工作、方法、技術;改善——生活、關系、條件;交流——思想、經驗、物資;交換——意見、禮物、資料。
2.詞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礙(動詞)——剝削阻礙生產發展;障礙(名詞)——排除一切障礙;強大(形容詞)——強大的動力來自崇高的理想;
壯大(動詞)——人多可以壯大聲勢;精華(名詞)——這是全書的精華;精彩(形容詞)——這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
『貳』 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主要包括哪些行業
最近幾年來,國家也正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並且輻射范圍、影響程度等方面的發展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人還不了解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以及主要包括哪些行業?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數字經濟 實際上,數字經濟又稱智能經濟,是工業4。工業經濟的本質特徵是信息經濟、知識經濟和智能經濟的核心要素。正是由於數字經濟帶來的新機遇,中國在許多領域實現了超越性的發展。
另外,所謂的數字經濟也是一個經濟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數字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樣可以給整個經濟環境和活動帶來了根本性變化。數字經濟也是信息和商業活動數字化的全新社會政治和經濟體系,企業、消費者和政府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交易增長迅速。
至於數字經濟的行業,包括:5G基站、局端、寬頻等通信行業;晶元、集成電路、電池等計算機基礎技術;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等軟體行業;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軟硬一體化行業;以及網路文學、直播、游戲等互聯網行業。
『叄』 大數據未來就業崗位都有哪些
大數據人才的學歷層次分為4個大類,分別是碩士及以上、本科、專科、專科以下。本科佔比最高,其次是碩士及以上,專科佔比12.22%。大數據從業者們,主要來自4類專業,分別是數理類、經濟管理類、計算機類及其他專業。計算機類佔比最高,其次是數理類。
大數據薪資水平分布:當前,大數據人才的薪資處於相對較高水平。薪資在1萬元以下,占總人數的34.6%;1萬元-2萬元佔比為35.64%;2萬以上佔比為29.77%。
目前企業提供的大數據崗位按照工作內容要求,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①初級分析類,包括業務數據分析師、商務數據分析師等。
②挖掘演算法類,包括數據挖掘工程師、機器學習工程師、深度學習工程師、演算法工程師、AI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
③開發運維類,包括大數據開發工程師、大數據架構工程師、大數據運維工程師、數據可視化工程師、數據採集工程師、資料庫管理員等。
④產品運營類,包括數據運營經理、數據產品經理等。
關於大數據未來就業崗位都有哪些,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大數據工程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肆』 大數據行業就業方向有哪些大數據技術就業崗位有哪些
方向:大數據開發方向,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方向,大數據運維和雲計算方向
就業崗位:
1、大數據工程師
大數據工程師的話其實包涵了很多,比如大數據開發,測試,運維,挖據等等,各個崗位不同薪資水平也不大相同。總的來說的話它共有6093個崗位在智聯招聘上招聘,平均工資也在11643元。
2、Hadoop開發工程師
職位描述:參與優化改進新浪集團數據平台基礎服務,參與日傳輸量超過百TB的數據傳輸體系優化,日處理量超過PB級別的數據處理平台改進,多維實時查詢分析系統的構建優化。
3、大數據研發工程師
職位描述:
構建分布式大數據服務平台,參與和構建公司包括海量數據存儲、離線/實時計算、實時查詢,大數據系統運維等系統;服務各種業務需求,服務日益增長的業務和數據量。
4、大數據架構師
大數據架構師的招聘崗位有1446個,從招聘的薪資來看,大數據架構師基本薪資都是15K~60K,大數據架構師的薪資可以說是相當可觀的,在大數據行業里,大數據架構師的酬勞可以說是領先與其他的,所以大數據架構師對於人才的要求也是比較嚴格的。
5、大數據分析師
工作職責:根據公司產品和業務需求,利用數據挖掘等工具對多種數據源進行診斷分析,建設徵信分析模型並優化,為公司徵信運營決策、產品設計等方面提供數據支持;負責項目的需求調研、數據分析、商業分析和數據挖掘模型等,通過對運行數據進行分析挖掘背後隱含的規律及對未來的預測。
『伍』 什麼叫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包括哪些行業
經濟學里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在技術層麵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5G通信等。『陸』 文科學生可以選擇數字經濟專業嗎數字經濟的就業方向有哪些
數字經濟的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好,規定學員掌握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動態性,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大數 據、雲計算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和總數統計分析方法,發覺、剖析與處理實際金錢問題。 大學畢業可學生就業於數字經濟的有關的我國各個監管單位、工商類的企業、金融企業、科研機構及數 字產業,從業數據統計分析、產業數字化基本建設等。例如可以從業相關區塊鏈技術、人力智能、物聯網技術。
積極開展數據行業國際性標准和規范制訂。會展業與管理類專業塑造具有管理方法、經濟發展、法律法規及會展管理層面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了解展覽策劃、營銷推廣、管理方法和業務等整個過程操作實務運行步驟,具有展會機構與監管等能力素質,具備很強的外國語和電腦應用工作能力,能在企、機關事業單位等有關部門從業展會營銷推廣、展會展會宣傳、展會新項目開發設計與管理方法、會議組織與管理、展台設計等職位及其課堂教學、科學研究領域運行的工商管理類展會國際商務高端應用型專業人才。
『柒』 看看數字經濟里,蘊含了多少新崗位
通過數據標注實現圖像識別、設置模型進行供應鏈管理、利用大數據嘗試個性化教學……今年以來,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在為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提供助力的同時,也創造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職業。
隨著新基建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還將帶來多少機會?這些逐漸興起的新崗位里,有你的身影嗎?
穩!築牢數字基礎創造更多機遇
新職業的發展離不開新經濟的澎湃。今年以來,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系列舉措不斷推出。數字基礎進一步夯實,為創新創造帶來更多可能。
目前,工信部正加快推動數字基礎設施核心技術和應用技術協同攻關,加快5G網路建設進度。預計年底實現5G地級市室外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有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
在5G帶動和需求引領下,產業數字化在數字經濟中的主引擎地位進一步鞏固。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支持面向智慧醫療、虛擬企業專網等7大領域的5G創新應用。
工業互聯網外網建設和內網改造、計算能力的布局等也在穩步推進。相關研究表明,預計今年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11%。
數字領域人才培育也在提速。不久前,教育部與工信部聯合發布《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指南(試行)》,在關鍵基礎軟體、大型工業軟體等領域,培育建設一批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加快人才培養。
工信部提出,將圍繞數字經濟對人才的特色化需求,建設完善教學體系,注重產業導向,鼓勵企業開放資源,促進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無縫對接。
『捌』 數字經濟包括哪些行業從業資格
通信業、計算機基礎技術、軟體行業、互聯網行業。
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1、通信業。數字經濟中的通信行業包括4G/5G基站、局端、寬頻、智能手機等。
2、計算機基礎技術。包括晶元、集成電路、電池、屏幕、內存、存儲。
3、軟體行業。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個人軟體、辦公軟體、企業軟體、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感測器、物聯網。
4、互聯網行業。包括互聯網新聞資訊、網路文學、網路直播、游戲、視頻、數字音樂、網上社區、內容搜索、地圖導航等。
『玖』 數字經濟是學什麼的這個專業的就業方向有哪些
作為一個生活在小鎮青年來說,我對現在的數字社會充滿了疑惑和憧憬,數字文化的發展,綁定了真實底層社會人員的奮鬥力,沒有人願意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發展,只想一步登天,不為承認和實現自我真正價值,只想著生活在自己的想像的世界當中。數字財富,沒有真是貨幣的流通,那就是一串數字,但是貨幣是市場認可的,數字是無線大的,目前我相信大家能做好貨幣管理,對於數字管理目前還是做不到真正管理的。
產業數字化深入推進,由單點應用向連續協同演進,數據集成、平台賦能成為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關鍵。2019年我國產業數字化增加值約為28.8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9.0%。其中,服務業、工業、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37.8%、19.5%和8.2%。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推進政府治理從低效到高效、從被動到主動、從粗放到精準、從程序化反饋到快速靈活反應轉變,新型智慧城市已經進入以人為本、成效導向、統籌集約、協同創新的新發展階段。
『拾』 大數據時代 數字經濟需要怎樣的工作崗位
大數據時代 數字經濟需要怎樣的工作崗位
從金融到衛生保健、銀行服務和汽車,數字解決方案正在推動當前全球經濟各行各業的增長。
這一增長的關鍵是具有全新數字技能的勞動力大軍。各國政府正在採取措施,解決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嚴重人才短缺問題。
新加坡注重數字技能教育
新加坡是該項工作的先行者,區域內的技術領軍者。作為該國智慧國願景的一部分,新加坡特別注重數字技能教育。
為提升其「亞洲創新門戶」的地位,新加坡近期重申其承諾——2017財年在ICT招標方面支出24億新幣(摺合17.3億美元),以推動該國數字轉型和智慧國家工作。此外,預計2016~2018年期間將新聘用53000名專業人員。鑒於2015年新加坡約有20000個ICT崗位空缺未能填補,投資於技能發展將在新加坡邁向數字時代的征途中占據重要地位。
「這不僅是一項願景,它也能確保我們繼續在全球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新加坡信息通信媒體發展管理局(IMDA)首席執行官TanKiat How說,這是為了「培養未來勞動力大軍並確保我們的青年人和下一代能跟上數字經濟的潮流。」
「技能提升」和「技能重塑」
除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向學校孩子們講授技術知識的「汽車實驗室」項目外,新加坡政府還啟動了針對畢業生的公司輔導項目,促使他們掌握技術實踐技能。企業主導培訓計劃(CLT)快速跟蹤新入行專業人士並對已有專業工作經驗的人員進行技能提升和技能重塑,獲取數據分析等緊缺技術崗位所需的技能,由此為就業市場提供支持。
私營部門企業共同投資,為專業人員提供最初12個月的現場結構化培訓。這意味著企業可以獲得高級人才,同時更加廣泛地滿足行業需求。該結構化項目已協助很多本來不打算在技術領域從業的青年選擇技術崗位。
「盡管很多新加坡人贏得了數學國際奧林匹克競賽大獎,但出於某種原因,它並不是一個『招人喜歡』的職業選項,人們可能不會選擇這條職業道路。」SAS新加坡分公司運營總監Tan Poh Choo指出,SAS是一家商業分析軟體和服務公司,「如果政府有一個結構化的項目,可惠及這個行業,那麼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入其中。」
培育本地技術創新
像素工作室(PIXEL Studios)是一個專門供內容創建者和游戲開發者開展試驗、協作、創新同時發展其技能和平台的設施。
「我們希望幫助人們不僅只是開發一種產品,還要培育一個有活力、可持續的行業。」南洋理工互動和數字媒體學院副院長及像素工作室Ng Kianm Bee博士如此表示。
「即使你的產品失敗了,我們也知道你有足夠的技能將你的企業帶入下一階段。」從這種創業經驗獲得的企業敏銳度正在幫助將新加坡的技術人才轉化為可促進國內創新、推動未來發展的勞動力大軍。
馬來西亞取得的成功
在新加坡的鄰國馬來西亞,另一項數字變革正在進行中——這是一項首先側重於為分布在農村地區的民眾提供更好ICT接入和基本技能的舉措。
根據馬來西亞政府的統計數字,去年,馬來西亞17.8%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於「數字經濟」,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拉扎克也宣布2017年為互聯網經濟年。但是,城鄉社會經濟發展仍存在差異。因此,推動本地ICT經濟是該國一項重要的目標。
馬來西亞通信和多媒體委員會(MCMC)認為,在馬來西亞努力步入發達國家行列的過程中,為所有馬來西亞人普及ICT知識並確保至少每個馬來西亞人可獲取基本互聯網接入和基礎性互聯網知識是該國政府採取的眾多措施之一。
農村互聯網中心的重要作用是藉助互聯網接入和政府運營的農村互聯網中心提供培訓,馬來西亞的本地創業者正在增加其在線宣傳力度並收獲回報。
創業者Tajul Rusydi Akasyah Bin AbdAziz是位於海濱小鎮Melaka的「Tapai PulutSarimah」的所有者,他採用該鎮互聯網中心的設施更新自己公司的Facebook網頁,成箱地銷售當地一種用米發酵釀制的小吃。這位26歲的青年人2016年開始光顧互聯網中心,而中心也幫助他將企業發展壯大。現在,村外的新客戶也可品嘗到他的家傳美味。
「電信中心幫助我更頻繁、更高效地在互聯網上推廣我的產品。現在,我使用Facebook、網頁和Instagram。」BinAbd Aziz表示,「我們的收入增加了20%,這讓我很高興。」
「e-Rezeki」計劃提供額外的培訓,幫助低收入個人尋找「零工」,增加他們的收入。這些培訓中心遍布馬來西亞,為人們提供如何在線求職的培訓。僅2016年,就有150000名注冊用戶通過該計劃賺取了1700萬馬來西亞林吉特(約400萬美元)。
鑒於當前很大一部分學生將要從事的職業有待創建,此類的新數字技能計劃對於培養未來的勞動力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