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實體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實體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2 17:32:31

① 西方經濟學有哪些學派

1. 貨幣主義學派
貨幣主義亦稱貨幣學派,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首先在美國盛行起來。曾獲諾貝爾獎的美國經濟學教授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被認為是該學派的創始者和代表人物。在美國,貨幣主義者還有卡爾·布朗納(Karl Brunner)、艾倫·梅爾澤(Allan
Meltzer)等,英國的著名貨幣主義者有艾倫·沃爾特斯(Alan Walters)、戴維·萊德勒(David Laidler)、邁克爾·帕金(Michael
Parkin)等。
貨幣主義的理論建立在現代貨幣數量論和自然率假說基礎上。

2. 供給學派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蒙德爾被公認為供給學派的先驅,其他代表人物還有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阿瑟·拉弗、《華爾街日報》的羅伯特·巴雷特、裘德·萬尼斯基、保羅·羅伯茨、哈佛大學教授馬丁·費爾德斯坦、哥倫比亞大學的羅伯特·門德爾、密契爾·伊文斯和喬治·吉爾德等人。

3. 理性預期學派
理性預期假說是由美國經濟學家約翰·穆斯於1960~1961年首次提出的。70年代初以來,美國的一些青年經濟學家,首先是芝加哥大學教授羅伯特·盧卡斯,然後有托馬斯·薩金特、羅伯特·巴羅、尼爾·華萊士等以理性預期假說為基礎,運用經濟計量學研究方法向新古典綜合宏觀經濟模型提出全面挑戰。由於他們強調「理性預期」對經濟行為和經濟政策的影響作用,被稱為「理性預期學派」。期學派認為凱恩斯主義理論體系並不能保證它所涉及到的人在行為上協調一致。

4.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新凱恩斯主義是在原來的凱恩斯學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保留並繼承了凱恩斯主義的一些假設和分析方法,同時又從非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汲取了某些論點或新研究方法,並增加了一些新的基本假設,引出某些新論點。因而它是在各對立學派的爭論中,博採眾長而發展起來的。

② 西方經濟學領域共有哪些流派

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

  1. 新古典綜合派

  2. 新劍橋學派

  3. 貨幣主義

  4. 供給學派

  5. 新凱恩斯主義

  6.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理性預期學派)


主流經濟學派:

主要研究市場是如何運行的、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價值是如何決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在各種用途中配置既定的資源。

西方經濟學主流派代表有:

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理性預期學派)、新凱恩斯主義。


非主流經濟學派:

主要研究市場是如何產生的、非市場選擇是如何運行的、市場是否是組織經濟活動的唯一途徑、不同於市場的選擇是什麼、非市場決策是如何進行的。

西方經濟學非主流派代表有:

制度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演進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奧地利學派、新奧地利學派、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英國新劍橋學派)、激進政治經濟學(新馬克思主義)、倫敦學派、弗萊堡學派、斯德哥爾摩學派(瑞典學派)。

③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配第的經濟著作包括《賦稅論》(1662年)、《獻給英明人士》(1691年)、《愛爾蘭的政治解剖》(1691年)、《政治算術》(1690年)、《貨幣略論》(1695年)等。他在近代最先提出勞動價值論,並在地租形式上研究了剩餘價值。布阿吉爾貝爾是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重農學派的先驅。他的經濟著作包括《法國詳情及補篇》(1695年、1707年)、《論財富、貨幣和賦稅的性質》(1705年)、《穀物論》、《法國的辯護書》(1707年)等。他堅決抨擊重商主義政策,提出農業才是創造財富的源泉。他也是勞動價值理論的最初奠基人和自由競爭的熱情擁護者。不過,配第和布阿吉爾貝爾還都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法國在布阿吉爾貝爾以後,於18世紀中期形成重農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魁奈、米拉波、杜邦等。他們自稱為「經濟學家」,有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明確的綱領,定期集會並創辦刊物。魁奈是重農學派的創始人,主要經濟著作有:《租地農場主論》(1757年)、《穀物論》(1757年)、《經濟表》(1758年)。他提出自然秩序的理論,實際上承認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存在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他的純產品學說是重農學派理論體系的核心。他把農業看作唯一的生產部門,認為農業中生產出來的產品,扣除補償種子和勞動者及農業資本家的生活資料耗費以後,所剩餘的部分形成純產品。純產品是自然力參與工作的結果,是由自然所賦予的。他認為,只有生產純產品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他的純產品學說是剩餘價值理論的最初的萌芽。魁奈依據純產品學說,把社會成員分為生產階級、不生產階級和土地所有者階級。他是最早把社會分為階級,並試圖以此分析社會現象的經濟學家。魁奈還在《經濟表》中分析了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做出了最初的科學說明。重農學派的另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杜爾哥使重農學派經濟理論發展到最高峰。他在生產階級和不生產階級內部又劃分為資本家和工人,把資本家定義為通過墊支資本,使用別人勞動而獲取利潤的人,把工人定義為失去生產資料、只靠勞動謀生的人。他強調純產品是土地對於勞動者勞動的賜予,明確說明純產品由農業工人創造而為土地所有者佔有,比魁奈更為正確地理解到剩餘價值問題。重農學派把經濟分析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產領域,從而為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奠定了基礎。

斯密是古典政治經濟學中傑出的代表,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他總結了配第以來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並第一次把經濟知識歸結為一個統一和完整的體系,並加以豐富和發展。斯密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他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強調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批評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的財富觀,指出財富即是一國所生產出來的商品總量,財富的源泉是任何部門的勞動。他指出,增加國民財富主要依靠兩種方法:第一是提高勞動生產力,為此,需要加強勞動分工;第二是增加生產工人的人數,為此需要增加資本。他第一次正確地把資本主義社會劃分為三個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和地主階級,並系統地分析了工資、利潤和地租這三種收入。他正 確地把利潤和地租看作是從工人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一種扣除,即資本家和地主不勞而獲的收入。他還對重商主義、重農主義理論進行了評述,描述了羅馬帝國崩潰以來歐洲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並研究了國家財政及賦稅原則。

李嘉圖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一位最傑出的代表,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李嘉圖的主要經濟著作是《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年)。他建立起一個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經濟理論體系。他更堅決和一貫地堅持以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的原理,並從這個原理出發,研究工資、利潤和地租這三種收入之間的關系。他把工資歸結為工人維持自身及其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把利潤同工資相對比,看作是工人所創造的商品價值在工資以外的部分,把地租看作利潤的派生形式,是地主所佔有的利潤中的一個部分。他揭示了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從而在客觀上也初步揭示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與對立、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與對立。他和斯密一樣,主張經濟自由主義,並在斯密自由貿易論、國際貿易論基礎上,闡述了比較成本學說。

西斯蒙第是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他的主要經濟著作是《政治經濟學新原理》(1819年)。他站在法國小生產者的立場上,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矛盾,指出了資本家的利潤是對工人的掠奪,這種掠奪使社會階級兩極分化。資本主義使用機器,導致工資下降,加深了無產階級的貧困。他批評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只研究財富,無視人的享受,從而導致貧者更貧,富者更富。由於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廣大勞動者收入不足以致消費不足,從而使產品不能實現,產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他對資本主義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必然性的論述,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

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產生和發展的時期,正處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資本主義制度由發生到成長的上升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沒落的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無產階級還未形成一個獨立的、直接威脅資產階級生存的政治力量,資產階級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封建制度及其殘余。因而,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還能夠面對現實,以相當科學的態度研究實際經濟問題,揭露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力圖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反對封建貴族的特權和過時的重商主義,提出「自由放任」的口號,反對國家干預資產階級的經濟活動。為此,古典經濟學家提出「自然規律」的思想,從「人的本性」出發,尋找和論證自然的合理的制度。這樣,他們實際上承認了,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但同時,他們又把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的規律說成是「永恆的」,並把資本主義看作是最合理的、自然的與永恆的制度,反映了他們理論思想的局限性。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代表這個時期產業資本的利益。產業資本通過組織勞動,在等價交換原則下,以剩餘價值的形式剝削僱傭勞動;生產是產業資本統治的基礎,流通是生產的從屬因素。為論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優越,古典政治經濟學試圖在重商主義 所描述的流通領域的現象後面,研究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和其內在規律。古典政治經濟學在經濟思想史上,第一次把理論的考察從流通領域轉移到生產領域,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了初步分析。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在科學上的主要功績是,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在不同程度上研究了剩餘價值的各種形式(利潤、利息、地租),對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討。

由於資產階級眼界的局限,古典政治經濟學除了包含有科學的因素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庸俗的成分和嚴重的矛盾。古典經濟學家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錯誤地看作是財富,而不是生產關系,從而對經濟范疇,只注重量方面的研究,忽視了質方面的分析。在勞動價值理論上,由於不了解勞動的二重性,並不能真正理解價值的實體和本質;不能區分勞動和勞動力以及價值和生產價格,因而或者轉向「三種收入決定論」(斯密),或者陷於難以克服的矛盾(李嘉圖)。在剩餘價值理論上,他們不是就剩餘價值的純粹形式,就剩餘價值本身,而只是停留在其具體形式上進行考察,因而不可能真正科學地揭示剩餘價值的來源和本質。在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上,他們不了解要把社會產品從價值形態上劃分為三部分,從實物形態上劃分為兩大部類,從而堵塞了正確分析社會資本再生產和流通的道路。馬克思對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進行了透徹的分析,批判地繼承了其中的科學因素,而對其中庸俗的因素作了深刻和徹底的批判。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來源之一。

④ 羅馬學派和芝加哥學派的建立者是誰

一、羅馬學派的創始人是安莫紐·薩卡斯,死於季度獎生二四三年,可是他沒有任何著作流傳下來

他可能提出過這些主張: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靈魂是精神性的;太一(即至善或絕對善)是終極本原,它是神性的和理智的,它外在於理念的世界。他的學生普羅提諾成了這個學派的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二、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是許多不同學科學派的統稱,因這些學派都源自於芝加哥大學(或芝加哥市), 故名芝加哥學派。

芝加哥學派包括芝加哥經濟學派、建築學派、芝加哥傳播學派、芝加哥數學分析學派、芝加哥氣象學派等等。

1、芝加哥經濟學派:是指芝加哥大學的一群學者的學術理念,早期包括富蘭克·奈特、亨利·賽門斯(Henry Simons)等,後期(鼎盛時期)包括諾貝爾獎獲獎者米爾頓·弗里德曼 、斯蒂格勒、羅納德·科斯等等。

芝加哥學派對政府產業規制的分析,開創了經濟學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規制經濟學。

2、芝加哥建築學派:工程師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1832~1907)是芝加哥學派的創始人,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險公司」(The Home Insurance Building)十層辦公樓,標志芝加哥學派的真正開始,是第一座鋼鐵框架結構。

3、芝加哥傳播學派:代表人物有G·西梅爾(德國)、約翰·杜威、C·H·庫利、W·馮特、G·H·米德,R·E·帕克等。芝加哥傳播學派對傳播學的貢獻:使美國的社會科學研究有了強烈的經驗主義方向。

4、芝加哥數學分析學派:創立於世界頂級學府美國芝加哥大學,被譽為「當代數學界最強大的分析研究學派」。

1950年代,芝加哥大學數學分析學派由芝加哥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安托尼·吉格曼德(Antoni Zygmund)和其博士生、著名數學家艾爾伯特·卡德隆(Alberto Calderón)創立於芝加哥大學。

5、芝加哥氣象學派:主要貢獻有提出了大氣運動的地轉適應;行星波的能量頻散;西風帶急流的形成理論及其在大氣環流中的重要作用;行星波的正壓和斜壓不穩定性。芝加哥學派對動力氣象學的貢獻為數值天氣預報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4)實體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普羅提諾是羅馬學派的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普羅提諾是這個學派的思想體系的真正創立者。他所產生的影響從公元2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6世紀。

關於他的學說的核心內容我們可作如下描述:如果現在有一個次於它的實體,而它本身是不動的,那麼,這個次於它的實體的產生,一定不需要太一方面的任何傾向、意志或運動。

當萬物繼續存在的時候,也都必然憑他們自身的力量,從他們自身的本質中產生出一個實體在他們自身之外,並且圍繞著它們,附著在他們身上,產生出一個形象,就是那產生它的原形的形

二、關於羅馬學派和芝加哥學派的相關書籍:

1、書 名: 芝加哥學派

作者:(美國)約翰·范·奧弗特瓦爾德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1月

2、書名:哲學史講演錄(第三卷)

作者:(德國)黑格爾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1959年12月

⑤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主要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倫敦學派:愛德溫·坎南、T·E·G·格雷高里、萊昂內爾·羅賓斯、哈耶克,倫敦學派的經濟思想主要體現在貨幣理論和經濟危機理論,認為:對通貨膨脹的要求不同於一般商品的需要;物價水平並非只受貨幣數量的影響;通貨膨脹管理在實踐上是有害的;恢復金本位制有助於穩定經濟;引發經濟危機的原因是工資過高,資本供給不足。現代貨幣學派:弗里德曼,他認為利率的變化對人們持有貨幣量的影響微不足道理性預期學派:小羅伯特·盧卡斯,羅伯特·巴羅,托馬斯·薩金特,人們在經濟活動中,根據過去價格變化的資料,在進入市場之前就對價格做出預期,這樣,他們的決策是有根據的。市場會發生一些偶然情況,成為干擾因素,但可以事先計算它的概率分布,因此可以選出最小風險的方案,以預防不利後果的侵害。例如在確定房租,債券利息,議定工資,規定供給價格時,都可把未來價格波動估計進去,訂的高一些,以防止因通貨膨脹而降低實際收入。因此合理預期起了加速通貨膨脹的作用。同時,由於政府對經濟信息的反應不如公眾那樣靈活及時,所以政府的決策不可能像個人決策那樣靈活,因此政府的任何一項穩定經濟的措施,都會被公眾的合理與其所抵消,成為無效措施,迫使政府放棄實行。因此,理性預期學派認為,國家干預經濟的任何措施都是無效的。要保時經濟穩定,就應該聽任市場經濟的自動調節,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干預,所以,一般認為理性預期學派是比貨幣學派更徹底的經濟自由主義。供給學派:費爾德斯坦、埃文斯,供給學派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和企業提供生產要素和從事經營活動都是為了謀取報酬或利潤。因此,對報酬和利潤的刺激會影響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實際工資的刺激將影響勞動力的供給;對儲蓄和投資報酬的刺激會影響資本的供給和利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能夠使生產要素供需達到均衡和有效利用。應當消除不利於生產要素供給和利用的因素。
弗萊堡學派:瓦爾特·歐根、弗蘭茨·伯姆、漢斯·格羅斯曼、盧茨、艾哈德、羅布凱,此學派反對傳統的自由放任主義,反對實行社會主義、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主張國家採取措施,實行自由競爭和價格自動恢復均衡的機制,政府的職能限於為企業創造自由競爭的環境。認為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是保障生產效率、自由和人類文明生活的理想體制。因其反對國家干預或過多干預經濟,一般被視為西方經濟學中的「右派」。公共選擇學派:布坎南, 主張經濟市場中的主體標簽是消費者和廠商,而政治市場中的主體標簽是 政治家、政客、選民和利益集團,但他們的行為目標並無差別,區別僅在於,在經濟市場交易的私人物品,而在政治市場交易的是公共物品;前者的最大化目標表現 為效用和利潤的最大化,後者的最大化目標表現為公共物品利益和政治支持的最大化。

⑥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代表人物都有誰仔細點,謝謝!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派起源自馬歇爾與奧地利學派。後期的成員包括了奧地利學派的第二代人物-米塞斯、海耶克。以及由傅利曼領軍的芝加哥學派。
新古典主義發展理論的代表人物有:西奧多·舒爾茨(T.Schultze)、P·鮑爾(P.Batler)、哈里·約翰遜(H.Johnson)、H·明特(H.Myint)、貝拉·巴拉薩(Bela Balassa)、迪帕克·拉爾(Deepak.Lal)、雅各布·維納(Jacob Viner)、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加里·貝克爾(Gary S.Becker)等人。

⑦ 什麼是實學

實學也屬於儒家學派。其主張「經世致用」,所以又稱之為「經世實學」。實學認為學問必須有益於國事。在這一方面區別於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以及陸王心學的「知行合一」。

實學之所以興起的歷史背景主要是從學派歸屬上,明清實學是中國古代儒學發展的最後歷史階段和獨立發展形態。它既是對先秦、漢唐儒學的基本價值理念的繼承和發展,又是在同佛、道的辯論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盡管它在同佛、道的辯論中吸取了佛、道的某些合理思想,但本質上屬於儒學流派,而不是佛學和道家。明代實學所要摒棄的是以下兩種治學風習,即「八股之習」與「道學之習」。這是明代實學思想家所共同針砭的目標,往往稱之為「俗學」,以與自己所提倡的「實學」相別,他們講究「實用」,提倡「實學」、「實行」、「實政」,主張「實心」任事。他們拋棄道學家游談無根的陋習,更多地注意那些有關國計民生的事情,諸如農田、水利、河漕、鹽法等等。
明代實學學風是由丘濬開創的。他所著的《大學衍義補》一書,放眼「治平」之術,恢復儒學「有體有用」的真精神。此書被明末實學家陳仁錫所輯《經世八編類纂》列為八種「經世」書之首。實學學派的代表人物為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到了清代,實學開始盛行,發展出乾嘉學派等分支。
一、創始人:丘濬(明孝宗朝文淵閣大學士)。他所著的《大學衍義補》一書,放眼「治平」之術,恢復儒學「有體有用」的真精神。
二、代表人物: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閻若璩、錢大昕、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人。
三、分支流派:
1、王霸並用派:也可稱之為「義利雙行」派。這一派復興先秦的諸子學說,對管子、韓子、老子、莊子、墨子等都有所稱頌,尤其是吸收了管、商的「功利」學說,不諱言「富強」,以「富國強兵」作為一生追求的終極目標。其代表人物有張居正、海瑞、焦竑、徐光啟。
2、明體適用派:也可稱之為「全體大用」派。這一派恢復儒學「內聖外王」的精神,強調「體圍合一」、「學仕合一」。其代表人物有丘濬、呂坤、謝肇淛、陸世儀,顧炎武、李顒。
3、乾嘉學派:又稱「乾嘉之學」,是清代的一個學術流派,以對於中國古代社會歷史各個方面的考據而著稱。由於學派在乾隆、嘉慶兩朝達到頂盛,故得名。乾嘉學者搜集鉤沉,輯佚許多亡佚的文獻典籍,例如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出經部432種,史部8種,子部152種。
四、發展高潮:實學,實際上就是從北宋開始的「實體達用之學」。

從時限上,雖把「中國實學」的起點定於北宋,但明清之際是中國實學發展的高潮時期,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內涵上,它不同於佛、老的「虛無寂滅之教」,是由「實體」與「達用」構成的。「實體」又分為「實理實學」、「實心實學」和「實氣實學」,「達用」又分為「經世實學」、「科技實學」、「啟蒙實學」和「考據實學」(包括「史學經世」論和「明經致用」論)等,它是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立體結構。
五、歷史影響:實學源於中國,流傳於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是一門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國際性學問。中國實學傳入朝鮮、日本後,與朝鮮、日本本土文化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朝鮮實學和日本實學。近代東亞還有過作為儒學(朱子學,陽明學)別名的實學概念。這個實學概念在當今日本社會基本上被遺忘了。這個實學概念重視實心的部分,是和近代「實學」概念完全不同的地方。
1、在韓國,實學指18世紀前後約200年間的新的學風。韓國實學發生的重要因素是:第一,為了重建由1592年的壬辰倭亂(日本的侵略朝鮮)和1636年的丙子胡亂(後金的侵略朝鮮)遭到破壞的國家經濟,並且安定民生。第二,一群有志學者想要糾正過於思辨並且傾向於形而上學的性理學的偏向思想,尋求符合現實的學問。

2、在日本,實學的概念可以分成兩種。近代以前的實學,因其重視實心,為了和近代以後的實學區別,我們稱之為「實心實學」。而近代以後的實學並不重視實心,而重視科技,我們就單純地稱之為「實學」。現在,日本社會普遍認可的實學概念是作為實用的學問、應用的學問的近代實學。就是指福澤諭吉在明治時代提倡的實學,也可以說是實業的學問。這里的實業,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就是產業革命以後,機械化工業成為產業主流的近代實學,技術擔當了主角。
六、主要文獻(著作):《子史經濟言》、《明經世文編》、《古今治平略》、《經營和會計實學》《玉函山房輯佚書》《大學衍義補》《經世八編類纂》等等

⑧ 現代企業管理論包括哪些主要的學派

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主要有:
1、管理過程學派——代表人物是哈羅德 孔茨。
此學派將管理看做一個過程,無論從理論基礎還是研究方法上看,這種觀點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有些類似,因而它的科學性比較容易被人們接受;
2、社會系統學派——代表人物是切斯特 巴納德。
此學派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研究管理,認為社會的各級組織都是一個協作系統,進而把企業組織中人們的相互關系看成是一種協作系統;
3、決策理論學派——代表人物是赫伯特 西蒙。
此學派是以社會系統論為基礎,吸收了行為科學、系統論的觀點,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統籌學的方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
4、系統管理學派——代表人物是貝塔朗菲。
此學派是運用系統科學的理論、范疇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組織管理活動的理論;
5、數量管理科學學派——代表人物是蘭徹斯特。
此學派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應用,以求得管理的程序化和最優化;
6、權變理論學派——代表人物是伯恩斯。
此學派源於美式經驗主義,其實質就是依託環境因素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術因素之間的變數關系來研究的一種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7、經理主義學派——代表人物是彼得 德魯克。
這一學派以向西方大企業的經理提供管理企業的成功經驗和科學方法為目標;
8、經理角色學派——代表人物是亨利 明茨伯格。
此學派以對經理所擔任角色的分析為中心來考慮經理的職務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

閱讀全文

與實體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雞和羊的愛情如何 瀏覽:238
和鼎健康座椅艾灸儀多少錢 瀏覽:377
家庭經濟困難要怎麼寫居委會證明 瀏覽:873
石首晚上哪裡美女多 瀏覽:422
領導幹部事業編制怎麼改革 瀏覽:628
lol中路美女英雄有哪些 瀏覽:391
什麼是愛情故事理論 瀏覽:881
婚姻調解去哪裡找 瀏覽:288
事業單位升副科要多久 瀏覽:328
南橋哪裡可以補辦健康證 瀏覽:83
杭州健康通預約時間怎麼看 瀏覽:421
什麼叫喇叭褲背後的故事 瀏覽:500
哪裡要用到健康證 瀏覽:404
安徽事業單位筆試一般多少分 瀏覽:855
鹽城婚姻要多少財禮啊 瀏覽:630
社會經濟政治是什麼 瀏覽:850
美女江山一起什麼生肖 瀏覽:102
屬鼠對愛情怎麼樣 瀏覽:22
泰州和鎮江哪個經濟好 瀏覽:383
已婚的屬馬人婚姻如何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