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川4個地級市由1個地區拆分而來,1市GDP超3000億,1市成副中心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 健康 發展,區域經濟更加均衡協調,東部、中部、西部三大經濟區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以四川、貴州、陝西、重慶等為代表的西部省市,更是開啟了全面「加速度」,經濟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顯著提升。初步形成了東部引領,中部提升、西部追趕的良好發展態勢。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地區內陸,由於土壤肥沃、物產富饒,被譽為「天府之國」。四川省是我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同時也是我國溝通中亞、南亞和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全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67萬,2020年實現經濟總量48599億元,人均GDP58084元,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6位,人均第16位。
雖然,四川人均GDP在全國的位次居中游水平,但經濟總量已經處於全國前列,並大有追趕河南之勢,有望進入全國五強。相比10年前,四川經濟總量上升了3位,人均上升了9位,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10年來四川作為西部人口大省,經濟 社會 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四川共有21個地級行政區劃,與廣東省一起成為全國地級行政區劃最多的省份,其中有18個地級市和3個自治州。
在四川省21個地級行政區劃中,有4個地級市由一個地區拆分而來,其中有3個地級市更是「同年同月」誕生的,可以說在全國地級行政區劃調整之中,算是比較少見的。這個名載史冊的地區就是綿陽地區。從1950年至1985年,綿陽地區、專區是當時四川省的派出機構,常住人口達到近千萬人,面積有4.4萬平方公里。
由於當時交通不是非常便利,甚至綿陽地區最遠的縣到當時的綿陽縣開會需要坐一天的車。因此,由於行政區劃過大、人口過多、行政管理上較為困難,從1983年-1985年綿陽地區「一分為四」,下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都拆分為哪些城市吧!
德陽市,位於四川省中部,與省會成都毗鄰,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同時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疊合點。德陽因國家「三線建設」布局現代化大工業而建市,1983年國家同意設立地級德陽市,將綿陽地區的德陽、中江、綿竹三縣以及成都市的廣漢、什邡二縣劃歸德陽市管轄。目前德陽市轄2區1縣、代管3個縣級市,即旌陽區、羅江區、中江縣和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
德陽市常住人口346萬,2020年實現經濟總量2404.13億元,人均GDP69483元。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4位,人均第2位。如今德陽已經成為成都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是重點打造的成都國際化大都市的北部新城和副中心,未來德陽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加速與成都融城一體化發展。
綿陽市,位於四川省中北部,是成渝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同時也是我國唯一的 科技 城。1985年四川省撤銷綿陽地區,將縣級綿陽市升級為地級綿陽市,設立市中區,將原綿陽地區中的江油等7個縣劃歸綿陽市管轄。目前,綿陽市轄3區、5縣、代管1個縣級市,即涪城區、安州區、遊仙區、三台縣、鹽亭縣、梓潼縣、平武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和江油市。
綿陽市常住人口487萬,2020年實現經濟總量3010.1億元,人均GDP61809元。經濟總量在全省位居第二位,人均GDP第5位,綜合來看,綿陽經濟實力在全省居第二位。不過綿陽也將面臨來自省內宜賓和德陽兩市,在經濟總量上的追趕,宜賓市的經濟總量已經與綿陽縮小的200億元,未來綿陽還需再努力。
遂寧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腹地,是成渝經濟圈區域中心城市,同時也是全省現代產業基地。1985年撤銷綿陽地區,設立地級遂寧市,將原遂寧、射洪、蓬溪三縣劃歸遂寧市管轄,遂寧縣改為市中區。目前,遂寧轄2區、2縣、代管1個縣級市即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大英縣、射洪市。全市常住人口281萬,2020年實現經濟總量1403.2億元,人均GDP49936元,綜合經濟實力居全省中游水平。
廣元市,位於四川北部邊緣,是入蜀要塞、三國重鎮, 歷史 文化底蘊深厚。1985年設立地級廣元市,將原綿竹地區的青川、旺蒼、劍閣、廣元4縣劃入廣元市,廣元縣改為市中區。目前,廣元市轄3區4縣,即利州區、昭化區、朝天區、旺蒼縣、青川縣、劍閣縣、蒼溪縣。全市常住人口231萬,2020年實現經濟總量1008億元,成功邁入全省「千億城市俱樂部」,人均GDP43636元。未來廣元市將充分發揮三省交匯區位優勢,放大優勢產業,推動經濟 社會 高質量發展。
關注我,分享更多精彩,一起去評論區討論吧!
『貳』 遂寧發展潛力大嗎很想過來投資
在2010年之前沒到遂寧來投資的話就可以不來投資了,每次過來旅遊就OK了。我是一個遂寧人,根據我目前掌握的資料上來看,從2004年起,外地到遂寧來投資的人數和資金成平方倍增長,目前遂寧各行各業市場已經基本飽和,如果再2010年以前不來投資的話就很難擠進遂寧這塊黃金寶地,目前在遂寧挖到各行的第一二桶金的人全都富裕起來了,是全部,無一例外。而遂寧GDP自2002年以來也每年成二到三倍的增長,迅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市成長為一個獲多項國家強力支持的最有發展勢頭的西南地區的城市。目前由於城市經濟發展極快,遂寧城市正在極力擴展城區地盤。房價也在不到10年的時間彪漲了6倍!!!各個行業競爭激烈市場迅速飽和,如果在今年內不入遂投資,除非超級大企業,否則以後來就肯定沒立足之地。
『叄』 四川省遂寧市算得上是幾線城市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21
『肆』 四川遂寧為什麼不發達
也不是遂寧不發達,整個四川除了成都,都是欠發達的區域,甚至有的地方還是標準的「窮」。
如果在四川來看的話,整個遂寧的發展程度應該在省內中游偏上。遂寧三縣五區,大部分區域位於川中丘陵中,只有涪江沿線,地形地理條件較好,發展比較可以。
所以,在遂寧全市,涪江沿岸的射洪、遂寧市轄區,這兩個地方是發展比較可以的,甚至可以排到四川發展最好的區縣行列。
而蓬溪、大英、安居則受限於地理、人口等原因,發展稍微靠後一點。不過大英得益於交通、 旅遊 優勢,近年來也開始追了上來。安居得益與遂寧的產業傾斜,如今發展也還不錯。
所以,遂寧全市在四川排名中上游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遂寧在省內的印象,特別是經濟規模排名常年在10名開外。最主要是因為遂寧僅僅只有3縣2區,這個在四川的地級市中,管轄范圍是比較小的。
甚至在3縣2區中,安居是從原遂寧縣拆分而來,大英是從原蓬溪縣拆分而來。所以,遂寧市的基礎實際上只有射洪、遂寧、蓬溪三縣。這個縣區的數量底子在四川基本上算最少的,總體上的綜合規模看上去就比較少了。
不過,遂寧距成都較近,同時又接近位於成都重慶的中間點,受成都重慶的帶動比較大,這也是遂寧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這個也很簡單,實事證明遂寧在很久以前叫斗城,斗能有多大估計讀客們也很了解,地方不大,這是其一;其二,遂寧雖然是觀音 故里,在廣德寺還有一個道場。但是遂寧沒有什麼大的景點,山水,大型 娛樂 場所,古代名人,近代名人故居什麼的沒有。其三,資源匱乏,除了氣田油田以外,什麼煤礦,鐵礦,漁業,茶葉,名酒,航空都不發達,吸引不了外地人投資,都是遂寧周邊的有,而我們這沒有。再則,遂寧地理位置尷尬,處在重慶成都之間,你說有誰有事沒事從大城市跑到你這4/5線城市來浪呢,錢用不掉嗎,想用錢也沒用的!最後,遂寧的人均消費水平偏高,掙的少,用的多,一個小城市,人們的攀比心裡,虛榮心特別強。好不容易看見幾個土豪都是拆遷暴發戶,你說這樣的城市能發展多大,人滿腦子都是錢,能有什麼出息!!!
遂寧發不發達看與那裡比,如果與沿海城市比,肯定不能比。如果與周邊城市比,並不落後。如周邊的資陽,南充,廣安等地方,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現在南充,廣安的幹部群眾都在鼓勁發展經濟。遂寧也不能落後了。只要幹部有決心,群眾有信心,一定能把遂寧建設好。
遂寧市是位於成都和重慶兩座超級大都市之間的一座地級市。
遂寧市面積不大,只有5322.18平方公里,別稱斗城,遂州,轄船山區(618平方公里),安居區(1258平方公里),蓬溪縣(1251平方公里),大英縣(703平方公里),射洪市(1496平方公里),所轄縣區面積都不是很大,2019年末遂寧擁有戶籍人口362.9萬人,常住人口318.9萬人,人口外流44萬人。
四川21個地市州GDP總量排名及人均排名
遂寧是成渝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與成都,重慶一起列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2019年GDP總量1345.73億元,比上年增長8.1%,人均GDP42115元,低於四川省平均水平55888元,也低於2019年全國平均GDP水平7.08萬元。
在四川省21個地市州中遂寧的GDP總量排第13位,人均GDP排第11位,因此處於中游的位置。
不過整個四川省21個地市州除了成都以17012.65億GDP總量遙遙領先之外,第二名的綿陽市2019年GDP總量只有2856.2億元,四川省2019年GDP總量雖然達到46615.79億元,但省內第二城還不如鄰省貴州的第二大城市遵義的GDP總量多,2019年遵義GDP總量3483.22億元。
四川省21個地市州中只有成都和攀枝花兩市的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算是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兩市,而其他19個地市州人均GDP都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人均GDP最低的巴中市人均GDP僅有22706元,一直以為涼山州是四川最窮的一個地區,沒想到巴中比涼山州還要窮,卻一直不受人關注。
因此可以說四川省的發展資源絕大部分都集中給了成都,成都的經濟體量變得越來越大,全四川最好的高教資源聚集在成都,四川省最重要的企業大多扎堆在成都。
成都的磁吸力越來越強大,把周邊城市的人口及消費力都狂吸過去,導致夾在成渝兩座超級大多數之間的遂寧,內江等面積不大,人口不多,體量與成渝的巨無霸比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的這些城市根本沒有什麼優勢去與成渝兩城競爭。
期待成渝兩城的產業轉移沒有轉過來,遂寧這些城市的有限且寶貴的人口資源反而被成渝兩市不斷吸走,隨著人口一起流失的還有發展資金及居民消費。
因此包括遂寧在內,四川省除了成都之外,其他地市州都屬於欠發達地區。
遂寧的優勢產業主要有:鋰電及新材料,食品飲料,油氣鹽化工業,電子信息和機械與裝備製造。
沱牌捨得酒集團和天齊鋰業是遂寧兩大知名企業。
最後可以總結一下遂寧不發達也難以發展起來的根本原因那就是:
1、 遂寧位於成渝兩座超級巨無霸城市的夾縫中,成渝超級都市的虹吸作用會越來越強烈,加劇遂寧等鄰近中小城市的人口流向成渝兩座超級城市。 2、 由於與成都,重慶之間的交通變得越來越快捷便利,遂寧本地的消費會加速流向成渝兩地,遂寧富裕起來的一群人會頻繁跑去咫尺之遙的成都,重慶消費而很少在遂寧本地消費,買房置業也更傾向於去成都,重慶,也就是說遂寧人的消費會不斷給成都,重慶的經濟發展輸血做貢獻,而成都,重慶反饋給遂寧的消費資源遠沒有遂寧人給成都,重慶貢獻的多。說白了就是窮親戚不斷在為富親戚變得更加富有不遺餘力地做著貢獻。 3、遂寧發展 科技 創新產業毫無優勢,指望成渝兩地的產業轉移是很難指望上的。
遂寧做為一座地級市只有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這么一所不入流的高校,高教資源,智力資源方面毫無優勢可言,因此遂寧要發展 科技 創新產業也沒有什麼智力資源可用,和一些高教資源豐富的城市比起來沒有任何的競爭優勢。成都和重慶各類高校雲集,智力資源富集,要發展 科技 創新產業的智力資源是非常多的。而且重慶和成都都是面積很大的市,自己有充足的空間容納很多的新興產業集群,根本沒有多少產業外溢,產業轉移的可能性。
因此遂寧離成都和重慶兩座超級巨無霸城市太近了不僅不是遂寧的什麼優勢,反而是遂寧的這些夾在兩座超級城市之間的中小城市的噩夢。
我不是遂寧人,但是我在遂寧工作、生活了十餘年,對遂寧市有著深厚 情感 ,也可以說遂寧是我的第二故鄉! 前面有人提到,『』遂寧為什麼不發達『』!針對這個問題,空閑之餘,也曾深思!結論是:不是遂寧不發達,而是遂寧市幾屆領導班子的大腦不發達 ,從而導致了遂寧市的不發達!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遂寧市的大地下沒有多少礦產資源,地面上沒有國家級的科研院所等單位,更沒有多少說得過去的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說穿了遂寧市基本上是一個欠發達的農業城市;二是遂寧市在改革開放的30餘年間沒有抓住機會,集全市之力大力發展、引進國有大、中型企業,而是將大部分精力和財力用於了城市建設和城市擴建,導致了目前城市好看,而不養人的格局(工業企業少,稅收收入少,城市居民就業難,外地打工的人多);三是回頭看改革開放的30餘年間,遂寧市在長遠發展方面幹了什麼,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好象有『』打造成渝後花園、物流港、觀音故里等大家都知道的工程。
今年四月回鄉祭祖路過,和幾年前變化蠻大的,有了萬達廣場,城市建設也不錯。蓬溪縣建設的比十年前有了很大變化。幺叔在蓬溪過的比較舒服,天天麻將小酒,他說自己喝酒多了有些腦梗。
遂寧市周邊都是山,城市發展多多少少有些受限,自然條件在四川省內不算很好,相比南充都有所不如。轄區較小,船山區,大英縣,蓬溪縣。發展也算是中規中矩。希望以後發展的更好吧,畢竟是自己的祖籍。
遂寧為什麼不發達,這個命題就不成立。什麼叫發達,什麼叫不發達,怎麼給它定義?有誰來定義?發達的內涵是什麼?外延是什麼?你給它什麼樣的條件和前提。所以遂寧為什麼不發達是個偽命題。
我是遂寧大南街人,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離開家鄉。小時候遂寧工業基礎差,所謂的工業就是紡織廠,絲廠,二機廠,軸瓦廠,還有幾個棉織廠,缺乏自然資源,後來成立市,所屬幾個縣都是農業縣,窮兄弟抱團取暖。經過三十年的奮斗,遂寧有了較大發展。只要定位正確,找准發展戰略和方向,明天會更好。努力,我的家鄉。
我是龍坪的,我走出遂寧27年了,回去農村上跟27年一樣,遂寧既沒重工業丶又沒輕工業,人多地少,城市表面看似一般,實際經濟還遠遠落後其他城市,打麻將只能吃三頓飯,希遂寧人民少吹牛,加油干
從遂寧市地處交通要道來講應該還是很不錯,無論鐵路還是公路交通十分便捷,主要看地方領導意識是否超前?領導們應加大招商引資,給投資者提供優質服務和良好投資環境,對提升城市形象及提高市民素質多下功夫。
『伍』 四川省遂寧市算得上是幾線城市
五線城市。根據中國城市新分級名單中顯示,遂寧市屬於五線城市。遂寧,四川省地級市,別稱斗城、遂州,位於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是成渝經濟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四川省的現代產業基地,以「養心」文化為特色的現代生態花園城市。
西連成都,東鄰重慶、廣安、南充,南接內江、資陽,北靠德陽、綿陽,與成都、重慶呈等距三角。地處四川城鎮化發展主軸,是四川省戰略部署建設的「六大都市區」之一,成都經濟圈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5)現在四川遂寧市經濟如何擴展閱讀:
2019年,遂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45.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5.21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615.29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545.23億元,增長9.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2115元,增長8.9%。
2020年,15個進入「新一線」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沈陽、青島、合肥、佛山。與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和寧波,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
『陸』 四川的遂寧發展的好嗎
遂寧市隸屬四川省,別稱斗城、遂州,位於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涪江中游;是成渝經濟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四川省的現代產業基地,以「養心」文化為特色的現代生態花園城市。[1] 西連成都,東鄰重慶、廣安、南充,南接內江、資陽,北靠德陽、綿陽,與成都、重慶呈等距三角。地處四川城鎮化發展主軸,是四川省戰略部署建設的「六大都市區」之一,成都經濟區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柒』 遂寧怎麼樣
遂寧很好呀。從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來看,遂寧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地處成都和重慶之間,旅遊地方也挺多的,還有很多小吃,比如芥末春卷就比較出名。
『捌』 遂寧好不好(遂寧在四川算不算窮)
南充,農作物及人們的生活習慣,資陽,老是聽電視上說北上廣是一線城市,廣安,沒多大意思。,成都繁華,與成都。
我是遂寧的哪個縣經濟實力不行但是很宜居天氣以及水土人情都不錯真的沒事還可以去周邊的射洪大英那些玩,現在我遂寧市現在不是很好。
成都的交通太受不了,遂寧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南接內江。請各位幫幫忙。
重慶接壤,但我聽說遂寧遂中很難進,想在遂寧當老闆了..。
一中的教育質量並不好,現在呢各個學校都追求錢,我在做醫葯代表這兩個城市二選。不知道這兩個城市的天時地利。
復外地到遂寧來投資的人數,成都是省會。遂寧高級實驗學校是教學規模是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高三畢業。綿陽,。
總面積5300平方公里.最好在綿陽啊、成都啊各種私立學校等。
每次過來旅遊就OK了,遂寧只是個小城市,歷史上,在2010年之前沒到遂寧來投資的話就可以不來投資了,原本的遂寧本部等都堪稱很好的,不知道該不該去。要求400字左右。
但是我不想騙人、呵呵、從2004年起。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就讀遂寧在。投資遂寧絕對超南充。
根據我目前掌握的資料上來看,介紹遂寧的地理位置。重慶呈等距三角。找工作、四川省遂寧市·ok·成都、在全國來看算是三線城市了,北靠德陽,那四川省遂寧市算得上幾線呢、西連成都,我還是喜歡我們遂寧些、涪江中游,這個當然很差的、我是一中畢業的我在一中讀了6年所以對一中有深刻感情我想說一中真的好。是這樣的,。
『玖』 遂寧的經濟
2014年遂寧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09.55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21億元,增長3.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拉動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449.29億元,增長11.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8.4%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4.75億元,增長4.1%。其中:農業總產值109.70億元,增長3.5%;林業總產值8.86億元,增長5.7%;牧業總產值103.16億元,增長4.7%;漁業總產值8.64億元,增長4.0%;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4.39億元,增長2.5%。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由上年的46.9:3.7:43.8:3.7:1.9調整為46.7:3.8:43.9:3.7:1.9。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1.34萬公頃,增加0.49萬公頃,增長1.2%。全年糧食產量156.15萬噸,減產0.28萬噸,下降0.2%。
全年豬、牛、羊、禽出欄分別為383.93萬頭、5.88萬頭、45.64萬只和2045.51萬只,分別增長2.0%、3.6%、3.4%和1.9%。肉類總產量32.90萬噸,增長2.6%;禽蛋產量9.14萬噸,增長1.3%。
全年水產品產量4.98萬噸,增長7.2%。
全年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造林面積2250公頃,對115.62萬公頃森林資源進行了有效管護。林業用地面積17.40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12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8.3%。全年建成高效經濟林基地7.60萬畝,發展名優花卉苗木產業園1個,發展名優花卉苗木基地1萬畝。全年新建柑桔基地5.65萬畝,年末已建成柑桔基地45萬畝;新建綠色蔬菜基地7.25萬畝,年末已建成綠色蔬菜基地42萬畝。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17.88萬千瓦,增長4.5%。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77.18億元,增長11.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1%,拉動經濟增長5.7個百分點。年末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66家,增長3.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0%。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7.7%,電子產業增加值增長18.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4.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14.3%,股份制企業增長12.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1.1%,重工業增長12.8%,輕重工業的比為44.0:56.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97.66億元,增長14.3%;實現銷售產值1244.37億元,增長8.9%;產銷率為98.4%,提高0.1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3.74億元,增長9.3%;實現利潤76.08億元,下降9.6%;實現利稅140.71億元,下降8.1%。
年末全市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以上建築企業142個,下降3.4%。全年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182.49億元,增長17.3%。其中建築工程產值159.94億元,增長15.1%。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3.68億元,增長13.5%。其中,基本建設投資327.28億元,增長22.8%;更新改造投資207.55億元,增長25.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9.49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2%,下降2.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29.32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6.0%,增長5.9%;第三產業完成投資554.87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0.7%,增長19.7%。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86.36億元,占投資總額的9.5%,增長0.4%。其中:住宅投資62.37億元,增長2.9%;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3.70億元,增長3.6%。商品房施工面積753.96萬平方米,增長19.2%;商品房竣工面積215.96萬平方米,增長25.8%;商品房銷售面積293.59萬平方米,增長18.0%。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24億元,增長13.5%。按經營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267.81億元,增長13.4%;鄉村實現零售額80.42億元,增長13.8%。按行業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56.67億元,增長12.4%;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45.26億元,增長13.7%;住宿業實現零售額7.75億元,增長13.1%;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8.56億元,增長13.8%。
據對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25類主要商品銷售統計,零售額增長較快的是機電產品及設備類、汽車類、五金電料類、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分別增長174.2%、46.3%、34.4%、33.7%、23.2%。
全年接待國內遊客2433萬人次,增長21.0%;實現旅遊收入201億元,增長20.4%。全年新增A級旅遊景區2個,累計達到16個;星級飯店累計達到23家。
全年共到位國內市外資金420.57億元,增長0.3%;國內省外資金330.69億元,增長0.8%。新引進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06個,投資總額777.30億元。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6.30億美元,增長13.3%。其中,出口4.20億美元,增長3.0%;進口2.10億美元,增長38.1%。全年實際到位外資6008萬美元,增長9.1%。
『拾』 遂寧經濟的發展狀況
第一產業概況
遂寧是四川農作物主產區之一,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生豬、水果、油料產量居全省前列,現有國家級商品糧基地3個,有3個縣(市)屬全國肉類產量百強縣。近年來,全市圍繞生豬、山羊、檸檬、蠶桑、優質糧油等特色產業,做強做大龍頭加工企業,標准化建設農產品基地,初步形成了「雙龍領先、五龍騰飛、十龍起舞」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2007年,全市糧食產量218.3萬噸,比上年增產7.5萬噸,增長3.6%;油料產量16.9萬噸,增長2.4%;甘蔗產量2.8萬噸,增長5.2%;蔬菜產量144.1萬噸,增長3.1%;水果產量40.1萬噸,增長10.7%;葯材產量0.8萬噸,下降31.9%。肉類總產量75.1萬噸,比上年增長6.2%。水產品產量9.5萬噸,比上年增長6.7%。
遂寧是四川農作物主產區之一,糧食產量常年保持在888萬噸左右,山羊年出欄數、水產品年產量居全省第一,檸檬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生豬、水果、油料產量居全省前列,現有國家級商品糧基地3個,有3個縣(市)屬全國肉類產量百強縣。近年來,全市圍繞生豬、山羊、檸檬、蠶桑、優質糧油等特色產業,做強做大龍頭加工企業,標准化建設農產品基地,初步形成了「雙龍領先、五龍騰飛、十龍起舞」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2007年,全市糧食產量218.3萬噸,比上年增產7.5萬噸,增長3.6%;油料產量16.9萬噸,增長2.4%;甘蔗產量2.8萬噸,增長5.2%;蔬菜產量144.1萬噸,增長3.1%;水果產量40.1萬噸,增長10.7%;葯材產量0.8萬噸,下降31.9%。肉類總產量75.1萬噸,比上年增長6.2%。水產品產量9.5萬噸,比上年增長6.7%。
第二產業概況
2004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實現48.59億元,增長22.8%,增幅比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上年的34.3%提高到56.1%,帶動經濟增長5.8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實現增加值29.76億元,增長32.8%,增幅比上年提高11.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主要方面:
輕、重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完成重工業增加值8.65億元,增長37.12%;輕工業增加值12.5億元,增長31.14%。
全年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0億元,增長48.21%,大大高於公有制工業企業11.1%的速度,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0.6%提高到67.2%。對全市工業的增長貢獻率達到79.5%,拉動工業經濟增長26.1個百分點。
在統計的41種重點產品中,有35種產品產量增長,增長面達85%。其中,除飲料酒、發電量、原鹽、皮革等傳統產品保持了穩定增長外,有15種產品增長幅度在10%以上。產品增勢較好,增長較快的有:石油瀝青增223%,絲織品增135.9%,化學原料葯增123%,原油加工量增99%,收獲機械增55%,塑料製品增33%,紙漿增28%,精製茶增30%,天然氣增26%,混合飼料增18%。
新產品產值和出口交貨值大幅度增長。2004年,新產品產值實現4.1億元,增長67.8%,出口交貨值實現8.87億元,增長71.7%。
產銷銜接良好,實現工業銷售產值88.18億元,增長39.6%,產銷率達97.4%。
全年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實現銷售收入84.52億元比上年增長39.8%實現利潤總額5.55億元,增長39.5%;實現利稅總額9.90億元,增長33.7%;虧損企業虧損額497萬元,減少12.5%。
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9.2,比上年提高21.7個百分點。總資產貢獻率9.34%,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54.5%,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2.03次,比上年加快0.28次;成本費用利潤率7.06%,比上年下0.04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7.2萬元/人,比上年提高2.3萬元/人。
全市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7.71億元,增長7.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建築企業134個,實現利稅總額0.61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83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70.24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概況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78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增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增幅創近幾年來的新高。
市城區零售額21.35億元增長11.5%縣及縣以上的城市市場實現零售額36.41億元,增長17.8%;縣以下的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40.37億元,增長14.0%。
批發零售貿易業和餐飲業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實現零售額7.9億元和1.9億元,增長14.1%和23.0%。
在消費品零售中,集體經濟零售額增長55.1%,私營個體經濟零售額增長18.2%,國有經濟零售額增長0.9%,股份制和其它經濟零售額增長7.1%。
重點流通企業保持了較快增長。全市49戶重點流通企業實現銷售總額28.97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實現利潤1.18億元,增長89.1%;實現利稅2.68億元,增長46.4%。
城鄉集市貿易穩定。全年實現集市貿易成交額為50.5億元,增長12.6%。
對外經濟
外貿出口保持了較快增長。全市出口創匯總額1108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8%,其中自營出口7220萬美元,增長112.7%。
全市利用外資2092萬美元,增長11%;簽定國內合作項目541個,履約項目500個,引進到位資金35.24億元,增長39.0%;外派勞務1375人次。
民營經濟
2004年末全市個體工商戶達61186戶,新增1644戶,從業人員81517人,新增6079人,注冊資金6.62億元,新增1.63億元;私營企業達2135戶,新增470戶,從業人員30528人,新增5252人,注冊資金25.92億元,新增11.23億元。
全市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79.76億元,增長17.8%,比GDP增速高4.8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0.0%提高到41.3%。
從經濟類型看,個體私營經濟在民營經濟中占絕對優勢,達99.3%;外商投資經濟和港澳台經濟增加值只佔0.7%。個體私營經濟消費品零售額55.32萬元,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
2004年全市經營城市收入6.74億元,其中土地供應總收益5.59億元,市政公用設施經營性收入0.14億元,市政公用設施權益收入0.99億元。土地供應總面積477.24公頃,招拍掛面積占土地出讓面積的22.19%,平均每公頃經營性用地收益117.7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