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察哈爾右翼中旗和商都縣哪個好
就綜合經濟實力來說,商都縣的經濟實力高於察哈爾右翼中旗。
察哈爾右翼中旗,簡稱察右中旗,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下轄的一個旗。
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中部,陰山支脈—輝騰錫勒北麓,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儲量大,種類眾多。
商都縣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下轄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烏蘭察布市東北部,因境內不凍河水流湍急,迴旋成紋而得名。
❷ 榆林北六縣哪個縣經濟最好
神木。
榆林北6縣有;橫山,定邊,靖邊,神木,府谷。
近日,榆林市統計局對榆林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進行了解讀,統計數據顯示榆林市人口發展有十大特點。1.常住人口增加27.34萬人,年均增長0.79%。全市常住人口平穩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是隨著「單獨二孩」「全面兩孩」生育政策的實施,全市二孩出生人數明顯增長,有利保障了全市出生人口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而近10年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大幅改善,人民群眾健康條件明顯改善,全市年度死亡人口遠遠少於出生人口,使得全市常住人口保持了穩定的自然增長;另一方面10年來全市社會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營商環境不斷向好,人居環境的改善,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吸引了外市、外省人口來榆就業、創業、居住,同時也讓以前流出去的當地人口重新返回榆林。2.家庭規模有所縮小,戶均人口為2.51人。3.人口性別比依然偏高,為112.49。
❸ 錫林郭勒盟所有旗縣哪個經濟發展勢頭好
多倫 為最具發展潛力的縣,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河北接壤,到首都北京的直線距離為內蒙古地區最近,集通線——錫多倫鐵路),和化工企業的大力發展,不久的將來將成為錫林郭勒盟及蒙東地區的經濟中心。
錫林浩特市 境內有全國最大的露天褐煤煤田及集通線——多倫鐵路,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❹ 內蒙古和西藏哪個經濟好
從地域上說內蒙靠近北京政治、文化中心,雖然有些地區也很偏僻,但總體來說比西藏好很多;其次是從地形地貌,去西藏就2條路,翻山越嶺,高原凍土,不僅道路崎嶇而且高原反應強烈,還有強烈的紫外線,去的話困難重重,而內蒙就相對平緩,都是大草原,海拔也低。最後從歷史上講,內蒙自秦漢時期就和中原打的不可開交,打的同時也在互相交流並漢化,而西藏知道唐朝才和中原有明顯的交流,對於漢人的接納度內蒙遠遠高度西藏。還有經濟角度不太擅長,但我知道內蒙資源豐富,開發也較多。
綜上,內蒙古的經濟實力好一點
❺ 烏蘭察布市和烏海市相比,目前哪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和生活環境更好
烏海發展的高峰過去了,現在低迷,主要靠煤炭現在也不行了,烏蘭察布現在經濟發展了。
❻ 赤峰哪個旗縣經濟最好
經濟好的還是紅山區,松山區,元寶山區,其次是喀喇沁旗(錦山) ,寧城,林西吧
❼ 四子王旗富裕嗎經濟條件怎樣,不知做服裝生意怎樣
可以的,四子王旗人消費還行
❽ 赤峰哪個旗縣經濟最好
寧城縣還有敖漢,人口比較多,相對也比其他旗縣富裕。大概都有60多萬人
❾ 四子王旗的經濟發展
2011年四子王旗旗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1.1億元,增長24.5%;財政收入20118萬元,增長88%;固定資產投資20.1億元,增長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億元,增長23.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3元,增長13.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23元,增長14.8 %。三次產業結構比由30.6:35.3:34.1調整為28:37.7:34.3
2013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1.6億元,增長9.5%;固定資產投資32億元,增長2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3.9億元,增長8.4%;財政收入3.1億元,增長2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億元,增長1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0元,增長10.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548元,增長14.2%。萬元GDP能耗控制在任務指標內。 解放前,四子王旗牧區以游牧的形式逐水草養畜,人畜飲水主要靠河水和雪水;農區則通過簡單的挖掘水井解決生活用水。
1949年,四子王旗有水井87眼,提水工具主要有撐桿、轆轤。農田主要靠攔洪蓄水灌溉。
1956年,從河北等地調入了專門從事打井的技術工人,帶來了當時打井的新技術。50~60年代,打了一部分竹木管井,適用於埋藏較淺的承壓水區自流引水。之後,陸續引進了抗旱錐和大鍋錐,用於埋藏較淺的潛水開發,採用混凝土井管,深受廣大農牧民歡迎。1966年,自治區水利部門將一台蘇式XB500型鑽機拔給牧區水利專業隊,管井建設開始擺脫笨重的手工勞動而逐步走上機械化生產的新路。1966年秋~1967年底,打深井5眼,其中查干補力格補龍河承壓區自流井至今仍以5噸/小時的流量日夜涌流。
1977年,組建401~405共5個機台,到70年代末,共建成供水基本井45眼,深機井55眼,開辟缺水草場1 680平方公里,解決了16 666人、13 310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
1984年,旗草原打井隊自製了小型打井機,開展了方便農牧民打壓水井的業務。
1987年,累計新打機電井212眼,新打筒井1 128眼,建水泥防滲渠133公里。保灌面積1.93萬畝。
1990~1999年,共打機電井1 166眼,配套機電井1 567眼,新打筒井4 330眼,建水泥防滲渠123.86公里,襯砌「U」型防滲渠141公里,新增保灌面積11.12萬畝。
2000年,大規模應用噴灌、管灌節水灌溉技術,新打機電井178眼,配套機電井230眼,新打筒井475眼,建噴灌38處,鋪設低壓地埋輸水管道49公里。襯砌「U」型防滲渠道17公里。
2001年,新打機電井165眼,配套機電井145眼,新打筒井490眼,建噴灌33處,鋪設低壓地埋輸水管道49公里。配套小型噴灌機組140套。
2002年,新打配套機電井140眼,新打配套筒井295眼,建噴灌76處,鋪設低壓地埋輸水管道121公里。1999~2002年,配置了SPJ300型鑽井機1台,QZ200型鑽井機2台,VT200型鑽機1台,自走式QZ200型鑽機1台。
2003年,新打配套機電井147眼,新打筒井486眼,建噴灌16處,鋪設低壓地埋管道82公里,配套小型噴灌機組190套,建小草庫倫190處。
2004年,新打配套機電井102眼,新打筒井210眼,建噴灌13處,鋪設低壓地埋管道148公里,建小草庫倫100處。
截至2004年底,全旗鄉鎮(蘇木)通電率100%,嘎查(行政村)通電率100%,浩特吾素(自然村)通電率96.7%,人口通電率96.8%,一戶一表容戶達到43 382戶,農牧區配套機電井236眼,有效電灌面積為4.814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