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繁榮哪個更發達

經濟繁榮哪個更發達

發布時間:2022-09-20 15:06:38

『壹』 上海和北京哪個繁華發達

上海和北京都是我國發達城市,兩個城市哪個更發達呢?它們都很發達,適合的人群不一樣,其實這兩座城市在中國非常有影響力,一個是首都,一個是「魔都」,它們的定位也不完全一樣,首都北京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上海被稱為「魔都」同樣具有深厚的國際影響力,尤其是從城市建設上非常明顯,以時髦引領世界潮流,連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也望塵莫及,可以說上海的很多建築在當地看不出什麼,如果放到其它的城市中,都能成為標志性建築。

相比於上海,北京的優勢是中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過去這里的古建築古樸典雅,具有很強的厚重感,相比於上海缺乏活潑靈動感,如果說北京是個老成持重的文化人,那麼上海就是一個精明強乾的成功商人,受到外地人的尊重和羨慕。

北京和上海同為國際化大都市,都很發達,難分伯仲。

『貳』 宋朝福州和泉州,哪個更繁榮、更發達

宋元時期泉州的經濟、文化、地區勢力都比福州突出,比福州更具有區域的代表性

宋朝泉州的經濟在福建的代表性
泉州港在公元10―14世紀之間是中國最大、最昌盛的通商貿易港口,也是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作為一座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宋元時期它創造了諸多當時中國乃至世界之最的神話。

福州和泉州歷來都很重視海外貿易,因為唐朝港口貿易的沿襲北宋初期泉州的貿易遠比福州要繁榮,所以朝廷將福建的第一個市舶司置於泉州。
(北宋初年泉州港雖沒有設立市舶司,但因為唐朝港口貿易的沿襲在宋初的對外貿易中就已經享有很大的影響地位《宋會要輯稿》載,「太平興國初,京師置榷易院,乃詔諸蕃國香葯、寶貨至廣州、交趾、泉州、兩浙,非出於官庫者,不得私相交易」太平興國(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是北宋君主宋太宗趙匡義的一個年號)

皇佑年間(1049--1054)陸守在《泉州修城記》中說道:"「泉州城內畫坊八十,(全境)生齒無慮五十萬」
元佑二年(1087年)十月,朝廷在泉州置市舶司,在泉州直接管理對外貿易,這是泉州代表福建站在世界港口貿易頂峰的一個重要起點.
政和五年(1115年)在泉州設來遠驛,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貢使人員,並擬定伎樂迎送,犒設津遣等則例,體現出一個貿易大國的風范。
大觀、政和之間(1107—1118年)泉州設立了蕃學,它是培養外國人子弟和中國人學習外國語言文字的學校。南宋時,來泉州貿易的外商「有黑白二種,」數量眾多,為了便利外國人居住,照顧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泉州劃出固定范圍讓外國人居住,這樣的地方稱為蕃坊。蕃坊中由外國人推選出蕃長、理訟師等自行管理,並由他們與當地政府進行日常生活和辦理商務的聯系。
(至北宋後期,泉州的對外通商貿易已涉足31個國家和地區)

從建炎二年(1128年)到紹興四年(1134年)七年間,泉州的舶稅收入達到二百萬緡(一緡等於一千錢)。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泉、廣兩市舶司舶稅凈收入增至二百萬緡 。」約占當時南宋朝廷年度財政總收入的二十分之一。泉州市舶司稅收已增至百萬緡。
宋高宗十分清楚海外貿易的重要性。《宋會要輯稿.職官44之20》載,他曾諭及臣僚說:「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動以百萬計,豈不勝取之於民,朕所以留意於此,庶幾可以少寬民力爾。」「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通貨賄。」《宋會要輯稿》:「(嘉定)十五年(1222年)十月十一日臣僚言:『國家置市舶司於泉、廣,招徠島夷,阜通貨賄。

宋朝泉州是全國絲織中心之一,與杭州並稱一時之盛.這個時期泉州生產的絲綢被稱為「泉緞」「刺桐鍛」既是重要的外銷產品又是朝廷的高級貢品。泉州所產綾羅綢緞和絹傘絹扇與青白瓷器、生鐵、銅鼎、鐵針、銅瓦以及糖、酒、茶葉、桂元干、桂林干、紙張等,都是出口外銷的商品。造船技術更加精良,已能造出遠洋大海舶。
南宋寶慶年間擔任泉州市舶提舉的趙汝適,曾對諸國商賈進行調查考察,據其寶慶元年(1225年)著作《諸蕃志》記載,當時同泉州有海外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已達58個。
南宋管理皇族宗室事務的「南外宗正司」因難舍泉州舶稅之膏腴而遷移到泉州,至紹定年間(1228~1233),在泉州的皇族宗親在院者1427人,外居者887人。泉州成為大批皇族的居住地,在泉州還專為設立了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學」。他們從中原地區帶來先進生產工具,帶來羅、絹、紗、綾等新產品,傳入織、綉、彩、繪、染色、印花等先進技術,以及先進文化,促進泉州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繁榮。但趙氏皇族生活奢侈,歌舞聲色,仗勢擾民,其龐大的生活費用,除朝廷少量補貼外,大部分是由泉州地方財政來負擔。

宋朝的泉州各種文化在這里融合,各種繁榮在這里交匯,有很多外籍商賈巨富與皇族紳貴擇居泉州,繁衍生息。泉州有來自外國的商人、傳教士、僧侶、游歷家、王子、貴族和使節等達數萬人。
南宋末年,義大利安科納市的猶太商人雅各在泉州逗留5個月將泉州形容為"光明之城",並描述了南宋末年泉州地方社會的政治、經濟、民俗等情況。 他所記述的南宋泉州的社會文明遠遠超過當時的歐洲。

宋代詞人李邴在《詠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貿易》中描述了泉州「蒼官影里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華景象。
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十朋對泉州的評價是:「閩乃負山帶海遐僻之鄉,而泉乃富商大賈往來之會。」
泉州太守王十朋關於刺桐城泉州的詩句;"刺桐為城石為筍,萬壑西來流不盡"
南宋.王象之稱:泉州「水路據七閩之會,梯航通九澤之重」
劉克庄《後村先生大全集》詩雲泉州:「閩人務本亦知書,若不樵耕必業儒;唯有桐城南郭外,朝為原憲暮陶朱。」
謝履《泉南歌》;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
真德秀《祈風文》寫道:「惟泉為州,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蕃舶也。
泉州九日山現存的諸多祈風石刻,記錄下了當時泉州官方舉行船隻出海祈風儀典的盛況。
宋朝因泉州經濟的發展而建造的一系列浩大的工程如洛陽橋,東西塔,安平橋,姑嫂塔,清凈寺、天後宮、關岳廟,老君岩等等等等當中有的不僅代表了福建乃至於中國的最高水平甚至創造了世界之最。

宋朝福建人口也達到歷史高峰,福建區域的開發全面展開,北宋後期福建開始出現人稠地狹耕地缺少的現象,南宋以後越演越烈,大量無地人口或從事工商業及其他職業,或遷入深山區和外區域,從而促進了福建商品經濟和文化發展與山區開發。福建是宋代人稠地狹最為嚴重的地區,但與其相鄰的今廣東、廣西和海南島卻長期地廣人稀耕墾未盡,為了尋找新耕地,大批福建農民向兩廣以及其它耕墾未盡的地區遷移。
宋元豐八年(1085年),泉州主客戶20餘萬戶,泉州城內人口突破10萬人,成為全國八大州府之一。被稱為富州,又經150餘年的發展,至宋淳佑年間(1241~1252年)增至25.57萬余戶,為歷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為望州。

『叄』 發達和繁榮這兩個詞意思有什麼區別

繁榮是指經濟繁榮昌盛,繁榮經濟,一件事物發展到頂盛的時期。
發達是指已充分發展,各方面先進。

『肆』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10個省份

NO.7、湖北

湖北是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內陸重要的空港。汽車行業是湖北省的主導產業。其次是鋼鐵行業和石化行業,食品行業和紡織業這兩大輕工業的增長勢頭猛烈,為湖北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帶來巨大作用。

NO.6、四川

四川經濟發展很快,交通干線密集,是「中國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中國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四川的經濟總量居全國第六,其綜合實力高居西部地區首位。

NO.5、河南

經濟總量全國第五的河南超過排在世界第21位的阿根廷。河南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中國第5位、中西部首位。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中國新設立的自貿區之一。2016年12月,國家正式批復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以河南為主體的中原城市群為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

NO.4、浙江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

NO.3、山東

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可與印尼相提並論。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並且其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也在穩步推進。

NO.2、江蘇

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可以對標墨西哥。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北,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全國各省第一,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NO.1、廣東

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已經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一,已超越香港和台灣。如果把廣東當作一個獨立的經濟體,世界排位約居第15位。2016年廣東實現GDP為79512.05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是11578.8億美元,大致與墨西哥相當,直逼老牌發達國家西班牙。

『伍』 中國封建朝代中,哪個經濟最發達,哪個軍事最發達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王朝。它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史上的最高峰。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王朝。它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史上的最高峰。它的高度文明影響了日本、朝鮮等許多國家和地區,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
總之,唐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國際地位超邁往古,是中國歷史上繼漢代出現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稱「強漢盛唐」;唐朝後期的發展又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巨大變革開了先河。唐代確實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偉大時代!
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建立的大蒙古國包括中國境內的元朝、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和中國境外的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其疆域東起朝鮮半島 ,西抵波蘭、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亞,南達爪窪中南半島,在北緯15度至60度、東經15度至130度之間,總面積達到三千萬平方公里。 那時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軍事力量很強。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中國歷史上,領土最大的時候是在元朝,元朝不僅對外關系空前發展,由亞洲推廣到歐洲和非洲,而且它的疆域遼闊廣大,在我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元朝北至陰山以北,南至南海諸島,東北到今庫頁島,西北達到新疆、中亞地區。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東北地區、台灣部分島嶼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范圍之內。
明代宋濂之《元史·志第十地理一》首段亦有講述。「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蓋漢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里數限者矣。」
東邊大概包括現在的庫頁島在內的疆土一直延伸到了白令海峽,西邊大概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哈薩克境內的巴爾喀什湖,往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南邊和今天差不多,應該比今天大那麼一點吧。元朝的疆土真是大的嚇死人了,但是絕對沒有到橫貫歐亞的地步,據說美國當地的印第安人就是當時通過白令海峽過去的。

『陸』 上海VS北京 綜合實力誰更強誰更發達

上海和北京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因為兩者均是國內的一線發達城市,經濟均較為繁榮。上海和北京的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1、上海:上海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全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0.6%。

2、北京:北京屬於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被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同時,北京同時也是全國教育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6)經濟繁榮哪個更發達擴展閱讀:

上海的其他介紹:

上海的貿易夥伴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0多個國家擴展至現在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海口岸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港口之一;

上海口岸進出口位居世界城市之首,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約有三成左右的中國製造經由上海輸往世界各地,也有約三成左右的各國商品經由上海進入中國市場。

全國1/3左右的進口汽車、鑽石、葡萄酒、乳品,1/2左右的進口化妝品、醫葯品、醫療器械,超過60%的進口服裝服飾,70%以上的進口手錶等都是經上海口岸來到全國消費者手中。

『柒』 中國經濟最繁榮的是哪十個城市

城市 綜合競爭力 排名 綜合GDP增長 排名 綜合收入水平 排名
1~10
上 海 0.83685 1 0.7394 5 0.71026 2
深 圳 0.73751 2 1 1 1 1
廣 州 0.53949 3 0.80556 2 0.59353 3
北 京 0.53243 4 0.58448 19 0.52152 4
杭 州 0.51766 5 0.70037 7 0.46595 7
寧 波 0.5077 6 0.66104 9 0.46979 6
蘇 州 0.4558 7 0.65459 10 0.36692 13
無 錫 0.44251 8 0.68299 8 0.32957 19
廈 門 0.43789 9 0.61269 16 0.44842 8
天 津 0.42653 10 0.64564 13 0.29508 24
中國10大城市按規模人口: 北京、上海、天津、武漢,沈陽、廣州、、重慶、西安、南京、哈爾濱
中國7大商業中心依次為1上海2北京3天津4沈陽5武漢5廣州6南京7成都
中國10大(電話號碼3位)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沈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廣州
中國7大區域中心城市:北京,沈陽,上海,武漢,廣州,西安,重慶
中國8大通信、交換中心局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沈陽、西安、南京、武漢、成都
中國8大郵政中心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沈陽
中國電信4大節點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西安
中國7大電網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沈陽、武漢、濟南
中國5大高教城市:北京,上海,武漢,西安,南京
中國5大鐵路樞紐: 北京、鄭州。上海、廣州、武漢
中國鐵路全路6大客運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成都
中國人民銀行12個分支機構城市: 上海、南京、天津、沈陽、武漢、廣州、西安、成都、濟南 、北京、重慶、深圳
2005年五一黃金周中國10大旅遊城市排名: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青島,西安,深圳,大連,蘇州,武漢
中國歷史上的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沈陽、西安、南京、武漢、廣州、重慶
中國17大鐵路局所在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沈陽、 鄭州、 濟南、 蘭州、 成都 、 南昌 、哈爾濱、柳州、昆明、呼和浩特、烏魯木齊 太原
中國18個口岸城市(可以進出口葯品) 北京、天津、上海、大連、青島、西安、成都、武漢、重慶、南京、杭州、寧波、福州、廈門、廣州、深圳、珠海、海口
中國7大城市可以有電影終審權的城市: 北京、上海、西安、廣州、武漢、沈陽、成都
中國中科院11個分院城市: 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成都、昆明、西安、蘭州、新疆、沈陽、長春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7大網路中心城市: 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漢、廣州、成都、沈陽
中國15個副省級別城市:哈爾濱 長春 沈陽 大連 濟南 青島 南京 杭州 寧波 廣州 深圳 武漢 成都 西安

『捌』 華東和華南相比,哪裡的經濟實力和商業更繁榮發達

江蘇GDP比廣東低一點,廣東9.7萬億,江蘇9.2萬億, 港澳台GDP6.6萬億左右,介於山東7.6萬億和浙江5.6萬億之間,上海3.2萬億,安徽3萬億,江西2.1萬億,廣西2萬億,海南4千億,華東總量34萬億,華南(含港澳台)18萬億。

『玖』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10個省份

經濟發達的省份,通常是指那些經濟實力強,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直轄市。那麼就目前而言,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
一、廣東
廣東的區域不平衡問題的確非常突出,但能由此認為廣東經濟不發達,廣東經濟比不過江蘇則是以點帶面想當然了。發達並非單純的搞均衡,而是指其經濟實力上到了哪一層次,以及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社會發展方方面面達到了什麼水平。
1.廣東的經濟總量是全國唯一超10萬億的省份,如果作為單獨經濟體參考世界排名將位於西班牙之後世界排名第15名。隨著巨量經濟規模所產生的效應規模,廣東在全國經濟版圖中位置尤為重要。
外貿進出口總額佔1/4;
社會零售消費佔1/10;
吸引外資佔1/6;
港口貨物吞吐量超1/4;
機場客運量超1/10;
經濟總量佔全國1/9
…2.廣東的城市化水平全國最高,2019年達到了71.4,江蘇為70.6,浙江為70.0,福建則為66.5。面積最大,地型最復雜,人口最多,還能將城市化率推進到71.4。你能說廣東經濟不發達,社會發展程度不高?
3.財政稅收超1.26萬億元,全國第一。在支出方面:無論是教育、衛生和民生保障均是全國第一。
4.在高新技術、優勢產業和科技研發方面,廣東有6個地級市進入前30強,總共3.9萬余家,全國第一。擁有包括華為、騰訊、大疆、中興,大族激光等一系列頭部科技公司。如此強悍的科技研發實力,沒有發達開放的市場和經濟是無法支撐的。
5.其他包括建成區面積,主城區人口,甚至城市建設面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水平,就憑廣深二市打遍全國(除北京上海外)無敵手。大交通方面:白雲機場、寶安機場均是全國客運,貨運前5的國際樞紐機場,試問哪個省能做到?航運方面:廣東以一已之力占據全國1/4的吞吐量,還有哪個省能達到這種水平?沒有客流和產出,哪來的機場和航運吞吐量?這些不正是現代經濟發達的佐證么?
承然,廣東還有許多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非常之嚴重,但這並不影響廣東的經濟發展處於全國最高水平的層次。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每年廣東吸引的人口流入同樣是全國第一。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單純的居民收入並不能成為某個省份經濟發達與否的唯一標准。經濟發達應該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評估。浙江和江蘇的民生做得比廣東好,居民富裕,但反映在整體發展水平方面,卻和廣東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二、江蘇
江蘇是全國發展最為均衡的省份,相信無人不同意。全省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就連最末的宿遷放在它省也是中上水平。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待,江蘇自然是第二,和廣東並稱國內雙巨頭。常住人口超8000萬,GDP總量超9萬億無,更是我國人均GDP第一的省份。從直接反映其經濟實力的財稅來看,去年上繳國家5157億元,僅次於廣東、上海和北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蘇自然環境優越,人文薈萃,物產豐富,歷史上就屬於富庶之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高達1.4萬余家,全國前30強經開區江蘇占據7家。是中國除廣東外,經濟最具開放性和外向型的省份。嚴格來說,蘇南地區比大珠三角九市發展得更好。
三、浙江
要說哪個省的民富程度最高,非浙江莫屬。浙江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水平,影響力,文化輸出,科技水平與科教文衛方面,全國第三強是實至名歸的。其它包括財政收入與支出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不含上海、北京),其中其於民生類的支出更是占財政支出的76.1%高佔比,說明浙江的民生保障做得非常厲害。
浙江民營經濟活躍,電商業、小商品交易發達。全省各類商品市場3783個,全年交易額為2.3萬億元。其中,十億級市場274個,百億級市場39個,千億級市場2個,全國無出其中。
去年進出口總額高達30832億元,僅次於廣東、江蘇和上海,全國排名第四。全省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10之多,屬於外貿強省。其中寧波港更是全球吞吐量(貨重)第一大港,裝箱量全球第三大港。
社會零售方面又是第四,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2019年完成2.7萬億元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人均消費4.6萬元。以人均來計在國內僅次於上海和北京,高於廣東、福建和江蘇。
四、福建
相比前面幾個,福建還是差點火候的,但也遠不中西部省份可比。福建經濟規模偏小,一方面是人口數量偏少,一方面是產業規模偏小。雖然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但遠沒有浙江的規模和效應。反映在財政收支方面更是全國10多名以後。在社會整體發展水平與基礎設施建設與投入方面,除了廈門外,幾乎看不到發達的影子。無論是進出口貿易、內銷,產業產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福建確實離粵、蘇、浙確實還是有不少差距。
在我看來,也就以上這幾個省份可以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較高。其它包括山東、河南和四川,雖然經濟規模排名前列,不過只能是大而不強,更多的是靠人口堆砌而成。

『拾』 中國哪個朝代經濟比較繁榮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為中國最爭光的朝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宋朝也是中國為世界貢獻最大的時期,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都出現在宋朝,那時中國所謂的四大發明的三項被發明或是開始得到大規模實際的運用,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紙幣、垂線紡織,瓷器工藝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醫葯、工藝、農技等都達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後難比及的高度。宋朝還發展起一門新科學,技術科學。這些輝煌的成就與宋的綜合文明有直接聯系。宋代的GDP是佔全球的50%。國家的綜合實力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宋朝都是當時世界的第一大國。宋朝已經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閱讀全文

與經濟繁榮哪個更發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呢真漂亮北京話怎麼說 瀏覽:501
愛情的神明有哪些 瀏覽:529
煙台幸福八村趕海主要抓什麼 瀏覽:755
農村居民健康卡丟了怎麼辦 瀏覽:627
男虎與女羊人婚姻怎麼樣 瀏覽:965
橙子先生什麼是幸福 瀏覽:891
為什麼我會遇見錯誤的愛情 瀏覽:528
如何清除健康平板某些記錄 瀏覽:641
為什麼健康碼里不顯示14天行程 瀏覽:589
抗日的英雄有哪些故事 瀏覽:914
健康人腸道含氣量是多少 瀏覽:301
塞班有哪些經濟酒店 瀏覽:242
幫別人查看健康碼怎麼看 瀏覽:105
為什麼網紅美女很少 瀏覽:647
獅子座對愛情是什麼樣的 瀏覽:396
事業編怎麼搞事業 瀏覽:770
街拍美女的微博有什麼用 瀏覽:92
男生愛情里怎麼成熟 瀏覽:618
什麼叫幸福模樣 瀏覽:304
雞和羊的愛情如何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