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過度繁榮採取什麼政策

經濟過度繁榮採取什麼政策

發布時間:2022-09-20 05:17:38

1. 當各行各業十分繁榮景氣的情況下,國家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當國家經濟進入繁榮期的時代,政府和央行往往為了防止經濟過熱而採取消極的政策。
在貨幣政策上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具體手段往往就是央行會提高准備金率、出售央行票據等行為。
在財政政策上,會採取消極的政策。具體手段往往就是減少政府支出、提高稅收之類的行為。

2. 在經濟蕭條和經濟繁榮時怎樣使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兩大政策基調即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由於當前經濟中的主要問題是總需求不足,而財政政策在拉動需求方面明顯比貨幣政策更為直接、有效,所以政府工作報告對於財政政策寄予了更高期望,也做了更為細致的部署。
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1萬億的赤字規模上調,是有史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而按3.6%以上安排,則顯示出政策還有一定彈性。特別國債規模略低於市場預期,應主要是考慮到銀行和居民的承受能力,體現出財政紀律的約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考慮到當前財政收入壓力較大,節流就更為重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嚴禁新建樓堂館所,嚴禁鋪張浪費。特別是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歷史上中央本級支出同比負增長只在2016年2月出現過,今年前4月同比僅增長0.1%,轉負只是時間問題。
強化階段性減稅降費。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同樣體現出穩企業保就業的導向。
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除了國家層面的資金安排,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也是重要的資金來源。
「要通過政府作為帶動和激發社會資本跟進,從而形成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有機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22日在首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中表示。
「隨著國外疫情持續擴散蔓延,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沖擊,必須立足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來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穩定經濟增長。」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兆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當前,推動線上新型消費發展,實現線上線下相融合,對提振經濟動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 當經濟過熱時,國家宏觀調控應採取什麼措施

當經濟過熱時,應採取增加稅收、減少政府支出等緊縮財政的方針;或者緊縮信貸、減少貨幣供給量;而當經濟疲軟時,則應採取減少稅收、增加政府支出等松動財政的方針;或者松動信貸、增加貨幣供給量。
拓展資料
一、國家採取宏觀調控的手段:
1、法律手段,指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主要通過經濟立法和經濟司法進行調節經濟,有權威性和強制性;
2、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主要方法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整;制定和實施經濟發展規劃、計劃等,對經濟活動進行引導,是一種間接手段,但是是主要手段;
3、行政手段,指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如利用工商、商檢、衛生檢疫、海關等部門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產與流通,有直接性、權威性、無償性、和速效性等特點。重要性:可以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保障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可以調節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保障共同富裕的實現。
二、對宏觀調控的理解
在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一方面國家要把市場能夠解決的經濟問題交給市場去處理,包括供求關系、物價變化等,都需要通過市場來調節,以保證正常的市場運行;另一方面,由於市場自身的缺陷性,政府必須採取適當的手段加以干預,來彌補其缺陷和不足。
三、宏觀調控的特點
1、從根本目的上來說,國家宏觀調控是為了更好的滿足全社會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以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從而保證了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的運行。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國家應採取必要的宏觀調控手段,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同時,保證收入分配的公正和平等。
2、從調控的社會經濟基礎來講,它不能取代市場機制的作用,而是在市場機制發揮良好作用的基礎上,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可以說,國家宏觀調控是在市場機製成為整個社會資源基本的配置作用的基礎上進行調控。壟斷的出現勢必會對市場機制有所影響,這就需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壟斷行為進行處理,以保證市場機制的健康發展,保護公平競爭。
3、從調控的范圍來看,所有的社會經濟活動都被市場的經濟關系聯系起來,從而國家通過宏觀調控對市場運行的間接影響,以達到對全社會經濟活動的控制。同時,將國家、集體以及個人的物質利益相協調,使局部利益和集體利益都得到了兼顧,將市場范圍內的經濟關系聯系起來,相互作用,協調各方利益不受損害。
4、從調控的對象上看,國家的宏觀調控是通過對總需求、國民收入、物價水平等經濟變數的控制,通過一定的傳導機制,作用於市場機制,以對經濟總量的控制,影響市場主體的行為,從而達到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5、從調控的過程上來說,為達到預期目標的宏觀調控應該是一個連續不斷的作用過程,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宏觀調控具有動態性。

4. 在一國經濟過度繁榮時,最有可能採取以下哪種政策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模式有雙緊、雙松、松緊、中性;
擴張的財政政策搭配擴張的貨幣政策適用於社會生產力大量閑置,有效需求嚴重不足的情況;
緊縮的財政政策搭配緊縮的貨幣政策適用於經濟過熱,需求過度膨脹,供給嚴重不足的情況;
中性的財政政策搭配中性的貨幣政策適用於沒有通脹,經濟結構較為合理,正常發展的情況;
緊縮的貨幣政策搭配寬松的財政政策適用於社會閑置資源已經得到有效利用,但是經濟結構不合理阻礙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情況;
寬松的貨幣政策搭配緊縮的財政政策適用於經濟結構基本合理,但是社會閑置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總需求不足的情況

5. 一旦出現經濟發展過熱可以採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當經濟過熱時,中央銀行應該減少市場貨幣供應量,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提高存款准備金、提高再貼現率、提高超額存款准備金率都屬於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入證券、降低存款准備金,則屬於寬松的貨幣政策。
經濟過熱指市場供給發展的速度與市場需求發展速度不成比例。資本因為虛假需求導致的供給增加是市場經濟過熱的根本原因。當資本增長速度超過市場實際所需要的周期量後,在一定周期階段內就出現相應的市場資源短缺與一定資源的過剩同時出現的矛盾現象。在一定時期其會表現經濟高速發展與物價指數的雙高現象。
依據經濟學的定義看,實際增長率超過了潛在增長率叫經濟過熱,它的基本特徵表現為經濟要素總需求超過總供給,由此引發物價指數的全面持續上漲
搞好經濟運行調節。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多次及時調整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存貸款基準利率,取消或降低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這些宏觀調控措施取得明顯成效,經濟連續五年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沒有出現大的起落

6. 當經濟處於繁榮時期,社會總需求明顯大於社會總供給時,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所應選擇的宏觀經濟政策是

當經濟處於繁榮時期,社會總需求明顯大於社會總供給時,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所應選擇的宏觀經濟政策是緊縮性的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稅收、減少財政支出等手段,減少或抑制社會總需求,最終達到社會總供需的平衡。
根據金融危機中的經濟現狀分析,擴大內需、保增長成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因此宏觀經濟政策也進行了重大的調整,財政政策從「穩健」轉為「積極」,貨幣政策從「從緊」轉為「適度寬松」。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及措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
措施如下:
第降低銀行存款准備金。中央銀行通過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比率,來增加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降低市場利息,從而加大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政策措施。它是一種威力強大不易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
第公開市場業務。央銀行通過在公開市場買進有價證券來投放基礎貨幣,以控制貨幣供應量,並影響市場利率的一種行為。它使中央銀行可以主動、靈活、及時地調節和控制基礎貨幣總量。
第降低再貼現政策。中央銀行通過降低再貼現率來擴大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降低市場利率,以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手段。他對一國經濟的影響是比較緩和的,有利於一國經濟的相對穩定,但中央銀行處於被動的地位。在當前金融危機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以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刺激投資和消費,從而發展經濟,抑制通貨緊縮。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及措施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減稅,加大政府轉移支付,增加出口補貼等措施擴大投資,增加就業,幫助出口企業降低成本。
措施如下
第實行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允許新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金在銷項稅額中抵扣,相應調整小規模納稅人標准及其徵收率,完善並落實出口退稅率調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長。促進企業投資和擴大內需。
第加大政府轉移性支出。由於政府支出直接構成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規模的增大必然相應地增加社會總需求的增加。這種政府的投資,在乘數的作用下,會使國民收入成倍增加,從而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
第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政府為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加強其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在出口某種商品時給予出口廠商的現金補貼或財政上的優惠待遇。這是政府一種變相的投資,降低出口企業的成本。

7. 列出經濟繁榮時期政府應使用怎樣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並具體分析

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則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即減少貨幣供給;將導致LM曲線左移,利率升高,均衡產出降低,總需求水平下降,經濟增速變平。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稅收,減少經濟建設支出,來抑制需求。

8. 在經濟過熱時,政府應該採取什麼財政政策A

政府應當採取雙緊的政策,緊縮的財政政策能有效抑制投資需求進而抑制總需求,緊縮的貨幣政策能提高利率,減少投資,從而起到冷卻經濟的作用
一,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准則。它是客觀存在的財政分配關系在國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又是國家干預經濟,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工具。
二,"一切剝削階級國家的財政政策都是為著維護其超經濟的剝削關系。當其統治者處於上升時期時,往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採取較為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財政政策。但隨著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財政政策會變得越來越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從而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這段話指的是剝削階級國家怎麼使用財政政策。
三,財政政策是指為促進就業水平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穩定增長而對政府財政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財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決策。或者說,財政政策是指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
四,變動稅收是指改變稅率和稅率結構。變動政府支出指改變政府對商品與勞務的購買支出以及轉移支付。它是國家干預經濟的主要政策之一。財政政策由國家制定,代表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並受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相應的經濟關系制約。
五,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同其他經濟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系。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要有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政府支出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政府購買,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勞務上的花費--購買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轉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體(如老人或失業者)的收入。稅收是財政政策的另一種形式,它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整體經濟。
六,首先,稅收影響人們的收入。此外,稅收還能影響物品和生產要素,因而也能影響激勵機制和行為方式。

閱讀全文

與經濟過度繁榮採取什麼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怎麼看愛情視頻 瀏覽:509
愛情的動物都有什麼 瀏覽:408
歐美女人為什麼這么美 瀏覽:729
你的愛情密碼是多少 瀏覽:459
做哪些動作益於健康 瀏覽:547
蚌埠幸福工廠在什麼地方 瀏覽:328
性情淡薄的男人對婚姻什麼態度 瀏覽:847
幸福是有什麼而不是無什麼 瀏覽:535
四美女在什麼地方旅遊 瀏覽:169
美女呢真漂亮北京話怎麼說 瀏覽:503
愛情的神明有哪些 瀏覽:533
煙台幸福八村趕海主要抓什麼 瀏覽:760
農村居民健康卡丟了怎麼辦 瀏覽:633
男虎與女羊人婚姻怎麼樣 瀏覽:967
橙子先生什麼是幸福 瀏覽:895
為什麼我會遇見錯誤的愛情 瀏覽:530
如何清除健康平板某些記錄 瀏覽:643
為什麼健康碼里不顯示14天行程 瀏覽:595
抗日的英雄有哪些故事 瀏覽:918
健康人腸道含氣量是多少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