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身經濟會帶來哪些新的商機
近日,一條新聞上了熱搜,中國單身人口已達2億,這一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廣大關注。我們都知道,現在身邊有很多人保持單身,但是並不知道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達到如此多的數量,那麼單身經濟能帶來哪些商機呢?
第三,我認為單身經濟還帶動了健身行業的發展。我們發現單身的人越來越會享受生活,越來越注重提高自己,單身的人更願意去健身,更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形象,健身房就是他們的不二選擇。每天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不僅可以緩解工作中的壓力,而且能夠得到更好的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㈡ 一人食的市場有多大
近日根據央視財經報道,眼下我國有超過兩億人單身,並且單身人群的數量正在不斷地增加,龐大的單身群體催生了新的消費需求,新的消費觀,和新的消費業態,帶動了「單身經濟」的發展。
隨著單身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湧入了這條賽道當中。其中,一人食餐廳、自熱食品、一人用迷你家電等市場悄然興起且近年來發展迅速,「一人食」市場成為消費新風口。
我國家庭呈現單身化趨勢
單身群體的增加也促使我國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一人戶佔比逐年增加,從2015年的13.1%提升到了2019年的18.5%,增加了5.4個百分點。隨著獨居人口的不斷增加,我國家庭正呈現單身化趨勢。
「一人食」成為年輕群體主要就餐方式
由於做飯過程較為繁瑣,耗費時間和精力過多,單身群體在家做飯的積極性普遍較低。國金消費研究中心2019年發布的《單身經濟專題分析報告》中調研數據顯示,大部分單身人群只是偶爾做飯,超過五分之一的單身人群從來不做飯。單身人群在飲食上的這種追求便利,推動了餐飲行業尤其外賣業務的發展。
根據美團外賣、中國飯店協會、艾瑞集團聯合發布《2020外賣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外賣產業規模突破6500億元,比2018年增長39.3%。根據報告調研,90後、00後群體一人用餐比例超過65%,「一人食」成為年輕群體主要就餐方式。
隨著單身人口的逐漸增加,「一人食」餐廳逐漸興起,「一人食」餐廳為客戶提供獨立的用餐環境,以及價格合適、分量合適的一人份餐食,契合單身群體的用餐需求。例如日本著名餐飲品牌「一蘭拉麵」區別於普通的拉麵店,採用獨立的座位空間設計,座位兩邊用擋板隔開,為客人提供獨立的用餐環境。
自熱食品強勢崛起
除了「一人食」餐廳賽道以外,「一人食」市場還包括自熱食品。自熱食品早期主要是滿足軍事行動和野外作業需要,近幾年拓展到民用領域。自熱型飯菜產品早在2007年就已經有企業在開發,2013-2014年,市場進入導入階段。
但真正讓自熱食品爆火的是「自熱火鍋」,2016年下半年,自熱火鍋開始在網路平台上進行發酵,進入大眾視野,2017年雙十一自熱火鍋銷量驚人,徹底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自熱食品市場徹底爆發。
根據青桐資本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自熱食品主要分為7大類,分別為自熱火鍋、自然米飯、自熱面、自熱湯、自熱燒烤、自熱年糕和自熱粉,其中最大的品類是自熱火鍋。
根據食品工業網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整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19年我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達到35億元,較2018年增長16.7%。
「一人用」迷你家電成為市場新寵
對於那些平時做飯的單身群體來講,一款價格較低、體積較小、使用方便的小家電大受歡迎。為了滿足這類單身群體的需求,國內不少企業紛紛推出「一人用」迷你家電,迷你小家電市場爆發。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一些迷你家電如小容積電飯煲、迷你小冰箱、壁掛式mini洗衣機、小容積烤箱、攜帶型果汁杯等成為新晉網紅產品。以小家電電烤箱為例,根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線上單功能小容積電烤箱零售額份額不斷增長,從2016年6.6%逐步增長到2019年的13.2%。
深受年輕人歡迎的新興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近年來異軍突起,其針對單身群體的個性化需求,走差異化的道路,向廣大單身群體推出了一系列單身廚具,例如電飯鍋、養生杯、電烤爐、電熱盒等家電產品。2020年前三季度,小熊家電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24.98億元和4.03億元,實現了86.09%和45.14%的高速增長。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方便食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㈢ 一人食的市場有多大
我們先來看兩份波士頓咨詢集團的研究報告,一份報告指出,中國16%的城市人口現在獨自居住,另一份報告指出「這一趨勢伴隨著人們對單身人群看法的深刻改變,單身概念不再帶有污名」,這意味著單身人士自己就餐、旅行以及進行各種傳統意義上的集體活動的情況會越來越多。正如日本消費社會學家三浦展所說的,「一個人住的獨居者,正成為商業社會主流消費者」。
看過勺子課堂一篇分析一人食市場的文章,裡面講到這一人群是目前消費力最強的人群。新一代的單身人士不僅比上一代人更富有,也更願意花錢。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顯示,35歲及以下的中產階級消費者,平均花費比同等收入的上一代消費者高出40%。放眼市場,現在海底撈都推出了小火鍋,這並不只是在對單身食客表示友好,他們看中的更是這個人群的強大消費力。
㈣ 如何提高自己的經濟能力
1,利用專業優勢,建立自己的人脈;
有的女人,本身是從事專業性的工作,比如:外語、會計、設計師等工作。那麼,在未婚前,就要學會建立自己的人脈,與這些人打好關系。為將來離開職場,也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奠定好基礎。
2,不要滿足現狀,找機會多學技能;
有的女人,從事的是文職工作,比如:前台、文員、後勤,這些比較簡單輕松的工作。雖然當下輕松,但不要滿足現狀,在壓力沒有那麼大的時候,就要開始訓練和學習專業的技能,比如:精通Word排版、Excel表格等,或者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技能,比如:烘培、手工、攝影、舞蹈等。
在離開職場後,有一技傍身,自然也不愁收入的來源。如今自媒體發達,除了自己接活,還可以把每一個技能點拍成視頻,就是自己的獨家的賺錢武器。
3,養成儲蓄習慣、學習理財知識,讓錢來幫你賺錢;
女人通常對自己的錢包,敏感性不夠高,消費時又不夠理性。而不希望自己將來,失去工作時,陷入無錢可用的狀態,那麼就要慢慢養成儲蓄的習慣,找機會學習理財的知識,讓手中的錢來賺錢,讓你的錢更值錢。
這里,可能會有一些商家的坑等著你,不要相信某些商家的宣傳,比如能讓錢翻倍的理財廣告。所有超出財富增長速度的宣傳都是虛假的,目的就是坑你的錢。真正的正確的理財方式,一定是你自己慢慢研究、慢慢實踐得出來的。不要因為學習,一次性投入大量的金錢。
㈤ 日本單身經濟有多少商機
一個人吃拉麵,一個人去咖啡廳,一個人唱KTV……尷尬么?
並不,因為這些店鋪都是為單身人士量身打造的。
拉麵館內,每個座位都由木板隔開,避開周遭人對單身吃面者的異樣目光;咖啡廳里,餐桌的對面有巨型可愛玩偶陪伴,單身食客不必因為沒有聊天對象而裝作翻書看手機;KTV單身包間里,一個人可以盡情嘶吼,釋放壓力……
這是惠子周末的一天,看似孤單,卻不寂寞。它是不少日本單身者日常生活的縮影。
「單身經濟」商機無限
日本的家庭結構發生改變,過去開著家庭號小型休旅車,到大賣場買一家幾口用度的消費模式也隨之改變。越來越多的獨居者依靠便利商店度日,便利店逐漸成為獨居者的冰箱。
日本商家嗅到「單身經濟」的巨大商機,分析獨居者需求,紛紛搶灘這一市場。
如今,獨自走在日本的大街上,隨處可以找到適合單人消費的商店。還有不少為單身人士量身打造的服務,從一個人用餐、一個人旅行到一個人唱歌、一個人拍結婚照,日本人在「單身經濟」上開的腦洞可謂越來越大。
㈥ 「空巢青年」越來越多,一人食餐廳有多掙錢
隨著年輕人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自我意識地不斷覺醒,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大,「空巢青年」的人數將日益增多,這個人群正在影響經濟的變革。
雖然「中產」是時下消費主流,但在中產階級中肯定有不少「空巢青年」,在未來也將有更多的「空巢青年」從「中產」的標簽下細分出來。種種跡象表明,單身人士願意為提升自己在餐飲、娛樂方面的體驗而付出更多關注度和金錢。
「一人食」浪潮中脫穎而出的餐廳
在中國人的傳統中,出門下館子是一種社交行為,一定是有其他人一起參與的,家人、朋友、同事,餐館里向來都是呼朋喚友的熱鬧場面。
所以,一個人就餐的客人,往往有些尷尬。說起『一人食』餐廳,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日本『一蘭拉麵』,也就是這家面館,2013年創造了在香港開業後,食客排隊7天7夜的吉尼斯記錄。
除了保持卓越的口感外,一蘭拉麵也從情感上深深關懷著食客。店內最大的獨特之處就是設置了不少僅供一人坐的小格子間,左右和前方的擋板充分解決了與人溝通的問題。此外,小隔間內還配備自動接水的龍頭、杯架和餐具,面前的隔板可以打開用來上菜。
目前國內也涌現了一大批主打『單人』的餐廳,其中的代表就是主推一人食燜鍋飯的壹食一。
前段時間有抖音用戶在平台上傳了在壹食一就餐的視頻,短時間內就獲得了75萬的點贊量。
同樣是燜鍋,壹食一與馳騁在燜鍋界多年的老大哥黃記煌不同,並沒有選擇『正餐』這條賽道,而是把目光投在了『簡餐』上。
對於簡餐而言,消費者的關注點無疑是:性價比和就餐時間。『性價比』可以理解為:產品品質。產品品質中則還包含了:產品新鮮、口感優質、食材安全,就餐服務。餐飲人應該找准不同食客群體的需求點,然後著重發力,重拳出擊。
而最近憑借網紅餐桌而火爆朋友圈的築底食堂,則是結合了『單身+社交』的概念,基於一蘭拉麵的小格子間做出了改造,中間加了一扇可以移動的窗子。
創始人希望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我們要求一邊全坐女生,一邊全是男生。讓顧客在我們這里吃飯,有遇到另一半的機會。」
與陌生的你共享彼此的美味,吃一餐飯的時間,就能邂逅不只一位新朋友,這無疑是值得當代空巢青年們牢牢抓住的一根新的社交救命稻草。
㈦ 單身時期怎麼增值自己,變得更優秀
單身的時候,是最好升值的時期。如何把單身狗過成單身貴族生活,關鍵看你個人怎麼想、怎麼過。單身時期的自我增值,能夠領略美好的事物,不滿足於粗陋簡單,有自己的追求跟堅持。
三、提高自己的經濟能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經濟獨立,你的可選擇性才會更多。想提高經濟能力,主要從這三方面入手:
1、本職工作的提升
分析你的職業定位,你所從事的工作需要哪些硬性的技能,每種工作都有它的專業知識跟技能的要求。而且不同職級的要求也會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你可以根據你目前崗位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規劃自己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比如做行政的,office是只會簡單復制粘貼嗎?是不是可以更高階地學習,這種相關學習資料,書上、網易雲課堂上都能找到,還可以選擇知乎、分答、在行請教行業牛人,看干貨,只要按照一個課程完整學習完操作完,其實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提升。
2、通用能力的提升
通用技能,比如演講能力、寫作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這些在職場中都是必備的,可是看起來不那麼重要,但有這種能力的,往往是全能型人才,在職場上更容易成功。
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找對一個社群,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打卡訓練,因為這種閉門造車地學,會很容易迷失,因為它成效周期較長,找到個組織,可以同步大牛思想,有充分對的鍛煉機會,及時反饋。比如其實我現在寫頭條號,也是鍛煉我的寫作能力的一種方式。
3、理財
很多人之所以窮,恰恰是不懂理財。窮人跟富人之間,差的不僅是錢,而是對錢的思維方式。看理財的書籍、學理財的網上課程都是不錯的方式。
看吧,周末不止看電視、打游戲、發呆,單身時期也能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記得給我點贊鼓勵哦!
如果您有別的想法,歡迎留言一起討論,讓更多人收益!
我是職場老學姐,專注職場答疑解惑,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職場老學姐】
㈧ 中國獨居人口達到9200萬,可以催生哪些經濟的發生
中國獨居人口達到9,200萬,這是會催生很多的單身經濟的。比如說在餐飲行業的“一人食”,以及在居住領域的個人單身公寓,還有就是一些娛樂性設施和游戲設施的經濟增長也會得到增加的。所以說獨居人口確實會催生出不同的經濟變體。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以及越來越多的工具出現,所以很多人就算一個人生活也不會有任何的不適感。但即便如此也要注重自己情感的發展和需求,及時找到對象,並且也能夠完成人生的各個階段任務。
㈨ 「單身經濟」興起後,如何做好適合一個人吃飯的餐廳
餐廳布局:提供單人就餐位置,餐廳空間設計偏向私密化
單身消費者非常怕的不是沒有伴侶,而是害怕一個人吃飯,總能發現周圍的顧客投來異樣的眼光。火鍋巨擘海底撈早已嗅到了「一人食」商機,當顧客一個人前來就餐,海底撈服無員會在顧客對面放一隻毛絨玩偶陪吃,消除落寞尷尬感,這種極致的服無也吸引到很多顧客一個人前來體驗。
捉住外賣市場
隨著事情和生活壓力的增大,青年一代渴慕在忙碌的事情之餘盡可能得到輕松和休息,再加上大片面空巢青年都患有「懶系綜合症」,因此外賣的需要量還會有一定的上升趨勢。商機不可措施這一時機。
餐飲人做一人食可以模仿日本餐飲業「量少」的特色,在餐食中增加內容、削減分量,或推出雙拼、多拼的特色服無,在總量總價固定的情況下做到口味更豐富,為單身顧客考慮更周到。如許一定會博得更多單身消費者鍾情。
結合本身餐廳特性,可轉型寵物特色餐廳
除了「懶癌」纏身,單身青年的另一大醉心是養寵物,這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吸貓吸狗」曾經成為不少單身人士的生活習慣。
在大眾點評上以貓為環節字進行搜索,僅北京區域就出現2226個後果,其中不乏各類貓咪主題餐廳、貓屋咖啡等特色餐飲店。為了更好地迎合單身人士的生活習慣和興趣口味,餐飲商家可結合自家餐廳具體情況,打造寵物特色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