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岔區與伊春市區,哪個的經濟更發達
當然是伊春市區了,伊春市區是伊春市的經濟中心,而南岔區只是伊春市的一個區而已
㈡ 伊春市繁華區在哪
伊春市繁華區在中心城區。伊春區:伊春市最繁華的中心城區,一般選擇此區中轉到伊春各處最為方便。
㈢ 伊春大還是鐵力大 那裡繁華
經常去鐵力坐車,在大連上學,伊春管轄鐵力,
我是伊春人,
鐵力比伊春更有地理優勢當然是伊春大了
㈣ 伊春市西林區是多大的城市還是縣,生活水平怎麼樣
西林區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下轄區,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坐落於伊春(小興安嶺)南麓,坐標為東經126°03′至126°24′,北緯47°22′至47°36′。南北長26.5公里,東西寬24公里,西林區行政區劃總面積457平方公里,距省會哈爾濱市370公里,離伊春市區52公里,1980年正式成立西林區人民政府。
2001年5月起,轄區內有三個街道辦事處:新興、西林、苔青。2012年,總人口為48640人,是伊春市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市的20%,稅收收入佔全市的40%。漢族占絕大多數,還有滿族、回族、朝鮮族、蒙古族、達翰爾族、錫伯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
㈤ 伊春市有幾個區縣
截至2021年9月,伊春市轄10個行政區,包括4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5個縣,分別是伊美區、烏翠區、友好區、金林區、鐵力市、湯旺縣、豐林縣、南岔縣、大箐山縣、嘉蔭縣。
1、伊美區
伊美區是伊春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烏翠區
烏翠區,隸屬於黑龍江省伊春市,地處伊春市西部,總面積2379平方千米。烏馬河區名來源於境內烏馬河名。原屬湯原縣管轄。翠巒區名源於駐地名,因過去森林茂密、山巒翠綠而得名。
3、友好區
友好區是伊春市「一主五副」中四個中心城區之一。友好區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中段南麓,面積2347.55平方公里。境內有老泉眼、乳影島、飛碟射擊訓練場等景點。
4、金林區
西林名源於境內的小西林河名,大、小西林河均發源於美溪區境內,故有大、小西林之稱。小西林河盛產細鱗魚,「西林」取其諧音得名。
5、鐵力市
鐵力市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下轄的縣級市,因此地為古代的鐵利府與鐵驪部而得名。鐵力市隸屬於黑龍江省伊春市的縣級市,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小興安嶺南麓。
6、嘉蔭縣
嘉蔭縣位於伊春市北部。嘉蔭縣先後獲得「國家級園林縣城」、「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級文明縣城」稱號。
7、湯旺縣
湯旺縣坐落於小興安嶺之巔。素有「興安明珠」、「綠色氧吧」之美譽,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林海奇石景區、國家3A級松江源濕地景區所在地,黑龍江省重點旅遊名鎮。
8、豐林縣
豐林縣歷史悠久,早在八百年前的金朝時期就有人生活在這里。
9、南岔縣
南岔縣,地處黑龍江省中部,南岔縣市伊春市東南門戶,綏佳鐵路和湯林鐵路在此交匯,金南、桃南、南浩、浩帶公路貫穿全境。
10、大箐山縣
大箐山縣,隸屬於黑龍江省伊春市,主要有碧水森林公園、大青山、涼水國家自然保護區、玉兔仙潭滾兔嶺景區、萬松岩、石猴山滑雪場、達里石林風景區等旅遊資源。
㈥ 伊春最繁華的是鐵力嗎
伊春最繁華的不是鐵力。因為鐵力市,是伊春市唯一的縣級市,因古代鐵利府與鐵驪部而得名,伊春是地區所在地,飲食文化比鐵力強,比如:肯德基,鐵力就沒有,還有賓館連鎖,商業等都高出鐵力規格。所以伊春最繁華的不是鐵力,伊春比較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