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粉絲經濟」
那陣子有個詞蠻紅火,叫做「睡後收入」,指一個人呢,恍恍惚惚睡一覺醒來就賺到的錢。
那范丞丞,作為當今偶像圈子裡一頂一的流量王,在他睡前發了張付費照片,想看必須花上80塊加入他的超級粉絲團,一覺醒來,他收入了整整480萬。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會覺得,這什麼鬼?現在年輕人的錢是這么好賺的嗎?
很抱歉,粉絲的錢,確實是這么好賺的。
② 為什麼粉絲經濟也是雙刃劍
一方面會提高知名度、增加收益,另一方面也會影響正面形象,或者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隨著「私生飯」侵犯越來越多,明星和大眾都認識到粉絲經濟是一把雙刃劍。粉絲是一個龐大的集體,她們能創造很多的價值,即可以幫助明星提高知名度、增加收益。但是,一旦有一些瘋狂的的舉動,譬如轉黑爆料、泄露行蹤等等,會產生明星的負面形象,有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雙刃劍就是有利有弊,使用慎重。
一、不會掉餡餅,占的便宜都要還
大家也都在監督你,看你做錯了什麼馬上就會討伐你,還是鋪天蓋地的。所以粉絲經濟是一把雙刃劍,一定要問心無愧的提高知名度,不要嘩眾取眾一味地提高知名度。
③ 粉絲經濟時代這么火,粉絲等於流量嗎
雖然粉絲經濟時代這么火,但我認為粉絲不等於流量,粉絲經濟的核心是個人或品牌靠粉絲掙錢。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可以因為某種原因,或者某個特殊事件,機緣巧合下擁有很多的流量,而且流量是可以買的,所以這些流量不能代表是你的粉絲。
④ 粉絲經濟到底是怎麼創造收益的
我覺得"粉絲經濟」更多傾向於娛樂界,我一朋友超級喜歡一韓國明星,聊天時基本都是關於某某明星的。對於他們的喜好、行程都是了如指掌。有次要開演唱會了,她都興奮的不得了,不管花多少錢也要去現場觀看,一個月的工資就這樣被消耗了。所以不管是歌星、演員,因為喜歡都會心甘情願花費金錢、時間做著關於他的事情,比如參加演唱會、粉絲簽名會、購買電影票,甚至去購買該明星代言的東西。而明星們也會通過微博、粉絲簽名會等等與粉絲互動,粉絲們更加為之瘋狂。
⑤ 為什麼這么多人會為粉絲經濟買單, 會痴迷於娛樂明星
現在生活提高了,特別是年輕人愛追偶像,追求時髦追求流行,迎合了大多數人的從眾心理和虛榮心,還有一點就是所謂的明星效應,名牌效應,導致了很多人為粉絲經濟買單,痴迷於娛樂明星。
⑥ 什麼是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學
龐大的「粉絲」人群自然也蘊涵著巨大的經濟能量。2006年11月6日,全球首個以粉絲為主題的節慶正式創立推出,主辦者明確宣稱「粉絲節」的目的,「就是為了孕育粉絲健康文化,撬動一個潛力巨大的『粉絲產業』,形成一種新興的『粉絲經濟』。」
目錄
粉絲團的運作
職業粉絲
粉絲網的誕生
偶像的黃昏
編輯本段粉絲團的運作
「現在一般性的粉絲都需要交納一定的年費,從10元到100元不等,如果另外組織活動的話,還要再收取活動費。」一位熟知粉絲團運作的人士透露說。據她推算,一個300人左右的「粉絲團」一年所產生的費用至少在五六萬元左右,「這些費用的收支大都沒有合法憑證,完全只能靠經手人自律,光是在采購環節上的灰色收入就非常可觀。而且一旦高層換人或者組織解散,這些錢只能不了了之。」
職業粉絲
與此同時,職業粉絲也開始吃香。據一位職業粉絲的「管理者」介紹,他們與各類選秀節目的選手、主辦方都有聯系,只要客戶出資,他們便可提供專業的粉絲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由職業粉絲舉海報、高聲吶喊,以及在網上發帖子等。一名網名叫「扎辮子」的杭州「職業粉絲」甚至為粉絲團制訂了報酬標准:「喉嚨嘶啞50元,淚流滿面100元,如果選手晉級,再加獎金。」「職業粉絲」的出現甚至引起了專業經紀公司的不安:「現在很多粉絲在網上公開抨擊我們,甚至還為藝人制定了一整套包裝、宣傳計劃與我們交涉,頗有越俎代庖之嫌。」一位經紀公司的公關抱怨說。
粉絲網的誕生
龐大的「粉絲」人群也引起了網路公司的注意。博客中國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王吉鵬創立了中國第一個以粉絲為中心的專業性門戶網站———粉絲網,主要做的就是滿足粉絲的一切需求,讓粉絲分享追明星的快樂。成立至今,最大的粉絲群是周傑倫的粉絲,有70多萬注冊用戶。王吉鵬認為,「粉絲」正在成為造星的主宰力量之一,運用互聯網則可以打造「粉絲經濟」的財富鏈條。比如組織粉絲與明星的見面會,可以帶動銷售明星相關產品;網站通過提供圖片、文章、視頻、音頻等增值服務,還可以增加盈利模式;甚至還可以通過與唱片公司、經紀公司合作,把粉絲包裝成「明星粉絲」。王吉鵬向媒體透露說:「去年11月網站上線後,目前的流量已是當時的300至400倍;百事可樂、耐克等已在粉絲網上投放廣告;無線業務正在籌備,第二筆融資也在洽談。」另一個專業粉絲網站IGOGO8網為粉絲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務內容,包括製作專業的「粉絲身份證」。目前IGOGO8網正在積極地與經紀公司談判,在身份證上增加一些附加的內容;粉絲裝備的衍生產品,比如粉絲T-Shirt,在線把粉絲與偶像頭像放在一起等等,這些將為網站帶來一定的收益。「娛樂產業的金礦只露出了一小角,粉絲網將挖掘更深的領域。」王吉鵬說,「從粉絲的規模、消費力量及組織架構上看,當前的娛樂市場已進入以粉絲為主導的時代。」
編輯本段偶像的黃昏
從表面上看,粉絲是作為明星的附庸而存在。然而在粉絲當道的時代,他們的崇拜者們卻面臨尷尬的境地。2007年,各種選秀活動依舊進行,希望一夜成名的人們仍然在惴惴不安地憧憬著明星之夢。然而那些昔日的偶像卻並不如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幸運。選秀節目「我型我秀」的人氣之王師洋因不滿公司對自己的安排,單方面提出解約,但是上騰娛樂一直沒有答應師洋的解約要求,並且也不給他安排任何演出。這位紅極一時的明星如今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也沒有自由,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不見。這種情形是無法避免的。大眾傳媒不容許個人對任何偶像的持續膜拜,而是不斷以新的偶像替代舊的偶像。因此它們在進行造神運動的同時,卻不斷進行著對這些偶像加以否定和毀滅。這個偶像替換游戲,瓦解了「粉絲」們的情感,卻刺激了他們新的慾望。英國學者克里斯·羅傑克在《名流》中寫道:「隨著上帝的遠去和教堂的衰敗,人們尋求救贖的聖典道具被迫壞了。名人和奇觀填補了空虛,進而造就了娛樂崇拜,同時也導致了一種淺薄、浮華的商品文化的統治。因而,娛樂崇拜掩飾了文化瓦解。商品文化無法造就完整的文化,因為它在每件商品上都打上了轉瞬即逝和完全不可替代的烙印。」對於一夜成名的偶像來說,即使你簽了約,途中的變數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相對龐大的娛樂工業,明星只是可以加以利用的鏍絲釘,一個任由扭曲的符號,隨時可以被取替和遺忘。而他們的「粉絲「,也只能在失望中等待著下一個偶像的降臨。
⑦ 粉絲經濟是什麼意思
10年前,寫博客的那群人積累了很多粉絲和關注者,後來博客淘汰了,他們帶著粉絲遷移到公眾號,又隨著環境的變化帶著粉絲遷移到自媒體、短視頻和直播。
眾所周知,古代打仗主要為了增加土地、城池和人口。
現在也一樣,用戶粉絲就是你的人口,比如帶5000萬人口到月球、木星到火星,不論環境怎麼變,你都餓不死。
不論線上還是線下,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平台和項目是永恆不變的,它們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但是我們只要抓住用戶發現需求就能順勢而為,然後根據需求開展生意。
以上就是粉絲經濟的意義。
⑧ 粉絲經濟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多明星代言
⑨ 如何看待粉絲經濟
粉絲也是一種文化! 是精神追求的象徵,因人而異!粉絲經濟的前提是粉絲經營,只有經營好你的粉絲群體,他才會給你帶來經濟!我覺得還好,讓很多人現在的經濟條件都富裕了起來。
⑩ 從經濟學角度,為什麼明星的收入很高
1.曼昆在《經濟學原理》中解釋過這一現象,即超級明星現象。
雖然大多數演員賺得很少,而且還不得不從事侍者這樣的工作來養家糊口,但演員金•凱利1995年賺了2900萬美元。同樣,當大多數人把打網球作為消遣不拿一分錢時,為洛杉磯湖人隊打球的沙奎利•奧尼爾每年的薪水是1700萬美元。金•凱利和沙奎利•奧尼爾在他們的領域中都是超級明星,他們極受公眾關注就反映在天文數字般的收入上。
為什麼金•凱利和沙奎利•奧尼爾賺的錢這么多呢?在一些職業內存在收入差距並不奇怪。好木匠賺的錢比一般木匠多,好的管道工賺的錢比一般管道工多。人們的能力與努力程度不同,這些差別都會引起收入差別。但最好的木匠和管道工沒有像演員和運動員中常見的那樣賺到幾百萬美元,用什麼來解釋這種差別呢?
為了解釋金•凱利和沙奎利•奧尼爾的巨額收入,我們必須考察他們出賣自己勞務的市場的特徵。超級明星產生在有兩個特點的市場上:
一是市場上每位顧客都想享受最優生產者提供的物品。
二是使最優生產者以低成本向每位顧客提供物品成為可能的是生產這種物品所用的技術。
如果金•凱利是最風趣的演員,那麼,每個人都想看他的下一部電影;看兩遍風趣性只有金•凱利一半的演員的電影並不是好的替代品。此外,每個人都享受金•凱利的喜劇也是可能的。因為產生一部電影的拷貝是很容易的,金•凱利可以同時向數百人提供他的服務。同樣,由於湖人隊的比賽在電視上播出,幾百萬球迷可以享受沙奎利•奧尼爾精湛的球藝。
現在我們可以說明,為什麼不存在超級明星木匠與管道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會喜歡僱傭最好的木匠;但與一個電影演員不同,一個木匠只能為有限的顧客提供他的勞務。雖然最好的木匠也能得到比一般木匠高一些的收入,但普通木匠也仍能過上好日子。
【資料來源】[美]曼昆/著,梁小民/譯,經濟學原理(下冊),北京:三聯書店;北大出版社,1999.9,P30
2.按照均衡價格和供給需求彈性理論解釋
如果我們把明星提供的服務(諸如他們通過歌唱、演戲、參加公共活動等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其他好的感受,這時候他們的服務同其他商品一樣為我們提供了效用。)看做商品,那麼這種服務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再來考慮這種特殊商品的供給,由於做明星需要很多條件(比如好嗓子、好面孔、好的演技和討人喜歡的性格等等)這種服務的供給是很小的,在圖像上表現為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而且很陡斜率大,即供給彈性很小。這樣,供求上方達到的均衡點就處於需求曲線的很左邊的部分,對應著很低的供給量和很高的均衡價格。
所以明星的收入高,就是因為明星提供的服務的供給缺乏彈性。
3.粉絲經濟: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的解釋
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系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被關注者多為明星、偶像和行業名人等。《粉絲力量大》作者,張薔對粉絲經濟的定義為:「粉絲經濟以情緒資本為核心,以粉絲社區為營銷手段增值情緒資本。粉絲經濟以消費者為主角,由消費者主導營銷手段,從消費者的情感出發,企業借力使力,達到為品牌與偶像增值情緒資本的目的」
因此特殊的粉絲消費心理,帶給了明星多元化的收入渠道,是拉高其收入的重因之一。